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德尚儉,明心見性

茶德尚儉,明心見性

GIF/1K

茶於秦漢時期,仍屬湯茶類,習慣將紅棗、桂圓等與樹葉一起在水中煮沸,直至唐宋時期,才出現了我們如今習慣飲用的清茶。

從濃郁,帶有藥性的湯茶,到清淡雅緻的清茶,茶彷彿經歷了中國文化的洗禮,如同文學一般,從漢賦的濃烈堂皇,大氣恢弘,到唐詩的意氣風發,精緻洒脫,再到宋詩的理趣嚴禁,宋詞的清新秀麗。茶,隨著文人審美情趣的變遷,也在慢慢改變著自身。

清朝末年,廣州被迫打開與歐洲交易的市場。然而,在正當貿易的過程中,中國完全處於貿易順差的地位,其中,英國人所喜愛的紅茶,就是從中國流入的。據說當年廣州的商人將山茶中適合製作成茶葉的部分收取完,把剩下的茶梗、茶渣進行烘烤,最後買到英國還能大賺一筆。也正是因為在正當貿易中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英國才會陰險地將惡毒的鴉片帶到中國。

如今,英國紅茶風靡歐洲,乃至全世界,被許多不明所以的人奉為貴族享受的珍品,不知道當年真正懂茶的人知道後,會有怎樣複雜的心態。可以想像的是,在正統文人心中,綠茶、白茶、烏龍茶的地位,恐怕遠高於紅茶。時也,勢也,我們無法斷定究竟哪種茶文化更好,相信茶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進化著,順勢而為。

陸羽《茶經》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為用,味最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一雲茶之功效,也是對飲茶者人品的考驗。唯精行儉德之人,才懂茶之味也。

茶之德也,在儉在淡,故而,茶能夠在芸芸眾生之中得到普及。茶之用也,止渴有之,清心有之,故而勞者願飲之以解渴,文人願飲之以品味。茶之德也,頗有普度眾生之韻味。故而,茶能通禪。

與時俱進,儉以養德。這麼看來,茶真乃智慧之大家也。

話題時刻:

你喜歡喝什麼茶?

— END —

編輯 尚和君

校對 尚和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加了這些「廢料」的普洱茶更好喝了?
居然還不會泡綠茶!三組動圖教會你!
世族際會,茶話莆田
常喝普洱茶可補充多種微量元素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童心學茶禮,貴人養茶德,你與優雅只隔一杯茶!
『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茶德呢
中國的茶道與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