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們,終將成為自己所討厭的人。可那又怎麼樣呢?

我們,終將成為自己所討厭的人。可那又怎麼樣呢?

編輯︱吳娉娉 出品︱陳宗鶴先生

整理︱微信公眾號「先生手賬」(ID: czhapp)

—— 新都市年輕群體第一微刊

不要懼怕未來的改變

01

我小時候是一個有著吃飯困難症的孩子。我的家鄉是美食之鄉,恰恰好我媽媽還很會做飯,也很有耐心很願意花功夫給我準備各種美食,所以無論是我要出去外食,還是在家裡吃飯,我都有很多選擇。簡單說,只要我願意,我一星期三餐都可以不重樣!

可是我是一個很不喜歡吃飯的孩子,那種按時按點吃飯對我簡直是種折磨!我要去玩兒,為什麼還要吃飯?我為什麼不能只吃好吃的零食?我為什麼要吃青菜?

媽媽當然給我講了很多道理,但是我還是覺得吃飯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我當時在心裡和我自己說:「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不會強迫他吃飯!因為我很討厭被強迫吃飯!」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快樂比一切都重要,讓我不快樂的事,都是討厭的事。

在二十幾年之後,我有了孩子,而且是一個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吃飯很讓人發愁的孩子。他對食物沒興趣,挑食偏食,即使擺上滿漢全席,他也是只吃白米飯。無論是採取餓一頓、不給零食這種懲罰性的手段,還是變換菜色,表揚鼓勵這種正面教育的方法,他一律都不買賬!

當然,在極餓的情況下,比如一天沒好好吃早飯和午飯,那他晚飯會吃掉一大碗米飯或者麵條。可是我能讓他一天只吃一頓飯嗎?我能看到他剛剛吃到果腹,完全不能滿足他的生長需要的營養的情況下,就聽之任之嗎?我能讓他想吃炸雞就吃炸雞?蔬菜不吃就算了?

很抱歉,和我媽媽當年一樣,我統統都做不到!因為我不允許任何傷害我孩子身體健康的行為,即使以「快樂」之名,也不可以。

他需要好好吃好好睡,他需要營養,他可以選擇吃什麼口味,但是不能偏食,需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維生素……一日三餐定點定量是健康的飲食方式,胃不能隨時都處於工作狀態,餓了就吃一點兒,不餓就不吃對身體傷害很大。零食、炸雞、可樂、薯條可以增加飲食的樂趣,但是不能成為主要的食物……

我循循善誘的擺事實講道理,我兒子還是很生氣:我以後才不會強迫我的孩子這樣吃飯!他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想吃什麼吃什麼,不想吃就不吃!」

那一瞬間,我似乎看見時光倒轉,我曾經和他說著一樣的話,我現在就是我當初很討厭的樣子。可是,我錯了嗎?

02

首先必須說,當媒體提出「屠龍的孩子最終成為一條惡龍」這樣可怕的「輪迴」說的時候,我想很多人心裡都是恐懼的,也許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你最後都將成為你自己最討厭的人」這樣的「魔咒」的可怕之處。而有人也很巧妙也很犀利的指出這個立論的薄弱之處:

這是「墮落」,不是「終將成為」,因為「最後」和「都」這兩個詞說明了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墮落不是,只有少部分人會墮落,不是人人都會。

所以在教育中,那些「偏見」比如重男輕女,那些「惡行」比如家暴,那些「犯罪」比如「侵犯」,不在我們的定義範圍之內。這些「墮落」當然是壞事,這沒什麼可以說的。

我們要說的是「終將成為」。那麼我們就必須思考,「你終將成為你討厭的那種人」,是「那種人」錯了,還是你「討厭」錯了?

這是蔡康永拋出的立論:人從嬰幼兒成長為成人,是一個從動物性到人性的過程,人性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動物性是單純的也是唯我的。我們不能用我們嬰幼兒時期的標準來決定「討厭」的正確和錯誤。

總有那麼一種雞湯在宣稱「父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才對孩子有要求」,誠然,有這樣的父母,但是對孩子有要求的父母,難道都是這樣的?

我自己當了媽媽之後,我對我的孩子有要求,是因為我希望他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什麼是可能性?可能性就是財富、智慧和健康。

因為有錢可以選擇過沒有錢的生活,沒錢選不了過有錢的生活。當財富為你創造了更多機會的時候,你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做出明智的選擇。而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健康,你就失去了選擇的絕大多數基本可能性。

是的,人生充滿各種不確定,我們總能找出一兩種特例,比如比爾蓋茨,比如小扎,比如喬布斯……可是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大概率事件才是我們的出發點。如果我們自己不能為孩子提供「富二代」這樣的條件,我希望我孩子有更大的概率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這才是我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努力向上的原因。

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很輕易就誤會父母,他們要求我們學習要求我們努力,根本不在乎我們的感受,他們不能理解我們要的快樂是什麼。

孩子這麼想很正常,因為以孩子的知識和閱歷來說,他們看不到也懂不了父母的處境和用心,這一切不管父母怎麼講他們也是不會理解的,因為他們還沒到那個年齡。

可是當孩子長大了成為了父母,終於理解了父母,也做出父母當初同樣要求,他們就錯了嗎?

03

我們經常在群里討論這個話題:要不要讓孩子學樂器?因為基本上很少有輕鬆簡單的快樂學琴,學琴的過程都有強迫有眼淚有不甘有憤怒,可是從大多數過來人的經驗來看,父母聽之任之讓孩子半途而廢的,孩子長大之後,很大概率都會說:「你怎麼沒讓我再多堅持一下?我現在如果會彈一手好鋼琴多好!

所以那些後悔自己放棄了的孩子,當他們成為父母之後,他們可能會要求孩子不能放棄,儘管他小時候很討厭強迫自己練琴的父母。

所以時間的長河中,我們不能刻舟求劍,我們不能簡單的說,誰對誰錯。

這也是張泉靈在做出時空隧道假設後的結論:「當下討厭的,不代表之後討厭的」,「我們從捍衛你的存在,到欣賞你的價值,是一種真正多元化的進步!」

張泉靈回憶說,四年前的她如果看到現在的自己,那恰好是四年前的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天天談錢,隨時開會,穿著過於搶眼。

可是自己四年前為什麼討厭這樣的人?因為四年前的自己不需要談錢,談錢也沒有用;自己是一個有著極強執行力的人,不想要開那麼多會了;自己個性使然,不喜歡這樣的穿著打扮。

而四年後的自己呢?做為投資人,需要天天談錢,這是義務同時也是責任。做為領導層,開會是自己能了解團隊進展最有效的方法。穿著打扮有不一樣的舞台的不一樣要求。

所以那種「我捍衛你的存在,但是我不介意你怎麼想」不是一種真正的多元,而把自己放空,真正去學會欣賞對方的價值,才是包容與進步。

那些在自己學習過程中放棄了努力最終收穫遺憾的人,當他們成為父母的時候,他們會看見時間另一端的自己還在渾渾噩噩,所以他們告訴孩子:你不能放縱。那些曾經對父母有著不理解的人,也會通過時間和身份的改變,來理解當初父母的價值觀是怎麼一回事。

這一切,難道是壞事嗎?

04

我們從孩子到父母,一直是一個「灰度認知,黑白抉擇」的過程,而從我不熟悉的,我不懂的,我不喜歡的,我討厭的東西中,得到重建自我的因素,這不是一件壞事。

所以不要懼怕,怕自己不是好的父母,怕自己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父母,只要我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反省,一直是真誠的,一直是充滿了無條件的愛的,那麼即使我們的教育之路充滿了裂痕,那又怎樣?

我們要記住:裂痕,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生手賬 的精彩文章:

當第1次得知自己要當爸爸了!內心表現是怎樣的?
晚安故事︱父母都做醫生的童年是怎樣的?
一個人國外旅行遇到過哪些危險的事情?
這才是《深夜食堂》中國版該有的樣子!而不是三個女人吃泡麵
第一批愛心紅棗,已送達!比想像中還滿意竟達99%

TAG:先生手賬 |

您可能感興趣

當媽後,我們都活成了自己曾討厭的樣子
我們終將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人
你這麼討厭自己,還想讓別人喜歡你?
女人開始討厭你了,才敢這樣對你,佔一條都別再自討沒趣了!
如果我們終將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為什麼我們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人?
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我們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嗎?
女人最討厭的三種男人,如果你沒想過要自愛,那可能誰也幫不了你
女人討厭你,才敢這麼回復你,別再自討沒趣了!
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就真的那麼討厭?
原來,我們都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養貓的人都懂的,雖然它又壞又討厭,可是我就是離不開它
堅果3,你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手機?
我們最終會成為我們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如果你很討厭一個人,但是他卻和你主動搭訕,你會怎麼辦?
這樣「嫌棄」你的人,她並不是真的討厭你,而是有點愛上你了
別再這樣對孩子了,只會讓孩子討厭你,你可能還不知道
希望我們都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人人都討厭蚊子,那如果蚊子滅絕了會怎樣?結果或和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