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魏武揮:編輯尚未死去,但他們的權力正在弱化

魏武揮:編輯尚未死去,但他們的權力正在弱化

文 |魏武揮

▍一

其實,大多數錯別字只是有礙觀瞻,本身並沒有什麼打不了的(我這裡寫了一個錯別字,影響你理解了么?)。

資料圖:網上流傳的搞笑圖

早年傳統媒體時代,較真錯別字大部分是出於經濟原因。

要修改已經刊發出去的報紙雜誌乃至書籍,成本巨大。

所以,在下廠印刷之前,必須慎而又慎。

媒體好歹都是文人扎堆的單位,寫錯了字,實在是很沒面子,但挽回面子要費的功夫太大。

數字網路時代就全然不同。

只不過,12年興起的微信公眾帳號,卻有個法則:內容一旦推出,除非你刪除這條內容,想修改?那是沒法子的。

故而,最近這幾年,錯別字問題,又提上了檯面。因為很容易被發現,內容生產者不好改了嘛!

今人較真錯別字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是很搞笑的。

因為其實有更多的詞法問題,躺在那裡,也沒什麼人管。

試問你見過幾個人用對「空穴來風」的?

又試問你見過類似這樣的文字否:張三升任部門總監,其過去連個經理都不是——太多人不曉得怎麼用「其」。

再試問你見過多少「***是偽命題」的說法?

命題只有真和假,並沒有偽,而且命題本身必須是一個判斷而不是一個概念。

只是,假命題、偽概念,聽上去實在沒有偽命題來得有氣勢,多少人在那裡胡亂使用,又有多少人說三道四過?

編輯當然有訂正錯別字、糾正錯誤詞法語法的職責。

但如果你以為編輯就是干這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可以這麼說,編輯,其實是一種權力工種(寫成權利就錯了,這是少數的不能輕輕放過的錯別字)。

ta掌握了巨大的傳播權力。

有一種稱呼就可以顯示出來。

如果一個人掏出名片來是什麼「總編輯」、「主編」,你就應該知道,ta管人。

但並沒有什麼人會冠以「總記者」的頭銜。

至於首席記者,那是一種榮銜,也是很多傳統媒體內部為了解決待遇問題但崗位不足時發明出來的一種和待遇有關的職銜,本身並不代表ta管一堆記者。

真正管記者的人,是總編/主編。

記者做得好,可以繼續做,做成名記,一直干到退休,也可以寫而優則仕:做成管記者的總編/主編。這個道理和程序員做好了可以選擇繼續做高級程序員,或者改任技術總監去管程序員一模一樣。

稍微有點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的人都知道「議程設置」。

議程設置在整個傳播學的歷史上位置非常重要,它結束了傳播效果有限的普遍認知,開啟了強大效果論的範式。

它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證明了兩件事:媒體在影響人們對世界諸事的重要度排序上、以及影響人們如何思考重要事件上,有著強大的效果。

但很多傳播學教程並不會告訴你,究竟是媒體中什麼人掌握了議程設置。

經營人員?發行人員?采編人員?

是采編人員中的編(編輯),不是采(記者)。

編輯幾乎可以決定一篇記者的稿件能不能刊發,也能決定一篇稿件在媒體上的位置。

編輯還握有起標題的權力,以及,寫編者按這種導讀性質文字的權力。

字型大小、字體、乃至字的顏色,都是編輯決定的。

而以上這些,統統影響著議程設置。

今人對編輯的輕視,我推想,可能是網路時代初啟時,網編大多數乾的事情都是複製粘貼——這事我在2000年也干過。

今人喜歡用小編這個詞,這是天大的誤會。以前只有小記老編。編輯都是記者升上來的,不會小的。

網路時代剛剛到來之時,人們對互聯網的認識並不像今天那樣以為舉足輕重,網路內容也大多數實際上複製於傳統媒體,這造成剛一開始,網編真的沒什麼技術含量。

但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網編事實上也開始掌握權力。

他們比傳統媒體的編輯們,由於技術的原因,還多了一項權力:把已發布的內容撤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刪稿」。

試舉兩例,都是真實的事件。

某以海量快速立身且事實上拿到第一的門戶,其員工一向高傲。06年有一次我以一初創互聯網公司的高管身份去拜見該門戶某頻道主編,吃了一頓飯,結果讓人掏了錢,我以為我乃魔都前去之客,彼為帝都地主,理應他們付賬。回來後被多人驚呼:你竟然讓他們買了單!要知道他們吃飯從來不付錢。

某死掐著上述門戶自封第一的門戶,某頻道主編大婚,該頻道所在行業的大小公司,來了一堆又一堆道賀。一場私人婚宴,最終大概被搞成了一場PR大趴。

誰說網編是小編?

編輯們(無論是傳統媒體的,還是網路媒體的)的權力正在弱化。

這和議程設置到底掌握在誰手裡有關。

07年,某搜索網站的廣告收入超越某門戶網站,這標誌著從甲方眼裡,也認為某搜索網站比某門戶網站更值得投入——用戶眼裡,某搜索網站的訪問量早就超越了某門戶網站。

某搜索網站也有議程設置,一張網頁,如果出現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和出現在第十頁,第一百頁,被點擊的概率天差地別。

但誰在容易被點擊的位置,除了付錢,就只剩下:技術因素(某搜索網站自家產品不在此例)。

演算法接替了人工編輯,在決定議程設置。

進入移動互聯網後,演算法分發被頭條這樣的內容客戶端繼承。頭條的首屏二屏三屏等等,內容的位置,並非人工決定。

另外還出現一路分發方式:社交分發。典型的場域就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公號內容的傳播事實上極度依賴朋友圈。

社交分發的議程在用戶自己手裡:你關注誰(微博)、你和誰結為好友(微信),幾乎決定了你會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如果你非常討厭你看到的內容,你可以取關(微博)、屏蔽乃至拉黑(微信),還自己一片清靜。

在強大的技術、工程、產品面前,其實文科生為主的編輯們,是很弱小的。

以至於在去年,東方網的徐世平實在憋不住,連寫兩封公開信與微信叫板,但卻無疾而終。

分發其實就是內容發行,在過去媒體三種人中地位最為低下的發行,現在搖身一變,掌握了根本的傳播。

如果不考慮行政方面的因素,技術事實上掌握了傳播的最底層權力:它可以用演算法遏制傳播甚至是索性終止傳播。

但如果把渠道的傳播能力放在一邊,我們又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編輯的力量,似乎又在加強。

標題幾乎決定一篇文章的生死。

而標題的製作,至今,仍然掌握在編輯的手中(並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更不是什麼技術或渠道)。

移動時代的小屏幕,使得人們不可能首先接觸到大段的文字,他們第一感知的是:標題。

就在可能連一秒鐘都不到的時間內,這個標題是否足夠吸引到ta去點擊,已然決定。

內容生產方已經很難把控渠道,但內容生產方彼此的競爭,編輯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工智慧正在悄然崛起。

今天,AI的確能夠寫出語句通順的一篇文章,而且,保證沒有錯別字。

AI甚至能夠寫詩,還不止一首。

對於今天的AI來說,校對文章發現詞法語法錯誤,大概是小菜一碟。

但如何起一個易發點擊且雅俗共賞又絕非標題黨的標題,至少到現在,還是人類的事。

更進一步的,策劃與選題,這個多年以前就屬於編輯的工作,也依然掌握在人類的手裡。

編輯尚未死去。

————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

魏武揮|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新媒體的實踐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我去過茂縣山體垮塌那個村
席越:在加拿大選保姆有個好辦法
雲也退:罵猶太人的,往往自己就是猶太人
姚遙:怎樣在才能高層建築火災中保存生命
陳念萱:忘年交的詩情畫意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基因編輯的患者之聲: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做關於我們的決定
這些編輯都能呼風喚雨,但誰才是真正的時尚女魔頭?
葉盛:不該被編輯的嬰兒,該被編輯的我們的心
孔明:編輯的魅力
「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真正的進步,不是技術的無底線濫用
還記得去年的艾滋病編輯嬰兒嗎?研究發現她們可能還會改變智力
卸妝不對,顏值報廢!讓編輯意外的,竟然是它!
海賊王:編輯粗心劇透大蛇能力,官方緊急修改,你發現了嗎
我是如何轉行做時尚編輯的?準備好這些,你也可以!
基因編輯嬰兒追蹤:該被編輯的是我們的心
能徹底治癒癌症的基因編輯技術,是否會改寫人類未來?
編輯部的靜電女孩們,都用這些來「鎮靜」自己的頭髮
英國媒體被抨擊:安德魯王子醜聞極力弱化,梅根當編輯卻被狂罵
張鋒等基因編輯權威人士:「賀建奎的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中國第一位女編輯,選丈夫不看長相不要財,因要求特殊,終身未嫁
基因編輯嬰兒,四方竭力澄清,評:若假,是笑話;若真,是醜聞!
王俊凱更新動態後重新編輯,修改的內容讓粉絲們哭笑不得
原來時尚編輯們都要買的是這些?
都是穿「大衣」,為何你穿得土氣?時尚編輯直言:不懂揚長避短
編輯如何讓金庸先生不自願地成為武俠小說「泰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