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自稱崇禎的第13代後人,有免死丹書鐵卷為證,卻不姓朱

此人自稱崇禎的第13代後人,有免死丹書鐵卷為證,卻不姓朱

歷史上,每逢改朝換代之時,都會發生一場巨變,血腥程度不忍直視。在明末清初之時,滿族人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對漢人進行了大規模的肅清,理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滿人頭腦簡單,一說統一大清江山想到的必然是用武力解決一切。在清朝統治時期,漢人數量急速下降,這其中明朝皇家的後裔也無法幸免於難。不過在山東張家桐村有個人自稱崇禎的第13代後人,有免死丹書鐵卷為證,卻不姓朱。

張家桐村位於山東的夏各庄鎮上。顧名詞義,因為每個人都姓張,所以張家桐村的名字就的來得來了。這些村民號稱是當年沒落的明朝貴族。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姓張的皇帝呢?正統歷史文獻中好像沒有任何記載。這些村民解釋道,他們是改名換姓而來。這解釋也倒是合情合理,所以張家村裡就是全是明朝皇室後代了。

不過這二百來號人都是皇室後裔是不是有點誇張呢?咱們先看看史書裡面怎麼說。明代到清代雖然花了沒多久時間,但是清朝統一全國也是費了二十年。這其中有一段權力的真空期,也就給了那些險些被滿人趕盡殺絕的漢人極好的逃亡機會。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後,心思大變。他看見奢華的紫禁城宮殿,就想著能夠把它據為己有。什麼發過的誓許過的諾,一轉眼就忘了。李自成就想著如何能夠成為下一個崇禎皇帝,重新舞動起大明的旗幟。成為一代帝王。既然要反清復明,那就得多留點自己族群的後代,李自成那會就想盡辦法保護好明朝人,尤其是崇禎皇帝的後代。

肯定有人會問,你要當皇帝給誰當不行,為什麼非要明朝人呢?其實不然。封建時代中國人還是很無知的,特別仰視權力,聖上說的話都是對的。老百姓沒有思考能力,這樣的思維方式延續到現在。李自成也免不了有這種思想。他既然想當明朝的皇帝,那麼就得承認前朝的正統性,也就是表示對前朝的極大認可。可是崇禎皇帝的後代怎麼能受得了被一個外人領導呢?所以這些後代肯定是反對李自成的,李自成也對此非常惱火卻無能為力。一方面李自成想除掉反對者,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著封建思想。這場戲有點意思。

不過李自成這如意算盤還沒開始打,就挫敗了。他以為把帝都拿下就萬事大吉了,想的美。張獻忠、還有北邊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等著機會收拾他呢。一個不小心,李自成就被擊敗了。李自成敗就敗在自己這個空想主義的腦袋。這下好了,他囚禁的明朝後代一溜煙兒地逃走了。這就有了前面說的張家桐村。

村中有位67歲的老人,他掏出家譜向記者證明他是崇禎第十三代後人。據老人透露:崇禎的兒子定王朱慈炯帶著一家老小厝慌而逃。因為南邊有一大批起義軍,所以只能往北走。北邊暫時還沒有起義軍趕過來,這一路上的百姓守衛還都向著明朝人。朱慈炯手裡還有丹書鐵券,也就是皇帝給的免死金牌,給了他足夠空間逃跑。他一路跑到了山東,找好地方藏了起來。這一藏可倒好,直接藏了十幾代傳人出來。幸虧有這位老人出現,這段故事才有人了解。文中說的丹書鐵券在老人授權的情況下,歸政府保管處理。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悲喜交加。很多時候我們愛說老古人盲目愚忠,總是對前朝念念不忘,阻止歷史前進。不過仔細想想,在現實生活我們其實很需要這樣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要不老想著改朝換代,都是大奸臣,天下可要打亂了。所有人都爾虞我詐,阿諛奉承,說好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真成一句空談了。老百姓自己也別想著過好日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還有這些殘忍酷刑?專門對女性使用,女囚寧可去死也不願受罰
一個農民修豬圈發現一個古墓,挖出了一個疙瘩,竟然是無價之寶

TAG:一品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一開國大臣,臨刑前對大喊:我有免死鐵卷,皇帝:那個沒用
《有匪》:周翡姑娘,願你在冷鐵卷刃前,得以窺見天光
大將軍勤王有功,皇帝賜他高官、免死鐵卷,結果他看到詔書和寶物後立馬造反!
開國功臣拿出鐵券請求免死,鐵卷上一行字卻要了他的性命,效果與如今商家手段相當
dnf這玩家開出12黑鐵卷都沒有這次深淵高興,人品爆棚!
《遠大前程》清璸鐵卷背後秘密被洪三破解,洪三被抓,依依能否歸來
抗日史中最美女漢奸 誤國誤民 自帶丹書鐵卷免死 能夠逍遙法外
願你在冷鐵卷刃前得以窺見天光
《遠大前程》清璸鐵卷詭秘莫測,竟是永鑫三大亨命門
《遠大前程》清璸鐵卷沾醋後露出神秘古詩,陳思誠與伊莎深山尋寶
《遠大前程》原來清璸鐵卷才是三大亨的軟肋,最後幫了陳思誠大忙
95後超模真會玩,電線杆、鐵卷門、消防栓都能畫在臉上!
《遠大前程》清璸鐵卷和神秘古詩另有玄機,霍頓和陳思成發大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