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霍金給《生活大爆炸》頒了科學傳播獎,你有沒有被這劇科普過?

豆瓣日記:霍金給《生活大爆炸》頒了科學傳播獎,你有沒有被這劇科普過?

本文作者「愛范兒」,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方嘉文愛范兒

在之前,也許沒人會預料到,一個圍繞著幾個近乎有社交障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生活的電視劇《生活大爆炸》能掀起一股「Smart is the new sexy」風潮。

同時,它也向全球觀眾展示了科學界中的學科鄙視鏈,還讓一堆如「弦理論」、「薛定諤的貓」、「超固體」這類詞語成為大家雖然沒有很理解卻耳熟能詳的梗。

圖自 The Red List

為表彰《生活大爆炸》對科學傳播的意義,在今年的斯塔爾慕斯節(Starmus Festival)上,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向該電視劇頒發了霍金科學傳播獎章。

科學傳播讓科學成為日常生活的中心,讓每個人都參與參與進來,無論是小學生、政客還是拿退休金的老人。

當你把科學帶到人的生活中,你也開始把人帶到科學領域來。這對於你我,以至於這個世界來說,都很重要。

霍金在 2015 年該獎項宣布成立的時候如此介紹道。該獎項表彰於向公眾傳播科學意識方面表現傑出的個人和作品,並分為寫作、音樂藝術以及影視娛樂作品三個領域表彰,並由霍金本人挑選獲獎者。

圖自 Starmus

今年《生活大爆炸》獲得的是影視娛樂方面的獎項,而寫作和音樂獎項則分別由美國科學家 Neil deGrasse Tyson 和法國電子音樂家 Jean-Michel Jarre 獲得。

假故事中的真科學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一部將主角設定為科學家的電視劇,《生活大爆炸》會將科學理論融入到生活場景中,一邊搞笑一邊科普。譬如在 S1E06 的萬聖節派對上,當大家都打扮成自己喜歡的角色時,氣質獨特的謝耳朵卻穿成了「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謝耳朵,圖自 The Quantum Tunnel

這些在劇中出現的科學理論基本上都是由 UCLA 的物理和天文學教授 David Salsburg把關。

據教授自己透露,劇組會在錄製的前一個月把劇本寄給他,並在劇本中挖出「此處需要填入科學」的空,讓 Salsburg 來填。有時候,編劇們也會自己填寫「科學內容」,而 Salsburg 就得要幫他們檢查一下是否有誤,力求不讓物理學家們找到茬。

David Salsburg 會在博客中分享《生活大爆炸》中提及到的科學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關注愛范兒(微信號 ifanr)。

除此以外,《生活大爆炸》還有另有一種將大眾和科學連接的方式,那就是將生活中真正地科學家們拉到電視劇中客串。

我猜,你們最先想起的肯定是這個獎項的「冠名」科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曾在《生活大爆炸》S5E21 中客串過自己,而且應該是全劇中唯一可以降服謝耳朵的角色了。

圖自 The Red List

除此以外,霍金也曾在《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等影視作品中本色客串過。

除了霍金,今年在寫作領域獲獎的 Neil deGrasse Tyson,恰好也是《生活大爆炸》的客串嘉賓。有「科普界中諧星」之稱的 Tyson 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和天文館館長,也是提議和支持將冥王星從行星隊列中踢出去的人。在《生活大爆炸》S4E07 中,謝耳朵也是因為冥王星一事和他開展了日常爭論。

除了《生活大爆炸》之外,Tyson 還是《每日秀》這類脫口秀的常客,也曾客串過《星際之門》、《惡搞之家》、《日常工作》、《馬男波傑克》等作品,雖比不上霍金,但也是曝光率很高的科學家。

除了霍金和 Tyson 兩位「演員級別」的科學家外,《生活大爆炸》還請來雖然平時比較少露面,但卻是業內重要人物的科學家和宇航員們。

Brian Greene,美國物理學家,「弦理論」領軍人物之一,曾出版「弦理論」科普書籍《優雅的宇宙》,是康奈爾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和數學教授,曾在 S4E20 中客串。

圖自WIKI

Greene 教授的《優雅的宇宙》也出了 3 集紀錄片,好學的你趕緊關注愛范兒(微信號 ifanr)。

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並於 2006 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3 年獲頒愛因斯坦獎章獲,曾在 S2E17 中客串。

圖自 It』s a Science Bang!

Buzz Aldrin,美國飛行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是繼阿姆斯特朗之後登上月球的第二人。曾在 S6E05 中客串。

圖自 E!Online

Michael J. Massimino,美國工程師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執行過兩次維護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航天任務,而且也是首位在國際太空站發送推特的宇航員,曾在 S5E15 中客串。

左一為 Michael J. Massimino,圖自 Mike Massimino

當然,最後少不了必須是劇中謝耳朵的女友(兼求婚對象) Amy——Mayim Hoya Bialik,她雖然從十歲起就已經開啟了童星生涯,但同時也擁有 UCLA 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也曾在學校教授生物學、化學和神經科學。

圖自 Glamour

雖然現在的《生活大爆炸》已經沒有最開始那樣紅火,但在過去這 10 年中,它的確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吸引觀眾去了解科學(告訴我,你是否曾因為看《大爆炸》而自行搜索一些理論的意思,或是跑去看紀錄片了?),而這次的傳播獎也算是在該劇結束之前一次很好的肯定。

更好的消息是,《生活大爆炸》第 11 和 12 季已經獲得預定,觀眾們至少還可以有兩年量的科學喜劇看。

題圖來自 The Red Lis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一碗最後的粉利
豆瓣日記:「social一小時,回家緩半年」
6月23日-6月29日
豆瓣日記:繩子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科學家已有答案
《科學》重磅:睡得好,腦子才好使!科學家首次發現睡眠期間特殊腦電波可以擦除記憶緩存,幫助新記憶產生|科學大發現
沒有科學,哪來「科普」?舉例如下
南懷瑾先生:科學上的現象和發現,過不了幾年被推翻,有新發現
雷德梅恩出演霍金獲奧斯卡,卷福也曾演過霍金,原來這位科學巨人與電影有著不解之緣
中國的女科學家獲得了如此巨大的獎項,幾乎沒有人知道
科學家掃描淌血的基督雕像,通過X光有了新發現!
科學家警告:未來全球火山將頻繁大爆發,原因竟和人類有關!
霍金去世,《萬物理論》成熱議,還有兩部科學家傳記片等著你!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七日?這是祖宗留下來的習俗,有其科學根據
《環球科學》的封面,是怎麼誕生的?
科學貓科普:為什麼電影里的外星人總是想要毀滅地球
天文異象!科學家最新發現,一顆被認為有生命的星球被輻射摧毀了
菠菜竟然能探測爆炸物?腦洞大開的菠蘿科學獎又來了!
絕地求生吃雞的五大幻覺,這把沒有科學家
《科學》子刊:你的祖先種水稻還是小麥?這能影響你在咖啡館的行為
宇宙大爆炸為何會發生?科學家給出一個讓我們陷入瘋狂的答案!
如果用中子星製作的子彈射擊地球,會有什麼後果?科學家給出答案
《自然》雜誌:科學家將人腦組織植入老鼠,或引發重大倫理問題
小問題有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