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回中國市場的挪威三文魚,想要這樣拉攏吃貨們

重回中國市場的挪威三文魚,想要這樣拉攏吃貨們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作為「超級食物」的代表,三文魚憑藉著討喜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這幾年在國內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在各種健身、養生指南里,頻頻看到它與藜麥、牛油果等其他同屆「超級食物」結伴而行。

所謂「超級食物」,可以理解為營養密度更高的食物,拿三文魚來說,健身指南的中的推薦語一般會這樣寫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素是某某食物的幾倍。「超級食物」、進口、生鮮,貼上這幾個標籤的三文魚,完美契合了時下正在進行中的餐桌消費升級。

目前全球的三文魚總產量在220萬噸左右,而中國大陸的消費量只有7-8萬噸,僅佔全球總量的3%,過去十幾年間,國內的三文魚市場一直處於高速增長中,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6%左右。

面對這樣一個大市場和消費升級的大背景,在三文魚界,各產地間展開了一場爭奪,它們都想像紐西蘭奇異果、墨西哥牛油果那樣,在三文魚這個品類上貼上自己的名字。

「三文魚」的前世今生

常見的幾種「三文魚」

「三文魚」(salmon)這個名字,其實有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

廣義上的三文魚,是「鮭科魚」作為商品的一個統稱,而「三文魚」這個大家族下面還有很多個屬,目前市面上流通較多的是大西洋鮭屬和太平洋鮭屬。而大西洋鮭屬旗下,還有超過兩百種魚,像狗鮭、王鮭、粉鮭、虹鱒等等,我國四川、雲南等地養殖的三文魚就是虹鱒。

說起狹義上的「三文魚」,就不得不說一說它的起源。幾百年前,漁民在大西洋沿岸發現了一種洄遊魚,由於洄遊時會奮力躍起游向上游,而給他起名為「salmo」(意為「上升「),後來這個名字演變成了salmon,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西洋鮭。

後來,人們在太平洋沿岸也陸續發現了一些習性、外形相似的魚類,索性就把它們統稱為「salmon」。

19世紀60年代,挪威開始人工養殖大西洋鮭,而太平洋鮭的養殖也緊隨其後,於是兩方開始在三文魚遠洋貿易上形成對壘,市面上的三文魚產品也變得魚龍混雜起來。

作為「三文魚」這個稱謂的鼻祖,大西洋鮭受夠了與其他「親戚」分享自己的名字,為了以示自己高貴的身份,大西洋鮭給自己改名為「挪威三文魚」,想要通過增強品牌辨識度,搶佔三文魚這個品類的消費者認知。

打入日料店,攻佔全球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規模化養殖讓三文魚產量大增,挪威人開始想把三文魚賣到全球更多地方去,日本市場就是一大標的。

1974年,挪威漁業代表團去日本逛了一圈後發現,日本對海產品消費有著很大的需求,並且日本人很喜歡在刺身、壽司中生食海鮮,但背靠北海道漁場的日本,海鮮產品基本可以自給自足。另外,日本本土也自產一些三文魚(太平洋鮭),但由於存在寄生蟲等問題,所以日本人並不做生食,作為刺身的主要魚類還是金槍魚和鯛魚。

為了將挪威三文魚打入日本市場,挪威漁業部長 Thor Listau 制定了一項名為「Project Japan」的挪威海鮮推廣計劃,主要任務就是,告訴日本人,挪威三文魚是通過無菌魚塘人工繁殖的,可以安全的生食。

到19世紀90年代,隨著日本對海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大,傳統刺身食材慢慢無法滿足日本市場,於是,挪威三文魚順勢打入日本市場,成為了刺身食材中的一員。

從那之後,日本從挪威進口的三文魚數量連年攀升,從1980年的不足2噸,到2013年的3.95 萬噸。到2014年,三文魚已經以40%的份額碾壓金槍魚(23%),躍升至「迴轉壽司平時經常食用的品種」榜首(日本水產公司瑪魯哈日魯在2014年的調查)。

在三文魚佔領日料店的同時,日料文化也在快速向世界各地滲透。

日本政府農林水產省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7月,世界各地的日本料理店數量約為8.9萬家,2013年這個數據僅為5.5萬家,在兩年時間增加了約1.6倍。從地區分布來看,亞洲地區的日本料理店數量約佔海外總數的一半,達到4.5萬家,與2013年相比增加約1.7倍。其中中國的日本料理店增幅尤為明顯,同比增加約2.2倍。

挪威海產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挪威向中國出口了1.1萬噸三文魚,一度佔據了中國92%的三文魚市場。但是過去幾年由於政治問題,中挪貿易關係進入冷凍期,2016 年,挪威在中國三文魚市場的份額降至 5%。

另一邊,智利、丹麥、英國(大西洋鮭),日本、俄羅斯、美國(太平洋鮭)開始快速瓜分挪威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中國海關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幾個大西洋鮭進口國家中,挪威三文魚的進口量僅為榜首國家智利的1/23。

挪威海產局負責中國地區的主管西格蒙德·比約戈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各國養殖企業都在競相打開中國的大門。而我們正在失去自己的競爭優勢。」

回中國市場「收復失地」

1992年-2015年各三文魚產地進口量(圖片來自DT財經)

面對快要被瓜分殆盡的中國三文魚市場,挪威海產局也只能是干著急。好在,去年年底,中挪關係開始恢復正常化,挪威三文魚決定,殺入中國市場「收復失地」。

中挪關係解凍後,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比約高(Sigmund Bjorg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挪威在華三文魚和鱈魚市場將得到極大的提振,而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三文魚市場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挪威海產局決定將2017年對中國市場的營銷預算增加近9倍,從140萬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117萬元)上調至1000萬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837萬元)。

此外,挪威三文魚還想要從價格上擠兌競爭對手。挪威三文魚到達中國消費者手中的價格在每公斤100 元至150元左右,相比其他國家的三文魚要便宜一些。

美威中國市場負責人趙淵告訴鈦媒體,目前,中國消費者接觸三文魚的主要渠道還是日料店,90%的進口三文魚都進入了餐廳,只有10%進入了零售渠道,而在國外,60%的三文魚都是通過家庭消費。

為了把三文魚搬上更多普通家庭的餐桌,美威用上了挪威三文魚在打入日本市場時用過的「套路」——告訴消費者,吃三文魚就和吃黃魚、帶魚一樣,不止於刺身。

在很多中國消費者的認知中,三文魚就是做刺身,以生食為主,但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熟食還是佔據了主導地位。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美威開發了一系列三文魚+料理包的半成品產品,去告訴消費者更多的三文魚料理方式,讓消費者知道,三文魚也可以和黃魚、帶魚一樣做熟食。

美威三文魚半成品

除了養殖和銷售三文魚,美威還開設了不少餐廳,位於台北的Superme Salmon餐廳,就是全亞洲首家鮭魚主題餐廳,美威推出的一系列半成品產品都是由這些餐廳開發的。

目前,美威已經把這些半成品推向了易果等電商渠道,以及超市等線下零售渠道。而電商除了可以幫助美威銷售產品,還可以進行新品的測試以及迭代。

過去,在傳統渠道做新品市場測試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全國有幾百個沃爾瑪賣場,每家店發一箱貨,一次測試就需要幾百箱貨,因為賣不掉的貨需要回收回來,所以就會產生很大一塊成本。而在電商渠道,少量的貨就可以完成一次新品測試。

同時,電商渠道拿到的消費者數據也會共享給美威,幫助美威根據不同的渠道、消費群體去開發不同的產品。

趙淵向鈦媒體透露,美威之後還計劃在中國設立加工廠,這樣可以讓三文魚從國外空運過來後直接做成零售包裝,一方面可以減少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縮短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間。

美威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三文魚消費量有望從7-8萬噸,佔全球總量的3%;上升到24萬噸,佔全球總量的10%。目前,三文魚的冷鏈運輸成本約佔總成本的10%到20%之間,隨著消費量的提升,運輸成本將會大大降低,規模化加工生產也將成為可能,中國消費者有望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新鮮的三文魚產品。(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謝康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推酷 的精彩文章:

讀Zepto源碼之屬性操作
新加坡企業網路營銷競爭性高於香港3倍
用上古思想寫現代前端
ECMAScript 2018 標準導讀
堅果智能影院新品的廬山真面目?來跟我終極探秘

TAG:推酷 |

您可能感興趣

出國旅遊:去探索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這幾件事一定要做!
世界上最「驚險」的三塊石頭,挪威有一塊,中國的讓人看了都腿軟
國外挪威的小龍蝦跟中國小龍蝦比較起來,這差距也太大了
挪威宙斯盾戰艦沉沒,各國一籌莫展,一艘中國大船抵達現場打撈!
走進挪威,看看全球最幸福的國家長什麼樣
挪威市長喊話俄羅斯:為了中國遊客,我們一起努力吧!
我們的才大才好看!兩尊駝鹿雕像,加拿大人和挪威人杠上了
壯觀!挪威人這樣曬魚頭,晒乾用來做什麼呢?
腐國人說凍死寶寶了,加拿大挪威人都笑了,英國最冷的時候也比不過東三省!
最大膽的「賣國者」,德國入侵挪威,當地「挪奸」直接「送」首都
「挪威縮影"竟然還能這樣玩?
中國棄嬰八個月被挪威人收養,如今長大想回國踢球,網友褒貶不一
在挪威,你一定要看哈利·霍勒
挪威,一個集財富與美麗於一身的國家,是上帝的親兒子沒錯了
設施優越的挪威監獄要了解一下嗎?美國人也想搞,但沒人看好
挪威帝王蟹成災,看了一下帝王蟹在中國的待遇,他們無語了!
挪威首相也看不下去了:美國似乎成了自由貿易的主要威脅
加拿大和挪威展開了一場競爭,事關「世界上最高的駝鹿像」
加拿大和挪威為一頭鹿打起來了,比英國脫歐的事兒還大
挪威獨立的時候為什麼要專門找一個外國王子當挪威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