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天子守國門,被傳為是大明祖訓的第一句,很多人非常欣賞,認為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九五之尊率先迎接北方的入侵,顯示出了這個王朝的骨氣,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出處,網上的最早出處,是2004年閻崇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天子守國門,抵禦入侵。」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而在明代的文獻中最接近這句話意思的是,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建都》中說的「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矣。」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看上去兩句話意思相近,實際上如果聯繫黃宗羲那句話的上下文的話,和當年我們學習到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一樣的,意思完全相反。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黃宗羲這句話的上下文是這樣:今夫千金之子,其倉庫匱筮必身親守之,而門庭則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倉庫匱篋;昔日之都燕,則身守夫門庭矣。曾謂冶天下而智不千金之子若與?

黃宗羲整段話是主人自己不應該去大門站崗,而是應該讓僕人去。如果閻崇年先生真是從這句話得出"天子守國門"的觀點,黃宗羲知道了,會作何感想呢?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雖然我們可以從上下圖中看到,守國門對防禦北方民族的重要性是非常直觀的,然而卻忽視了定都北京對軍事、政治和經濟所帶來的長期危害,與敵人太近。沒有緩衝空間,資源調動負擔過大,南方如果叛亂難以防禦等問題。

人常說,大明王朝的天子守國門,但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所以說天子守國門只是漂亮話,實際上是因為朱棣得位不正,擔心丟掉軍隊控制權,去哪裡都不如呆在自己的根據地。

看更多歷史背景故事,請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歡迎大家收藏,轉發,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娛樂論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侵華,一位軍官在慈禧的鳳床上刻了一段話,沒人敢翻譯
同樣是刺殺,行刺李鴻章的刺客只坐12年牢,而行刺俄國皇太子的可要慘多了
死傷三十萬士兵,秦始皇花十年開拓的疆土,現為我國最富裕地區
清朝最強預言師,因學說太過超前,遭遇文字獄人亡書毀
日媒:這種武器打得我們哭,幸好數量少,中國還不能自制

TAG:歷史娛樂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出自哪裡?原來都不是明朝人說的
明朝真的這麼贊嗎?「天子守國門,但君王死社稷」更像個笑話!
明朝天子守國門真的很牛嗎?真相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明朝天子守國門,為何金庸還罵他是最腐朽黑暗的朝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說的是明朝的哪兩位皇帝?所指何事?
地圖上看明朝百年的物是人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大明
朱棣遷都北京,真的是為了天子守國門嗎?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點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事實還是謊言?為何經不起推敲?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歷朝歷代只有這個朝代真正做到了!
為啥明朝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看舉國投降後果是啥
對於明朝霸氣語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是否有誤解?
朱元璋犯了三大忌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一個笑話
為什麼明朝一定要天子守國門?別人就不行?
明朝為何會有「天子守國門」,而不效仿漢朝「雖遠必誅」?
天子守國門的明朝,出了一個貪財的懶皇帝—萬曆,不僅坑了國人還敢坑西班牙人!
明朝真的是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嗎?
《觀世變》:許倬雲,出國門,才知道我們津津樂道的文明,是個啥
終於知道為什麼《秦時明月》走不出國門了,原因太有趣,服了!
最多人污衊的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國不亡骨氣,斷頭不斷脊樑!
明朝真的是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歷史專家:史上最要面子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