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酶的雜泛性分子機制被揭示

酶的雜泛性分子機制被揭示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研究,發現了一個源於微生物、具有顯著底物及反應雜泛性的新穎芳香類化合物異戊烯基轉移酶(AtaPT),揭示出其雜泛性的分子機制,展現了該酶在藥用活性化合物生物合成與天然藥物合成生物學方面有巨大應用前景。19日,英國《自然—化學生物學》雜誌以全文在線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論文。

傳統上,酶被認為具有嚴格的底物及反應特異性。然而,近年來研究發現,許多酶卻能催化不同於其「天然」的底物或反應,即雜泛性。酶的雜泛性越來越受到科學界的關注,但其分子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此次,我國科學家從一株海洋紅樹林來源的土麴黴的基因組中,首次發掘到一個新穎的aPTase基因AtaPT。研究發現,重組AtaPT不僅能接受不同鏈長的異戊烯基供體,而且還能催化包括木脂素、色氨酸環二肽、喹啉生物鹼、氧雜蒽酮、二苯甲酮、黃酮、香豆素等多種結構類型芳香類化合物進行高效異戊烯基化反應,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底物與反應雜泛性。

該研究進一步通過結構生物學闡明了AtaPT具有顯著雜泛性的分子機制:AtaPT三維立體結構中擁有一個明顯大於已報道的其他異戊烯基轉移酶的疏水性受體底物結合腔;AtaPT底物結合腔中存在多個不同的底物結合位點;AtaPT具有多種構象,以適合不同結構底物的結合。該研究進一步在結構導向下,通過理性設計並結合基因定點突變技術,實現了從反應「雜泛性」到「選擇性」的人工操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秘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6大最極端之地 一輩子不敢去
夏威夷的熔岩隧道看起來像是被龍雕刻出來
母獅都長出鬃毛了
世界未解三大謎團或已解開
14個你必知的愛愛小知識 以後愛愛要穿襪子

TAG:奧秘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揭示葉綠體識別活性氧分子的分子機制
上海有機所等揭示致病及功能性澱粉樣蛋白聚集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起始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平衡色澤代謝物積累的分子機制
胃口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分子機制
研究發現泛素修飾調控植物類黃酮合成的分子機制
植物所揭示牡丹色斑形成的分子機制
北化工馮越組揭示新型泛素化反應的分子機制
揭秘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入侵前列腺腫瘤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了洪水過後植物恢復活力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人工林林分密度調控對動物傳播種子有效性的影響機制
復旦溫文玉組揭示蛋白相變調控細胞命運決定因子定位的分子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病原菌對宿主蛋白進行新型泛素化修飾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突觸可塑性長時程增強的突觸後分子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融合蛋白調控膜轉運的分子機制
挪威研究團隊揭示植物細胞壁完整性和免疫信號系統共同調控植物脅迫反應的機制
代謝組學揭示植物抗除草劑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噬菌體蛋白調控宿主轉錄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