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文明」之「數字篇」——一二三

「華夏文明」之「數字篇」——一二三

華夏文明是從「一」開始的。

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號「一」既代表最為簡單的起源,也代表最為豐富的渾沌整體。

「一」的造字本義是:最小的原始單位,最小的正整數。

古人認為「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就是說,混沌太初的存在整體是「一」;然後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極;天地二極之間,又生出「人」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萬物。

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

一 ,代替混沌太初的整體;二,上面的一橫代表「天」,下面的一橫代表「地」;三,上下兩橫代表「天地」,中間的一橫代表「人」;要是中間加上一豎「丨」,貫通天地人,這個特殊的人就叫「王」。

「一」 代表「單一」「純粹」,所謂「從一而終」「始終如一」是也;引申為「一樣」「相同」,再引申為「等同」,比如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就感嘆「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再引申為「統一」,所謂「六王畢,四海一」「一統天下」是也;也引申為「全部」,所謂「一心一意」「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也。

「二」則引申為「不專一」之意,所謂「三心二意」「逆子貳臣」是也,據《左傳·燭之武退秦師》記載,「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於楚」正是晉國師出之名。

「二」永遠在「一」之後,所以羽壇李宗偉有「千年老二」之名;「二」於是又引申出「次等」「思維行事不通情理」之義,所謂「二愣子」「二逼青年」是也。

「二」代表一個事物的兩面,一陰一陽,相輔相成,不可切分。所以任何事物都要考慮到兩面性,切不可搞「一刀切」「一棍子打死」,而要懂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共生,時來運轉,只要善於把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窮途未必末路,絕處亦可逢生,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由「天地人」引申為「三個」,「三個」又引申為「幾個」「多次」,「幾個」意味著不多,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也;「多個」意味著難以計數,所謂「三頭六臂」「三折肱為良醫」,「一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後行」是也。

兩點確定一根線,「三」點(不同線)確立一個面,因此「三」就具有超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原理」,這個原理在木工、建築、雕塑、繪畫、攝影等造型藝術上運用甚廣。

於是我們有些領導在總結陳詞時,往往喜歡說,我最後只說「三點」:

第一點,「辛苦了!」

第二點,「謝謝了!」

第三點,「拜託了!」

當然,最可怕的倒是,其間的每一點又都可以再切分為「三小點」「三小小點」……文有「三段式」,邏輯有「三段論」,「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君子有三樂」——父母在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君子有三戒」——年少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貪;……

從「一」到「三」,體現了人的思維從形象具體到抽象概括的偉大飛躍。

要不然我們就這樣一橫一橫地不斷疊加下去,「四五六七」都不算太大問題,但要遇到「成百上千」「數以萬億」就麻煩了,可能就會成為故事裡那個財主的蠢兒子,所以「四」以及以後數字的產生就得另謀出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時船頭品字句 的精彩文章:

「神奇的自然」系列之「風調雨順」篇
冷兵器時代——說「矛」「盾」

TAG:舊時船頭品字句 |

您可能感興趣

華夏文明中的二十四恥!
華夏文明:帝王詩篇之二
華夏詩苑第二十九期微刊
《尚書》——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華夏開篇——遠古神話之三皇五帝
汗血馬戰爭:華夏文明史上第一次「文明的衝突」
中國唯一供奉「文字之神」的古廟 華夏民族第一篇史記竟無人會念
華夏詩社:第九十三期:花笑醉春作品
華夏四大文明融合,最終形成中華文明
華夏文明的起源——客觀地認識「五千年文明史」
專家發現一文物,推翻世界文明史,華夏文明比其他文明還早四千年
華夏第一戰:拉開歷史序幕,開啟五千年文明,中華第一祖從此誕生
華夏史全篇整理-卷十四:西漢立國五十年的朝野時代背景
上古奇書現三星堆文明,記載與文物相似度99%,中華不止華夏文明
三疊字,漢字里的華夏風物誌
字裡行間品華夏文明
任見:史上老二典範,華夏第一奴僕
華夏文明的三位拯救者,如果沒有這三人,華夏文明不會流傳至今
華夏青銅文明起源何處?中華文明史是否超過五千年
古華夏文明落後於其他文明,華夏文明又是怎能追上這一千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