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希我:東京神保町古書街

陳希我:東京神保町古書街

東京神保町古書街

1923年,日本發生了「關東大地震」,震驚世界。震後,當時的東京政府推出了震後復興計劃,至今還管著東京及周邊地區絕大部分飲食的築地市場,就是在那時候建起來的。人非動物,還需要精神食物,神保町的書店街也迅速恢復了,並且發展壯大了。

說起東京的書店,首先就想起了神保町書店街。神保町全稱是神田神保町,神保町書店街,日本人稱作「神田古本街」,日語中的「本」就是書,「古本」即是舊書,跟版本沒必然關係。書店街有100多年歷史了,自明治維新起,圍繞神田地區相繼建立了東京大學、明治大學、一橋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等高等學府,知識分子及學生是書蟲,這給了這些書店源源不斷的客源。這些書店也哺育了這些知識分子及學生,這大概也可以作為「多難興邦」的一個例證吧。

但書店街也因「邦」而衰。太平洋戰爭爆發,店主們被征入伍。戰爭末期,空襲又使大量圖書被付之一炬。但跟當時東京被破壞的程度相比,還是輕的。在1945年3月的東京大空襲中,東京幾乎被夷為平地了,這裡卻安然無恙,令人吃驚。書店街以神保町十字路口為中心,北從JR水道橋站至御茶水站,東至JR神田站,180多家書店鱗次櫛比。

各個書店有自己的經銷種類,丸沼書屋的法律書,文庫川村的文庫本,東陽堂書店的宗教學書,朝日書林的近代文學書,南洋堂的建築類書,大屋書房的浮世繪,西澤書店的漫畫,一些書店還珍藏著珍貴的書籍,有些還是全世界都很難找到的古籍善本,或是名家手稿。這裡也經營新書,附近還聚集著三省堂、小學館、岩波書店等知名老字號出版社的發行機構。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有賣中文書的,內山書店就是一個,是內山完造的胞弟內山嘉吉創辦的。有意思的是,書店名是郭沫若題寫的,當然是1949年後身居高位時的郭沫若,不知魯迅地下有知,會作何種感想。

內三書店

第一次到神保町書店街,是去本鄉的東京大學之後,當時覺得跟東大校園有得一比,典雅,明白地說,是典而舊,舊就是典,跟現代化東京有著強烈的反差。另一個反差是這裡的服務態度,眾所周知,日本人的服務意識是很強的,但在這裡卻很難看到。書店的主人在角落的桌旁坐著,往往是有點年紀的男人,自顧看書。問他,抬起臉來,臉色灰白,好像從書墳里爬出來的。慢條斯理,愛答不答。

秋天葉落之後的東大校園

幾家店都如此,我一度懷疑問錯人了,就改而問:「店主在嗎?」對方答:「我就是。」照樣看書。哪有這樣做生意的?我以為因為我是中國人的緣故,在日本,我確實模樣很中國,穿著隨便,甚至邋遢,頭髮從來不梳。但我見到的日本知識分子,大多也是這樣的,不修邊幅,西裝革履的往往是白領打工者,何以就對我如此不待見呢?也許是因為我的口音?後來才看到,他們對日本人也是如此。

也許知識的本性是清高,於是也傲慢,於是也冷漠吧。那些日本知識人也不在乎,你怠慢你的,我淘我的,也許知識的境界就是超越了世俗的規則吧。當然東京還有其他購書的去處,歷史最悠久的大概算丸善書店了。丸善書店1869年在東京開張,至今連鎖店遍布日本全國。有資料說,如今在東京的日本橋和丸之內擁有自己大牌企業的老闆,當年很多都曾在丸善書店買過書。據說它也是魯迅在日本購書的渠道之一,回國後,他還不斷通過這家書店訂購了大量的西文書籍。魯迅晚年常念起這個書店,日本人增田涉問他:「如果你再到日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魯迅答:「第一個想去的就是丸善,再就是仙台。」丸善還排在仙台之上。

夜晚的丸善書店總店

丸之內的丸善排放圖書很有特色,比如四樓的松丸本鋪,陳列布局十分有創意,200多平方米里,開本大小不一的書籍或是直立,或是橫陳,交錯擺放,陳列的圖書不是按門類、內容、作者等傳統模式,而是新書、舊書、圖集、詞典乃至小擺設擱在書櫃中。據說這是根據日本文化學者松岡正剛的「書的連續性」理念設計的,讓讀者身臨其境,任一本本書不預期闖進視野。

對日本橋丸善書店,作為中國人,印象最深的是把中國古籍專門用玻璃櫥裝起來。我知道日本人是很看得起中國古代文學的,相比之下,中國當代的文學書,卻隨意擺在雜書堆中,這讓當初還沒成為作家的我很是難過。我不厚古薄今,中國當代作品確實不怎樣,但還是有些可讀作品的,但是日本人是不會正眼瞧的,除非功利地將它當作當今中國的政治讀本,比如把莫言的《紅高粱》解讀成是中國人對專制秩序的叛亂。但是日本對中國又是缺乏政治道義的,於是這種閱讀更多成了空洞。大型書店還有紀伊國屋。紀伊國屋成立於1927年,原來只是賣日文書,「二戰」後,日本人對外文書的需求殷切,當時的社長松原治看出了商機,1951年起引進外文書,讓紀伊國屋創下了營業佳績。

東京紀伊國屋書店

原來的紀伊國屋並不是很大的書店,1964年,紀伊國屋將東京的新宿分店從原來的30坪,一下擴充到了200坪,一躍成為日本的大型書店。書店在日本國內有60多家,1969年起,紀伊國屋又開始在海外開設分店,首先是在美國的舊金山,而後陸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開設分店。在開拓海外圖書市場上,日本跟中國有相似的困境,紀伊國屋算是日本書店中開拓海外市場最進取的,在美國共開了8家,分別在紐約、新澤西、西雅圖、波特蘭、舊金山、聖荷西、洛杉磯等地,其中除紐約外,其他都開在日裔美國人聚居的地區,比如洛杉磯的「小東京」,舊金山的「小大阪」。

參與書話交流——

加「壘文化」主編微信:sxtyljk,註明:互動

選自《日本向西,中國向東》

微店:無為精舍·垛垛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壘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