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恐怖片的情書,怪物大亂燉《林中小屋》才是好榜樣
(文/血奴鸚鵡)
《林中小屋》的確能夠算得上一部「寫給恐怖電影的情書」,最為出彩的大概就是其中那些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怪物了,不過當花絮以及畫冊《The Cabin in the Woods Official Visual Companion》出版之後,關於電影中各類怪物出自哪裡的話題似乎可以終結了,所以,不打算再聊這個已經快要被扒皮見骨的話題。
導演德魯.高達 Drew Goddard(同時也是編劇之一)與另一位編劇喬斯.登 Joss Whedon應該說並非第一次合作,翻開他倆的作品年表就能發現早在1997年倆人就共同導演&編劇系列劇《吸血鬼獵人巴菲》,倆人的作品都以恐怖、驚悚、奇幻、懸疑類為主。前者最出名的電影作品應該是《科洛弗檔案/苜蓿地》(編劇)和《末日之戰/殭屍世界大戰》(編劇);而後者最出名的電影作品自然是《衝出寧靜號》(導演)與《復仇者聯盟》(編劇)。有一句話說出來可能會有些得罪人,不過這好像的確是一個事實——恐怖、驚悚、奇幻、懸疑類的編劇與導演大多都是B級片的狂熱愛好者以及怪咖,所以,兩位怪咖湊到一起的結果當然是拍出一部完全可以被稱為「寫給恐怖片的情書」的恐怖電影。類似的電影還有一部《驚叫大電影/Chillerama(2011》,雖然電影由當今最富創造力的四位的恐怖電影製片人聯手打造,雖然《金剛》、《哥斯拉》、《狼人》、《科學怪人》、《致命武器》、《變形怪體》、《黑色星期五》、《迷霧》、《德州鏈鋸殺人狂》、《殭屍肖恩》等一系列恐怖片、B級片以及那部大名鼎鼎到堪稱不可超越的超級大爛片《外星第九號計劃》都慘遭「毒手」,而這部拍得惡趣味十足的電影電影拍得那叫一個惡趣味十足的電影如果與《林中小屋》相比,那根本就是米老鼠碰上伏地魔……不在一個檔次上呀。
為什麼要說米老鼠碰上伏地魔?
在迪士尼公司的音樂藝術大作《幻想曲》(1940年)中的第三部分《魔法師的學徒》(該段落在《幻想曲2000》中得到了保留),在這段無對白的音樂短片中,米老鼠所「飾演」的是一個見習魔法師,某一天米老鼠在師父出門後偷懶利用魔法控制掃帚幫自己幹活,卻沒想學藝不精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根本就是一個賣萌無下限的魔法菜鳥。
伏地魔呢?說他是《哈利波特》中最強大的巫師真不為過,不過黑巫師永遠是黑巫師,無論其多麼強大,即使強大到大多數女巫和男巫都不敢提他的名字,但是「他一直孤立無援;所以他從未真正活過;所以,他註定要被會有愛的人殺掉。」
伏地魔的這種「尷尬」與恐怖電影在電影界的地位十分類似,雖然有專為科幻類及恐怖類佳作設立的土星獎,但是無論一部恐怖片拍得多麼成功與偉大,卻總是與國際A類電影節大獎無緣,打個比方吧:影史上只有4部恐怖片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分別是:
1973年第46屆《驅魔人》(影史上最為恐怖的電影)
1975年第48屆《大白鯊》(不過拿到了最佳音響、電影剪輯、配樂三個技術類獎項)
1991年第64屆《沉默的羔羊》(最終獲得最佳影片獎,不過也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很難被算做一部純粹的恐怖片)
1999年第72屆《靈異第六感》(6項提名,最終一個沒拿到)。
可能在學院幫老古董的眼裡,恐怖片無論拍得怎麼好,都只能算作是嘩眾取寵的「異類」吧?
關於這一點,《林中小屋》是不會放過的!
請看下圖(影片9分6-10秒處):
樓主本打算傻乎乎地數一下屏幕上有幾個亮點時,突然想到為何不偷懶百度一下,果然在帖吧中一棟標題為《〈林〉片中不能錯過的一些細節與思考》的小樓里看到了一句話:「其實大家搜索一下全球知名電影節或獎項的舉辦地,就豁然開朗了!這25個項目與目前知名的電影節舉辦地99%是吻合的。」 真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呀……除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柏林、威尼斯、戛納之外,其它如卡羅維法利、蒙特利爾、東京、開羅、聖塞巴斯蒂安、斯德哥爾摩、馬塔布拉塔、洛杉磯、芝加哥等等等等盡在其中。
哇哈哈哈哈!!!
那就先把這些城市給毀掉吧!
《林中小屋》的預告海報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電影《異次元殺陣/心慌方》,而電影中出現的怪物格子更是一種赤裸裸的致敬,只不過這一回立方體中關的不再是人類和各種機關,而是一群可以製造無數血漿炸彈的超級怪物,真不知道片中的神秘組織是怎麼把這些東西收集到一起的。另一幅手繪版海報採用了類似多維空間超現實手法,帶來一種強烈的無助感,無論從哪個方向無論走哪一條路,總之就是沒有辦法跳出這個早已布下的天羅地網。
更可怕的是,這五個可憐的年青人是一開始就被選中的。
還記得開場不久時出現在屋頂上的那個戴著耳機的傢伙嗎?這哥們蹲在房頂那麼老半天絕對不是晒晒太陽看看風景偷聽可憐的小夥伴們聊天的。
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安排好,只等著小羊羔乖乖地走進狼窩了。
電影一開始就出現的六幅圖面所表現的都是血淋淋的獻祭場面,而這些圖片是否為影片原創不得而知,只能說這些圖片應該表現了不同時期,不同人群,不同宗教的獻祭儀式。
畫面一:古埃及的獻祭儀式?畫面很簡單,沒有什麼標誌性的符號,儀式感在幾幅畫面里應該是最弱的,似乎只是簡單地砍下祭品的頭顱,與其後的幾幅畫面相比,這根本就是暴弱了。
畫面二:經搜索,此圖出自阿茲特克人(Aztec)的活人獻祭儀式,不過原圖中沒有石台上那個五芒星圖案。關於這一血腥的儀式,可以參考梅爾.吉布森執導的電影《啟示錄》中看到,雖然所表現的並非同一文明中的獻祭儀式,但十分類似,而那段情節根本就是血腥直白到「令人髮指」。
畫面三:不知道出自哪裡,不過在這幅「原圖」中可以看到中間坐著的那位接受祭品的人物座位下方的五芒星圖案。
畫面四:不知道出自哪裡,疑為電影原創,在背景中能看到與電影中相同的背景圖以及地面上的五芒星圖案。
畫面五:同樣不知道出處,地面上也有五芒星圖案。
畫面六:終於有一幅不用搜索直接認識的了!(鼓掌!!撒花!!!)這是由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彼得.保羅.魯本斯所創作的油畫《逆天使的墮落》。
無論原圖中有沒有那個五芒星圖案,電影片頭想要表達的無非是獻祭儀式的古老、血腥以及傳承,現代的獻祭儀式已經被高科技化了,不過看看下面這張截圖:
兄弟,你親的還是五芒星標誌吧?
呵呵……高科技的基地其實還是獻祭儀式的場所,在異形之母與兩位倖存者的對話中也能看出儀式的古老傳承與獻祭的目的是為了安撫古老的神靈以拯救全人類,按照《林中小屋》的邏輯,任務失敗……人類似乎沒有辦法被拯救了。
這個看似周密的獻祭計劃怎麼會失敗呢?
弄錯了對象和順序?
關於這一推斷,請允許我保留一下意見,不過電影為什麼要如此安排我也不知道,看恐怖片或者B級片的時候邏輯什麼的有時不是那麼重要,看電影的最終目的還是娛樂,太過認真就不好玩了。
※《背馬鞍的男孩》:近乎荒蠻的罪惡
※溫子仁開啟的電鋸驚魂宇宙,堪稱恐怖片史上整體水平最穩定的系列
※《陽光燦爛的日子》:年幼時我有很多理想,如今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從變1到變5,賣拷貝挖的坑可繞塞博坦星一圈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
※一部寫給「怪物」的情書
※寫給一朵小野花的情書
※人性恐怖漫《情書》,隔壁班的變態總給我寫情書
※寫給某個小臭的情書
※《情書》——櫻花一樣的愛情
※《水形物語》是陀螺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一封寫給大男孩的情書
※寫給豆豆的小情書
※杜牧揮毫寫下的一封「情書」《張好好詩》
※寫給麻麻的情書
※做皮雕就是給自己的生活寫情書
※千古第一情書,最好的「情書範本」,寫情書不用愁啦!
※師哥搞笑漫畫世界:獃頭用血寫的情書,是小茵換衣服,他偷看時流的鼻血?
※寫給黑怕的一封情書
※壁紙 給你的情書
※這些大師寫的情書,看得我面紅耳赤!
※遊戲里的貓貓狗狗,是開發者寫給寵物們的情書
※雪,是愛你的人寫給你的《情書》
※姜文用《邪不壓正》給兒子寫了一封情書:成長是你唯一的出路!
※甜品,是寫給自己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