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真實的切爾諾貝利,遠比《輻射4》的廢土更殘酷

真實的切爾諾貝利,遠比《輻射4》的廢土更殘酷

請暫時忘記那些以核災難為背景的啟示錄遊戲,跟隨法國漫畫家艾瑪紐埃爾·勒巴熱的旅途腳步,深入到《切爾諾貝利之春》這部作品裡,看看在那場巨大災難過後,如今留下來的是什麼。

GIF/1.7M

以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科技水平來看,主動尋求滅絕最快捷高效的做法應該就是大規模使用核武器了,甚至不需要使用,僅僅是其威脅本身,就足以霸版每天的時事新聞了。而出於和平發展目的使用的核能源,也始終存在爭議,因為核事故與其他天災人禍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一旦發生,便永遠不會結束,而是靜靜站在那裡,注視著文明直到終結之日。

為限制切爾諾貝利四號反應堆核輻射而建造的巨型石館,使用年限為10年

影視和遊戲作品向來喜歡給歷史按快進鍵,或者在主觀上進行直接干預,結果要麼是把失控後的核能釋放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像《輻射》那樣在劫後餘生中從頭再來(或再死一次);要麼就像《COD:現代戰爭》那樣,以「歷史if路線」的偽記錄視角帶著玩家深入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現場,來一次「one shoot,one kill」的高能演出;甚至是哥斯拉這個自然災害的召喚獸,也與核能有著嫡系淵源。這些作品讓我們這些暫時保持安全距離的旁觀者能以一種居安思危的套路面對這個曾經帶來過巨大災難,今後也必然與文明進程如影相隨的末日審判者。

「你往何處去?」是上述作品拋給人們的生存命題,由此也產生了各種科學與偽科學的論證。事實上無需做過多假設,因為如今依然有一個叫做切爾諾貝利的地方,選擇在那裡生活的人們已經向我們做出了示範,我們只是需要藉助一種真實可信的方式去到那裡即可完成一次實地考察,艾瑪紐埃爾·勒巴熱的《切爾諾貝利之春》便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書中重現了作者去到那片禁地的旅途生活,用畫筆和心靈描繪出一幅幅畫面,解答了世人的疑問:在那樣一場巨大的災難之後,切爾諾貝利留下了什麼?

切爾諾貝利之春

中譯本《切爾諾貝利之春》之前曾以《切爾諾貝利之花》的名字引進並出版,原因是更符合原作意味的「之春」二字會讓人聯想到「布拉格之春」運動。那次運動中布拉格大學生出現在了國際政治舞台的中心,結果卻被前蘇聯及其華約成員國以武裝力量鎮壓。在這裡很遺憾的提前告訴大家,這些不必要的「聯想」在作品本身當中完全不存在(存在的話不要說改名了,連引進都不可能),隨著大環境的改善,今天這本書也終於能夠以《切爾諾貝利之春》的名字出現在讀者面前。

30年來,切爾諾貝向人們一次次提起那些恨不得忘記的事情

「是未來在摧毀我,不是過去。」——《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S.A 阿列克謝耶維奇

只要談及以切爾諾貝利為背景的作品,就肯定繞不開白俄羅斯作家S.A 阿列克謝耶維奇這個名字。想必勒巴熱也深知這個道理,2008年,漫畫家艾瑪紐埃爾·勒巴熱在經過與家人的爭執之後,憑藉藝術創作者的本能報名參加了一個關於切爾諾貝利實地藝術創作的項目,踏上了去往烏克蘭的旅途,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繪下自己在切爾諾貝利的所見所聞。故事的開篇,便是一個即將踏上「廢土」的旅人,坐在與文明和安全漸行漸遠的火車上,一字一句向漫畫書前的我們複述《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記錄的第一段故事:一對年輕的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然而事故當天作為消防員的丈夫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到反應堆執行滅火工作。受到嚴重輻射之後,妻子在莫斯科臨時準備的重症病房裡陪他走完了最後的人生,儘管兩人被嚴格要求不能有任何身體接觸,但是腹中的胎兒依然受到了父親身上輻射的傷害,來不及看這個世界一眼便離開了。

S.A 阿列克謝耶維奇

這是無數事故悲劇中的一個,阿列克謝耶維奇實地取材,真實記錄的寫法總是會讓讀者在最黑暗的悲傷中失去對淚腺的自控(我看過她的三部作品,《切爾諾貝利的悲鳴》,《鋅皮娃娃兵》以及《二手時間》,其中前兩部至今難以堅持看完,那段時間裡甚至感覺書中的內容影響到了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精神狀態)。以這樣一個作家的這樣一部作品先入為主開啟旅途的勒巴熱,心中對切爾諾貝利的預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那裡有過災難,經歷了痛苦,如今更是生不如死。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譯本,大紅色封面意味深長

然而勒巴熱的《切爾諾貝利之春》並沒有止於對當年事故的深入挖掘與反思,因為在他踏上普里皮亞季的那一刻開始,切爾諾貝利就不再是一個顯微鏡下的歷史坐標了,而是作為現在進行時呈現在他眼前。在核輻射的持續影響下,自然已經率先回到自己曾經的位置上,曾經在那裡的人,一部分也返回周邊地區並留下來。核輻射、自然、生活,各自按照各自的方式共存,也按照各自熟悉的方式展開彼此之間的抗爭。

事故發生之前的切爾諾貝利

切爾諾貝利之旅

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本人,和自己的藝術家同伴們住在一戶當地人的家裡。以那裡為根據地,作者每天都會一點點深入輻射區及周邊地區,然後把他看到的景物用畫筆呈現在書中。《切爾諾貝利之春》全書具有外部,中部,內部的三層結構,每一層用不同視角和觀察對象作出區分,在讀者面前依次打開。故事的最外層,通過勒巴熱的觀察和描繪,我們會看到很多在紀實影片、電影片場中出現或還原的景物,大型核能發電站用毀滅者和受害者的雙重身份,證明曾經看上去無比強大的蘇維埃國家機器是如何在事故發生之後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從世界地圖上被時代進步這把蛋糕刀切分開來;為了讓當年切爾諾貝利的科研工作者、工人及其家屬能更好的在那裡生活所建造的遊樂場,已經成為很多攝影記者在災難現場最心水的取景地之一,從來沒有開動過的摩天輪像一個巨大的幽靈戍衛著永遠不會再響起的笑聲;這些地標建築形成了《切爾諾貝利之春》這篇遊記繪本的最外層,提供給讀者漫畫濾鏡下的視野,在這裡作者的腳步和我們的普遍認知是同步的。

初到此地的作者,眼前所見皆是世人對於此地的固有印象

藉助作者的第一人稱視角,這本繪本描述的是一個畫家如何在切爾諾貝利展開自己的創作。一切看上去和其他畫家的風景寫生似乎沒有區別,除了必須時刻關注隨身攜帶的核輻射測量儀,一旦聽到儀器發出的警告音過於頻密就必須離開,掉在地上的任何東西——即便只是一根粉彩,也絕對不能伸手撿起,口罩、鞋套更是必備穿戴之物。之前曾有人說過有些看上去無限傷感的切爾諾貝利照片——比如某個孤零零躺在地上的破損娃娃,是西方記者們為了達到特定藝術效果而特意帶去並專門擺拍的,畢竟切爾諾貝利事故直到今天也依然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無論造成了多大的犧牲,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依然是人類從來不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而勒巴熱則邀請讀者們「實地走訪、近距離監督」他是如何把這眼前這部作品創作出來的,濾鏡依然存在,只不過繪畫的技巧暫時讓位於觀察者的眼睛。

離開鋼筋水泥的建築物,勒巴熱在切爾諾貝利又見到了自然的色彩

先後走過地標建築,提心弔膽著輻射測量儀的警告,以為終於就要結束這趟「廢土」之旅,心中盤算著如何向我們那些安全地帶的朋友們描述自己這趟勇者之旅時,勒巴熱卻向我們展示了這部作品真正的內核:人。那些依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以及曾經離開,如今又回來的人。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報道中,談到正有越來越多當初被從災區疏散的當地人回到那裡生活。他們深知輻射的危害,也得到了來自政府的救濟,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來自輻射區」已經成為了社會貼在他們身上摘不掉的標籤,老人們則對在新環境下走完餘生感到力不從心。於是他們選擇回到家鄉,回到被深深傷害的家鄉,繼續自己曾經被災難強制按下了暫停鍵的人生。

勒巴熱的切爾諾貝利之旅最大的發現不是那些哭泣的歷史遺迹,也不是擺脫文明限制後肆意綻放的大自然,而是那些在今天依然活在輻射區的當地人。創作期間他和他們住在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用自己疲勞的畫筆為他們素描,和他們一起用餐,享受他們作為主人的接待,也讓我們看到了災難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創傷。荒蕪中,活著的人依然活著,生活也還是生活。生活——這就是《切爾諾貝利之春》最核心的內容,作者不再是一個制度的拷問者,災難現場的記錄者,或者振聾發聵的傾訴者。當面前的孩子們像其他地方的孩子們一樣縱情歡笑時,他也沒有做一個憤世嫉俗的「麥田守望者」,而是加入他們,重新享受生活。在書的結尾,他留給那裡的,以及他帶回來交到讀者手中的,一個畫家用他的畫筆記錄下來的那最後一幅畫,終於暫時擺脫了「切爾諾貝利」這個名字施加在人們身上的詛咒,至於這幅畫究竟畫的是什麼?還是留給各位有心的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吧。

切爾諾貝利之美

《切爾諾貝利之春》帶有鮮明而強烈的作者氣質,半紀實的遊記體省去了對故事情節的刀削斧刻,把讀者置於這片時間靜止之海潮起潮落的岸邊盡情觀看,獨自思考。

艾瑪紐埃爾·勒巴熱

寫實的畫風並不表示作者選擇當一個旁觀者,相反,勒巴熱將自己的情感波動和畫面完美結合在了一起。在事故現場,那些30年來被歷史吞進去又吐出來的鋼鐵建築,被淺灰色與暗紅色的鐵與血凝固在了銅版紙上,儘管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冷戰環境下居高臨下的老大哥視角依然給外來者以壓迫感。隨著作者觀看角度從人造物過渡到自然,並最終回到生活本身,畫風也漸漸「發散」開來:從線條清晰的鋼筋水泥過度到面目模糊的原生林,最終「拍攝」出老照片一樣的民居生活,忐忑,擔憂,憤怒,迷失,彷徨,自我懷疑,在野外與核輻射測量儀上讀數一起飆升的恐懼感、豁然被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衝擊而至的動物本能、心中的恐懼與眼前的美在翻頁與跨頁的過程中高速切換,這些在輻射區的精神狀態都兌換成了一張張充滿了個人情緒的畫作,讓讀者在這個名為切爾諾貝利的現代美術館裡駐足觀看,不時蹙眉,不時含淚。

勒巴熱筆下的切爾諾貝利,時空上不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在引發反思,同情,悲憫的程度上也不及A.S阿列克謝耶維奇,他筆下的當地人也並非我們在紀實報道中看到的被過去吞噬的「發光的切爾諾貝利人」。甚至在故事開頭我們便得知此前勒巴熱已經患上了「書寫痙攣症」,去到切爾諾貝利的並非一個技藝高超,創作熱情飽滿的畫家,而是一個正處在人生低谷,並且看上去還要繼續下滑的平凡之人。但正是因為如此,作者對切爾諾貝利的重新認識伴隨著作為一個畫家創作力的回歸,我們也看到了切爾諾貝利的另一副面孔,沒有被災難泯滅的,在災難之後重生的,和災難一起走向未來的——美。

福島核記

後浪此次的引進版除了《切爾諾貝利之春》的本篇內容之外,在原版的基礎上還添加了《福島核記》篇,在本篇與我們拉進了時間距離之外,《福島核記》又和我們達成了空間上的面對面。

《福島核記》延續了《切爾諾貝利之春》的風格,但是沒有達到後者的藝術高度

《福島核記》因為篇幅和作者創作時個人狀態的原因,導致在媒體評價上不如《切爾諾貝利之春》。然而對於國內的讀者來說,福島核電站事故因為距離和國情原因始終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福島核記》用有限的篇幅把作者對日本的印象和此次訪問進行描述。勒巴熱一邊看著核輻射測量儀上遠超切爾諾貝利的刺眼讀數,一邊用畫筆記錄下福島災後的破敗之美,「吝惜」顏料的畫家在本篇中用「紅色」這一種顏色在黑白頁面里留下了傷口般血淋淋的痕迹,象徵著核輻射爆發時在地圖上標示的最高警戒等級。此篇的最後一張圖,當作者離開福島回到東京後,用一幅紅色天空撕開鉛白色都市的整頁圖呈現出一種「近乎偏執的和諧」。

帶有警示意味的紅色散佈於《福島核記》提醒人們那些早已重複過無數次的警告

離開《切爾諾貝利之春》中的蘇維埃集體農莊,《福島核記》中的場景是我們每逢長假都有可能在朋友圈中看到的那些日本街頭景觀。結合作者本人作為一個法國人(法國是世界上人均核發電量最大的國家)的身份,你會發現居然是「核能」將這三個國家聯繫在了一起。

此圖於1988年,拍攝於皮普里亞季

切爾諾貝利無疑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黑暗坐標,其輻射向著毀滅的暗區無限延伸,就算有再多《切爾諾貝利之春》這樣的作品,也永遠不可能照亮這片黑暗。但是在這些作品的燈下,我們能看到依然有人在此生活,他們像一個個時明時滅的光點,向我們發出密碼般的信號,是提醒?是警示?或是責問?或許等我們也被同樣的黑暗所籠罩的那一天,就知道答案了吧。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網易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輻射 的精彩文章:

陸龜中的太陽神輻射——如煙火般絢麗燦爛!
「慧眼」空間環境監測器開機工作,首批觀測數據準確反映粒子輻射能譜和空間分布
不明覺厲!「模擬黑洞」研究霍金輻射
遙感數據的輻射校正
敏感人群及核輻射區域檢測

TAG:輻射 |

您可能感興趣

切爾諾貝利植物繁茂,哥斯拉電影中的輻射平衡生態真的存在依據嗎
《老李故事會》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民族仇恨,其實比切爾諾貝利的輻射還危險!
切爾諾貝利-核輻射,咋這麼坑人?
切爾諾貝利輻射!一個新的「高水平」放射性塵降物源如何威脅世界
美劇《切爾諾貝利》熱播,核事故現場遊客大增,不怕輻射嗎?
來自切爾諾貝利的伏特加,喝下這杯最烈的酒,就能免去高輻射?
美劇切爾諾貝利中,被輻射人的下場有多恐怖,核輻射究竟是什麼?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核輻射,對人體而言具體在什麼水平?
這裡是蘇聯的秘密城市,核輻射水平是切爾諾貝利的四倍
留守在切爾諾貝利核輻射區的年輕人,她們要做的,就是等死!
從《輻射:新維加斯》到現實中的莫哈韋沙漠
需要一些勇氣,探險者無防護進行切爾諾貝利,輻射高於正常值
切爾諾貝利的消防員為何沒受到輻射?只因喝了一口伏特加?
探險者進入切爾諾貝利核輻射禁區,拍下的畫面令人震撼!
切爾諾貝利核輻射仍危害環境:野豬檢測出輻射量超標25倍,為歷史最高
假如在《切爾諾貝利》事件當下,你能逃離充滿輻射的ZONE嗎?
切爾諾貝利「石棺」搖搖欲墜 核輻射陰影再現?
切爾諾貝利輻射區荒無人煙,卻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32年後,切爾諾貝利核輻射禁區究竟孕育出了怎樣的獨特生命?
同樣核輻射重災區,為何廣島住滿了人,切爾諾貝利至今還是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