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栩栩如生的虢國玉蟬

栩栩如生的虢國玉蟬

在河南三門峽虢國博物館的展廳里,幾隻溫潤逼真的玉蟬引得眾多遊客駐足欣賞。這些玉蟬或形象簡明,造型古樸,寥寥幾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細刻,栩栩如生,紋理清晰。綠色玉蟬青翠欲滴,白色玉蟬溫若羊脂,黃色玉蟬厚重凝練,不由得讓人感嘆其獨特的審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藝。

在M2009出土的玉蟬達10個之多,其形態各異,材質也有區別,個別帶有明顯的商代風格。其中編號為797的青玉蟬,為青玉質地,因長期埋藏在地下有棕黃色沁斑,圓雕技法雕刻而成,尖喙前突,雙睛圓凸,頸部兩道弦紋將頭部與身體分開,兩翅與腹部分開,兩翼張開,尾部呈三角形,給人以極強的立體感。編號為822的玉蟬,為青白玉質地,有棕色沁斑。弧形,尾部呈魚尾狀,背部紋飾捲曲。該蟬形制古樸,雕刻粗放,紋飾與青銅器竊曲紋有相似之處,有明顯的商代風格。

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乃屬於清高一型。唐初虞世南寫《蟬》:「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元朝王沂孫《齊天樂》言:「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字裡行間,無不充滿著對人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賦予蟬更多的含義。如以一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以一蟬伏卧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取蟬的鳴叫聲)。所以玉蟬一般可分為三種:一、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二、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三、含蟬,在死者口中壓舌,刀法簡單,沒有穿眼。

玉蟬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至商代大量出現。商代玉蟬用於日常佩戴,貴族佩戴玉蟬,表示高潔。此時玉蟬形制古樸,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陰線刻劃象徵身體部位,紋飾簡單。

西周時期,蟬被賦予更高尚的寓意: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此時,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玉蟬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見於考古發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墓。

漢代玉蟬除少數尺寸略大,頭上有穿孔的屬佩飾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其造型規整,變化較少,蟬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簡明概括,頭翼腹用粗陰線刻劃,寥寥數刀即成,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南北朝時,玉蟬仍沿漢制,細部寫實味道加重,同漢代相比顯得更為逼真。東晉以後幾乎見不到玉蟬,宋代仿古風氣盛行,當然玉蟬也不例外,只是宋代以後的蟬多作為佩飾,很少再作為隨葬品埋入地下。

虢國墓地出土如此之多精緻玲瓏的玉蟬,充分體現了虢國貴族對玉器的喜愛和對蟬寄予的美好願望。當然,在虢國墓地已發掘的幾座貴族墓葬中, M2001和M2011未發現玉蟬,M2012僅發現一個,而M2009就出土了10個,有些帶有明顯的商代風格,其中M2009是該墓地目前出土玉器最多也是出土玉蟬最多的墓葬,也許,這些數量的多寡,和貴族的等級無關,僅僅是這些王公貴族的個人喜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董收藏 的精彩文章:

元明清時期掐絲琺琅工藝
「珠、寶、玉、石」是什麼概念?
「皮蛋豆腐」以120.7萬元成交
怎麼分辨天然紅珊瑚和染色紅珊瑚?
隋唐的青瓷和白瓷器

TAG:董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