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0000年前的「大眼萌」
作者:盛捷、季承(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提到「大眼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它?
GIF/688K
還是它?
GIF/675K
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它:
復原圖(繪製:楊定華)
眼熟么?
導演斯皮爾伯格學的是古生物吧?
不過,咱今天要講的這個主角可是生活在水裡的。
這種遠古水生生物不但長得萌,而且,它還有一個夢幻且美味的名字
——巢湖安琪蝦(A.chaohuensis)
(剛剛,新鮮出爐的中文名)
TIP:
巢湖安琪蝦是Ankitokazocaris(安琪蝦)屬的一個新種,它們屬於一類名叫Thylacocephala(袋頭類)的底棲型海生節肢動物。
這些「袋頭類」們,具有左右對稱的非鈣質雙瓣殼,一對大複眼,三對大捕食足,8-16組游泳足,8對鰓以及分節的體節。
巢湖安琪蝦復原圖,比例尺為1cm
此次巢湖安琪蝦的化石,
是由中科院南古所博士季承
與國內外合作者們,
在安徽巢湖魚龍生物群
(即下三疊統海相地層)中發現的。
發表的這三十塊安琪蝦化石,
平均長度在3cm左右,
最大的一隻達5cm。
中科院南古所博士季承展示其中一塊巢湖安琪蝦化石
2.5億年前的一日,
位於中國安徽巢湖地區的海底,
「蝦丁興旺」的「大眼萌」家族,
正在水流緩慢的淺海海底
跳廣場舞時,
突然¥#%…&¥(此處省略n個字),
它們和周圍小蝦們一同,
被泥漿掩埋了。
結果就變成的樣子。
巢湖安琪蝦化石,比例尺為5mm
說到這裡,
我們要強行科普
安琪蝦化石所在的
「安徽巢湖魚龍生物群」。
TIP:
安徽巢湖魚龍動物群是以產巢湖魚龍為特色和優勢類群,鰭龍類、魚類、菊石、雙殼、牙形類共同繁榮的珍稀早三疊世動物群,是世界範圍內最完整保存的、最原始的中生代海生脊椎動物群之一。
巢湖馬家山地區發現的魚龍化石
巢湖馬家山地區發現的一個分娩「瞬間」的魚龍化石
我們的蝦萌萌——安琪蝦便與這些魚龍們生活在一起。
發現巢湖安琪蝦化石的意義:
1.巢湖安琪蝦的發現,是科研人員首次在我國下三疊統的地層中發現袋頭類動物。
2.巢湖安琪蝦與產自日本和馬達加斯加同期地層中的同屬材料關係密切,這說明,在早三疊世,三地區便存在重要的古地理聯繫。
除此之外,
科研人員們
還研究了疑似「大眼萌」的
「便便」化石。
科研人員
在巢湖安琪蝦化石的周圍,
發現幾枚內含牙形刺的糞化石。
根據其大小和表面形態,
科研人員初步排除這些「便便」化石
來自於海生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可能性。
這些化石長度在1-2cm,
寬是2-3mm。
通過對現生節肢動物身體與糞便大小,
及志留紀「袋頭類」的殼
與腸道的大小的比例關係,
推出這些「便便」化石
可能來自於同層位的巢湖安琪蝦。
巢湖安琪蝦化石旁,科研人員發現含牙形刺的糞化石
由於巢湖安琪蝦
具有發達的複眼和三對大的捕食足,
曾有研究認為
它應具有主動發現並捕食
一些小型動物(如小蝦)的能力,
進而推斷,它們也可能捕食牙形動物。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牙形動物呢?
註:前方高能……
TIP:
牙形動物是一類已滅絕的海洋原始脊椎動物,形似泥鰍。(竟然也是大眼睛。)
牙形動物復原圖
化石記錄中,完整動物個體很少發現,大量保存的是牙形動物的磷灰質器官,稱為「牙形石」或「牙形刺」,其廣泛存在於寒武紀到三疊紀海相地層中。
牙形動物復原圖
牙形刺大小一般為 1 mm 左右,最大 7 mm,形態多樣,由於演化迅速,全球廣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層學意義。古生代與中生代的劃分,就是由牙形刺Hindeodus parvus的第一次出現作為界限。
牙形動物化石
科研人員
在幾枚破損的巢湖安琪蝦殼體中,
發現了牙形刺的保存,
或與其取食行為有關。
所以,
也算是首次發現
「袋頭類」節肢動物
與牙形動物之間捕食關係的證據。
幾枚巢湖安琪蝦殼體中,發現了牙形刺的保存(圖g紅框內即為牙形石)
該論文近期刊登於《德國古生物學雜誌》(Pal?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資源地層學與古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以及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資助。
※中科院夏令營第二波,快來!
※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發射成功!乾貨看這裡
※蚊子吸血也「挑食」嗎?
※字詞典附錄里的地質年代表,原來是這麼看的
※散落的鑽石其實是……
TAG:科學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