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落的石頭和貝殼,為何你能一眼就分辨出貝殼才是生命?

散落的石頭和貝殼,為何你能一眼就分辨出貝殼才是生命?

2個月前,新經典文化的劉明春編輯送我一本書,日本科學家的福岡伸一寫的《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該書的封面

我翻了一下序言,立刻被裡面提出的問題吸引住了:

我們能在一瞬間判斷出眼前的東西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那麼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生命到底是什麼,有沒有明確的定義?

是啊,如果我們漫步海邊,海灘上有各種各樣被浪花衝上岸的東西。即使你以前沒見過海螺或貝殼,你也可以一眼從一堆非生命體(石塊、漁網、泡沫塑料……)中把它們識別出來,並意識到那是生命的傑作。

我們真的天生具有區分生命與非生命的本能嗎?

這本書的作者與譯者一起,用機智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上世紀的100年里,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驚人成就,以及科學家們為了真理或榮譽而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以及他們不擇手段的齷齪。

雖然我是醫學科班出生,對於DNA的結構和發現者都耳熟能詳,但我沒有想到,在簡潔美麗的DNA背後竟然隱藏著一段不那麼光彩的歷史;我沒想到,微觀世界的基本物理規律,可以解釋生命為何如此複雜而有序;我沒想到,昨天的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雖然意識一脈相承,但身體卻是嶄新;我更沒想到,對於生命,失去部分比失去全部更加致命,相當於0.5<0,這怎麼可能?

上述四個沒想到,對應著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四個片段:

第一:DNA的陰暗面。

美麗迷人的DNA雙螺旋

眾所周知的故事是,年輕的沃森(25歲)和克里克(37歲)於1953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僅千字的論文,明確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並暗示了其具有自我複製的特性。憑藉這一驚世駭俗的發現,他倆拿下了196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當年在學生理學時,就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驚為天人。

但是,他倆顯然還沒有天才到僅憑一己之力就洞察DNA奧秘的程度。事實是,他們從一位研究X射線晶體衍射的女科學家富蘭克林處偷窺到了DNA那美麗的X射線衍射圖,與他們大膽設想的DNA結構不謀而合。沃森在其《雙螺旋》一書中承認:我一看照片便目瞪口呆,心怦怦直跳。

可以說,沃森和克里克在某種程度上剽竊了富蘭克林的成果,而且他們沒有在最終的論文上給富蘭克林留一個位置。

第二:原子之小和生物之大。

原子和人

我們都曾瞥見過一縷陽光中有無數灰塵在飛舞。這些灰塵飛舞的方向毫無規則,物理學上稱之為布朗運動。我們看見的是無規則運動的灰塵,但使這些灰塵運動的並非氣流,而是來自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空氣分子熱運動的撞擊。這種撞擊來自四面八方,且完全隨機,因此灰塵的運動軌跡也毫無規律可言。

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薛定諤在《生命是什麼》中提出:為什麼原子那麼小?或者換一種說法,和原子相比,我們的身體為什麼那麼大?這個問題看似無聊,但卻隱藏著一個巧妙的、基於物理+數學的生命詮釋。

我們的身體由無數微小的原子構成,其總數大約是7×10的27次方。問題在於,基於量子物理,原子做無規律的熱運動,而生命則處處體現出優美的秩序,這一對矛盾該如何解決?

首先,有一個基本的物理規律,那就是:平方根法則。這個法則的意思是:即便全部粒子都依據某種秩序運動,但微觀世界的本質決定了其中有些粒子會不走尋常路,它們會呈現「非秩序」運動。這些搗蛋粒子的數量是多少呢?

這個問題很關鍵,答案就是:總數開平方。

然後就是數學計算:如果有100個粒子,那麼搗蛋的粒子就是10個(10%);如果有10000個粒子,搗蛋粒子就是100個(1%);如果有100萬個粒子,搗蛋粒子就是1000個(1‰)……

你意識到什麼了嗎?

如果生物體里的粒子數量很少,那麼搗蛋粒子占的比例就越高,生命活動的誤差率就越高。10%的誤差率是致命的,所以由100個粒子構成的生命不可能存在。人體內原子的總數有7×10的27次方,其誤差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即便有誤差,糾錯機制也可以糾正之。再看病毒,一個病毒的直徑大約是100納米,而原子的直徑是0.1納米,所以一個病毒里包含的原子數大約是10億個,其誤差率也只有3/10萬,這個誤差率肯定遠遠高於人類,這也許就是病毒容易變異的基本物理規律層面的原因。

所以,我們為什麼那麼大?是因為奇妙的物理規律和數學計算顯示,我們必須那麼大,否則無情的誤差率會毀滅我們。

第三:流動的生命意味著什麼。

生命的長河中,我們還是我們嗎?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河已不是那條河,我們還是那個我們嗎?

雖然我們都知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被消化吸收並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身體的更新換代到底有多快?是否有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比如大腦)?

紅細胞的壽命是120天左右,血小板只有10天左右,其他器官呢?大腦呢?

一個叫舍恩海默的科學家,用一種毫無美感的方法粉碎了我們希望保留某種永恆之美的幻想。所有的蛋白質都由氨基酸組成,所有氨基酸都含有氮元素。他用重氮來標記了一種氨基酸(亮氨酸,20種氨基酸的一種),重亮氨酸與亮氨酸在人體內一樣參與新陳代謝,人體無法區分兩者,但質譜儀可以區分。

舍恩海默用重亮氨酸飼料餵養小鼠3天後,結果發現在小鼠全身所有部位都發現了重亮氨酸,內臟和血液里含量特別高,而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肌肉組織里,重亮氨酸的含量反而要低得多,留在小鼠體內的重亮氨酸占餵食量的56%。重亮氨酸並非單獨存在,而是以合成蛋白質的形式存在,這個期間小鼠的體重並沒有變化。這些事實表明,短短3天內,組成小鼠的蛋白質被來源於食物的氨基酸替換了一半。

更為驚人的是:在小鼠體內的其他氨基酸里,都發現了重氮。這說明,在短短的3天內,小鼠將攝入的重亮氨酸被分解成更基本的元素,並用這些元素合成了其他氨基酸,進而合成蛋白質。而我們以前一直認為,人體吸收的是氨基酸,然後直接用氨基酸來合成蛋白質完成新陳代謝,現在看來這種新陳代謝居然發生在比氨基酸更細的分子層面,這真是難以置信。

事實清楚了:外來的氨基酸被迅速分解、重組,這個過程以驚人的速度在體內執行,就像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小鼠的身體不在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由不斷流動的元素打造出的動態形象。

舍恩海默還嫌顛覆得不夠,他又用同樣的方法標記了脂肪。然後,我們沮喪地發現,連最懶惰的脂肪也是處在不斷翻新的過程中。脂肪組織看似固定不動,其實也在以驚人的速度更新換代。原來,所有的原子都會從生命體中「流過」。

當你與闊別多日的老友重逢時會感嘆:「你真的一點都沒變啊!」 然而,老友真的沒變嗎?

第四:生命不是少一個螺絲就不能運轉的機器。

經歷歲月洗禮的生命,其精彩程度嘆為觀止

著名的哲學家笛卡爾認為人體是一部精密運作的機器。

把所有生命體都看作這樣的一部機器,至少比迷信要強得多,但是我們都知道,生命的豐富多彩程度超越機器。即便我早已知道如此,但這本書揭示的一個現象,仍然顛覆了我對生命的認識。

《侏羅紀公園》有一句話 Life find the way,這句話在現實中真的應驗了。

Life find the way的劇情是這樣的:為了防止恐龍逃出侏羅紀公園後繁殖壯大,公園裡飼養的都是母恐龍。公園出事後,恐龍逃了出來,博士本以為這些恐龍不可能繁殖後代,但是卻意外地發現了已孵化的恐龍蛋,邊上有不少腳印證明小恐龍出生了。也就是說母恐龍們實現了單性繁殖,天知道它們是怎麼做到的!於是博士說出了這句經典的台詞。

侏羅紀公園裡著名的台詞

本書作者福岡伸一所在的研究團隊,與幾個類似的團隊激烈競爭較量中,最先用基因技術定位到一個基因,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他們猜測是小鼠糖代謝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他們興奮不已,如果能證明這種蛋白質確實如猜測的那樣對於糖代謝至關重要,那麼對於人類糖尿病的病理認識以及治療都可能帶來一場革命,也許某個大獎就在不遠處向他們招手呢。

他們又克服種種困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了純種的基因敲除小鼠。所謂基因敲除,就是把這個基因從DNA里弄出去,不讓這個基因發揮作用。福岡伸一的團隊很有把握地覺得,這些小鼠失去了這種基因,就無法合成這種關鍵的蛋白質,就一定會表現出糖代謝紊亂的癥狀,於是他們就證明了這種蛋白質的功能,離成功彷彿只有一步之遙了。

結果,依然活蹦亂跳的小鼠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檢測表明,這種蛋白質確實從小鼠體內消失了,這能說明其對於糖代謝不重要嗎?不能。這種蛋白質可能非常重要,但生命卻為它準備了超級替補,一旦主角缺位,替補就頂上。這就是現實版的Life find the way。這樣的替補有多少位?這又是生命提給人類的更深奧神秘的問題。

這是一本關於生命本質的書,把我以前隱約感覺到的、某種混沌的、關於生命的世界觀,用簡潔而科學的語言給出了精確的定義,這種美好的感覺猶如醍醐灌頂:生命本質的格局遠高於DNA,生命是一種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流體

這樣的書,即便我已經劇透那麼多,也完全值得入手一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疫苗與科學 的精彩文章:

手足口病高發季,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安全性又如何?
莫名其妙的簡訊,要給孩子免費接種麻疹疫苗,靠譜嗎?
漏種疫苗不能入園入學?別鬧了,那是外國,不是中國
謠蠱惑公眾拒種疫苗,竟造7謠
疫苗引起嚴重腦病?可能性有多大

TAG:疫苗與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從未見過的貝殼花,長的跟貝殼一樣,能凈化空氣,還能做插花
用了都說好的貝殼粉,它好在哪裡?
為了生存形成的「混血」部落,女性用貝殼遮身,還接受一夫多妻!
男子潛水弄到一堆海貝,打開貝殼驚喜不斷,網友:這下可賺了!
經典的貝殼鞋,細說一下他的來歷!
一個貝殼換一頭牛!你不知道的貝殼冷知識!
同樣都是吃剩的骨,憑啥排骨貝殼是干垃圾,龍蝦魚骨就是濕垃圾?
對於貝殼粉,你是真的了解么?
小棕熊玩貝殼被夾住手,怎麼甩都甩不掉,接下來它的反應讓人笑噴
慢就是快,小就是大:貝殼找房黑客馬拉松的極客精神
世界上最大的貝殼,體內的色彩卻流光溢彩,讓人難分清這是貝殼!
用小海鷗貝殼粉裝修牆面,竟然會出現這樣的後果!
別再買花盆了,撿個貝殼就能種花,美爆了!
被取完珍珠的貝殼,後來的它們都怎麼樣了?命運一個比一個慘
很多人說,沒有防彈魚缸不敢養這種蝦,能輕易敲碎貝殼海螺
硨磲,這種巨大的貝殼,到底有什麼好?
最近超火的「貝殼紋」手機殼,一眼就愛上,網友:像揉過的廢紙!
看似無用的小貝殼,居然能做出這麼漂亮的裝飾品,趕快來看看吧?
花甲、蛤蜊、蟶子、蜆子各種貝殼總是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你買的珍珠粉,竟是貝殼做的?國家標準來了!幾十年的亂象,有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