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日本壽司的源頭 江戶時代之前的壽司和如今完全不同
日本壽司
如今的壽司已經是日本的標誌性食物了,而我們對壽司也形成了固定印象:一個小飯糰上蓋上一片魚或蝦。除了這種「握壽司」,還有就是經常看到的「卷壽司」。雖然日本的壽司料理早已深入人心。但其實,日本壽司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產生於日本的江戶時代。
一般人以為也許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吃這些食物,其實,如今這類的壽司,歷史才不過兩百年左右,也就是說,是在江戶時代末期的19世紀才誕生的。那麼,是否在這之前日本就沒有壽司了呢?當然不是。只是「壽司」這一詞語的廣泛使用,歷史並不久遠,它是在江戶時代由日本人自己創製出來的漢字詞語。
在權威性的詞典中,壽司的正確寫法應該是「鮨」,現在的壽司店中,這個詞很常用,更古一點的寫法是「鮓」,現在已不多見,但其發音都是sushi。無疑,前兩個漢字的詞語來自中國。其實,最初的壽司或是「鮨」,無論是製作方法還是形態、滋味,都與今日的壽司大相徑庭,而演變到今日的狀態,也決非一夜之間的突變,最初的樣態是「馴鮨」或寫作「馴鮓」(日語發音為Narezushi),這中間經歷了一個名曰「生馴」(Namanare)的時期,再由「生馴」過渡到「早馴」(Hayanare)的階段,最後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壽司,這一蛻變過程,是在江戶時代完成的。所有上面這些詞語中的「馴」,在日語中是經發酵以後成熟的意思,「馴鮓」是指經過發酵以後成熟的魚,「生馴」指在魚內塞入與鹽拌和的米飯經過4~5天或半個月的發酵後與米飯同食的食物,「早馴」則是指用鹽和醋拌和的米飯加上略加腌制的魚同食的食品,產生於晚近的17世紀,比較接近現在的壽司,換句話說,江戶時代中期以前,日本人吃的壽司,主要是「馴鮓」和「生馴」,也許,後者才是真正的壽司。
那麼,這種「馴壽司」或「馴鮨」、「馴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食物呢?
其實,最初它的源頭也是在中國。中國至遲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鮓」以及「鮓」的成熟的製法。劉熙的《釋名·釋飲食》中說:「鮓,菹也。以鹽米釀魚以為菹,熟而食之也。」南北朝時後魏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的卷第八中有一節非常詳細的「作魚鮓」,其中主要的內容這裡姑且用半文半白的語言把它複述一遍:首先,材料要選新鯉魚,魚以大為佳,但不必肥,肥者雖美而不耐久。作鮓的季節以春秋天為宜,冬季太冷,難以成熟,而夏季則太熱,易生蛆;其次是加工,去鱗之後切成長二寸、寬一寸、厚五分的塊,每塊都帶有魚皮;再次是進行調味,撒上白鹽,榨去水分,再將粳米煮成比較乾的飯,飯爛容易腐爛,置於盆中,再放上茱萸、橘皮和好酒攪和,此謂之「糝」,然後將魚碼放在瓮中,一層魚,一層糝,一直到放滿為止,魚腹部肥腴者放在上面,因為肥腴者不能久放,熟後就先食。
碼放以後,以竹葉和箬葉交錯置放其上,共八層,再用竹籤交錯插於瓮口內,置於屋內陰涼處,不可放在爐邊或太陽下,溫度高易腐臭,赤漿出來時,將其傾倒除卻,白漿出來後,味酸,即可食用。這差不多是1600年以前中國的製作法。我為什麼不厭其煩地大段複述《齊民要術》中的制鮓法呢?說老實話,我是先讀了許多日文的有關「鮓」的文獻,對於日本的製作鮓或鮨的方法(起初我覺得很獨特、很新鮮)已經比較熟悉了之後,再仔細閱讀《齊民要術》中的制鮓法的,不料竟是如此的相同或相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日本早先的鮓或鮨的製作法應該源自中國。這一點,基本上也得到了日本研究者的證實,著名的飲食文化研究家篠田統經過長期研究後寫出的《壽司考》(1961年)和《壽司書》(1966年)和民俗學家石毛直道的大著《魚醬和馴壽司的研究》(1988年),都證實了日本的壽司與中國等東南亞各地稻作文化的淵源,「總之,與稻作有深刻的關聯,是經由中國傳到日本來的。」
早期日本的「鮓」(準確的表達應該是「馴鮓」)是怎樣的一種食物呢?
根據927年完成的《延喜式》等古代文獻的紀錄,其基本原料應該是魚、米飯和食鹽,這一點與《齊民要術》中所表述的是一致的,但具體製作法卻並不清楚,研究者們根據江戶時代的各種料理書進行了歸納整理,將「馴鮓」定義為「將用食鹽使肉質變硬後的魚和米飯漬放在一起,經長久置放後,只吃已經有了酸味的魚的一種食品」。這其實是一種食品的保存法。米飯的澱粉因為乳酸菌的緣故而受到分解,產生乳酸,從而阻止腐敗菌的繁殖,魚類因此而得以長時間保存。江戶時代的17世紀後半期開始出現的「生馴」,則有較大的不同,它是將魚和放入鹽的米飯一起置放在一個容器內,經4~5天或是半個月之後,魚與米飯一起吃,米飯要讓它發出酸味,與洗去酸味的魚等捏在一起吃,而置放時間很短或差不多立即就能吃的則稱作「早馴」,這已經接近今天的壽司了。
上面所敘述的「鮓」,無疑是「馴鮓」,如果奈良時代已經成立了的話,距今也已有差不多1300年的歷史了。到了室町時代中期的15世紀,「鮓」的製作發生了變化,在記錄1472~1486年生活的《卷川親元日紀》中數次出現了這樣一個詞語「生成」(可以理解為「生馴」,日語的發音相同),這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魚與米飯發酵後同食的「生馴」。米飯與魚同食,這為近代壽司的問世奠定了一個基本前提,也為壽司成為一種具有日本獨特風味的食品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可能。「生馴」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食物保存法或保存食品,未經充分的發酵決定了它不可能達到長期的保存,而經過短期發酵(根據魚的品種或季節的不同,發酵的時間有所差異,一般在數日至數周)所形成的獨特的酸味,恐怕才是它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到了江戶時代的18世紀後半期,在「鮨」的製作上又出現重大的革新。
由於江戶時代、尤其是江戶時代的中期以後,城市經濟比較繁榮,飲食文化日趨發達,人們對食物的製作和食用越來越講究,製作繁瑣且帶有濃重鄉土氣息的早期的發酵「鮨」,漸漸的與新的城市生活有點格格不入了。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了「鮨」的又一個新的形態,這就是「早馴」或者叫「早壽司」。「早壽司」與原本的「鮓」或「鮨」的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它不再經過一個發酵的過程。人們曾經嘗試過用酒、酒糟、酒麴等來腌制魚,試圖不通過發酵就能獲得獨特的風味,但似乎都未達到理想的效果。後來人們索性就用醋來拌和米飯,用醋的酸味來替代原本通過發酵獲得的酸味,這樣的嘗試漸漸走向了成功。
製作「鮨」的容器也不再是以前的木桶或箱子,因為木桶和箱子必定是大量的製作,倘若不能長期保存,一次性的大量製作就失去了它的合理性。於是人們想出了另一種用具,這就是「簀子」,即用竹子和蘆葦稈編成的帘子狀的東西,將魚和醋飯合在一起,再用「簀子」捲起來定型,展開後就能食用。這樣的「早鮓」或「早壽司」一般有兩種形態,一種叫「姿壽司」,即頭尾相連的一條完整的魚,保存了整個的一條魚的姿態,還有一種是將魚去骨去頭尾後切成厚片狀。
「姿壽司」在實際食用時其實是很麻煩的,頭尾實際上無法食用,而魚骨因未經充分發酵,是很硬的,因此,「姿壽司」只是好看而不好吃,於是人們又進行了改良,將頭尾切下後裝在盤子內作裝飾,魚身則一剖為二,剔除魚骨,蓋在米飯上捏緊,切成整齊的一塊塊裝盤上桌。為了使其形狀整齊,後來人們又製作了專門的底板可抽取出來的木盒子,先將米飯填入木盒,再蓋上加工過的魚(大部分都用青花魚,日語的漢字是「鯖」),然後用木盒的蓋子壓緊,將盒子的底板抽取出來後取出的壽司就成為一個整齊的長方形,然後用鋒刃切成厚塊裝盤,這樣的壽司也叫「押壽司」或「鯖壽司」、「盒壽司」,18世紀末~19世紀初興盛於大阪一帶。
在這樣的種種改良的基礎上,終於在文政年間(1818~1830年)的江戶市內,誕生了壽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握壽司」。「握」一詞,在這裡可作「捏」來理解。具體的發明者雖然難以確定,但肯定是經過華屋與兵衛的改良之後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形態(當然當初與現在的形態還是有若干差異的),即將上好的大米蒸煮之後,盛在一個淺口的不上任何油漆的木桶內,在其尚未冷卻時用白醋拌勻,隨即由熟練的師傅將這些米飯快速地捏成一個個橢圓形的小飯糰,其間在飯糰內加入一點點山葵泥(中國人一般將其稱為芥末,其實是兩種異質的東西),最後在飯糰上加上一片生的(也有熟的)魚片或蝦片等(日語中稱之為Neta,用假名寫,無漢字),食客可蘸上一點醬油吃,一般是一口一個。這就是最為現代人所熟悉的壽司,它的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握壽司」。
華屋與兵衛這個人開始是經營壽司的行腳商,原本從大阪一帶傳來的「押壽司」製作頗為麻煩,在食攤上製作和食用都有些不方便,材料也大抵局限於青花魚,口味比較單一,經他改良過的「握壽司」(類似於「握壽司」的製作法其實那時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問世後,立即受到了食客的普遍歡迎,他也因此聲名鵲起,生意興隆起來,最後開出了高級的壽司專門店。魚生的材料也不局限於青花魚,江戶灣盛產各種魚蝦,據完成於1853年、具有相當史料價值的隨筆集《守貞漫稿》的記載,當時用作Neta的主要有雞蛋燒(一種日本式的幾乎不用油的攤雞蛋)、金槍魚刺身、大蝦、銀魚、穴子(一種類似於河鰻的海魚)等,每一個價格都是8文,如今的Neta還有海膽、鯛魚、三文魚、秋刀魚乃至於鮑魚等等,其中尤以位於魚腹部的、脂肪肥腴的金槍魚為珍品。
華屋與兵衛的成功,引得其他的經營者也紛紛群起仿效,在19世紀的30年代前後,各種壽司的食攤和專門店遍布大街小巷,尤以食攤最受普通民眾的喜愛,經營者往往在街衢巷口支起一個攤床,將捏好的壽司一一排放,供食客選擇,或由食客點吃,經營者當場捏制,主客皆大歡喜。「握壽司」因其製作簡便,口味鮮美,立即越出了江戶,風行至全日本,到了19世紀的中期和後期,已經成了壽司的主流,不久便成了日本壽司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品種。因其起源於江戶,人們戲稱它為江戶的「鄉土料理」。
在1750年的《料理山海鄉》和1776年的《新撰獻立部類集》中出現了一個新詞語「卷鮓」,顧名思義,就是捲起來的壽司。上面提到的用「簀子」捲起來的米飯和魚就可以稱為「卷鮓」。不過,這時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米飯會黏在竹帘子上,壽司的形狀也會缺損。於是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竹帘子上再鋪上一張紙或紫菜,這樣米飯就不會黏在竹帘子上了。可是紙是不能吃的,還得把它取下來,比較麻煩,而紫菜則可直接食用,於是,用紫菜包卷的壽司誕生了。裡邊的內容,開始時還只是用醋拌過的米飯和魚,漸漸地人們將魚切成小塊,再放上各種蔬菜或醬菜、雞蛋或其他食物,這就形成了現在的「卷壽司」。如今形態的卷壽司,最終產生於19世紀的江戶時代。
當初在製作「押壽司」或「盒壽司」時,開始時尚未發明出可以抽取底板的木盒子,這樣在取出壽司時,會有不少米飯黏在盒子內,於是人們將這些米飯掏出來,再放入些切碎的魚肉等拌合在一起吃,1795年刊行的《海鰻百珍》和同時期的《名飯部類》等記載說這些醋飯中又拌入海鰻和用醬油煮的章魚等,因其已經不再具有一定的形狀,於是人們稱其為「散壽司」,後來裡面的菜碼越來越豐富,魚蝦、雞蛋、蔬菜都可放入其內,人們又將其冠名為「五目壽司」(什錦壽司之謂),成了一種家庭料理。
總之,到了江戶時代末期的19世紀中葉,現在日本所具有的各種壽司的形態大致已經成熟。當然,各地因地域不同,還有許多不同的製作法,材料也豐富多彩,不過,風行全日本,並廣為人們所知曉的大抵是以上幾種。
「握壽司」的吃法,日後還有一種新的形態發明,那就是迴轉壽司。1967年夏天,一家名曰「元祿壽司」的店家在東京的錦系町開出了第一家迴轉壽司店,之前曾在船橋的健康中心開設過試驗店,不久便正式推出。樣式為一橢圓形的吧台,吧台內壽司的製作人現場捏制各色壽司,然後放在由傳送帶轉動的吧台上,食客根據自己的嗜好和需要自由取用。最初的時候,每個小盤內有3個壽司,價50日元,現在大抵為2個,價100日元,最後按盤子的數量或顏色(有時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價格)結賬。這樣的新形態立即受到了食客的歡迎,它的魅力在於一是現場製作,新鮮;二是可自由取用,方便;三是價格相對低廉,實惠。這一形態,現在已經傳到了海外。當然,這是後話了。
※達爾文家族如何斷了中英之間的瓷器交易
※江戶時代的傳統性風俗「夜這」是怎麼回事
※日本如何成為教育大國:江戶時代和明治時代的日本教育
※鹿晗首個微博故事評論破萬 粉絲熱情驚人
※潤麒的晚年生活 如何評價郭布羅·潤麒
TAG:歷史上的今天 |
※從日本的壽司到世界的壽司
※世上最美味的4道美食,日本的壽司上榜,中國的是它
※日本小伙無奈:壽司是韓國的,富士山也是韓國的
※日本網民:來看一下日本江戶時代的壽司
※日本女孩來中國旅遊,買了一份中國版的「壽司」,結賬時愣了
※都說日本的壽司很好吃,中國女孩去日本壽司店,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日本是「壽司之國」,韓國是「泡麵之國」,中國的稱號可難辦了
※去泰國旅遊,中國遊客買了好多大盒的日本壽司,結賬時卻滿臉懵
※韓國是「泡菜國」,日本是「壽司國」,然而中國是四個字!
※法國的鵝肝,日本的壽司,美國的披薩,中國有什麼?
※日本網民吐槽:韓國的壽司越做越好看,他們可能會宣稱壽司的起源
※日本壽司「兩個一份」的背後,竟然還和佛像有關?
※原來日本人是這樣吃壽司的:一份有關壽司的不完全指南
※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中國到底什麼讓老外念念不忘?
※世界各國的「國菜」:韓國是泡菜,日本是壽司,中國的居然是它
※大多數人都認為日本是壽司的發源地,其實它原本來自中國
※飛機餐到底哪家最強:美國牛排,日本壽司,還是中國的合口味
※70歲的天婦羅之神與壽司之神是老友,吃掉的壽司可以在東京買房了
※日本被稱為「壽司國」,韓國被稱為「泡菜國」,中國的你想不到!
※在東京的料理店吃到的壽司居然是一個中國人做的,背後故事讓人很是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