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考,美國寒門學子翻身的唯一機會就是封大學申請信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
,
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大家漸漸發現
,
高考狀元大部分都來自重點高中
,
中產階級家庭。由於缺少獲得各種資源的途徑
,
寒門再難出貴子
,
但其實不僅中國如此
,
美國也是一樣。在美國
,
底層出身的學生很難進入到重點學校讀書
,
唯一的希望
,
就是一封優秀的申請信
,
那麼怎樣的申請信更能打動學校呢
,
主頁君今天就給你介紹一下。
From 別處World
微信號:else-world
談到高考,許多人還能回憶起高考結束時漫天飛舞的參考書和試卷,穿著整齊劃一校服的我們,從方塊般的教室里走出,即將走上不同的道路。
那時候年輕的我,與小地方來的窮學霸、或者鄰桌的富二代,還能愉快地相處;我們珍視的除了青春,還有那一段理想到單純的日子。
但是實際上,
寒門已經越來越難出貴子了。
國家一邊減負、高考取消英語,而另一邊的中產們拚命買學區房、把小孩往國際學校送。高考,彷彿成了我們最後一個「公平」的寄望。而在美國,
底層通過教育翻身的「美國夢」,也越來越稀薄
;名校,是底層人民不敢想的事情。有 79% 出身上層的申請者會申請至少一所精英學校,而在底層,同樣的學力,只有 50% 的申請者敢把申請信寄給名牌大學。不是高考,而是
一封申請信,成了寒門學子最後的希望。
▲ 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Credit: Universal Images Group
在美國,一封大學申請,不僅包括了成績,還需要羅列各種社會活動、體育、競賽和愛好。我認識的一個普林斯頓的美國男生,高中時每天只睡 5 個小時,除了學習,剩下的時間要參加棒球隊、要參與社工、還要學兩三種樂器。
然而從底層出來的學生,或許只能上普通的公立中學(甚至混混學校),無力負擔各種愛好,課餘時間甚至要打工。履歷平平淡淡,如何說服錄取官?他們唯一能做的,
就是用誠實、平和又堅定的方式,直面自己的命運,讓錄取官堅信,給 ta 一個機會,ta 會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或者用理性思考自己的處境,並給出自己的答案。
《紐約時報》每年都會選出一些優秀的大學申請信,在這裡選了三篇,編譯給大家。(註:僅摘取了申請信中與成長背景有關的部分。)
最讓人興奮的部分,是筆記本電腦。
我媽媽從我手中搶過那個厚信封,讀著 Philip Academy(作者的高中)的唐氏獎學金提供的內容:學費全免,一次免費的夏令營,每周 20 美元零花錢給我買奇多或者做我一直想做的美甲美髮,以及最重要的,一台免費的筆記本電腦。
我從來沒有過筆記本電腦,對我來說這代表著一個充滿著可能性的世界。
我所在的公立中學裡,我是唯一一個去精英寄宿學校讀書的孩子,這感覺像是一封通往專屬俱樂部的邀請函。入學的第一周,我為周圍的精緻和嶄新的一切所眩目,好不容易到了學生資助處領到了我的筆記本電腦;我給媽媽發去了我拿著筆記本箱子笑得合不攏嘴的照片。在宿舍里,我拿出了它,一台笨重的但功能完好的戴爾,讚歎著它亮嶄嶄的外殼和飛一樣的速度。但我和戴爾筆記本的愛情故事不久後就戛然而止。在圖書館,我正在四處尋覓著空位,看到我的朋友們紛紛拿出自己的蘋果 Macbook。紙一樣薄,幾乎沒有重量,而我的戴爾又大又重背起來肩膀酸,運行一會兒就喘得像一頭老狗,和周圍格格不入。
我的筆記本電腦,我曾經把它看做是通往精英世界的門票,但實際上卻把我擋在了門外。
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我高中生活的一大難題:
總像一個局外人。
和有錢的朋友出去玩的時候,我總是迷惑於他們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們去巴黎、布拉格度假,而我卻只能在紐黑文逛二手店。「全額獎學金」,和「全額自付」之間,隔著不可逾越的距離。
而當我和另外的一些全額獎學金學生聚會時,我又感到另外的距離。我的父母都上過大學,他們成長的家境比我現在要好,給我的文化熏陶也是別的全額獎學金學生不曾得到的。我是白人,偶爾能夠去一次演唱會或者買點小首飾。在家,我還算中產,拿著獎學金上起了貴族學校;但到了貴族學校,我卻忽然變窮了。
在調和這兩個衝突的身份過程中,我理解到,階層是多麼複雜又易變的。我的階層不僅僅取決於父母的收入,也和文化知識等更深的意義相連。
說回筆記本電腦:在高三下學期,我的戴爾筆記本電腦終於壞了,又買不起新的。我從學校借了一台纖細的蘋果 Mac,那瞬間我感覺到周圍的世界彷彿在起變化。我的確希望,不要每次發郵件的時候都讓我想起被電子產品定義的特權與階層;但
我又擔心,帶著這高級的本子坐在學校豪華的大廳里,會讓我失去我身份的重要部分。
在這所精英學校里的讀書的日子,這種雙重的緊張總是牽絆著我,或許我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感到舒適。(學校也懂了這一點,現在都給獎學金學生髮 Mac 了。)
但或許,
與牽絆相反,我也可以同時屬於兩個世界
:我可以站在學校百年歷史禮拜堂的講台上,也能在紐黑文的紋身店打鼻洞;被戴爾摧毀的優越,和被蘋果電腦隱匿的窮困,不斷地提醒著我,在我同班同學看似簡單的外表背後,或許也有著複雜的故事。我是一個全額獎學金的窮學生,但同時也受惠於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種族:講出這個故事也許不容易,但它依然定義著我。
2015 年,Northville,我一直把它當「家」的地方,被列為密歇根州
「最勢利」的地方
。我則更願意把它稱為「輕率」
。在 Northville 高中,最有生意頭腦的學生們都在賣三種東西:大麻,安非他命(一種興奮劑),以及試卷答案。所有這些,我的同齡人們在用它們之前根本不會多想一下。我們來自 Northville,我們中的大部分都不明白,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有什麼後果,我們自己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因為我們的父親們總會來收拾殘局:錢,或者關係。
我們做這一切,不顧後果,這大概也算一種特權?
幾年之前,當 rap 審美達到高潮的時候,男學生們都穿著胯襠褲,露出內褲,T-Shirt 外面掛著大金鏈子,彷彿能值他們一周的生活費,模仿著他們最愛的歌星。他們一邊唱著 Jay-Z 或者 Eminem 的歌,歌詞內容是怎麼在種族主義和貧窮中野蠻生長;但馬上他們又會學著他們的父母,大罵政府「共產主義」的福利政策。
他們在學校樓道里,沖著同性戀、有色人種和殘疾人大罵基佬、黑鬼和瘸子;然而在我的記憶中,學校卻從來沒管過,除了象徵性、不走心地通報批評以外,就任其繼續橫行霸道。
讓我懊惱的是,
我也會時不時地落入這種不顧後果的思維模式中。
我有一次隨口問我的朋友(她家經濟條件很不好),她想選哪門大學先修課程,她回我說她一門都上不起。我忘了她現在的狀況有多差,卻不假思索地問了她這個尷尬問題——我發現自己也患上了讓 Northville 病入膏肓的惡疾,那種我所厭惡的淡漠和不負責,讓我忘記有人甚至連考試都付不起。
除了潛在的傷害以外,
這種輕率又給我了一種虛無感。
淺薄又物質的我們,總是急著做下一件事,從不觸及本質,不假思索地就開始爭吵卻從來不認真傾聽,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不停地往前,而去哪裡、怎麼去以及代價如何,都不在我們的考慮中,我們試圖抹去所有行動的目的。而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離開 Northville,
去到一個人們能夠有意識地行動、考慮行動後果的地方,選擇更深地思考,問問題,尋找合理的答案,走出他們既有的狹隘理解。
於此際,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夠想得更周到,了解更多,以及最重要的,更深思熟慮一些。我記得 6 歲的時候,陽光充溢著寬敞的房間,母親手握吸塵器在房間里穿來穿去;9 歲的時候,坐在沙發上看迪士尼動畫,電視嵌在牆中間的小洞里;12 歲的時候,每個房間里掛著的西班牙鄉間拍攝的家庭照;14 歲的時候輪到我仔細地為這所大房子的每一寸地毯吸塵,然後折好剛從烘乾機中拿出的柔軟的襯衫。
我喜歡這間房子,我喜歡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牆上的樣子,在屋子的任何角落都能找到書和雜誌。
但是母親手握的吸塵器不是我們的;我們從來沒買過有線電視;照片也不是我們家的;我疊好的柔軟襯衫從來沒穿過。房子不是我們家的,我媽媽只是一個清潔阿姨,而我是她的幫手。
我父母二十多年之前作為難民從摩爾多瓦來到了美國。
我母親做過許多奇怪的工作,但有了我之後她決定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她在報紙上登了一則房屋清潔的廣告,一對教授夫婦來雇了她,成為了她的第一個客戶,而他們的房子成了我們謀生的根底。經濟蕭條來了又走,而母親總是準時在周一、周五(偶爾周日)出現在房子里。她整天帶著橡膠手套,拖著吸塵器吸著似乎好幾公里長的地毯;她擦過的玻璃數量估計能抵上一座摩天大樓;吸塵器和手套可能換了又換,但工作從未改變。她的家庭在摩爾多瓦種黃瓜和西紅柿,她花了不知多少時間跪在地里,耐心又細心地照料著作物,就如同教授夫婦招待他們的門客一般。而今天的她,則用吸塵器在勞作著。
教授的家對我來說,彷彿是我窺視社會另外(更富裕的)一半生活的透鏡。
他們很少在家,所以我可以看到家裡他們留下的痕迹:微皺的《紐約時報》攤在廚房桌子上,半開的舊書放滿了書房,電視總播著《國家地理》頻道。我曾將這些痕迹,看做名流們通向富裕的道路——我開始從學校的圖書館借書,每天雷打不動地讀新聞。他們的家是我夢想的避難所。
在那裡,一個戴著眼鏡的書獃子,在《彭博商業周刊》里讀到了關於矽谷的神奇故事;在那裡,一個移民家庭的兒子,讀到了一個叫巴拉克·奧巴馬的年輕參議院,一個移民後代,如何立志要成為總統;在那裡,我看到的生活告訴我,一個移民也可以在美國成功。一個人可以靠體力,也可以靠頭腦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對教授為我留下了他們成功的要素,而我目前為止的一生,都在嘗試做出我自己的回應。
終究,
是我母親的吸塵器支撐起了整個家
,吸塵器的轟鳴聲不斷提醒著我,我是怎樣才能有機會開著車去學校,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我母親親力親為的勞作在書寫著「美國夢」。她手裡那台藍色的吸塵器,曾經支撐著我生活,而我希望有一天,我的文憑也能支撐起她的生活。
綜合自:
1.https://www.nytimes.com/2017/05/12/your-money/2017-college-essays.html
2.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6/05/12/your-money/student-college-essays-about-money.html
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 別處World,微信號:else-world,
一群世界的異鄉人,浪遊在「別處」,談論生活、人類以及美。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別處」故事。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中國留學生在美撞車跳海自殺,前途一片大好的他究竟遭遇了什麼?
※飛機延誤被困底特律,我和賓大學姐用300美元度過了一周
※美國五大高富帥,到底誰才是穿衣顯瘦脫光有肉的那一個?
※BBC直播出現故障,王牌主播鏡頭前呆坐4分鐘:居然還有這種操作?
TAG:INSIGHT CHINA |
※在加拿大留學的學子們,回國時這件事要特別注意
※他,令北大學子們都羨慕的學霸,多次獲國際大獎,被稱為數學神童
※這個專業是寒門學子翻身的不二選擇,在大城市安居不是問題
※為什麼寒門學子在這些美國普通公立大學成功逆襲?
※這八所大學不交學費,每個月還有補貼,適合寒門學子就讀
※大學裡的這些「誤區」,送給即將進入大學校門的學子
※唐朝第一學府,有錢都進不去,學子身份嚇人,大唐文化的熔爐
※它們雖是「部屬大學」,卻專為中等學子所設,五百多分就能考上
※清朝學子赴美留學本是陰謀?美國一時失算,剛好成就我國發展
※這三所新的「國字型大小」大學即將「橫空出世」你會是第一批學子嗎?
※寒門學子不用開掛,也可擁有逆襲的機會!
※好就業收入高,這幾所「電力大學」,值得家長和學子參考!
※寒門學子不要報這4個專業,學費高還難學,沒人脈工作也難找
※大學最燒錢3個專業,寒門學子要慎重選擇,不然會耽誤自己前程!
※這所大學被評為實力單身大學,廣大學子實力吐槽!哈哈
※拿助學獎金的寒門學子,為什麼每天這樣吃飯都會遭到投訴呢?
※國學大師于丹被北大學子轟下台,只因她做了這件事讓所有人都不滿
※喜歡工科的學子,選擇這些學校的這些專業,絕對沒錯!
※程序員依然是這個時代,貧寒學子翻身的不二選擇
※這是寒門學子家裡最醒目的「裝修」,記錄和承載著他們所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