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就在旁邊 爸媽卻在玩手機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就在旁邊 爸媽卻在玩手機

你是陪孩子多還是看手機多?你的孩子是玩手機多還是看書多?你給4歲孩子看的是《猜猜我有多愛你》還是《資治通鑒》?或者乾脆塞一本書給孩子,就算閱讀了?

在「唯有讀書高」幾乎被「唯有手機好」取代的當下,我國真實的家庭親子閱讀狀況如何?來聽聽專業人士的說法吧。

神奇的閱讀尺

好消息是,在價值觀上,讀書依然地位崇高。

根據日前同程旅遊聯合新華網發布的《2017中國居民家庭親子閱讀消費調查報告》,絕大多數居民家庭高度認同閱讀對於子女成長的價值。超過八成認為閱讀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超過六成認為閱讀對於孩子養成愛學習習慣、養成健康性格具有重要意義,僅有1.45%的受訪家長認為閱讀已過時。而且在實際生活中,超過三成的受訪居民家庭未成年子女能夠做到每天閱讀,超六成孩子每次閱讀時間在半小時至1小時之間。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每到周末,位於北京丰台區的心閱讀兒童主題館總是人來人往。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就在旁邊 爸媽卻在玩手機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盡情閱讀。 經濟日報記者佘穎攝

這裡的孩子不怕生。採訪當天,一位七八歲的小姑娘從半空的閱讀棧道上遞下一本書,問記者:「阿姨,你看過這本書嗎?」

那是一本《化學的秘密》。密密麻麻的字,對她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點太難了?

「這本書非常好。還有一本《自然的秘密》,你看過嗎?」看著記者有點茫然的表情,閱讀館創始人易銳昌接過書,翻了兩頁,又遞迴給孩子,並投去一個鼓勵的微笑。小姑娘自豪地接過書,坐在地上開始看起來。

「在推廣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跟你一樣,不知道孩子該看什麼書。」易銳昌認為這正是親子閱讀的第一個障礙——面對市場上數量龐大、良莠不齊的少兒讀物,家長根本無法選擇,朋友圈推薦、100本必讀繪本之類的榜單也不一定靠譜。「因為這需要了解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等知識,還要對各種少兒圖書有深入了解,知道每本書的內容和製作質量。一般家長很難做到。」

易銳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在洪恩教育、外研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做過8年童書編輯出版、產品研發等工作,閱讀超過30000冊童書。他建議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喜歡什麼書,就讓他讀什麼書,「孩子是不會拿著看不懂、沒興趣的書裝樣子的」。

當然,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也要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導,尤其是還不識字的孩子,大多數時候要依靠父母為他們選書。

為了幫助更多家長儘快「入門」,根據多年的經驗,易銳昌製作了分年齡段的閱讀指南,供家長選擇,「比如1歲以下的孩子,感官還在發育中,可以選擇一些會動會響的玩具書,4至5歲的孩子喜歡角色扮演,可以看《14隻老鼠大搬家》、《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等繪本」。

他把這套指南配上孩子的身高參考、心理特點、閱讀指導等內容,做成了閱讀尺,貼在閱讀館的各個角落。很多第一次到心閱讀的家長都會認真觀看。

陪伴也有訣竅

說來也奇怪,現在的父母為了孩子捨得一擲千金,卻往往捨不得時間。

「有些父母總說沒時間陪孩子看書,其實他們沒那麼忙。」易銳昌輕輕抬頭,示意記者看那邊的父子倆——一位父親陪孩子坐在閱讀區,但眼睛一直盯著手機。孩子捧著書,緊挨著父親,時不時翻開一頁遞給父親。但父親只是用手撫摸著他的脊背,問了一句:「看得懂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父親又沉浸在自己的手機屏幕中。

這樣的場景,有孩子的家長恐怕都不陌生。調查報告顯示,只有三成受訪家長經常陪子女閱讀,近六成家庭是讓孩子自己閱讀。有意思的是,雖然父母們自己已經被手機、電腦、電視佔據了太多時間,卻有13.63%的家長希望藉助閱讀擠壓孩子玩電子產品、看電視的時間。

一部分堅持陪孩子閱讀的家長也有自己的疑惑。

飛飛今年4歲。媽媽從她還是小嬰兒時,就堅持每天給她念書,開始是小動物、植物等布書,慢慢過渡到簡單繪本。

「我發現飛飛現在認字不多。我在想,是應該逐字逐句給孩子念繪本,還是自由發揮?看書時要不要經常問孩子一些問題,考考孩子有沒有看懂?要是孩子不關心故事情節,總是揪著書上的一些細節問問題怎麼辦?孩子老喜歡重複看一本書是怎麼回事?」知道記者要去採訪親子閱讀專家,飛飛媽媽列出一長串問題。

「這就說明,如何閱讀本身就是一門學問,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這也是易銳昌創辦心閱讀的初衷,他希望更多孩子能得到專業指導。

從選書這個環節開始,專業機構會更了解各年齡段孩子的需求。易銳昌從書架里翻出一本《鳥巢的智慧》,記者只看了一頁,就被其中逼真得像照片的鳥巢吸引了。「這是日本鳥類研究專家鈴木守20年在深山觀察鳥巢、走遍世界收集鳥巢之後創作的,繪圖精確、故事性強,不光孩子可以看,父母都能跟著學知識。」一位媽媽聽到這話,立刻借走了這本書。

「我來了這麼多次了,從來沒有發現這本書呢!」她遺憾地翻看著,「易老師不說,我們哪裡知道這些信息」。

易銳昌建議,即使在家中閱讀,家長也要盡量讓各種年齡、各種身份的人陪伴孩子,因為每個人的閱讀風格不同,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多元化的閱讀習慣。「最好能抱著孩子一起閱讀,請孩子翻書,引導他自行提問。」至於要不要自由發揮、要不要重複看某一本書,並不是最關鍵的,「只要放下手機,專心陪伴孩子看一本書,總會有收穫的」。

不只限於書本

讓家長和孩子放下手機,拿起書本,真的那麼難嗎?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就在旁邊 爸媽卻在玩手機

如果只把閱讀理解為看書,看手機和看紙質書的確沒本質差別。但閱讀從來不只是關於書本。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提倡閱讀與體驗的統一。在專業機構里,增加體驗環節也是提升閱讀效果的秘密武器。

「在心閱讀,讀一本書只是故事的開始,接下來,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做書里角色的手工,排練表演,有時還會安排繪本之旅。比如看過《消防車吉普達》後,我們會帶孩子去消防隊跟消防員互動,去消防博物館參觀。」易銳昌發現,在製作手工、排練話劇、體驗互動的環節中,孩子們總是異常活躍,連家長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活動上,很少有人盯著手機一直看。

在家裡,有些家長也會跟孩子玩角色扮演、做繪本手工,但很難堅持下來,也沒有專業機構的素材豐富。這讓有心人看到了一片藍海。

在夏令營、研學旅行等領域,因為有書本故事做內容支撐,自帶IP的親子項目很受市場歡迎,且售價不菲。例如卓美的2017英語夏令營中,利用《格雷迪在學校的第一天》《博物館的神秘事件》《獨角獸的生日派對》《超級英雄學院》設計活動,5天報價6980元。

最近,同程旅遊也宣布啟動「跟著書本去旅行」項目,推出了近30條線路,全都以孩子們熟悉的書本為主題,從幼兒園到高中,從國內到國外,都有涉及。

看似喧騰的市場里,心閱讀只是剛剛盈虧持平。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家長對閱讀的專業性認識還不夠清晰,而且中國家長在買書上一向很大方。報告顯示,在圖書獲取渠道方面,超過八成家長會直接為子女購買圖書,僅有不到5%會到專業的兒童閱讀培訓機構陪子女閱讀。

「很奇怪,同樣都有藝術、運動、團隊協作等內容,很多家長捨得花2萬元上早教課,卻不願花2000塊錢上閱讀課。」易銳昌一直在為親子閱讀呼籲,「總體上看,我國孩子閱讀還是太少、太晚。歐美髮達國家的孩子,在6到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了,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二至三歲才開始進行閱讀活動;美國兒童在四歲後進入獨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八歲,也就是二年級時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跟閱讀起步晚、數量少相比,更令人擔憂的是功利性閱讀盛行。對那些急於見到成效的家長,易銳昌有個「三年級理論」,「根據我的觀察,喜愛閱讀的孩子,三年級以後成績會突飛猛進,因為他已經具備了超越同齡人的理解能力、專註力和思辨能力,知識面也廣」。但他最希望父母們能認識到,閱讀最大的意義是培養孩子終身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這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益的財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就在旁邊 爸媽卻在玩手機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1-12歲孩子的發展階段特質與建議活動
害了孩子一生的三個壞習慣
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與培養
「長大了就懂事了」這句話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TAG:積極家庭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孩子在身邊,父母卻在玩手機
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本汪就在你邊上,你卻牽走了別的狗子!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練瑜伽你還不知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可能是你和你媽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和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原來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瞎了眼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媽媽站在你面前,你只能含淚向她敬禮!
最痛的距離就是,你不在我身邊卻在我心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我有娃,你沒有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卻在通訊錄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卻臉盲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忘記我們的從前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銀河系,而是球就在你眼前,你卻掏不到!
最痛的距離是,你不在我身邊,卻在我心裡
世界最紅戰鬥機簽名:最遠距離是你看不見我而我能幹掉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大家都是同類,而你在車裡,我卻只能在外面流浪
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卻不敢讓你看出我愛你
都說距離產生美,但我還是喜歡你在我身邊
世界上最傷心的距離,是你沒有把我放在眼裡,我卻把你放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