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把鑰匙 打開孩子學琴的快樂之門
世界太吵,我們一起
這是茗荷心理在線第71篇原創文章
茗說
一年前,我們的心理諮詢師余米開啟了她的鋼琴陪練媽媽生涯。余米說,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熊孩子還是一次次刷新了她的「忍耐力下線」。於是,她開始結合心理學方法做一些思考和嘗試,漸漸地,她有了很多心得,陪練生涯不再hard,熊孩子也開始對彈琴產生了興趣。鋼琴老師希望她分享這方面的經驗,余米決定把這些心得首發在我們茗荷心理在線,以饗我們的忠實粉絲。下面,我們就聽聽余米怎麼說吧。
01
前幾天,女兒的鋼琴老師跟我說,她很奇怪,為什麼沒有針對鋼琴教學的心理學教程。對鋼琴教師的培訓,都是關於鋼琴的教學技巧,卻沒有針對琴童心理的輔導教材,而她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覺得非常需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她希望我給他們講講這方面的心理學知識。
很高興,心理學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領域所認識。也很揪心,那麼多琴童的學琴生涯,都只有技巧要求,沒有心理輔導。難怪很多長大後的琴童回憶起當年的學琴生涯都是一把辛酸淚,考級完畢,再也沒有興趣打開琴蓋。
學琴確實很難,要腦、眼、手並用、要左右手協調。因此,學琴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光孩子有,老師、家長也會有。隨之伴生的,就會有煩躁、厭倦、焦慮等各種不良情緒。所以說,情緒管理是貫穿學琴過程始終的一門課題。作為家長,如果懂得一點情緒管理的方法,不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還可以幫助老師和孩子調整心態。有效的學習,必然是伴隨著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的,學琴亦是如此。
02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在兒童的心理發展方面提出過一個著名論斷,叫「成熟勢力說」。他認為支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學習。其中,兒童自身的心理發展成熟度是先決條件。他做過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他選擇了一對雙胞胎T和C:T從第48周起每日進行10分鐘爬梯訓練,連續6周;在此期間,C不作爬梯訓練,只從第53周起開始作爬梯訓練。根據他的實驗結果,C只接受2周的爬梯訓練,就能趕上T的水平。因此,他得出結論:不成熟就無從產生學習,而學習只是對成熟起一種促進作用。進一步觀察發現,55周時T和C的能力沒有差別。
把這個理論引用到孩子的鋼琴學習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太早開始鋼琴學習,效果會事倍功半;二是不管孩子幾歲啟動鋼琴學習,他的學習能力並不會超越他自身當前所處的心理發育階段。
理解了這個理論,當你看到自己5歲就開始學琴的孩子學到7歲和6歲才開始學琴的孩子學到7歲,達到的鋼琴水平不相上下,就不會太過氣惱了吧。不是自己的孩子笨,而是孩子所處的心理年齡就決定了他對鋼琴課的理解程度。同樣的課程內容,5歲心理年齡的孩子需要學2節課,但6歲心理年齡的孩子可能只需要一節課就學會了。
我在陪孩子學習鋼琴的一年多時間裡,也有這樣切身的體會。當孩子叮叮咚咚彈了一年以後,她彈奏的鋼琴曲目,我這個零基礎的媽媽依然能比她更容易地彈奏出來。有時候就會在心裡抱怨:哎呀,我這一年的學費真是打了水漂。而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她很容易就能感知到你的情緒,並被你的情緒所感染,對自己學琴的能力就更加不自信了。那一陣,每天的練琴時間對我們母女二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於是我開始反思,我讓孩子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在女兒開始學琴之前,我也曾猶豫,到底要不要讓她學?但偶然間一位音樂老師的講座打動了我。他說,鋼琴是樂器之王,學音樂,用鋼琴來打基礎是很好的選擇。而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不懂音樂也始終是個遺憾。所以我希望給孩子一個學音樂的機會,不管學到何種程度,起碼嘗試過了,可以少一點遺憾。
所以,我的孩子學鋼琴,並不是她自己對彈琴多麼有興趣,而只是我想彌補自己的遺憾,同時也是我認為學琴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因為我想藉由學鋼琴的過程,讓孩子習得一些品質、發展一點素養、給她未來的人生多一些選擇的機會。
當我想清楚了我的初衷後,我就開始調整我的心態,同時結合心理學的理論給孩子設置合理的期望值,不和大人比、也不和別的孩子比,而是和她原有的水平比。這樣調整心態以後,我在陪練的過程中不耐煩的情緒大為減少,孩子對練琴的抵觸也慢慢減輕了,每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個新的彈奏技巧後,孩子和我都會由衷地為她的進步感到高興。
03
陪孩子彈琴,方法很重要。怎麼選擇方法?要因人而異。這個「因」是孩子的心理年齡和對應的思維特徵。在剛開始學琴階段,大部分孩子處於3-6歲的幼兒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帶有明顯的形象性和隨意性。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沒有用的就是講道理。孩子不肯好好練,你苦口婆心對他說:你要認真練啊,只有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啊。有用嗎?基本沒用,因為孩子對你講的道理根本不理解。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教比言教有效果的多,就算你實在要講道理,也要給道理穿個馬甲,用講故事的方法「花式」講道理。
如何身教呢?就是用你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去帶動他。學齡前兒童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喜愛遊戲。遊戲佔據了他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所以最高明的方法就是用遊戲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練鋼琴。讓孩子覺得彈琴是一種遊戲,你就成功一半了。
比如有一陣,我先生天天下班後就和孩子玩搶鋼琴的遊戲,誰先搶到誰先彈。在大人看來,這實在是幼稚至極,但我女兒卻天天玩得樂此不疲,以前天天要催促的練琴時刻也自覺了很多,有時候我先生還沒回來,女兒就會得意地跑到鋼琴前,然後小聲地跟我說:我要趁爸爸沒回來趕緊彈,可不能讓他再搶了。我心裡暗暗發笑,卻又著實佩服心理學的理論又一次得到了印證。
遊戲也有保質期,玩了一陣以後,你必須變著法搞點花樣翻新,讓孩子經常有點新鮮感,這裡面就要考驗家長的智慧了。比如有時候,我會和孩子四手聯彈,她彈低八度、我彈高八度;有時候,我故意彈錯音,女兒就會很得意地幫我糾正,並且給我示範她的正確動作;還有的時候,看到練琴時間到了,我就會自己坐上琴凳開始練習,一邊練一邊說:哎呀,好久不練了,我都手生了。沒彈兩下,女兒就自己過來了。這個方法比一到時間就催促:該彈琴了。要有效地多。
當然,身教很累人,有時候你工作了一天回家,筋疲力盡,身教不動了,怎麼辦呢?可以找一些替代物,做孩子的陪練或者聽眾。比如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家裡的綠植、或者任何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眼裡,萬物皆有靈。你可以說:給小兔子彈首鋼琴曲吧,她很喜歡聽呢。看起來很幼稚,卻真的可以激發出孩子彈鋼琴的勁頭。或者如果孩子談得馬馬虎虎,你就說:哎呀,你這首曲子彈得小馬都暈倒了。雖然是批評,但換了種方式,孩子會容易接受得多,她很可能哈哈大笑幾聲,接著就很認真地彈一遍,然後再問你:媽媽,這回小馬怎麼樣啊?他說什麼了嗎?於是你就可以借著小馬的口回答:小馬說,哇,這回我的小主人彈得很好聽。
如果替代物也用濫了,還是可以動動嘴皮子。但是動嘴皮子也要講方法。比如孩子碰到一個新技巧不會彈,在邊上消極怠工,甚至是撒潑打滾的時候,我們心中的熊熊怒火真是壓都壓不住,衝口而出就會是:你怎麼這樣啊,碰到困難就要堅持啊,怎麼那麼輕易就被打倒了呢,你真是氣死我了!但是,這樣的效果真是很差,結果你和孩子心情都會很糟糕。
於是我就會換一種說法:媽媽肚子里那隻生氣小怪獸現在都醒過來了,再生氣就要從媽媽喉嚨里跳出來了。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從煩躁的情緒中轉移了,轉而開始關注起我肚子里的「小怪獸」來,聽聽、摸摸,充滿好奇。然後你再不失時機地對她說:快點幫媽媽再把小怪獸抓回去,讓它回去睡覺。於是孩子就會乖乖地重新開始彈琴了。彈了一會,你得掌握好火候,給予鼓勵,比如:嗯,小怪獸縮回去一點啦,呀,小怪獸好像趴下來了,小怪獸終於睡著了,謝謝你。於是孩子會感覺很有成就感,從中也學會了一些克制自己情緒的方法。
這個方法還可以反過來用,比如當孩子彈得很認真地時候,你可以表達你的開心,你就說,呀,媽媽心裡的那朵花都要開了,於是小朋友就會很開心地繼續彈幾遍,然後問你,媽媽,你的花開了嗎?這時候,你和孩子的心裡彷彿真的開出了幸福的花。
未完待續。
如果你對鋼琴中的心理學感興趣,請關注茗荷心理在線,余米將結合心理學知識和自身,不定期撰寫一點,祝你一起行走鋼琴陪練之路。
看完不失聯,敬請關注轉發。
我們將堅持用走心的原創,和您一起成長。
預約諮詢、轉載授權請聯繫minghestudio
讚賞通道
TAG:茗荷心理在線 |
※傾聽,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如何打開胸肌訓練的大門,讓我來給你這把鑰匙
※書|送你一把鑰匙 開啟成功之門
※媽媽出門忘帶鑰匙,女孩也想出門,於是看了一眼拴在院子里的狗子
※三把「金鑰匙」,助你打開與孩子心靈對話交流之門!
※三把鑰匙,助你打開太極拳的養生之門
※鑰匙開門不順暢?用廚房裡的它一擦一抹,遠離鑰匙卡門煩惱
※爺爺臨終給我把鑰匙,打開柜子一看,我嚇得哭了出來!
※一把所有門都能打開的鑰匙不一定是好鑰匙
※開戰鬥機需要鑰匙嗎?網友:就算給你一把鑰匙,你能開走
※女子忘帶鑰匙,請開鎖師傅幫忙,事後給師傅買盒煙,卻救了女子
※請查收:這是一把讓孩子打開世界名校大門的鑰匙
※一把鑰匙能開幾把鎖?
※開廉價車怎麼了,我用一把鑰匙都能吊打你
※道長送你一把金鑰匙,可打開心中的黑房子!你要嗎?
※打開婚姻幸福之門的3把鑰匙
※老媽出門沒帶鑰匙手機,這艱巨任務就交給你,狗子你豈可不孚眾望
※家長下車忘拔車鑰匙,不甚將孩子鎖在車內,孩子卻在淡定玩手機
※打開幸福之門的4把「鑰匙」,你有嗎?
※孩子不聽話,姥爺用玩具手銬把外孫銬了,然後鑰匙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