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為何影響力這麼大?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春江花月夜
對話II古箏與童麗的故事DSD
童麗
00:00/05:36
春江花月夜
作者/【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江月照千古,孤篇蓋全唐
[詩文解析]
作者:蔣勛,台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
《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其中第一句的「平」和第二句的「生」、然後再是第四句的「明」,都是押韻。每四句是一個韻,一共有九次轉韻,全詩九段,有三十六句,三十六句構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結構形式。經過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琢磨,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完美關係,終於實現了。初唐時,還有很多五言、四言、六言夾雜的詩句出現,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初唐詩人王勃,他最有名的《滕王閣序》,我想大家在教科書里可能都讀過,他寫: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關山難越」是四言,「誰悲失路之人」是六言,「萍水相逢」是四言,「儘是他鄉之客」是六言,還是在用「四六」的形式,這是魏晉南北朝的詩人琢磨出來的規矩和結構,一直延續到初唐。
直到《春江花月夜》出現,我們看到一個很完整的七言詩的形式。張若虛是一個詩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對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編《全唐詩》,提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說這篇是「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這個人作品不多,只有一兩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是說比全部的唐詩還要好。做詩人做到這樣真是很過癮,平時不輕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最好。我基本上不把《春江花月夜》看做張若虛個人化的才氣表現,而是強調初唐時期,人的精神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遼闊,在空間和時間上,都開始有一種擴大。
所以,我第一個想跟大家交換的意見是關於題目。可能你們會聽到很多地方用到《春江花月夜》,有一首國樂的曲子就叫做《春江花月夜》,其實它早先的名字叫《漁舟唱晚》,很多中國的畫家畫畫,也愛給畫作起名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好像變成了美好時光、黃金歲月的代名詞。張若虛寫了這首詩以後,這個名稱就延續下來。大概在我的中學時代,有一部法國電影,翻譯過來的名字也叫《春江花月夜》,好像是用這個名稱來代表電影想要闡述的非常美好的時刻。
1. 「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麼意思?
「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會認為斷句的時候應該斷在「春江」兩個字後面,然後下面是「花月夜」,我們在五言詩當中,習慣於「二」和「三」的關係,這樣一來,就會發現「春」是在形容「江」,如果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春天的江水。
我們的語言比較複雜,不像西方的文字,動詞、名詞、形容詞是不同的,我們通常一個字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動詞,還可以是名詞,一個人說「小孩子在尿尿」,這兩個尿字當然不一樣,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用漢語寫詩的時候,有時候常常由詞性本身帶來一種曖昧風格。如果用五言詩來理解,「春江」就是春天的江水,「花月夜」的主詞應該是夜晚,就是有花有月亮的夜晚,聽起來挺俗氣的。
可是漢語文學的有趣之處在於漢字本身一個字一個音,所涵蓋的內容幾乎形成了一個畫面,而不只是一個辭彙。我覺得將「春江」理解為春天的江水,可能是一個錯誤。最有趣的是,這五個字全部是名詞: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我將這五個名詞形容為一首交響曲的五個樂章,整首曲子有五個主題,春天是一個主題,江水是一個主題,花是一個主題,月亮是一個主題,夜晚是一個主題。五個主題在交錯,它們中間發生了三稜鏡般的折射關係,假設春天是一面鏡子,花是一面鏡子,江水是一面鏡子,鏡子中間產生了多重投射與折射的關係。這首詩之所以迷離錯綜和意向豐富,是因為它的五個主題都是獨立的。
2. 《春江花月夜》為什麼影響力這麼大?
《春江花月夜》為什麼影響力這麼大?因為這是初唐詩中最具有典範性地將個人意識提高到宇宙意識的一個例子。當生命經驗被放大到宇宙意識,張若虛在文學技巧上又把漫無邊際、天馬行空的思想拉回來——「江流宛轉繞芳甸」。他的面前有一條河流,「宛轉」地流過「芳甸」;「甸」是被人整理出來的一窪一窪的圃,就是田。為什麼叫「芳甸」?因為不種稻子,不種麥,而是種花。河流彎彎曲曲地流過種滿了花的、散發著香味的土地,「江流宛轉繞芳甸」將主題變成了江與花的對話。
下面一句是月亮與花的主題:「月照花林皆似霰。」這首詩很好玩,一開始的時候是春天,江水在流,然後月亮慢慢升起,潮水上漲。初春時節,空氣很涼,夜晚的時候,水汽會結成一種薄薄的透明的東西在空中飄,也就是「霰」。花有很多顏色,紅的、紫的、黃的,當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上,把所有的顏色都過濾成為銀白色。我們看到張若虛在慢慢過濾掉顏色,因為顏色是非常感官的,可是張若虛希望把我們帶進宇宙意識的本體,帶進空靈的宇宙狀態。「江流宛轉繞芳甸」中的「芳」是針對嗅覺;「月照花林皆似霰」是針對視覺。江水把氣味衝散,月光把花的顏色過濾。
「空里流霜不覺飛」就非常像佛教的句子,這裡的「空」剛好是佛教講的「空」,可以是空間上的空,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空。春天的夜晚會下霜,可是因為天空中布滿了白色的月光,所以霜的白感覺不到了。這是張若虛詩中出現的第一個有哲學意味的句子,就是存在的東西可以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聽起來很抽象,可是生命里其實有很多東西存在,我們常常已經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比如死亡一直存在,可是我們從來感覺不到死亡。
「汀上白沙看不見。」因為沙洲上的沙是白的,月光是白的,所以汀上有白色的沙也看不出來,這句詩也是在說存在的東西,我們根本不覺得存在。開始的時候講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非常絢爛。可是這兩句詩一下將意境推到了一個空白的狀態。
一首完美的詩,首先需要結構上的精鍊。如果我們相信天才論,張若虛真是一個大天才。不然就是時代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階段,這首經得起如此分析與探討的詩才可能產生。從「月照花林皆似霰」,到「空里流霜不覺飛」,再到「汀上白沙看不見」,就是所有的存在都變成了不存在。「江天一色無纖塵」——江水、天空全部被月光統一變成一種白,沒有任何一點雜質。「空」就這樣被推演出來了。所有一切都只是暫時現象,是一種存在,可是「不存在」是更大的宇宙本質,生命的本質或宇宙的本質可能都是這個「空」。不只是視覺上的「空」,而是生命經驗最後的背景上的巨大的空。
「皎皎空中孤月輪」,在這麼巨大的「空」當中,只有一個完整的圓。「孤月輪」就是一個圓。聽過美術史的朋友大概都記得,西方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像蒙德里安這些人,一直在找幾何圖形的本質,與唐詩的狀態非常像,就是追問到最後宇宙間還剩下什麼。我們有時會講到「洪荒」,洪荒是沒有人的時代,沒有建築物的時代。我們今天在高雄的西子灣海港,會看到風景,也會在剎那間看到洪荒中的高雄,或者被命名之前的高雄,在這個情景下,人被放到自然中去做討論。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理解,通常我們在現象當中的時候,只能討論現象當中的相對性;可是當一個文學家、藝術家把我們帶到了哲學的層面,他就會去問本質的問題,本質的問題也就是絕對性的問題。
「江畔何人初見月」,張若虛在公元七世紀左右,站在春天的江邊看夜晚的花朵,然後他問,誰是在這個江邊第一個看見月亮的人?這個句子字面意思一點都不難懂,可我們聽到這個句子會嚇一跳。我們在任何一個黃昏在西子灣看到晚霞,如果問誰第一個在這裡看到晚霞的?那就問到本質了。通常我們很少看到這種重的句子,因為這完全是哲學上的追問,他忽然把人從現象中拉開、抽離,去面對蒼茫的宇宙。我們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時,才會有這種感覺:
到達巔峰的時候,忽然感覺到巨大的孤獨感,視覺上無盡蒼茫的一剎那,會覺得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這種句子在春秋戰國出現過,就是屈原的《天問》。屈原曾經問過類似的問題,之後就沒有人再問了,農業倫理把人拉回來,說問這麼多幹什麼,你要把孩子照顧好,把老婆照顧好。漢詩裡面會說「努力加餐飯」,唐詩裡面的人好像都不吃飯,全部成仙了。他們問的是「江畔何人初見月」,關心的不再是人間的問題,而是生命本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邊的月亮現在照在我身上,可是江邊的月亮最早什麼時候照到了人類?這個句子這麼重,所問的問題也是無解。唐詩之所以令我們驚訝,就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力量,也就是宇宙意識。大部分朝代的文學沒有宇宙意識,可是唐詩一上來就涉及了。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也是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無限的時間跟空間里的茫然性。我覺得茫然絕對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與悲哀同樣大,征服的狂喜之後是茫然,因為不知道下面還要往哪裡去,面對著一個大空白。「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一步一步推到「空」的本質,當水天一色的時候,變成絕對的「空」。生命狀態處於空之中,本質因素就會出來。這是《春江花月夜》第一段當中最重的句子。
3. 這麼重的句子出來以後,接下來怎麼辦?
這麼重的句子出來以後,接下來怎麼辦?神來之筆之後就是平靜。我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讀到這兩句,就想張若虛下面要怎麼收?因為下面還有一大半。其實我們讀到這兒的時候應該會停下來,不會再繼續讀下去了,我們會被詩人帶著去想這個問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們去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接下來給出一個非常平凡的空間,也就是回到通俗:「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他完全用通俗性的東西來把「江畔何人初見月」這麼重的句子收掉,第一個段落就此結束。
任何一個創作者寫出一個驚人的句子,涉及哲學命題的時候,一定要用比較相反的方法再往回收,不然讀者會沒有辦法思維。「人生代代無窮已」,就是人生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沒有停止。這是很通俗的句子。唐詩好就好在可以偉大,也可以平凡、簡單,因為它什麼都可以包容。如果選擇性太強,格局就不會大。比如南宋的詞,非常美,非常精緻,但包容性很小,只能寫西湖旁邊的一些小事情。而唐朝就很特別,燦爛到極致,殘酷到極致。我們常說「大唐」,「大」就是包容。今天如果我去做詩歌評審,看到「人生代代無窮已」這樣的句子,會覺得真庸俗,可是張若虛敢用,因為他用的地方對。「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水、月亮每年都是一樣的,水這樣流下去,月亮照樣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是自然當中的循環。
下面一句又是一個讓我們有點思考的問句:「不知江月待何人。」其中的「待」,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字,這裡的等待是指江山有待,他覺得江山在等什麼人。我們回想一下,當陳子昂站在歷史的一個高峰上,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他之所以如此自負,是因為他覺得江山等到他了,在古人與來者之間,他是被等到的那個人。生命卑微地幻滅著,一代又一代,可是有幾個人物的生命是發亮的,是會被記住的?張若虛說「不知江月待何人」,裡面有很大的暗示。在這個時刻,在這個春天,在這個夜晚,在花開放的時刻,在江水的旁邊,他好像被等到了。「不知江月待何人」是「不知」還是「知」?接著前面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同透露出的是唐詩中非常值得思考的自負感。
接下來是「但見長江送流水」,水不斷地流過去。自古以來,水被用來象徵時間,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講的就是時間。在中國文化當中,水的象徵性非常明顯,一直代表著不斷流逝的時間。「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用水做象徵,來表達這個意思。「但見長江送流水」的張若虛,覺得宇宙間有自己不了解的更大的時間跟空間,剎那之間,他個人的生命與流水的生命、時間的生命有了短暫的對話。如果說魏晉南北朝一直都在為文學的形式做準備,但始終沒有磅礴的宇宙意識出現,那麼在《春江花月夜》中大宇宙意識一下被提高到驚人的狀態。
-------------------
點擊展開全文
※《朗讀者》100句精華句子,讀一遍,益終生!
※這八句話,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的哲學
※三生石上,種種無緣!
※中國歷史上十大最著名的母親
※讓杜甫告訴你,從高富帥到詩聖的路有多長
TAG:古詩文賞析 |
※孤篇壓全唐:《春江花月夜》為何是千古經典?
※《射鵰英雄傳》有五大江湖勢力,為何不見少林和武當?原來是這樣
※李小龍在《唐山大兄》里戲份為何被刪?《星球大戰》只有盜版副本?這些電影命運坎坷
※為何除夕夜這天,新加坡警鈴大作
※《小豬佩奇》為何火遍大江南北?
※諸葛亮為何春夏秋冬都拿一把鵝毛扇?
※康乾盛世的春節煙花盛極一時 百年後為何不復當年光景?
※周星馳《大話西遊》上映時未火、為何在大陸紅了?真相傻眼!
※《西遊記》中的天庭為何要大肆打壓龍族?這才是根本原因!
※《情書》《冬季戀歌》這些凄美愛情電影,為何都用冬季做背景?
※湛江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為何會在海口錄製?
※《西遊記》鎮元大仙老糊塗了?為何留清風、明月看家?
※明光宗為何登基一月暴斃?
※貪玩藍月為何能這麼火?
※中國那麼大,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
※元春省親時為何不在賈府住一晚,大半夜就回宮?
※《繁花》劇透:鍾漢良為何狠心拋棄江疏影出國十年?
※揭秘:寺廟當中的年夜飯,滿桌「大魚大肉」?網友:為何這樣做!
※為何青春痘此起彼伏?
※江疏影:《致青春》之後的她,為何再也難有少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