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90秒就有一個人患的癌症,只要早發現幾個月可以多活幾十年

每90秒就有一個人患的癌症,只要早發現幾個月可以多活幾十年

本文同發於微信公眾號【健康問也】

癌症帶走了很多人寶貴的生命。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癌症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從本篇開始和你分享幾種癌症,本篇要說的第一種癌只要能夠早發現幾個月就可以把生命延長几十年,這到底是哪一種癌症呢?--腸癌

本篇所說的腸癌主要指的是大腸癌,也就是結直腸癌。目前,在我們城市當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肺癌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2015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達到了37萬,也就是說每一分半鐘就有一個人患結直腸癌。但是,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結直腸癌又是一種可以治癒的腫瘤

一、癌前病變

為什麼腸癌是能夠治好的一種癌症呢?第一個要說的是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不是癌,它是一種可以發展成為癌的一種良性病變。如果癌前病變不及時處理的話,它持續地進展就有可能演化成為癌。結直腸腫瘤有一種非常明確的癌前病變,就是結直腸的息肉90%以上的結直腸癌都是由息肉惡變而來的

腸道內的癌前病變發展成腸道癌需要?

A、3-5年

B、5-7年

C、8-15年

從腺上皮的增生到腺瘤的形成,逐漸長大而後再惡化成為癌,中間涉及到很多生物學事件的發生和很多基因的突變,這個是一個很複雜很漫長的過程。癌前病變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是完全可以終止它癌變的過程,避免腸癌的發生。長了腸息肉會有什麼表現呢?息肉在比較小的時候,是可以沒有任何癥狀的,只有當它逐漸長大(一般來說,直徑2厘米以上)或者位於腸道內某些特殊的位置(比如,乙狀結腸、直腸上段)的時候,我們才會有感覺,一般來說會出現里急後重。里急後重是一種肛門有很下墜的感覺,排便的時候總是有便不凈的感覺,通俗講就是總是有便意想上廁所,而沒有大便排出

二、腸鏡

結直腸腫瘤說它可以治癒是因為首先它有非常明確的癌前病變,但是光有癌前病變我們發現不了它是沒有用的。很幸運的是,結直腸腫瘤的癌前病變(也就是息肉)有非常好的手段能夠及時地發現它並且進行處理,這就是腸鏡。在歐美一些直腸癌高發的國家,在推行了使用腸鏡來篩查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以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對於治癒腸癌和及時發現腸癌,腸鏡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和幫助的。談到腸鏡或胃鏡大家可能會感覺很害怕,做CT或核磁是否可以檢查出腸癌呢?CT和核磁不適合來檢查腸道疾病,不同的檢查是針對不同的臟器的,CT和核磁這兩種檢查是很敏感的檢查,但是它們主要針對的是實質性臟器(比如,肝臟、胰腺、腎臟),實質性臟器如果發生病變的話使用CT或核磁可以很清楚地發現。但是,這兩種檢查對於空腔臟器(比如,胃、腸)它們是不敏感的,早期病變根本沒有辦法發現。對於腸道來說,腸鏡是有圖有真相,可以很準確、很敏感,因此做腸道檢查應做腸鏡。

現場講述腸鏡發現腸癌的經歷,請觀看視頻07:10處。

隨著科技的發展,除了腸鏡之外還出現了膠囊狀的膠囊內鏡,病人服下該膠囊後隨著代謝過程可以對胃腸內進行拍照最後隨著糞便排出。但是,膠囊內鏡和腸鏡檢查各有各的特點。消化道的上部食管和胃可以通過胃鏡來檢查,下部結直腸可以通過腸鏡來檢查,但是中間長6-8米的小腸是各種腸鏡和胃鏡都到達不了的,這部分病變就需要用膠囊內鏡來檢查,所以膠囊內鏡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腸的腫瘤發病率極低,病變發病率也很低,因此臨床上做檢查首先考慮的還是纖維結腸鏡而不是膠囊內鏡。

現場播放腸鏡發現息肉並切除的手術視頻,請觀看視頻11:50處。

現場演示如何做腸鏡,請觀看視頻14:30處。

出現什麼樣情況的時候,就有必要去做腸鏡檢查呢?建議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無論是否有不舒服或癥狀都要去做腸鏡的檢查。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對於沒有任何癥狀的人群進行腸鏡檢查發現癌前病變的概率是10-40%,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不同國家的數據不一樣,韓國對沒有癥狀的人群進行腸鏡檢查發現癌前病變的幾率是40%。

哪個年齡開始要進行腸鏡篩查?

A、35歲

B、40歲

C、45歲

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是從45歲到50歲開始,前面已經提到了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要先於結直腸癌8-15年出現,所以比較安全保險的年齡是40歲。結直腸癌是否存在遺傳因素呢?現在遺傳學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有遺傳因素,很不幸的是結直腸癌是有非常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在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當中有人患有結直腸癌,那麼他的親屬患結直腸癌的幾率要遠遠地高於普通人群,所以檢查時間要相應提前,建議儘快去做腸鏡檢查

現場講述遺傳學結直腸癌的典型病例,請觀看視頻25:05處。

關於腸鏡的一些常見問題解答:

1)做腸鏡會把腸子捅破嗎?

現在用的是軟制的纖維結腸鏡,它的柔順度很好、很細,對訓練有素的腔鏡科醫生來說,這種檢查是非常安全的。捅破在醫學上稱為腸穿孔,這種幾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2)做腸鏡需要多長時間,費用如何?

對訓練有素的腔鏡科醫生來說,做一個腸鏡檢查僅僅需要20-30分鐘左右。費用相對來說也是很低廉的,大概人民幣300元左右。

3)無痛腸鏡是怎麼做的?

無痛的腸鏡簡單地說就是在做腸鏡之前,在靜脈輸液裡邊加入一部分麻醉藥物。無痛腸鏡之所以越來越普及,是因為麻醉藥物越來越進步了,現在的麻醉藥物效果非常好、起效很快並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它的代謝非常快,藥物在體內沒有任何殘留,2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代謝得乾乾淨淨。

4)腸鏡檢查前要先洗腸?

原來的腸道準備方式確實需要提前幾天就開始服用瀉藥,確實有點痛苦,但現在腸道準備的藥物也發生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只需要在檢查的前一天口服一點緩瀉劑就可以了,不適感可以說已經減少到最低限度了。

5)是否需要每年做體檢時加上腸鏡檢查?

沒有這個必要,如果做了一次腸鏡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5年之內都不需要再做了。如果在檢查當中發現了癌前病變,處理掉以後根據病理性質醫生會給出建議多長時間來複查一次,遵醫囑就可以了。

以下哪種人要及時進行腸鏡檢查?

A、高血壓的

B、低血糖的

C、貧血的

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有出血的傾向,在結直腸癌的患者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首發癥狀就是貧血。癌前病變或結直腸癌出血以後血液和腸液及糞便充分混合以後肉眼根本是沒有辦法鑒別的,所以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後一定要想到有可能是結直腸腫瘤或者它的癌前病變引起的。便秘是否是結直腸癌或癌前病變的信號?便秘不見得和結直腸的腫瘤相關,有兩條跟排便有關的只要及時發現是完全可以避免腸癌的發生:

1)排便習慣的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主要指的是排便規律出現了變化,比如說原來每天一次現在變成三次或四次甚至更多並且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下去,這種情況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腸道出了某些問題。

2)大便性狀的改變

大便里出現了便血、帶血、帶有黏液、便條變細、便不成形等等,包括它的顏色、形狀出現變化,都不是正常的大便,那麼也要引起重視,最好也要去做一個腸鏡檢查。

三、手術切除的幾率大

結直腸腫瘤的手術切除幾率比較大,這是由結直腸的解剖學特點所決定的。結直腸的腸壁是由四個層面組成,從里往外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平滑肌層、漿膜層。當腫瘤和癌前病變僅僅位於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的時候可以在腸鏡下做局部切除,就可以把它徹底治癒,非常安全、快捷。如果腫瘤浸潤到平滑肌層的時候就需要對病變的腸管進行切除,而且還要做相應區域的淋巴結的清掃。如果病變再繼續擴大的話,甚至於要做全部結腸的切除,極端情況下要把全部的結腸和直腸(大概1.5到1.8米)全部切掉。目前,在結直腸癌治療領域微創手術技術發展非常快,已經可以做到經過人體的一些自然腔道在體表沒有任何手術切口和手術疤痕的情況下來切除腫瘤,創傷小、恢復快。

現場視頻模擬手術切除,請觀看視頻35:40處。

結直腸癌雖然發病率高,但是它可防、可治、可控,關鍵大家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識、重視腸鏡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可以遠離結直腸癌。

本文相關視頻:

https://ysfaq.cn/v/6023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別再吃這個菜了,致癌率極高!被多個國家證實它是癌症的罪魁禍首
常見的癌症治療方案之小結一:手術篇
生活中的這些地方發生變化,都是癌症的前期表現
阻斷致癌蛋白質——抗擊癌症新進展!

TAG:癌症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種癌症,每67秒就有一個人查出,每74秒就有一個人因它而死
這個癌症每年新發40萬!死亡率近半,多數可以用手摸出來
只剩半年卻活了十多年,癌症晚期,每天吃它,就這麼簡單
癌症晚期,每天堅持做這件事,多活10年
每 18 個得癌症的人里,就有 1 個是喝出來的
每3個死於癌症的人,就有1個是因為吃
得過癌症的明星,已有5人去世最年輕的僅33歲,還有一位骨瘦如柴
癌症後這樣吃,我多活了14年!
癌症後這樣吃,他居然多活了14年!
20歲年輕小伙患癌症,竟是因為天天吃它,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
這種癌症太猛!每年發病78萬,發現就是晚期,最初以為是胃病
癌症每天堅持做這兩件事,10年了沒有複發讓人深思
60歲以上是癌症的爆發期,原因無非就這5個
每年新增癌症患者380.4萬例,不想被「纏上」就躲開這七個字!
40歲患癌症卻活到了106歲,全是因為聽了老中醫這一席話,每天堅持這樣做
28歲就查出癌症晚期,父親痛哭:他一年200天都吃這個!
40-60歲更年期不做癌症「接班人」,這五件事,每做一件離癌症遠一點!
宋美齡40歲就得了癌症,卻奇蹟般活到了106歲高齡,無外乎她這幾點鮮為人知的習慣
41歲母親罹患癌症:一個靠譜的醫生,可以讓你多活10年!
35歲以後,這種癌症盯上你,一發現就是晚期!六類人必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