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什麼你不能一天只工作三個小時?

為什麼你不能一天只工作三個小時?




June


22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唯有專註才能帶來深度,而最高效的工作,不是永遠在線,而是只保證最關鍵的部分非你不可。




作者

| 陶瓷兔子


我剛入職的時候,去參加一個業內的研討會,為期一周,每天早上八點會議開始,下午小組討論到五點,除過開會之外,還有每天的工作要處理,為了節省時間,我開會的時候也帶著電腦,趁著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見縫插針的處理郵件,每天結束之後還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到了周三的時候,大腦早已停止了運作,只剩下萎靡不振的黑眼圈,連小組討論時也打不起精神。



跟我同組的有一位前輩,就職於業界業績最好任務最重的那家公司,手下還管著十幾個人,看到我的狀態,他打趣道:才剛工作就這麼熬,今後位置更高責任更大了,是不是準備通宵不睡覺?




還真是有可能,我抬頭看一眼他的神清氣爽十分羨慕,問他,那你每天需要工作多久?




五個小時,他神秘兮兮的伸出一隻手,說,我的目標,是明年達到三個。




看到我驚訝又懷疑的眼神,他起身,敲了敲我膝上放著的電腦,說,你把這玩意兒放下,仔細去想想,需要你立刻去做的事,真的有那麼多嗎?




那時的我,正以「見信秒回」的習慣為傲,為自己在多個任務之間的成功切換沾沾自喜,聽他的話如同耳邊風,依舊靠咖啡和意志力撐完了整周的會議。



可是就在我回來不久,有天我對著夜幕,一邊焦頭爛額的做著PPT,一邊惦記著老闆一分鐘之前的郵件應該如何回復時,忽然想起了那位前輩的話:你為什麼不能一天只工作三個小時?




因為有很多雜事小事要處理,因為老闆的skype不能不回,因為這個PPT第二天要用,因為...…




被類似林林總總的小事所淹沒,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或許就是我每一天焦慮狀態的起因。




越是忙,就越是盲,視野里沒有焦點,即便再用力,也很難取得一個出彩的結局。



帶著這樣的困惑,我接觸到了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這本書,吸引我的是目錄上那句看似「離經叛道」的話:要讓自己變得不容易聯繫到。


《深度工作》


【美】卡爾·紐波特 著


在這個以快為先,以時刻保持聯結為特色的時代,這句話一下子便打動了我。而這也卡爾提倡的深度工作的要義:砍掉膚淺的工作,遠離社交媒體,減少對分心事物的依賴,從而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我們一天八小時乃至十小時的工作中,有多少是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的呢?




我們秒回郵件,時刻查看微信,無法抵禦任何的八卦閑聊,查著數據無聊時也會刷一下淘寶,類似無意識的行動看似幫我們分擔了工作的壓力,但其實,它卻是我們壓力的來源,消耗了時間不說,更使得我們的精力被分散成三明治一般難以聚攏。



所有的時間管理,歸根到底都是精力管理,而管理精力的重要原則,就是「有選擇的付出,從而聚焦精力達成深度思考」。







一個人可能取得的成就,其實與他做了多少事無關,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把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




《深度工作》中,給了我們許多的例子:






  • 獲得過23項奧斯卡獎提名的導演伍迪?艾倫,在他44年的創作生涯中居然一直沒有電腦,他在一台老舊的手動打字機上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書稿;




  •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創作《偶發空缺》的期間只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條消息:「這的確是我的實名賬戶,但我恐怕不會經常發聲,因為當前紙筆仍是我的最愛」。





  • 被譽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榮格,為自己打造了一間與世隔絕的塔樓,沒有他的允許,任何人都不能來打擾,而他就是在這件塔樓里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心理類型學》。







他們的成功誠然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我卻尤其關注他們「專註」的技能,正如卡爾?紐波特提出的深度工作的概念:




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註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從而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卡爾?紐波特還在本書中指出,在新經濟趨勢下,人有兩種核心能力需要培養,一是掌握複雜工具的能力,二是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次的能力。




在各類教程泛濫的網路時代,掌握一項工具太過容易,哪怕是電腦小白,也可以一步一步的學會python入門,但學會很容易,做好卻很難,區分業餘和專業的門檻也正在於此。




因此,

在工作或學習中堅持「最小阻力原則」,是從學會走向精通的重要一步。




麥肯錫的一項調研發現,現代工作者平均每周有超過60%的工作是進行電子溝通和網路搜索,而這種便捷也正是導致我們注意力支離破碎的原因。




我們或許無法仿照榮格的做法為自己建造一所塔樓將自己鎖在裡面,也無法模仿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一生遠離電腦幾乎與世隔絕。但我們依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自己工作中的阻力,比如把手機放的遠一點,以避免自己無意識的刷微信微博和淘寶,比如給自己規定每天工作時間的deadline等等。




對我個人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自己查看郵件的次數,每兩個小時上線一次,餘下的時間保持離線狀態,沒有不時響起的郵件提示音,我就可以專註於分析客戶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數據,老闆要的報表究竟想要體現那一方面的業績,工程方面的郵件要如何溝通才能讓每個人都清楚彼此的需求。




雖然不再「時保聯」,但工作效能卻提高了一倍有餘,上交的PPT再也不用反覆修改,回復的郵件也很少因為信息的缺失而需要反覆溝通,少了返工和情緒的內耗,每天做完所有工作,還能剩下一個小時有餘。




而我也愈發認同《深度工作》中提到的那句話:

心無旁騖就是力量。




唯有專註才能帶來深度,而最高效的工作,不是永遠在線,而是只保證最關鍵的部分非你不可。




願你也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塔樓」,重新獲取沉思與專註的力量。









—THE END—



MORE

原創系列


??長期接收碎片化知識有什麼弊端?


??信息碎片化時代,你要知道真相背後的邏輯


??這才是真正的社會精英!我們這個時代最稀缺的人


??多數人的努力,根本不到拼天賦的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劣質勤奮者:為什麼你越努力越平庸?
「火已點燃,要把溫水燒開……」什麼大事讓市長這樣批示?為何說中部這個地級市即將騰空起飛?
我們究竟要走多遠的路才能徹底蛻變?
那些活得起范兒的女生,夜深人靜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讓杜甫告訴你,從高富帥到詩聖的路到底有多長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以為我們都一樣要工作8小時,你卻只需3個小時,為什麼?
我是怎麼做到每天只工作三小時的
工作日做四個菜,一個人吃一天,還不夠
狗年如何逃離勞碌命,只要想通幾個問題,也許一周工作四小時就夠了
如果上班每天的工作餐都是這種盒飯便當,但一周七天只吃同一樣,你選哪一個?
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男朋友,不要你工作,不要你做飯,不要你做家務……
不管在哪個單位工作,你都逃脫不了這四個潛規則,犟也沒用!
蚌埠這個攝影工作室,為什麼就跟別人的不一樣呢?
何潤東工作忙碌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嬌妻:已經習慣一個人睡
什麼?節後第一個工作日,你竟說你餓暈了!
不管在什麼樣的單位工作,你都逃脫不了這五個潛規則,誰犟誰吃虧!
假如每日工作餐全都是這種「飯盒便當」,不過一周七天吃同一樣,你會選擇哪一種
近兩年工作不如意,什麼時候能好轉
人丑又是天蠍座,難道就一定找不到工作了么?
上班第一天,不想工作不怨你
泰國有這麼一個地方,人們每周只需要工作一天,而且比一個月都在工作的你還幸福!
讀書時沒什麼錢,都是買打折的衣服。工作後就不一樣了
一家人二十多年都沒吃過一次年夜飯,他們的工作一般人幹不了!
就這麼只鸚鵡,可能你起早貪黑,辛苦工作一年都買不起!
5個聰明工作法,讓你事半功倍!但是第一個我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