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爸爸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
對於兒童,除了癲癇疾病對於身體的影響外,相信家長最擔心的還有癲癇疾病對於兒童心理和智力的影響。我們先來看看癲癇對兒童心理帶來的影響。
國外專家觀察了100名在兒童期癲癇患者的社會心理狀況,發現85%存在社會心理障礙,12%社會交往受限。
診斷癲癇本身給患兒造成明顯的心理負擔,患兒緊張、焦慮、對發作很恐懼,擔心發作會傷害身體和被人恥笑,以至於不敢獨自去公共場所。
擔心治療癲癇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抗癲癇藥物,從而會使自己變傻。
社會上對癲癇患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兒感覺處處低人一等。同時由於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更會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害怕藥物對認知的影響。
一般來說,癲癇發作如果本身很短暫,並且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則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一旦癲癇反覆發作,特別是持續發作,造成腦部持續缺氧、神經元破壞增多,則可能影響智力。
除了疾病造成的腦損傷和腦功能紊亂外,社會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感情因素等,也是影響智力的主要原因。
了解簡單的藥物知識,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抗癲癇藥物對兒童認知造成影響。
那家長該如何應對癲癇對兒童心理和智力的影響呢?首先我們應該正面積極的幫助教導兒童正確的面對疾病,讓其對癲癇病有正確的認識。
家庭相關的精神因素,如較大的家庭壓力,較少的家庭資源,家庭成員對癲癇疾病的負面態度等,均會對患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應在這方面做適當的家庭調適,給予患兒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但家長的過度擔心和保護會造成患兒過分依賴,以致成年後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除了家庭內教育,學校工作人員在癲癇知識方面也應加強教育,從而也能教育其他正常的兒童和青少年,有利於消除患兒的社會孤立感。
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上,做到規律飲食,每餐按時進食,避免飢餓和暴飲暴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盡量控制孩子玩遊戲、手機、看電視的次數,避免光線刺激誘發癲癇。
對於發作控制較好,癥狀明顯緩解的孩子,可適當參與活動。
孩子患上疾病後,家長肯定是最擔心的。積極科學的採取措施,正確的輔導與幫助,能對孩子的康復與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癲癇患兒和正常兒童一樣,有享受學習的權利。學齡兒童在癲癇發作不頻繁、智力正常的情況下均可入學。
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入學前介紹學校的情況,讓其做好充分的準備。
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和羞恥感等心理障礙。
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老師求助,同時向學校和老師說明患兒的病情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解決方法。
不應讓孩子因為疾病而放棄學習,家長和老師也不要以任何借口降低對孩子成長的要求和期望,更不要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其在學習中過於苛求自己、過度勞累。
總之,在心理上,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一樣。
在身體上,要有科學的處理方式,盡量將疾病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學習上注意勞逸結合,鼓勵孩子正常學習。
TAG:北京軍頤中醫醫院 |
※媽媽經常管教孩子,孩子讓爸爸休了媽媽,爸爸懟住兒子還秀了一把恩愛
※爸媽帶孩子和爸媽的爸媽帶孩子
※爸爸買禮物哄女兒,孩子哭鬧送醫,媽媽:你就這樣對你的小情人?
※好爸媽,好孩子
※孩子感冒,爸爸媽媽做什麼?
※爸爸媽媽當著孩子面親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看陳小春和應采兒的寶貝就知道啦
※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會很愛媽媽!做媽媽的就偷著樂吧
※爸爸媽媽給孩子的一個玩具就是一句「寶貝,我愛你」
※單親媽媽的我,給孩子「偽造」了一個好爸爸
※動物媽媽生了熊孩子也很累啊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你孩子的爸爸是你期待中的樣子嗎?
※孩子,請將你的佛性賜予媽媽
※媽媽不在家,爸爸都是這樣帶孩子的,好心疼寶寶們
※孩子之愛(5)-爸爸媽媽,我跟你一樣
※孩子是給誰生的?上班的媽媽,孩子誰帶最科學?
※孩子 為什麼 更喜歡媽媽一些?
※不給孩子吃堅果的媽媽,不是好媽媽
※爸爸姓明,給孩子取名字,奶奶喜歡媽媽卻氣瘋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為什麼不能好好和孩子們說話?
※為蛙兒子焦慮的玩家,只能做溺愛孩子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