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國欠發達地區高校如何「留人」

美國欠發達地區高校如何「留人」

隨著我國「雙一流」建設拉開序幕,東部高校的挖人大戰逐漸白熱化。放眼全球,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的現象,絕非我國獨有,美國在此方面的問題甚至比我國還要嚴峻。

據統計,由於美國政府預算的持續縮減,2015至2016學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系統大概有6%的教師被吸引到經濟發達、環境優越、高校更為密集的東海岸和西海岸地區。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密歇根、印第安那和俄亥俄等州。

人才流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美國一些資金充足的大學「挖」其他高校的優秀教師,不僅給這些高校的學科專業質量帶來巨大損害,而且抬高了大學教育成本,嚴重扭曲了原有的教師薪酬制度。面對這一問題,美國欠發達地區的大學通過一些方式努力留住優秀教師。

首先,是待遇「留人」。在美國大學,教師薪酬政策被認為是招聘和留住頂尖人才的關鍵。美國密歇根大學所在州地理位置不佳,自然環境惡劣,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但它依然保持了極高的學術水準和世界聲譽,保留了一大批人才。這跟校方所制定的薪酬政策是分不開的。

密歇根大學正教授的平均工資在美國公立大學中居領先水平;頂尖人才的工資水平大概與最好的公立和私立大學的頂尖人才工資相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平均工資在全國大學處於領先水平;院長和主管的工資水平與美國最好的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同類工資水平相當;每年的工資增長以績效為基礎,並根據市場行情作調整。為此,密歇根大學的校長需要籌措必要的資源,並說服州議會和董事會批准給教師足夠高的工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包括麥迪遜分校和密爾沃基分校)是一所具有世界聲譽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但也長期面臨挽留頂尖人才的問題。2015年,威斯康辛州政府簽署法令削減公共高等教育經費和廢除教授終身制,使得這個問題愈發嚴重,不少優秀教師離職的意願強烈。聞此訊息,臨州的明尼蘇達大學因籌辦政治科學系,把目光投向了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準備「挖」走這個專業的優秀教授。其他的競爭高校也不甘落後,紛紛提出各種優越的待遇。

面對這些問題,威斯康辛大學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提高教師的待遇。為了留住這些優秀人才,威斯康辛大學2015至2016學年額外支出了2300多萬美元,其中2170萬美元用於非薪水的改善,包括科研設備、科研基金等,186萬美元用於直接的加薪。以政治科學系的5名教授為例,威斯康辛大學額外投了100多萬美元,其中42萬美元用於直接加薪,64.5萬美元用於科研基金。可以說,威斯康辛大學為了留住這些人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但如果置之不理放任人才流失,代價更大。該校的教務長莎拉·蒙格斯朵芙(Sarah Mangelsdorf)說,失去那些教授和頂尖人才,不僅對我們的大學本身是損失,聯邦科研基金隨之而去,大學聲譽受損,而且對本州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

其次,是幸福「留人」。創造良好的外部和內部環境,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也會對教師的去留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威斯康辛州,由於其不友好的外部政治氛圍如削減高等教育經費預算,取消教授終身制,才導致不少教師萌生去意。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憑藉其強大的資金籌措能力,通過加薪、改善科研環境等手段,尚能挽留一批本想離開的教授,但威斯康辛大學系統的其他高校就沒有那麼幸運。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近年來就被其他高校「挖」走了不少著名教授。其中就包括該校的研究生院副院長、心理系主任道格·伍茲(Doug Woods)教授。他是全美知名的心理學教授,兩年前進入了紐約大學。他說:「我的離開絕非單純是金錢的緣故,最根本的是威斯康辛州對高等教育的政治支持(不僅是財政)不斷被侵蝕,對公共僱員的反感不斷增強,在威斯康辛做一名教授已經變得沒有多少吸引力了。」

鑒於這種困境,威斯康辛大學董事會正在謀求改善與州政府的關係,改變現狀。近年來,美國其他一些經濟較為落後的州,隨著經濟好轉,立即增加了對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面對高昂的教育成本,這些投入遠遠不夠,但至少表明州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態度。

同樣,內部環境的友好與和諧對於挽留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愛荷華大學是美國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擁有不少傑出教授,但該校同樣面臨一個問題,即如何留住他們。為此,學校除了加薪、提供科研基金、改善實驗設備外,還著手於隱性的改善——鼓勵創造一種和諧的內部氛圍,包括實施教師導師計劃、大幅提高帶薪產假(規定時間的3倍)等。這些舉措得到了該校教師的認同,有力地提高了教師工作的幸福度。

最後,是感情「留人」。「學術機構向前發展的勢頭在很大程度上由少數真正頂尖的人才引領,但像這樣卓越的學者並不總是輕易就能留得住。」美國密歇根大學前校長詹姆斯·杜德施塔特(James Duderstadt)說。為了防止這些人才流失,杜德施塔特會親自去說服,有時會協助院長滿足他們的需要和要求,有時會大力支持他們的工作。

當然,美國大學並非所有「留人」的努力都會有成效。背後有兩個深刻的原因——學者更鐘情於其專業而非大學;高等教育界存在「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弱者很難變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留人」是大學保持其生態地位的一種努力。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文理學院院長卡爾·肖爾茨(Karl Scholz)曾說:「失去優秀教授的後果是損害大學的聲譽,並使得它很難再重獲這種聲譽。一旦你從原有的位置掉下去,就再也爬不上來了。」

(作者:劉愛生,單位:浙江師範大學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3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走訪大學 美國高中生「成人禮」
愛爾蘭國際教育戰略調整非歐盟畢業生簽證制度
教育名詞翻譯「標準版」,每個學校都需要|權威發布
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