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上海藥物所發現 GPCR 與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機制

上海藥物所發現 GPCR 與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機制

上海藥物所發現 GPCR 與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機制

上海藥物所發現 GPCR 與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機制

GPCR(G 蛋白偶聯受體)已經成為當前最成功的藥物靶標之一,迄今已有 40% 左右的上市藥物以 GPCR 為靶點,因此,在藥物發現領域,對 GPCR 結構及其如何與下游信號通路相互作用的認識與理解越深入,則越有希望開發出更加高效低毒的藥物。自 GPCR 與下游 G 蛋白和阻遏蛋白複合物晶體結構被成功解析以來,GPCR 信號轉導領域另一個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即 GPCR 如何與 GRK(G 蛋白偶聯受體激酶)相互作用而導致 GPCR 脫敏就一直困擾著生物和藥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以經典的 GPCR——視紫紅質蛋白 (Rhodopsin) 為研究對象,解決了激活態的視紫紅質蛋白如何與 GRK 相互作用而被磷酸化,進而引發下游信號通路的快速失活的關鍵問題。該團隊發現視紫紅質蛋白與視紫紅質蛋白激酶 I(GRK1)的相互作用由 GRK1 的調控型 G 蛋白信號同源區域(RH 區域)所介導,且需要 GRK1 的激酶區處於活性狀態。而激酶 5(GRK5)相應 RH 區域上的 Q41L 功能獲得型突變則會通過加強受體與 GRK 相互作用和磷酸化而促進受體脫敏,並最終通過電鏡負染技術重構了視紫紅質蛋白 / 激酶複合物的三維結構。綜上,該部分工作明確了視紫紅質蛋白與 GRK1 相互作用的關鍵部位,為進一步理解激酶介導的 GPCR 脫敏提供了新思路。該項研究成果於 5 月 27 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

該文章是由徐華強課題組博士生殷艷婷、助理研究員侯麗以及美國溫安洛研究所博士何元政等共同完成的。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973」課題、國家新葯創製重大專項、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 類)以及美國 NIH 基金項目和美國溫安洛基金項目等的大力支持。

來源:上海藥物研究所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上海藥物所發現 GPCR 與 GPCR 激酶相互作用新機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ESI中國209所高校綜合排名(2017年5月)
Lancet Neurol:肥胖使人變傻
脫歐將使英國學術領域面臨資金缺口

TAG:Science |

您可能感興趣

動物所發表更優性能的藥物誘導 CRISPRCas9 技術系統
CRISPR已成為用於腫瘤藥物靶點發現的獨特工具
上海藥物所發現SIRT5新生理功能
新上市促動力藥物治療GERD、FD及IBS的療效及耐受性
諾華吉列德CAR-T藥物獲CHMP支持 全球首款RNAi藥物將上市
AI藥物研發公司 Exscientia 為 GSK 交付治療 COPD 的候選藥物
CRISPR介入抑鬱症療法,將開發副作用更小的藥物
CDMO「新秀」再次詮釋蘇橋速度,助力「好鄰居」研發ADC藥物
GERD患者促動力藥物的選擇
當HIV遇上HCV合併感染,提高DAAs藥物滲透率的必要性
Nature:利用CRISPR改善療藥物甲氨蝶呤的抗癌療效
李永樂:從抗血小板藥物研究到臨床應用——PHARMCLO研究與TREAT研究解讀
近期獲得FDA、EC、NMPA批准的療法/藥物進展一覽
從 CAROLINA 研究結果看磺脲類藥物的心血管安全性
重磅!國內首個獲CFDA批准RVO-ME玻璃體腔內治療藥物傲迪適正式上市
DPP-4抑製劑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優缺點
法醫中的藥物分析:GC-MS和LC-MS哪個更合適?
FDA批准首個IDH1靶向藥物用於治療AML患者
啟德醫藥完成PreB輪融資,將推進新一代ADC藥物全球臨床開發
Nature子刊:CRISPR發現了癌症的重大變化,基因融合或許成為重要藥物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