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吃了一百多人,賢明皇帝為何不重處他?因皇帝深愛一個人

此人吃了一百多人,賢明皇帝為何不重處他?因皇帝深愛一個人

北宋初年有個將領叫王繼勛,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孝明王皇后的胞弟,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食人魔」,前後吃了100多人。宋太祖是歷史上公認的英武賢明的皇帝,為什麼他竟然會容忍他小舅子吃人,雖然對他有處罰,但終生沒有殺他呢?

此人吃了一百多人,賢明皇帝為何不重處他?因皇帝深愛一個人

(王繼勛)

咱們先來看看王繼勛。趙匡胤剛即位之時,當時王繼勛在禁軍任職,仗著自己國舅爺的身份經常欺壓禁軍將領,眾將領也是敢怒不敢言,都選擇忍氣吞聲。不過當時禁軍中有一位和王繼勛同級的將領,名叫馬仁瑀,他就非常看不慣王繼勛,經常開會的時候就不給王繼勛面子,有一次要不是周圍人拉住,王繼勛就要挨一頓暴捶了。

有一次,趙匡胤下令禁軍在開封城外搞一次軍事演習,剛好讓王繼勛和馬仁瑀各帶一組人對戰。王繼勛對馬仁瑀懷恨在心,於是就讓手下大量收購棍棒,準備趁著這機會好好修理修理馬仁瑀,結果不小心走漏了風聲,馬仁瑀知道以後也下令手下收購棍棒,一時間,開封城棍棒緊缺,動靜越鬧越大,終於這事傳到趙匡胤的耳朵里。

趙匡胤得知此事之後,大發雷霆,禁軍差點就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群毆,這成何體統?他把兩個將領狠狠罵了一頓。不過,對兩位將領的處罰卻不同,他把馬仁瑀發配到地方上當防禦使,可對王繼勛這個小舅子,趙匡胤繼續留他在京城。

不久,四川爆發了大規模叛亂,趙匡胤專門新成立了一支「防暴大隊」,名為侍衛騎軍驍雄軍,他讓王繼勛來統帥這支軍隊,並對他說:此去兇險異常,朕會撥些款給你手下還沒成親的將士,若是他們有看中的姑娘,並且兩情相悅,那錢就作為聘禮,讓他們娶妻。

此人吃了一百多人,賢明皇帝為何不重處他?因皇帝深愛一個人

(趙匡胤夫婦)

趙匡胤此舉體現了他的仁慈。然而到這位國舅爺那裡,就變成了這樣:陛下下令,凡是你們看上的女子,都可以用錢財換取。結果開封城到處都是「奉旨」強搶民女的士兵,百姓紛紛避難,整得開封烏煙瘴氣,還沒去平定暴亂,差點造成了京城的暴亂。

趙匡胤怒不可遏,下令斬殺數百人,才使得民憤得以平復。不過對於始作俑者王繼勛,趙匡胤還是沒有重罰他,他只是下令罷免了王繼勛的官職,讓他回家閉門思過。

可這位老兄,就算回家也要鬧點動靜出來。有一天下大雨,王繼勛家的圍牆被衝垮了,結果第二天有大量奴隸跑到趙匡胤面前告狀,說王繼勛是個變態惡魔,平時沒事就一片片割他們身上的肉,以此為樂。這句話《宋史?王繼勛傳》是這樣記載的:「專以臠割奴婢為樂。」這讓趙匡胤也嚇了一跳,這次他處罰得有點狠:削奪官爵,勒歸私邸,發配登州,永世不得入京!

然而詔書下了不久,趙匡胤又反悔,下令讓王繼勛到西京洛陽擔任右監門率府副率,希望他在那裡好好反省反省。

就是趙匡胤心軟的一個決定,造就了歷史上的這位「食人魔」。到了洛陽之後,王繼勛才發現,這裡遠離京城,皇帝姐夫再也管不了我了!他變得更加的殘暴,掠奪當地百姓來府上做奴隸,而且稍微不滿意,就把他們殺了吃掉,吃完之後,再把剩下的屍體裝進棺材裡,丟到荒山去讓野獸再啃啃骨頭。

甚至因為有時王繼勛吃人太多了,上門去收人的棺材商絡繹不絕,好多做棺材生意的甚至還發了一筆橫財。就這樣,在洛陽五年時間裡,王繼勛竟然吃了100多人,洛陽人民叫苦不迭,他們寧願離開故鄉,也不願生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

而洛陽各級官員看著自己的轄區民不聊生,民意盡喪,也曾經一起聯名彈劾過王繼勛,但是令人驚訝的是,趙匡胤還是沒有處罰王繼勛。

直到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才下令捉拿王繼勛,將他遊街三天,斬首示眾。結果,由於百姓太過憤恨,王繼勛剛被斬殺就被瘋狂的群眾衝上來搶食他的肉身,最後「骸骨無一存」。

此人吃了一百多人,賢明皇帝為何不重處他?因皇帝深愛一個人

(賢惠的王皇后)

那麼,趙匡胤為啥會對王繼勛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呢?普遍認為,這是因為趙匡胤太愛他的姐姐孝明王皇后的緣故。王皇后是宋太祖第二任妻子,出生名門,容貌出眾,「善彈箏鼓琴」。一個皇后,是名門之後又容貌出眾還擅歌舞,本來可以靠這些吃飯的。她偏偏不,她還要靠努力。她非常善良,對人非常好,還經常下廚親自給趙匡胤做飯。更重要的是,她對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非常孝順,深得杜太后歡心。因此,趙匡胤對她很喜愛。可惜王皇后身體不好,過早去世,所以,趙匡胤時時懷念她,因而也不忍責備自己的小舅子,最後造就了這個歷史上著名的食人惡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父被奸臣讒陷,此人打入奸臣集團內部收集證據,最終把奸臣一鍋端
此人割了一塊土地給外國,被罵千年,卻讓後人獲得了超級大版圖
因丈母娘克夫,母親勸此大臣別娶,大臣不聽,後代果然被滅族
一個皇帝離奇去世,三本史書有三個不同記載,究竟那個記載是真的
此帝認為百年後他的國家要去討口,最終卻成世界首富,但被人滅了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被後世稱為「賢明聖君」,卻人為製造了4大冤案,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在村裡偷狗,後來卻當上大周皇帝,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他還是一位賢明之君
此人是皇長子素來賢明,離皇位僅一步之遙,卻因一件事錯失皇位
此人做高官三載,光拿錢不干事,死後人們還說他賢明
作為一位賢明的皇帝,雍正為何一定要殺年羹堯?因為太狂了
八皇子胤禩能力強,人緣好,又賢明,為何康熙偏不傳位給他
唐玄宗有多愛楊貴妃?賢明變昏庸就算了,這個毛病普通人不能接受
他是開創盛世的賢明君主,卻誅滅親姑姑,還殺了大唐第一美人!
明朝皇帝中,這個皇帝是一個異類,不但不近女色而且堪稱賢明之最
明朝最賢明的皇帝,被稱千古一帝,清朝都不願敗壞他的名譽
歷史上賢明的君主只有三人,漢文帝和明孝宗,另一位為人低調
賢明宰相遇到任性皇帝,干3個人的活還不准他辭職,於是不告而別
誰才是史上最賢明的皇帝?不是李世民,也不是康熙,而是他!
苦逼朝代!賢明君主耕耘一生沒兒子,昏庸君主生個了一窩又一窩
魏忠賢明明是個奸臣,為什麼現在有人說他的死成為了壓倒明朝的最後一顆稻草
為什麼皇家要立嫡長子而不立賢明的人呢?實在是怕這群官員不好好辦事啊
這個王朝最讓中國人滿意,皇帝賢明,國家強盛,姓氏不斷擴大!
此人賢明,被大臣們擁立為帝,他登位後為何立刻殺掉擁立他的功臣
僥倖得到皇位,本想做個賢明的君主,一不小心成了亡國之君
元朝少有的賢明皇帝,被大舅哥殺掉,少了一個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