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劉邦項羽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劉邦項羽

原標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劉邦項羽

聽 理 想

聲 音 的 教 養

楊 照

史記百講

聽課筆記VOL.3

兩個多月的時間,《楊照史記百講》進行到了三分之一。可能是楊照老師覺得過了「預熱」期,聽眾對《史記》的寫作方式跟他的解讀方法,都有了些了解,這時候正適合大戲開鑼,最近十七集「楚漢爭霸」,給出到目前為止音頻節目最精彩、最驚心動魄的故事線。

楚漢相爭,精彩!現在的人也知道,也因此有了許多的影視改編,不光是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甚至包括那一場《史記》中不到兩千字描述的鴻門宴。

劉邦PK項羽,劇情我們大體都知道。但楊照首先提供了非常不一樣的視角:即要把《項羽本紀》跟《劉邦本紀》對照來讀,並要參照《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等等篇章,藉此,讓我們可以體會,同樣的事件,不同當事人的心態、行為模式,還有司馬遷背後的深意。

由此想到因《冰與火之歌》大放光彩的POV寫法(Point of View,視點人物寫作),跟《史記》寫漢朝初年如此相似。十幾集,一口氣聽完,再讀兩遍原文,著實過癮。

限於篇幅,僅舉一些《項羽本紀》跟《高祖本紀》的摘抄和楊照的解讀,一窺司馬遷如何處理這出「雙主角」大戲。被司馬遷及後人歸為「無賴」個性的平頭百姓劉邦,如何最終戰勝「英雄」項羽贏得了天下?

歷史的真實遠比影視作品精彩。

------

1/ 家世

貴族 VS 百姓

項羽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劉邦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摘 錄

楊照:《項羽本紀》太史公一開頭就寫項羽的來歷,但不只寫項羽。一開頭就說,項籍,這就是項羽的本名,他是下相人,他剛剛在歷史舞台上出現的時候,24歲。他跟隨著他的叔叔叫做項梁。項梁的父親,也就是項羽的祖父,是楚將項燕,項燕是誰呢?項燕就是到了秦在滅六國的過程當中,楚堅持到最後,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大將,他是在帶領軍隊跟秦的大將王翦打仗的時候,吃了敗仗所以被王翦所殺的人。短短几句話告訴我們項羽的來歷,他是楚國軍事貴族之後。

有趣的地方是如果我們對照看,太史公用什麼樣方式寫高祖劉邦呢?他寫高祖的方式跟寫項羽完全不一樣,他說「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不要小看這短短的幾句話,這其實意義深遠,因為它最重要的就是彰顯了劉邦的出生是如何的平凡,為什麼說光這句話就知道劉邦的出生很平凡?因為他到後來當到了皇帝,可是爸爸叫什麼?他媽媽叫什麼?其實他爸爸媽媽沒有留下名字。什麼叫「父曰太公,母曰劉媼」,翻譯作今天的大白話,那就是他爸爸就是劉先生,他媽媽就是劉媽媽。如此而已。

跟項羽相比,項羽的祖父是誰、他的叔叔是誰,全部是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人,但劉邦,是那這樣的一個卑微的出身。

——《楊照史記百講》第20期「歷史不只有成王敗寇」

2/皇帝夢

自信 VS 羨慕

項羽

彼可取而代也。

劉邦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摘 錄

楊照:秦始皇巡行天下時,經過東南,到了會稽。這個時候項梁帶著項羽一起去看秦始皇的仗陣。項羽就自言自語發出話來,他說:「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說我也可以變成那樣的人,叔叔一聽到他講這個話,急忙的把他的嘴巴給掩住,告誡他說不要亂說話,說這個話會害我們一族都被殺。

劉邦因為當亭長的關係,經常要被派到咸陽去出差,所以他到咸陽出差的時候,跟項羽一樣,他也曾經一度看到秦始皇的行列。他的感嘆是:「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做人做到最過癮的時候,就應該是這樣。

這絕對是司馬遷刻意安排的對比,就是讓我們知道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兩個人最重要的共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敢於夢想別人所不敢夢想的。當看到秦始皇行列的時候,絕大部分人是顫抖、恐懼,不知所措,或者是感覺到自己如此的渺小,但是不管是項羽,還是劉邦,當他們看到秦始皇的時候,不會覺得我跟這個人之間有著決然不可彌縫的差距,只不過兩個人表現的方式又不一樣。

秦始皇鑾駕車馬模型

劉邦比較是一種羨慕的方式,他說好羨慕,如果做人可以做到這樣。那該有多好。這是他的性格,這是他本心的一部分,項羽當然就是更霸道的。項羽的霸道就是說你做的到憑什麼我做不到,所以項羽的說法是「彼可取而代之也!」

這也就是不只是一個開頭,這同時是一個伏筆。將來他們兩個人在彼此合作到競爭的過程當中,最後就會發現他們兩個人的出生跟他們兩個人的個性,決定了這兩個人在這一路上面他們所做的很多的事情以及所產生的最終結果。

——《楊照史記百講》第20期「歷史不只有成王敗寇」

3/造反的起跑點

百人 VS 萬人

項羽

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劉邦

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

摘 錄

楊照:司馬遷通過項羽瞬間斬殺會稽太守殷通這件事,來說明項梁跟項羽是用什麼樣方法參與秦末大亂當中。我們也就看到了項梁跟項羽兩個人之間的默契。項梁要算,殷通來找我,叫我幫他帶兵,我要接受還是不接受。項梁當下知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機會,但這個機會不是我來幫助你,而是我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把你手上的資源跟你的人馬搶奪過來,我可以自己起兵。那他憑藉的是什麼?憑藉的是他有一個能夠當場殺了殷通,而且還能夠鎮壓局面的這個武勇的侄子,項羽。叔侄兩個人配對,配成了一個既有謀又有勇的一個特別的團隊,因而能夠快速地崛起。

電影《鴻門宴》中項羽形象

再看劉邦,蕭何說:「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他說劉邦這個人就是會說大話,但真正做的很少很少。他說的很多,做的很少。這是周遭認識他的人對他的評語。

司馬遷又通過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劉邦身邊的人數(多半還是逃犯)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時候「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原來搞了半天,到現在圍繞在他旁邊,從他當時逃亡的十幾個人,實際上也不過就增長到大概百人左右。這個跟項羽當時一起來,他們家的家世所給予他龐大的力量,項梁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聚眾兩萬,我們就清楚地意識到在這個秦末大亂的起點上面,劉邦跟項羽有多大的差距。

《史記》用這種方式對照,說明如果單純是依靠人的努力,劉邦沒有任何的機會。如果我們把它當作是一個人生的賽道的話,他的起跑點比起項羽不知落後幾百公尺。他根本沒有機會可以追得上。

司馬遷最關鍵最重要的用意,就是他要還原在這個王朝真正開頭的時候,那個卑微的起點,王朝起於微,這如果是一個事實,就應該要被接受,一個王朝起於微,不是什麼丟臉的事,相對地反而是一個王朝明明起於微,卻要把自己講成那麼樣了不起,這才是像劉邦一般「無賴」的行徑。

——《楊照史記百講》第20、21期

4/勝利之匙

戰神 VS 長者

項羽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劉邦

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

摘 錄

楊照:項梁戰死之後,項羽必須要找到一種方法承擔起領導的地位。這個時候,原來楚懷王和宋義兩個人並沒有把項羽看在眼裡,也不並覺得項羽作為項梁的侄子應該要自然地承襲他叔叔的地位跟權利,但是這個時候,項羽找到了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在歷史舞台上快速地崛起、快速地躥高:這件事情是宋義帶著部隊,本要去解救被秦軍團團圍住趙國的巨鹿,可是宋義把軍隊帶到了安陽之後,止在黃河岸上面46天都不動。項羽藉機殺了宋義,然後讓大軍渡河去救巨鹿。

項羽做了他在軍事上面最大膽的決定,有兩萬的軍隊已經渡河了,這個時候項羽把留下來還在河南岸所有的軍隊全部一起帶過河,他不留後備,而且不只是所有的軍隊都渡河,渡過河之後就把船給沉了,而且把燒飯的鍋子也打碎。幹什麼?軍隊在身上只留三天的乾糧,幹嗎呢?就是告訴所有的士兵說,第一,我們不回頭,我們沒得回頭,因為沒有船;第二,如果你打不贏,沒有辦法打勝戰,沒有得回頭,你是死;還有,如果你們不努力打,你們想要拖著,跟秦兵相持超過三天,你也是死,因為你沒有食糧了。用這種方式,叫做「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這個故事、這個過程也就在後來留下了「破釜沉舟」的這個成語。

打贏這場仗之後,項羽變成諸侯上將軍。換句話說,他從統領楚的這樣一個角色,變成了統領所有的諸侯。這幾乎是項羽在軍事上面的最高峰。

當項羽大軍在巨鹿大勝的前後,太史公在《高祖本紀》里講到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劉邦入關。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劉邦的形象

劉邦之所以能夠崛起,正是他在別人的心目當中,是項羽的對反。大家在項羽身上所看到的最可怕的東西,會在劉邦身上看到他完全相反的素質。楚懷王跟群臣商議派誰入關,「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什麼叫做長者,長者指的就是劉邦,什麼叫做「服義而西」,意味著不用純粹強悍的力量去壓服別人,用什麼樣的方式呢?用一種號召的方式說,反正你們被用這種方式統治和壓榨也很久了,如果你們願意投降,如果你們願意靠過來,我們可以讓你們得到溫厚以及休息的待遇。

這兩個主角的對比,到這裡出現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項羽,一方面他借有他在軍事上面的長才,他把他的生涯推到了頂峰。但是當他的生涯到達了頂峰的時候,相對他跟劉邦兩個人的差距正在慢慢地縮小,因為劉邦也找到了他自己可以發揮作用的一條不一樣的路,劉邦借著被視為一個寬厚的長者,被視為在這個亂局、亂世底下不會要擅殺或者輕殺的一個不一樣的將領,他慢慢地正在發揮他的影響力。這就是一個轉捩點,這個轉捩點上面,開始了接下來戲劇性變化的交叉。

——《楊照史記百講》第23、24期

5/戰場謀略

敵人 VS 朋友

項羽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南城。

劉邦

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

摘 錄

楊照:項羽領兵與秦朝大將章邯多次奮戰,後來章邯被趙高誣陷,又因楚軍的糧草不及,項羽終於同意章邯投降。章邯降楚之後,項羽碰到了一問題,就是如何處置章邯手下的軍隊。項羽於是找了黥布、蒲將軍來商量,這些秦投降的吏卒那麼多,而且心裏面不服,如果他們到了關中,那又是他們的家鄉,他們不聽話那怎麼辦?那到時候會壞事,會造成我們的很大的威脅,不如這樣吧,把他們統統都殺了。我們只要留章邯、長史新、都尉翳這幾個大將一起入秦就好了。在那樣的商量之後,就下了這個決定,在毫無防備的情況底下,一夜當中坑殺了20萬人。

我們又要換到《高祖本紀》,這個時候,沛公劉邦又在做什麼呢?

劉邦往關中前進,一路打,也不是那麼樣的順利,他到了昌邑,打昌邑打不下來。於是往西走,到了高陽,他遇到了一個特別的人,這個人叫做驪食其。他來求見劉邦的時候,劉邦正在洗腳,非常不禮貌、無賴的個性。

但當劉邦聽到驪食其指著他的時候,馬上「起,攝衣謝之,延上坐。」他馬上就知道他錯了,所以他趕快跳起來,然後把衣服整理好,而且向驪食其道歉,讓驪食其上座之後,用這種態度,他就爭取到了驪食其。所以驪食其就告訴他說,你現在不應該打昌邑,你應該要去打陳留。為什麼要打陳留?因為驪食其知道,在陳留有秦的部隊的積粟,在那裡有軍糧,如果你打下了軍糧,你有了軍糧,你要再做其他的事情,就容易太多了。

這裡相對應的關鍵就是,我們看看項羽跟他的部將之間的溝通的時候,當他覺得糧少,他是把部將們找來說,我們沒有糧食了,所以我覺得我應該接受章邯的投降,他告訴軍吏,軍吏就同意。到後來,當他發現秦軍軍中不穩,他又找了這些人來,然後說我覺得乾脆把他們都殺了算了。他們也就聽項羽的,把20萬秦軍給坑殺,在這裡沒有人給他真正的勸戒。

所以對照一看,我們就越來越知道,在這裡面項羽跟劉邦歷史命運的交叉點也就在於他們的個性,而這個個性能夠產生最大最大的差別,在於你跟別人如何互動,別人如何變成你的朋友,別人如何能夠提供你,你應該得到的或者你需要得到的服務。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智慧。

——《楊照史記百講》第25期「霸王和長者的待人方式有何不同」

6/面對勝利

約法三章 VS 西屠咸陽

劉邦

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人益又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項羽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摘 錄

楊照:當劉邦真正進入了咸陽,他下一個重要的考驗,是如何對待嬴子嬰,這最後秦帝國的皇帝。這個時候當然有部將建議他說殺了吧。沛公劉邦怎麼反應?沛公就說,楚懷王為什麼派我,因為能寬容。楚懷王看重我的,是我作為一個長者,我不隨便善殺,而且他說,「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你看這短短的幾句話,對應對照《項羽本紀》裡面所寫的,簡直就是對於項羽絕大的批判。劉邦光是殺一個嬴子嬰,他都覺得人家已經投降了,我殺他幹什麼,我殺了他對我自己有好處嗎?只會給我帶來災惡,但是項羽從來不這樣想,他當時一夜之間,就坑殺了二十萬的秦軍,兩個人在這裡面對比如此的強烈。

然後,接下來顯然也是在樊噲或者是張良或者他周圍的人的勸戒下,劉邦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把關中的這些父老豪傑們全部都叫來,找來了之後跟他們說什麼呢?就是「約法三章」。

這三條其實還可以濃縮成為兩條。就叫做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就這麼簡單,沒有別的了,就這麼樣約法三章,其他統統都不要了。

劉邦這樣的宣告,他明確地表達我來這裡是要幹什麼?我來這裡不是為了要統治你們,我是來為你們除害的。

漢函谷關遺址

那一面,項羽怎麼進咸陽的?項羽進咸陽是「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西屠咸陽,這四個字意味著他進去的時候是帶著軍隊一路燒殺進咸陽。

這件事情如果我們對應對照讀《高祖本紀》,才知道它的意義在哪裡,第一個,咸陽不是一個沒打下來的城,咸陽已經投降了,早就投降劉邦了,你需要「西屠咸陽」嗎?但這就是項羽。他一路就用這種方式,燒殺進了咸陽,跟劉邦進咸陽剛剛好相反,而且是多麼鮮明的對照,劉邦是當時咸陽仍然有守軍的情況下,打進到咸陽。然後馬上就放棄這種敵對的姿態,跟咸陽父老快速和解,倒過來,項羽要進咸陽的時候,咸陽已經沒有抵抗了,他竟然還是一路西屠咸陽。

接下來,「殺秦降王子嬰」,子嬰已經投降過一次了,子嬰投降劉邦,這等於是他投降第二次,就被項羽給殺了。再來,「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項羽做的是什麼事?

項羽一個重要的選擇是,我這個時候要回到故鄉去接受這些歡呼跟掌聲,比什麼都來得重要。這樣的一個虛榮,用去勸誡他的人的語言來說,這就叫作「沐猴而冠」。你怎麼可能把這樣的虛榮看得這麼重要,而不去考慮更深刻或者是更實際的事?你到底要不要統治天下?你如果要統治天下的話,什麼樣的位置,什麼樣的形勢對你是最有利的?你這些都不考慮,只想要一時的虛幻,這個人沒有機會的。

——《楊照史記百講》第26、30期

7/面對失敗

不斷再起 VS 自刎謝罪

劉邦

是時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復大振。

項羽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摘 錄

楊照:楚漢相爭幾年的變化過程,單純以軍事來作為決定,項羽仍然一直持續佔上風。所以我們看司馬遷寫的這幾年楚漢相爭的事件,我們會看到一而再,再而三在戰場上面項王勝、項王勝。項羽打勝仗,也就意味著劉邦就打了敗仗,劉邦打了敗仗,一直不斷地,把自己的軍隊跟自己的勢力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調整。

可是這也就是我們的看歷史的時候,司馬遷所給予我們的一個提醒:歷史的眼光經常跟現實的眼光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從現實的眼光來看,我們都很容易會誤以為項羽比劉邦更強。

歷史更廣大的眼光要我們問這個問題,那就是項羽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戰場上打勝仗,那為什麼劉邦沒有被他打垮?為什麼劉邦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捲土重來。

我們只要看司馬遷他在筆法上面的模式,每一次劉邦輸到這樣的谷底的時候,一定他身邊有人會幫助他。第二件事情是一定在他的陣營裡面,還有什麼樣的軍隊,還有什麼樣的勢力是他可以運用的。例如說他有一次在兵敗的情況底下,他逃出來,逃到呂后的弟弟的陣營當中去收呂后弟弟的軍隊。另外他有一個能人叫做簫何,簫何幫他動員關中的勢力,把關中的勢力派出關來協助他。又有一次,吃了敗仗之後他可以一路直接逃到了韓信的陣營裡面,然後就奪韓信的軍令跟印璽,帶領韓信的軍隊再重新來過。

項羽與劉邦的軍隊有個基本的模式,那就是,項羽在哪裡,他所有的勢力就在哪裡,是一個單一中心的勢力,項羽不在的地方,就沒有楚的勢力。但是漢,從一開始他就是一個集團,而且他是一個多中心的勢力。劉邦憑什麼能夠做到這一件事情,因為他敢信用人,他願意拉攏人,他願意給人家權力,他願意給人家分享,所以他旁邊有很多人可以以身以死效忠他。

——《楊照史記百講》第33期「為什麼劉邦能一次次滿血復活」

在楚漢相爭的最後,項羽敗走垓下,帶著僅存的一點點人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為項羽準備了小船,說:來吧,渡江吧。從烏江渡江之後到江東,江東這是你的家鄉,雖然地方很小,但是就算只有千里,也有幾十萬的人眾,仍然可以做一時一地的勢力。在這個烏江岸邊就只有我這一艘船,你上了我的船,我把你送到對岸去,漢軍追來了,他們沒有船他們過不了河,你就安全了。

的確有這樣的一個逃生的機會,可是這裡反而因為烏江亭長說「江東父老」這一段話,讓項羽做了不一樣的決定。

所以聽完了亭長的話,項羽反而笑了,他笑說既然是天要亡我,我渡江又能幹什麼呢?而且其實關鍵在後面,他說當時我帶了江東子弟八千人跟我一起渡江,現在我一個人回去,八千人沒有一個回來,江東父兄就算他們可憐我,同情我,讓我可以在江東捲土重來,我有這個臉嗎?就算他們不批評我,就算他們不問我說你當時帶去的這些人他們都在哪裡了?我們的子弟被你帶去損失喪命了,你一個人回來幹什麼。就算他們不這樣說,難道我就有這樣臉不問這件事情,沒有這樣的心去悲哀悲憐這件事情而感覺到如此的愧疚嗎?

所以你看這是他一連串自我的決定,他不渡江了,他不只不渡江,而且他下馬,他身邊所有的人下了馬,徒步,即使是徒步,他又殺傷漢軍數十百人,然後他才最後走上他的生命的終點。項羽最後是身死,不只是身死,而且還被分屍,為什麼還會被分屍,因為每一個人都想要搶到他身體的一部分去領賞,這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非常悲慘的命運。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的最後,寫到,項羽一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仍然沒有看清楚,他不知道之所以三年興起,五年滅亡,他自己要負起責任來。然而項羽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楊照史記百講》第35期「項羽之死」

楚漢相爭,我們從歷史課本和影視劇上已經看過不少,但「暗度陳倉」「背水一戰」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生?項羽和劉邦的真實面貌又是如何?也許只有真的看過了《史記》,你才會更有感觸。

也許你曾覺得項羽是英雄,但楊照老師通過剖析一個個《史記》中的史實和用字細節,可能會讓你無法再面對把他塑造成孤膽英雄的影視劇。

這裡的聽課摘錄只呈現出了劉、項部分對比的細節,楊照老師更有價值的講述在於,他在《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的對比解讀中,讓你真正認識他們、同時從這段歷史中獲得為人處世和政治決策的相關經驗。

楊照史記百講

音頻節目預告片

掃描下圖二維碼可購買節目

共100期,每周一、三、五更新,豆瓣app收聽

目前更新至第36期

下期筆記再會

本文編輯 | su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邦臨終前的兩個預言竟成現實!
最新亮點:漢初三大名將被劉邦無情誅殺,他只是為繼承者們挑刺!

TAG:劉邦 |

您可能感興趣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張飛!
還原歷史真實的朱元璋!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藥王」——孫思邈
還原歷史真實:歷史上真正的秦軍
還原真實的歷史
還原真實的袁世凱!
還原一個真實的海昏侯劉賀
歷史大揭秘: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隋煬帝「楊廣」!
三晉史話: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商紂王並非頂級暴君,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
千古罪人李鴻章?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李鴻章!
還原真實的摩羯座!
呂布真的很帥嗎?還原歷史真實的呂布!
還原真實的曹操:歷史上比竇娥還冤的幾件事
還原真實的唐代仕女形象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
唐代劉禹錫的《蜀先主廟》,還原一個真實的劉備和劉禪
英雄還是小人?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呂布!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
還原史上真實張飛:能文能武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