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中閭山祠
文章作者:孫國平
(鳳凰山供奉舍利廟宇)
鳳凰山,古時稱「龍山」。「龍山」一名,最早見於史藉者為《晉書?慕容皝載記》和《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東晉咸康七年(341),前燕王慕容皝命陽裕等於「龍山之西」修建龍城。又於永和二年(345)「立龍翔佛寺於(龍)山上。」龍山一名,自東晉始,一直沿用至元朝。《元?一統志》卷二:「和龍山(即龍山別稱),在興中州東。南北長六十里,東西廣三十里。一峰特聳,號曰『天柱孤峰』。」
(解放初期的鳳凰山)
於西晉及以前,龍山有何名稱,因歷史久遠,史書無載而不可得知。但何時由「龍山」改稱「鳳凰山」,史藉及方誌亦未提及。於鳳凰山頂華嚴寺舊址,現仍有一口鐵鐘,鑄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銘文中有「遼東錦州府城西北古柳州大凌河南鳳凰山」字樣,據此知,在清康熙十一年即已將此山改稱為鳳凰山。據《塔子溝紀略》記載,清順治八年(1651)有蒙古四楞台吉曾到鳳凰山中打獵,發現卧佛洞。依此推斷,由龍山改稱鳳凰山,當屬順治年間(1644~1661)之事,且不會晚於清康熙十一年。
隋朝文帝楊堅,因於佛寺長大,稱帝後,十分尊崇佛教。除於全國各州建塔供舍利之外,還十分重視祭山、祭海活動。《隋書?禮儀志》:開皇「十六年正月,又詔北鎮於營州龍山立祠。」即是後世所稱「閭山祠」。《隋書》所稱「北鎮」,實為北方鎮山(或稱東北鎮山)簡稱。而北方鎮山,即今醫巫閭山。
(隋文帝楊堅畫像)
盡人皆知,醫巫閭山在今錦州市所轄北鎮市境內。距朝陽不足一百五十公里,隋文帝因何下旨將閭山祠不建於閭山而修建於今朝陽城東鳳凰山中,實屬令今人費解。依相關文獻及考古發現證明,原因是,在當時,隋朝雖立國十有餘年,但在統一之前,中國處於分裂割據局面已二百餘載。中國東北有諸多民族,如室韋、突厥、契丹、庫莫奚、高句麗、百濟等,各據一方。各民族之間,時而相侵,相互爭戰。而同族內各部之間,亦常有矛盾發生,相互爭鬥。
當今朝陽,在隋統一之前,為高寶寧地,於公元583年歸於隋,是為龍城縣。當 時,於龍城之北十幾里之外,即是契丹活動地域。1978年深秋,凌北公社新荒地大隊(今他拉皋鎮新荒地村)在狼山南坡平整土地,發現兩座隋代古墓。其中一座墓中出土墓誌一合,墓誌蓋刻有「大都督韓府君之墓誌」九字。墓主韓暨,為「昌黎龍城人」,即今朝陽人。墓誌所提昌黎,是沿用舊稱。墓誌志文記載,韓暨因才學出眾,於「開皇四年(584),總管、洛陽公以東北一隅,九夷八狄,綏懷撫慰,不易其人,自非雄略英謀,罕當斯冀。遂上表特奏君與北平總管府參軍事劉季略往契丹國獎導諸部。未幾,敕授都督,宣掦皇化,夷狄頃心,屈膝稽顙,咸希朝賀」。此事在《隋書》中可得到印證,《隋書?高祖紀》:開皇四年「五月癸酉,契丹莫賀弗率眾請降。」「九月庚午,契丹內附」。五年四月「甲午,契丹主多彌貢方物」。又《隋書?契丹傳》:「開皇四年,率諸莫賀弗來謁。五年,悉眾款塞,高祖納之,聽居其故地」。「六年,其諸部相攻擊,久不止,又與突厥相侵,高祖使使責讓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交警隊修建檢車線施工時,在山頂發現隋唐時期磚砌界牆,此證明,龍城之北,是為契丹居住地。
此時契丹,雖已內附於隋,但還未完全定居,還基本保持本族原有習俗,還沒有完全接受漢民族傳統文化。他們自己也無有祭山習俗,因此,不允許隋政府派官員入其轄境祭山。雖如此,隋朝政府仍視契丹為華夏一支,契丹所居之處自古即是中國領土,與中原地區本為一體。故於開皇十六年正月,下詔在龍山修建閭山祠,遙祭閭山。後來北宋時於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在定州遙祭閭山,與此為同一道理。
(閭山祠復建效果圖)
閭山祠建成後,歷唐、遼,至有金一朝始遷閭山。《北鎮縣誌》中有「大定四年復建」一句。《金史?禮七》:大定四年「立冬,祭北嶽恆山於定州,北鎮醫巫閭山於廣寧府」。《北鎮縣誌》所記,概應與此有關,是說今北鎮廟始建於金大定四年。
唐朝安史之亂後期,史思明之子史朝義戰敗,走投無路,自縊於閭山祠中,此事在《新唐書》中有記。由此可知,閭山祠自始建至廢棄,在今鳳凰山中存在五百餘年。隋文帝之所以下詔於龍山修建閭山祠,其當時實屬祭祀禮儀需要。而祭祀活動早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早在55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祭祀活動就已普遍盛行,無論在紅山文化聚落遺址,還是在積石塚里,都有祭坑、祭台或祭壇遺迹保存。秦始皇泰山封禪,漢武、光武均封禪泰山,以至以後歷代,乃至地方民眾,均普遍有祭祀習俗,有祭天、祭地,有祭山、祭水,有祭神、祭仙,有祭祖、祭聖等活動。至滿清一朝,祭天有天壇、祭地有地壇,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先農壇,等等。各種祭祀活動,早已成為華夏民族一種傳統文化。
有關閭山祠修建地點,筆者認為,既然正史有記,且非一處,當屬無誤,定於龍山之中。時至今日,閭山祠建築雖早已圮廢,但於建築基址處,應有當時磚瓦殘塊保存。於上世紀未,筆者曾遍踏龍山諸峰,只尋得龍翔佛寺遺址,唯不見閭山祠遺迹。2013年春,龍城區化石園區主任胡瑞清先生介紹:說有一風水大師知曉閭山祠地址,當即隨同前往勘察。於今壩黨溝溝腦處,地勢十分幽雅,且風水頗佳,面對龍山峭壁,猶如置身閭山之前。待遍尋附近地面後,無奈,早已被人用鉤機將山間土層翻遍,失去原貌,更找不到原有地面,故已無法找到隋時磚瓦殘塊。既有史書記載,閭山祠遺址在於何處,已是無關重要。
但有關閭山祠建築形式與規制,按照迄今所見隋唐時期建築材料特點,及同期所遺留建築物推斷,其建築形式可能為廡殿式。規模遠大於前燕龍翔佛寺。祠中還應有祭壇、享殿、神殿等建築。
今日鳳凰山,因山中佛寺建築悠久,規模宏大,蘭若眾多而聞名遐邇,且在規劃開發建設中。筆者認為,閭山祠歷史久遠、脈絡清晰,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且屬典型皇家建築,很有必要進行深入地研究探討並加以利用,並應納入鳳凰山總體規劃之中,為朝陽旅遊文化事業發展服務。
文章發表於《朝陽日報》
TAG:閭山祠禪寺 |
※山中的小城,山中的鳳凰
※趙興傑:黑龍江最高的山峰——鳳凰山
※迷宮版鳳凰山路
※南投縣鳳凰山寺台灣篇
※鳳鳴于山——初拜鳳凰寺
※梧桐棲鳳,丹鳳朝陽——鳳凰山遺址公園
※中國「鳳凰山」數十座 唐太宗李世民親命只一家 鳳城「鳳凰山」
※夜幕鳳凰山
※杭州鳳凰山聖果寺遺址
※由乾隆皇帝賜名的佛教名山:朝陽鳳凰山
※深藏於鳳凰山中的瑤族支系:寶慶瑤
※鳳凰山的傳說
※鳳凰山的美麗故事
※中國十隻鳳:鳳凰、鳳翔、鳳山、鳳慶、鳳台、鳳岡、鳳陽、鳳城
※官莊:窮山溝鳳凰涅磐
※探訪北京鳳凰山腳超現代超科技的寺廟之龍泉禪寺
※鳳凰山:唐寺宋塔的千年輝煌
※中國十隻鳳:鳳凰、鳳翔、鳳山、鳳慶、鳳台、鳳岡、鳳陽、鳳城、鳳泉
※鳳凰山喪葬文化
※代言人張寒煙:鳳凰群山中的南方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