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我對太極拳發勁的體悟:太極拳發勁並不神秘!

我對太極拳發勁的體悟:太極拳發勁並不神秘!

從對《王宗岳太極拳論》等太極拳古經典拳譜與《楊氏老譜》的分析可知:古太極拳所講究使用的力量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人體力量,太極拳先人稱其為「氣」與「勁」,但有時也稱其為「力」。《楊氏老譜》出現了將「力」與「勁」嚴格區分的說法,將「勁」定義為是與「氣」有關係的,是「由於筋」的;而「力」與「氣」是沒有關係的,是「由於骨」的;介紹「有力能執數百斤」、「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雖然若是,功成後猶有妙出於硬力者」。然而,近代太極拳家楊澄甫先生等著作有時仍將這種「氣」與「勁」稱為「力」,這反映古代與近代的太極拳家都既認為這種特別的人體力量是屬於廣義的「力」,又不同於狹義的「力」。這狹義的「力」就是一般人與普通武術所使用的人體力量。近代末開始,「勁」漸漸又被一些太極拳家稱為「內勁」,「氣」又被現代一些人稱為「內氣」。出版物中最早出現「內勁」這一稱謂的是陳微明先生1925年出版的《太極拳術》。該書還記載楊澄甫先生說:「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明確反映「內勁」是一種由於「不用力」而鍛鍊出來的「氣」。之後,近代一些太極拳家又陸續對「勁」以及「勁」與「力」的區別作了說明。如陳微明先生在1927年出版的《太極劍》一書里說:「惟武當派張三丰所傳乃純粹內家,以其毫不用氣力也(渾身鬆開,不用氣力,方能長內勁)」; 鄭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里記載楊澄甫先生對於「勁」與「力」的區別所說的是:「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剛的死的無彈性的便是力」;陳炎林先生1948年出版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里記載田兆麟先生對於「勁」與「力」的區別所說的是「力為有形,勁則無形」、「力鈍而勁銳」,說「勁」是「疾如閃電,一發便收……毫不費力」。

凡是太極拳學練者對於「氣」與「勁」的獲得都是由衷嚮往的。然而雖然近代太極拳家對「氣」與「勁」的特性有概括的描述,但這些文學特點的古代漢語的描述與具有具體、準確特點的現代漢語存在明顯的差異。「氣」與「勁」究竟具體是怎樣的、怎樣鍛煉、怎樣使用,在近代太極拳家對「氣」與「勁」的說明裡,習慣於對現代漢語理解的現代人仍然得不到十分清晰具體的了解,絕大多數的現代太極拳學練者對這些問題仍然是一頭霧水。現代又有一些人不懂裝懂或自以為是地將一般的人體力量稱為就是太極拳的「內勁」以濫竽充數好為人師;又有一些人故弄玄虛力圖將「內勁」神秘化,如將人體力量性質的「內氣」、「內勁」與道家內功修鍊中出現的生理活動性質的「內氣」混為一談,將「內勁」渲染成為可望不可即從而便於奇貨可居。這樣,「內勁」在現代人的認識中更是迷霧重重,不識廬山真面目了。

我對「氣」與「內勁」的認識,開始學習太極拳時還是聞所未聞的,之後聽說了完全是屬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對於這一問題從迷茫中走出來的過程中,聽過了很多太極拳老前輩的各種與不同的說法、作了很多嘗試,經過了很多的曲折。而現在,我肯定的、負責地說:對於太極拳「氣」與「內勁」的實質、如何鍛煉與使用,我已經基本了解了。我所認為的「氣」、「內勁」與《王宗岳太極拳論》等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楊氏老譜》、楊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對「氣」與「勁」的闡述是完全吻合、完全能夠一一對上號的。

我對「氣」與「內勁」的認識,從大的方面說,其一、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楊氏老譜》里所說的狹義的「氣」、「勁」與「力」都是一家之言的術語,都是屬於古今漢語里普通的廣義的人體之「力」。這些「氣」、「勁」、「力」與其它非太極拳武術書籍里所說的「氣」、「勁」、「力」不一定是同一概念,大多是不同的概念。其二、《楊氏老譜》所說的「由於骨」所表達的是人的肢體骨帶動肢體所發生的力量;而「由於筋」所表達的是人的肢體肌肉中傳遞性的力量。其三、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楊氏老譜》所說的狹義的「氣」包括了狹義的「勁」。因為古代人體之「氣」是大概念,「氣」的重要特徵是「活動性」,傳遞性就是屬於活動性,因此,傳遞性的人體力量「勁」就是屬於「氣」;而狹義的「力」沒有傳遞性,因此不屬於「氣」;「氣」與「勁」的區別最主要的是力量的強度與持續的時間,就是「勁」的力量效應很強大,「氣」的力量效應很微弱;「勁」的力量效應持續極短,發生結束如電光一閃,就是太極拳古經典拳譜所說的「發勁如放箭」;「氣」的力量效應始終存在,如平靜河面的細微波動。因此,凡是有明顯力量效應的持續的力量都不可能是太極拳的「勁」。太極拳的「勁」就是相當於鞭子的力量,鞭子的力量是不可能當扁擔用的;凡是可以當扁擔用的「頂牛」的、「拖拉機」的「鈍」的力量都不是太極拳的「勁」。

我的體悟,太極拳純正的「勁」的發生使用也就是「發勁」,有7個基本特徵和因素,那就是如練、松、沉、撐、蹬、頂與無形。這些因素在發勁一瞬間似乎是同時發生作用的,但又覺得是有十分緊絲密縫協調之先後過程的,又覺得是一回事的不同反映,相互有不可分開的關係。但為了敘述的方便,只能分別敘述於下:

(一)如練

太極拳古經典拳譜里所說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是「氣」與「勁」的最中心、最基本的共同特點。對於「發勁」而言,腳一蹬地,就像是有一個浪頭由腳開始向上滾動從手臂泄放出去,就像是舞動著綢練的抖動,抖動從一頭傳滾到了另一頭。這種「如練」最主要是體現在身軀,放大地誇張地顯示,就像是禪密功脊柱縱向前後波浪形的擺動。可以這樣體驗:整個身體豎直向前傾,兩手臂伸直撐在牆面上;接著臀部向前向下壓,兩手臂彎曲,腳、臀、頭形成頂點在下的三角形;然後腳蹬地、兩手臂再撐直,臀部向後向上突,腳、臀、頭形成頂點在上的三角形;然後再繼續這樣由腳蹬地引起手臂曲伸與臀部、背部上下運動,使得臀部下降時臀部上方的後腰背突起,隨即後腰背下降,再上方的胸背部突起;這樣的突起一直傳動延續到肩背部,「如練」就是這樣的感覺。而除了初練,實際「發勁」時「如練」主要是感覺,基本上沒有這樣的外形。但特彆強烈的「發勁」背部肌肉也會出現這樣由下而上的滾動。如浙江省六十年代初有一則體育資料,實錄了晚年的牛春明先生有一次發勁,背部就出現了這樣由下而上的肌肉滾動。當有了一定的發勁基礎,兩腳稍前後站立,腳暗暗一蹬地,就確實能夠引起這樣的滾動感覺由腳而上傳遞到手,手就會完全不由自主地發生震顫的一抖,或者還有手腕關節要頓時脫開來手飛出去的感覺。所以,太極拳古經典拳譜里所說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也可以說是「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勁」。這種感覺或略微的外形反應是人體傳遞性力量也就是運動力學裡所說的人體「動量傳遞」發生的唯一特點。有的名家所說的和所表演的發勁就像是動物抖毛,不可能是太極拳發勁的特徵。因為這種發勁中腳只是身軀的站立支撐點而已,發勁靠的主要是人體的旋轉慣性,發勁的力量不是腳傳遞上來的,不具有「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的特徵。我在楊式太極拳的鍛煉中,最早出現這種手不由自主一抖的情況是當彎弓射虎的結束時,這一拳式中手不由自主一抖很能夠體會到這種「勁」如何經過骶骨、背部達到手的緩慢的傳遞過程,往往在手不由自主一抖、手腕關節像是要飛脫般的同時,會發生手腕關節的咯咯作響,旁邊的人清晰可聞。我的學生中也有這種輕微的感覺,最早發生這種感覺的也是彎弓射虎。

(二)松

人體「如練」的反應必需以全身的放鬆為基礎,如果沒有放鬆,往往難以完成這種「如練」的動態。即使能夠做出這種「如練」的動態,也根本不可能出現「如練」的傳遞性的力量。42式太極拳、劍與陳式太極拳中有發勁動作,如果自己開始有一點能夠真正發勁了,做這些動作時,往往會感覺越是想發出理想的勁來,越是發不出勁。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想到發勁,手臂就會習慣地主動,手臂就會用上一點主動的力,結果手臂主動的力與傳遞性的力發生了衝突,兩敗俱傷,相互抵消,弄得反而有力量在身體里很窩囊地憋住了,雖然渾身使了不能再大的力氣,手出去卻感覺不到大的力量。而如果手臂能夠放鬆(所謂「放鬆」實質就是不用力),手臂不用力得就像是癱瘓病人癱瘓的手臂,沒有了一點點的自主力量,這手臂就像不是自己的了,覺得自己的肩對這像癱瘓的手臂也沒有絲毫支配作用了,手臂無力得就像是要掉下去那樣,發勁時卻能夠感到很大力量的傳遞十分爽快通透,還確實感到自己沒有怎麼使用力氣,手出去的力量倒出乎意料的十分強大,會有這手臂就像是一條鞭子這樣的感覺。掩手肱捶發勁中手腕、肘、肩關節的脫開會覺得發生瞬間的疼痛,稍強的發勁,初練的人會疼痛得受不了;42式太極劍中的崩、推、刺等的發勁,劍身、劍尖會發生無法控制的強烈顫抖,並且肩、臂、手越是不用力,顫抖得越是劇烈。這樣再繼續鍛煉下去,會感到當身軀也能夠這樣癱瘓似的不用力的放鬆,發勁的效果就會更好。無怪乎楊澄甫、李雅軒、陳微明、鄭曼青等先生都這麼強調「松」對於「內勁」的重要,尤其是李雅軒先生對於發勁之身體、手臂要放鬆到十分不用力、軟綿綿的狀態作了反覆的多方面的強調與描述。確確實實如果沒有放鬆,可以說人體要發生使用這種傳遞性的力量「勁」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沉

「沉」是「松」的結果,人體中有的部位由「松」發生「沉」是自然發生的。比如懸置的手臂放鬆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發生沉重的感覺,但身軀由「松」致「沉」還是要作相應細微自主反應的,比如「松胯」至「沉胯」是身軀放鬆而「沉」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不使得骨盆有略微的後移,「松胯」與「沉胯」是不可能的。因此「松沉」、「沉胯」都是需要具有一定特殊的肢體神經反應的。這種神經反應無疑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個內容。李雅軒先生在《隨筆》里說鍛煉太極拳主要是鍛煉神經,這「鍛煉神經」其實就是對「用意」很中綮的解釋。

太極拳發勁的「沉」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沉坐」。「沉坐」的基礎是「沉胯」。太極拳所有的拳式都是應該「沉坐」的,就是練拳中臀部最後方的坐骨始終如坐在凳子上那樣。不僅自己的感覺如此,外形也是如此的。「沉坐」中如果後腿支撐體重,臀紋溝內會有十分明顯的擠壓感,臀紋溝下的肌肉反而是鬆軟的。發勁的「沉坐」則是在「沉坐」的基礎上再驟然加強「沉坐」的程度。這種驟然「沉坐」主要是自己體內的感覺,外形上可能反映明顯,也可能反映很不明顯。不過,「沉坐」的外形反映再不明顯,太極拳發勁也是不可能發生臀部提起、前移的。驟然「沉坐」對於發勁的作用是將全身「松沉」積存於小腹的力量往下傳送給腿腳。人的身軀只要是真正放鬆了,身軀的內力就會往下沉降,而小腹是人軀體的最下部,這放鬆的內力就必然是積存於小腹的。這種情況就被稱為「氣沉丹田」。因此「氣沉丹田」是自然的,不是故意的。「沉坐」是發勁的重要關鍵之一。如果發勁沒有「沉坐」,那肯定是不屬於太極拳發勁的。因為太極拳發勁的力量是「根於腳」由腳往上傳遞的,而腳的力量是必需靠上面送下去的。如果上面沒有力量送下去,腳哪裡來的力量往上傳遞?因此如果沒有「沉坐」就不可能有太極拳之發勁。李雅軒先生的《隨筆》中記錄描述了很多楊澄甫先生髮勁「沉坐」的情節。 楊澄甫先生這種「沉坐」的發勁應該是太極拳發勁的經典範例。從視頻中可以發覺現代不少名家所謂的發勁根本沒有「沉坐」,甚至發勁的瞬間臀部與後腳都提起、前移了,因此這樣的發勁並不是太極拳發勁。

太極拳發勁的「沉」還有一個重要環節是兩肩之「沉」。發勁如果沒有兩肩之「沉」,由下向上傳遞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傳遞到手臂的。因為「動量傳遞」就像是一個滾動的小球將力量傳遞給另一個小球使得另一個小球往前滾動,必需經過碰撞,兩肩不「沉」,就相當於是一個小球滾過來還沒有碰到另一個小球,另一個小球自己已經往前滾了,自然也就得不到力量的傳遞了。太極拳發勁的兩肩之「沉」,外形反映也可能明顯或者很不明顯,但再不明顯也是不可能出現兩肩聳起的。當然,兩肩的「沉」,是發勁時尤其的松沉所被動引起的十分協調的「沉」,故意的主動的「沉」對於發勁是幫倒忙。

(四)撐

太極拳發勁的重要關鍵之一是「沉坐」,然這「沉坐」必需是「後撐」的「沉坐」。如果「沉坐」沒有「後撐」,「氣沉丹田」的力量是極難往下送的,由腳上傳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傳送向手的。有的人將太極拳發勁的動作說成是手與背「對拉」,或者說成是如同「急剎車」身軀將手拉住,這種說法雖然也反映了發勁時身軀是後撐的這種情況,但陳述得不夠準確、清楚,有的人因此將這種陳述理解為是手與背同時相反的「對拉」、有的人將這種陳述理解為是手先往前再背部向後急剎車似的「對拉」。而如果是這樣的「對拉」那就不是太極拳的「對拉」了。因為其一、太極拳的「對拉」是屬於向四面八方「圓撐」的「對拉」,不是單一相反方向的「對拉」。因此所謂「對拉拔長」是一種片面的不準確的提法。其實,太極拳古拳譜《十三勢行功心解》之「支撐八面」已經包含了四面八方「對拉拔長」的意思同時還存在著對於錯誤理解為單一相反方向「對撐」的防止了。其二、太極拳發勁的「支撐八面」,雖然在驟然的瞬間是同時的,但腰骶的後撐是「因」,其它的「支撐八面」包括對於攻擊目標「專主一方」的發勁是「果」。就是說包括對於攻擊目標「專主一方」的「支撐八面」都是因為腰骶的後撐才發生的。其三、精確地說,自己也完全能夠感覺到,時間上是腰骶的後撐為先,包括對於攻擊目標「專主一方」的其它的「支撐八面」為後。如果搞不清楚這樣的關係,那是不可能有真正太極拳發勁效果的。

太極拳發勁首先後撐的部位是骶骨之上的腰脊部位。因為在這一部位後撐容易使得身軀發生力量「如練」向上傳遞的反應。我體會到首先後撐的骶骨之上的部位如果位置越低,身軀能夠放鬆的部位就可以越低、身軀能夠放鬆的範圍就越大,並且後撐的外形變化也越小,甚至可以出現只有感覺而沒有後撐的外形了,從而發勁的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因此,這一部位最好能夠在第四腰椎之下、骶骨之上,就是在中醫督脈「腰陽關」穴之下,如果感覺能夠在第五腰椎之下更好。第五腰椎之下至骶骨其實只有一塊椎間盤了。當我有這種感覺時,我感到《十三勢歌》里的「命意源頭在腰隙」之「隙」字真是用得太合適了。然而,在發勁水平尚低時,第五腰椎之下與骶骨之上這一部位是做不到首先後撐的,往往是腰曲最前曲的部位(懸樞穴部位)首先後撐,有的甚至還要高,當然,首先後撐的部位越高,發勁的效率就越低、效果就越差,身軀沒有放鬆的部位也就越高、身軀沒有放鬆的範圍也就越大。

太極拳發勁往往需要身軀不轉動的前移,這種情況稱為「擁」。太極拳發勁瞬間往往似乎「擁」與「後撐」同時存在,其實,在整個「擁」的過程中雖然身軀都存在「後撐」,但發勁的強烈「後撐」是發生於「擁」結束的瞬間。也就是說,在「擁」的過程中是屬於還沒有發勁的時間。現代有的人所謂太極拳發勁則是發生在「擁」的過程中,受到這種「勁」攻擊的人就會有明顯受到重物衝撞的感覺,這種力量的力學實質就是軀體重量與移動速度的乘積,其實是外家拳的發勁。太極拳的發勁則是或者有難以阻擋的彈性感覺,或者就是被鞭子抽擊的彈性感覺。

太極拳發勁的「後撐」是輪流依次「如練」向上傳遞的,因此「後撐」是「如練」的重要特徵之一。有人把「後撐」說成僅僅是「命門後突」,以為僅僅「命門後突」就能夠發生力量,這是不可能的。這樣說的人除了體會上粗心,那就是不懂裝懂,或者就是忽悠人。而在整條的「如練」上,腰骶部位的「後撐」是主動成分最多的,但也不是完全的主動,有一定不由自主的被動成分,這裡有「氣沉丹田」身軀沉坐的因素、腿的力量上傳的因素等。而腰脊之上脊骨逐段「如練」的「後撐」就主要是不由自主的被動了,脊骨最後的「後撐」就是「拔背」。「拔背」對於發勁也十分關鍵,如果不會被動地「拔背」,身軀中由腳而上的力量是不可能傳遞到手臂的,真正的太極拳發勁也就不可能出現了。因此,楊澄甫先生才說:「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曾有名家語出驚人地評定「含胸拔背」不是太極拳的東西,可以由此推斷這樣的名家是不可能體會到太極拳的真正發勁是什麼樣的。由於腰骶的「後撐」必需具有一定的主動,因此,這種「如練」的「後撐」無疑也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太極拳古經典拳譜所謂「主宰於腰」的重要內容。因為,腰脊的「撐」與「沉」對於發勁的所有環節都是起到樞紐作用的。

(五)蹬

太極拳發勁的力量都是由腿腳之「蹬」發生的。沒有腿腳之「蹬」,是不可能有太極拳之發勁的。這種「蹬」的反應顯然也是需要神經支配,因此也是屬於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個重要內容。有的名家說全身一放鬆,就能夠發勁了,這種說法純屬自欺欺人。因為全身放鬆雖然確是太極拳發勁的基本條件,但僅有放鬆,沒有一系列與發勁有關的「用意」,顯然是不可能有太極拳之發勁的。

曾有名家說太極拳的「內勁」發源於丹田,由意識十分之六上行至手,十分之四下行至腳。這種說法純屬臆想。因為其一、當太極拳發勁的力量體現於手時,既然這種發勁的力量為全身力量的十分之六,何來稱太極拳的「勁」為「整體勁」?其二、任何人的意識都是跟不上發勁速度之快的,這種意識引導內勁的說法沒有實際與拳譜根據。其三、內勁發源於丹田分發上下之說不符合太極拳古經典拳譜「其根在腳」與實際,也根本經不起實際檢驗。因此,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現代又有專家說太極拳的勁是地面反作用力,還有人評定某人跳舞某動作「力量是從地面來的」於是有人認為「武與舞的區別還真是不大」。其實,反作用力是轉瞬即逝的,而內勁的傳遞是可急可緩的(當然,這緩也不是持續的);反作用力是僅發生於蹬地腳的腳與地面之間,而內勁是必需人體一系列反應作用傳遞的,因此內勁引起雖然有反作用力的因素,但不是反作用力。除了跳水的跳板、蹦床運動的蹦床等有彈性的下支撐,地面在沒有發生地震時是不可能有力量出來的。即使腳蹬地的反作用力也不是地面的力,因為反作用力發生於接觸面,腳面也是接觸面。其三、雖然一般的人很少使用腳上傳的力量,而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在使用「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勁」這種全身整體協調性的力量,比如有的拉二胡的琴師,可以發覺也有使用這種力量的情況,每一拉動都是由腳而始渾身協調似乎有先後地動;電視播出的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第一次訪華演出,他拉小提琴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書法家揮毫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打羽毛球的人也有這種情況。但琴師、小提琴家、書法家、打羽毛球的也都不是人人如此的,而且,這些力量由腳而上的動作雖然也必須一定的全身放鬆,但主要還是使得能夠「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勁」的協調,都存在著局部主動的力量,與太極拳的「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勁」的力量傳遞基本上是屬於兩回事。

太極拳發勁的「蹬」不是腿腳完全主動的,是存在著由於沉坐、後撐而腰脊力量往下送等引起的被動的。因此太極拳發勁時的腿腳也是存在一定放鬆的。但我現在水平體會太極拳發勁之「蹬」的腿腳是不可能達到身軀、手臂這樣放鬆的。

(六)頂

太極拳發勁必需放鬆,而放鬆是必需「頂勁」(或稱為「頂頭懸」 )的,而且太極拳發勁之「頂勁」尤其強烈。太極拳如果沒有「頂勁」,發勁與平時「行氣」的效果必然是差的。太極拳的發勁,「頂勁」首先體現在全身的運動肌肉驟然由於不用力而往下松沉,就需要驟然加強脊骨不往下沉降的「頂勁」。太極拳平時鍛煉也只有脊骨是不往下沉降的,全身的運動肌肉才能更好地往下松沉。既然太極拳發勁需要驟然的尤其松沉,自然也是需要驟然的尤其的「頂勁」,而這種尤其的「頂勁」與尤其的松沉同時發生,因此又主要是體現於頭在發勁中保持原來的高度不變,不是頭主動地往上頂往上升。而在同時,發勁瞬間由於向上「如練」的撐脊,脊骨有瞬間變直的反應,頭就會發生瞬間被動的往上頂,這瞬間的「頂勁」就在於不能讓頭往上頂升,也就是依賴於沉坐仍然使得頭維持在原來的高度,就像是頭原來就已經頂在天花板上了,頂不上去了。這樣腰骶部「如練」往上傳遞到肩背的力量由於不能再往上傳遞,才能夠往手臂傳送。如果這瞬間頭被往上頂得驟然升起,這「如練」的力量也就到頭上去了。發勁瞬間「頂勁」對於發勁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而既然在發勁的瞬間與前後,頭都是具有維持原來高度的「頂勁」,又由於全身松沉,沉坐,身軀自然也就是直豎的。因此,《十三勢行功心解》才說:「發勁……立身須中正安舒」。而這些又都是需要有相應神經支配的,因此也是屬於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

(七)無形

純正的太極拳發勁是如田兆麟先生所說的「勁則無形」的。這「無形」與《授秘歌》所說的「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無形」的概念是不同的。「《授秘歌》全首所描述的基本上是針對練靜功中體內發生的一些精神上特異感覺而言的,這「無形」的意思就是「不存在」。如《禮記·曲禮上》所說的「聽於無聲,視於無形」。然而,古代的「無形」還表示「不露形跡」。如《孫子·虛實》所說的「形兵之極,至於無形」。這「無形」就是指不暴露動作的真實企圖,不是說作戰的軍隊在敵人面前消失了。現代有的名家將這一表示精神、一表示實體的兩個「無形」相混淆,將「無形」說成是「將血肉之軀練空、練松,練成無形無象的全體透空之體」、練成為是「摸不著東西」、「瞬間接觸點空了,什麼也沒有了」,這是十分惡劣的欺詐忽悠人。田兆麟先生所說的「勁則無形」的「無形」也是「不露形跡」的意思,與太極拳古拳譜所說的「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是同樣的意思,是表示沒有明顯的動態反映。具體地主要地說,雖然太極拳任何動作都是由腳而始的,但外形上,在發勁的瞬間,是沒有腰部急劇大幅度的轉動、手臂沒有急劇大幅度伸縮的。這是因為太極拳的發勁是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太極勁不在外藏於內……我如弓、敵如箭,出勁之速,敵如箭跌出矣。」意思為動態變化明顯的「箭」不是指自己伸縮的手臂,而是指如箭跌出的敵人。自己則是如李雅軒先生所描述的楊澄甫先生不少發勁狀態僅僅身軀「一坐」、手「一抖」而已,是「不轉腰、不動手」的。那是因為腰與手是用於傳遞力量的。這就像高壓水管是用來輸送射出水柱的,不是高壓水管自己也射出去。如果腰與手發生了急劇大幅度的運動,那就是腰與手是被傳遞性的力量所作用了,成為傳遞性的力量所作用的對象了。那麼顯然,最多傳遞性的力量只是到腰為止了;如果腰也沒有大幅度的轉動只有手臂的大幅度伸縮,那麼傳遞性的力量最多只是到肩為止了。這也就是說,太極拳手臂攻擊人是既沒有預備姿勢、也沒有「助跑」的。不是像一般的武術,拳頭攻擊人往往需要將拳頭收到腰間,然後藉助轉腰,使得拳頭像箭一樣從腰間衝出去。對於一般的人而言,太極拳這樣「無形」攻擊人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其實,只要能夠初步會「如練一氣」的發勁,這是並不困難的,問題是力量的大小而已,而且還有一種感覺,就是會有似乎手臂直接長在腰骶部的感覺。

太極拳發勁要在肢體姿勢沒有大的變化狀態中爆發出強大的勁來並且成功,確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一、這樣的發勁是有一定姿勢條件的,比如手臂是不能伸直的。因此,太極拳在任何時候手臂都是不伸直的。其二、「引進」或主動地貼近敵人從而滿足實現發勁最合適的姿勢、位置,這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老前輩常說太極拳發勁往往是在「引進」或偷上半步之後。當然,形成發勁姿勢、「引進」、偷上半步都還不屬於發勁,發勁是屬於「無形」的。太極拳發勁被稱為「疾如閃電,一發便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這種發勁是「無形」的。一方面,這種「無形」決定了太極拳發勁是「軟著陸」的。就是自己的手與敵人的身體接觸之前與剛接觸的瞬間是沒有力量的,發勁就是發生在接觸的瞬間。因此,太極拳的發勁既可以做到沒有衝擊性,對方還沒有意識到被攻擊,已經被發出去了;也可以做到「銳」的「入里透內」的衝擊性。因為「入里透內」必需使得被攻擊者的被動跌出移動跟不上攻擊力量穿透的速度,而「軟著陸」正是要比一般的攻擊容易做到這樣。

太極拳要能夠發出強大的勁來還必然與兩個因素有關。其一、是本身有一定的體重。雖然歷史上有的太極拳家身材並不壯實,甚至還是瘦削的。比如孫祿堂先生就是這樣。但是從太極拳發勁「動量傳遞」的原理可知,身體越沉重,全身松沉向下作用於地面的力量也必然越強大,形成腳向上傳遞的內力也就越強大。所以,太極拳發勁技藝水平相同的人,體重比較大必然發出的勁也是比較大的。其二、最主要的是發勁的神經反應的協調性與速度。為什麼跳水運動員與蹦床運動員能夠在跳水板與蹦床上向上彈起這麼高?主要是全身與跳水板、蹦床動作配合的協調性好。一些武術動作比如雙飛,許多人覺得難,其實誰都是能夠做到的,有的人能夠一會兒就學會,但是,有的人需要幾天、半月、一月、幾月,甚至總是學不會,關鍵就是協調性。而太極拳發勁的協調性確實是比雙飛難多了;而且沒有到相當水平的人有幾月、半年不練,這種協調性還會退失。而為什麼太極拳發勁手臂能夠發出比手臂力量大得多的力量來?這是發勁瞬間神經反應的速度造成的。因為力不論是局部槓桿性質的還是傳遞性的,力學實質都是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天空的小鳥與飛機對撞,由於相對的速度之快,小鳥可以撞碎穿透飛機玻璃。一般人最高的神經傳導速度為每秒50米,有個電視節目中有個人能夠像撕紙頭那樣將鐵面盆撕開,結果經過測試,他的神經傳導速度達到每秒70米。所以,神經協調反應、神經傳導速度對於發勁是十分重要的。當同樣體重的人驟然松沉的速度不一樣,「如練」的協調不一樣,發勁的力量就可能相差十分懸殊。而無論是協調還是速度又都是與放鬆與精神安靜有關的。因此沒有到相當訓練有素水平的人,儘管懂得怎樣發勁,也能夠發勁,往往一心想發勁卻偏偏發不出勁來,因為主觀的一心想發勁,往往無論是放鬆、協調都遭到一定的破壞了。因此,要想具有好的太極拳發勁水平,除了鍛煉的正確,相當的時間與精力投放於鍛煉也是決定性的關鍵與條件。其中尤其神經傳導速度的提高是必需依賴於日積月累不斷在十分安靜精神狀態下鍛煉漸漸形成的。而這些包括神經反應的鍛煉都是屬於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內容。因此,總的來說,發勁如何鍛煉,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必需明白,古代漢語的「而」往往是表示並列的關係,不是表示選擇關係。這「不用力而用意」的「而」就是表示並列關係。這「不用力而用意」的意思就是「在不用力的前提下鍛煉太極拳特殊的各種相互協調的神經反應」。

太極拳發勁被稱為「毫不費力」雖然有文學性修辭的誇飾,但有時確確實實有這種感覺。我有幾次無意之中成功的發勁就有這種體會,感覺就像是演戲那樣對方是在配合自己跌出去的;感覺自己沒有怎麼用力,也似乎覺察不到有什麼反作用力,但又確確實實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十分暢透地泄放了出去。平時正確的發勁其實也不怎麼費力,那種局部肌肉緊張、手臂像槓桿那樣伸縮的發勁是根本不能與太極拳的發勁相比較的。因此,現代有的名家排斥「發勁」,認為凡是「發勁」都是錯誤的,這種說法我認為是不正確的,應該認為太極拳正確的發勁也是太極拳鍛煉的內容之一。然而,太極拳發勁畢竟也是需要耗費較大的體能,老年人不應該頻頻過度從事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綜上所述,太極拳發勁並不神秘。其身體具體反應的次序很難準確地陳述,大致應該可以這樣說,在頂勁的前提下全身放鬆、沉坐、撐脊,從而將小腹的力量往下送,引起腳蹬地,同時依賴放鬆、沉坐、撐脊、拔背、沉肩、頂勁、不轉腰、不動手,將始於腳往上傳遞的力量波浪形地傳遞到手發放出去。而發勁攻擊的成功與否,與太極拳的「引進落空」、精神的安靜等等都是十分有關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是如何用計策將大敵解決掉的?
美橄欖球巨星學傳統武術,大師:老外喜歡的還是太極拳
衡陽「道士下山」 弘揚太極文化 推廣全民健身運動
太極拳八法之勁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對太極拳「抱球」的體悟
太極勁「對拉」的點滴體悟,先收藏著!
靜心練太極,體悟太極之美!
太極拳體悟精選——拳意的修鍊
靜謐體悟太極,讓太極拳走進每一位都市人的心裡
太極拳 體悟松垮以意帶形!
太極真功之「瞬變鬆緊」易陰陽——體悟太極拳真功應用之道的奧妙
參透太極奧秘,體悟太極哲理,演繹出與眾不同的美妙人生
練習太極,體悟自然與禪意
體悟無極樁!
修行體悟:最消耗你能量的,莫過於你的擔心與不安!
太極拳的精髓介紹與十個體悟技巧,細細品味,令人身心舒暢
不輕傳的站樁心得體悟!
切身體悟!三點真切體會,讓你的生活更洒脫
體悟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自我辨識和體悟必須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否則不平衡的情況會被誇大
林心如:再見並非結束,而是種體悟
如何才能體悟「煩惱即菩提」里的「菩提」?
一位練習太極拳多年前輩的體悟,值得一讀!
風水不對,努力白費!你可以用一生的代價去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