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前方高能,中醫長壽學說及養生要領

前方高能,中醫長壽學說及養生要領

我偷偷告訴大家,今天的新聞超勁爆,一定要看到最後喲~

  一、長壽學說

  中醫學養生保健是中華民族的發明創造,對於如何通過養生達到長壽目標時,自古以來各家各派說法很多,可稱此為長壽學說主要有四類:

  1.「養身莫善於習動」的主運動說 早在《周易·乾·象傳》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運行健動為天之道,人循此而自強不息。《呂氏春秋》也說「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運動為生命的基本特徵。對此,清初的顏元先生,在《言行錄》中概括道:「養身莫善於習動,夙興夜寐,振起精神,尋事去做。」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能保持耐力,消除神經系統緊,使腦下垂體與羥色胺釋放,提高睡眠質量,運動還有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生命在於靜養 道家的老子、莊子,都主張「清靜無為」,《淮南子·原道訓》說「靜而日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內經》也注重清靜,《素問·痹論》說:「靜則神藏,躁則神亡。」《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清靜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時代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教誡篇》中總結道:「靜者壽,躁者夭。」靜也並非絕對地靜,可以外靜而內動。古人認識到壽命有定數,應該減少耗損,兩漢之際的桓譚,在所著《新論》中提出「人生如燃燭」,這也是對靜養的另一種解釋。在靜養和減少消耗中,特彆強調精氣內守,保養腎精。

  3.重節奏,貴和諧 中醫養生治病都講求天人之和諧,人要與一年四季,一日晨晝昏的節奏同步,陰陽的剛柔弛張要和諧,《內經》對動靜的關係,總的概括是「能動能靜,解以長生」,這樣可以達到順天避邪。如果這種節奏和諧關係偏頗,就會發生陰陽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4.生命在於激蕩 《周易·大壯·彖》謂:「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第三十四卦大壯卦的卦象是乾下震上,在乾天之上有震卦激蕩。這樣「剛以動故壯」。《易傳·繫辭》也講「鼓之舞之以盡神。這又與生命在於靜養觀念不同,認為「靜極生動」的振蕩更有氣勢,更具生命力而體現生命的價值。古人如李白就強調驚險和氣勢。他「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講「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出龍門」。當代有人通過氣功實驗支持這一說法,宇航員完成航天飛行後,也有煥發生命力的感受。

  二、五大養生技藝

  中國古代養生家將以上長壽理論進行選擇性的綜合,並和有關醫學知識結合,創立了豐富多彩的養生保健技藝,其目標和要領有五:

  1.寶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醫養生保健是在中國生命哲學指導下的實踐。首先強調「神形全備」,如《莊子·養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個目標也稱「寶命全形」。在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養生可以達到真人、聖人、至人、賢人等境界。真人是有真知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全真之人,聖人是堅持天人合一理論通曉萬物的人,道理完善能達到忘我境界者為至人,德才並美者為賢人。總的說,以天人合一,即物我兩忘,能把自身融入大自然者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養一體,修身養性同功

  同一種養生保健手段,如醫藥、武術等,既可用於治病、養生,也可施用為預防。在運用諸種操作手段之時,還強調要注重性格品德修養,包括培養良好的習慣。儒家重視修身的養生價值。《論語·壅也》謂:「知者樂,仁者壽。」道家注重養性保精,一再告人以節慾。

  3.顧護正氣,強筋健體,講究套路

  人體正氣包括生機(生長力)、抵抗力(免疫功能)、體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於先天,增益於後天。在施用養生保健手段時,首先考慮護持正氣,中醫創造的一些練功方法,還有補益後天滋育先天之功,發揮「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作用。系統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中的卓越內容之一。中醫在治病時運用套路,能解決很多疑難病的治療。在養生時,把個個零散招式有機組合起來,形成套路,於是形成各種功法。以系統性為套路的各種功法,不僅能提高練功效益,而且使練功具有藝術性。中國武術和導引等,重視陰蹺脈、沖脈和督脈,以三脈為造化,確有強筋健骨的作用。

  4.寓養於樂,與傳統文化相通

  中國養生手段和書法、繪畫、舞蹈、音樂、古琴、奕棋、歌詠、詩詞、戲劇等傳統文化,具有相通性,它們又有共同的要領和規律,例如都有精氣神之說,都以守神為上,都講究韻律,以神韻為至上。又都要求遵循規律、「順而已矣」和「順天避邪」等。這些傳統文化的內容也都是養生手段,於是養生成為有娛樂和趣味的實踐,可謂寓養於樂。

  5.門類豐富,各臻其妙,簡捷適用

  中國養生術門類豐富可珍,有普適性的養生術如導引、太極拳等,也有適合不同年齡性別和不同條件、不同要求的養生保健功法。大體分七大類,即①導引;②氣功;③推拿按摩;④食養食療;⑤葯養治病;⑥房中養生;⑦駐顏術。每種養生門類中又有多種功法。有的功法如導引,可以訓練固齒、視力、聽力,增加唾液分泌,又具有鎮靜催眠的功效,屬於在生命科學的一種創造發明。各種養生保健功法中以簡捷者最具適用性。如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記述的「六字訣」,分別訓練腎、肝、心、脾、三焦、肺。又如早在《千金方》中就記述的「十六字訣」:「一提便吸,吸吸歸臍,一吸便咽,壽與天齊」。僅十六字,卻能起到全身鍛煉的作用。

看完文章,跪求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之長壽方法
中醫健康養生學
中醫養生療疾也要寧靜致遠
到底什麼是中醫養生,中醫養生的四大原則
健康養生學:睡前有這些習慣的人,長長壽壽還年輕!
長壽健康7大要點:中醫教你如何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
如何預防疾病·中醫的養生學
中醫養生:中醫補腎養生方法大全
男人想長壽,需要「冷」養生
養生&治病,哪個需要的醫學水平高?
中國近代最長壽養生高手,他的長壽秘訣竟是這樣
健康長壽並不難!看看國醫大師的養生經
李嘉誠的中醫養生|跟著名人學養生
中醫養生長壽三大法寶養精,養氣,養神
老中醫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養的是什麼?
跟著國醫大師學養生
中醫養生,健康之本
養生也要「斷舍離」,想要健康長壽,就要做到「八不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