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無德的魏忠賢,有德無才的東林黨,你選哪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把人分成四種:
德才全備是聖人;
無才無德是愚人;
德大於才是君子;
才大於德是小人。
面對這四種人,司馬光的選人標準是:「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第一選擇是聖人,其次是君子,如果這兩樣都沒了,剩下的與其要小人,還不如要愚人。司馬光的這番論述歷來被當做用人的基本原則,這樣的做法合理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這裡聖人不必說,肯定都想要,可惜太少了;愚人也不必說,誰也不想要,除非你自己本事 大,只想找個聽話的;剩下的兩種人就需要商量商量了。
才大於德的小人和德大於才的君子,該選哪個呢,或者說的極端一些,有才有德的人,和有德無才的人,該選哪個呢?
我們不妨參考兩個人是如何做的,劉邦和曹操。
看一看劉邦的手下,德才兼備的如張良;德大於才的蕭何、曹參;才大於德的韓信、英布、陳平。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劉邦是如何駕馭那些「才勝於德」的小人的。陳平有前科,韓信貪,英布反,都不是君子,他們的缺點劉邦都知道,劉邦的成功之處在於,用了這些「小人」的長處,同時又能抑制住這些人的危害。就像用藥,又要讓葯發揮效力,又要將葯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比較典型的是陳平,當周勃、灌嬰向劉邦告狀,說陳平有前科,他曾「盜嫂受金」,劉邦並沒有因此而開掉陳平。當時楚漢正在爭天下,劉邦很清楚,在這種創業時期,無才是絕對打不了勝仗的,德才兼備的人又不好找,就只能用那些有才但無德的人了,別無選擇。
縱觀歷史,凡是處於亂世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用好「小人」。曹操就公開提出「唯才是舉」。建安十五年,曹操以命令形式宣布:「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何以成霸世!」明確了不拘小節用能才的理念。建安十九年,他再一次下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有行也!」,這就徹底說明了,只要你有能力,就來吧。於是許多英才聚集曹操的麾下。在吳和蜀人才逐漸匱乏之際,魏卻人才濟濟,無疑得益於曹操的人才理念。
明代的魏忠賢該不該殺,大多數人認為該殺,因為他做的壞事太多了。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他不該殺,因為這個人有才。魏忠賢在位的那些年,天下是相對比較太平的,沒有大的農民起義,遼東也比較安靜。而崇楨殺了魏忠賢后,使用了「德勝於才」的東林黨人,他們反對征工商稅等一系列迂腐的做法,造成了國家財政的困難,引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與後金的關係也處理的很遭。這種說法仔細想來也不無道理。最起碼東林黨人到底為國家的進步做了哪些事,值得商榷。
有人曾將司馬光的四種人做過個形象的概括:
有德有才是正品;
無才無德是廢品;
有德無才是次品;
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在用人的問題上,該不該用危險品,不妨談談你的想法。
※邯鄲成語故事:紙上談兵
※換你是宋江,你也得受招安,否則有幾個坎是過不去的
TAG:老李是書蟲 |
※朱熹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無德的人,真有這回事嗎?
※胡宗憲:抗倭英雄有大才卻無德
※德才雙備為聖人……有才無德是小人
※歷史上有哪些「有才無德」的科學家?
※蔡禮旭老師:無德有才,身之災也。做事順天理,大福就來了
※宋之問:有才無德能活幾集?
※歷史上那些有才無德的詩人,你知道幾位?
※莊子:墨子有才無德
※他好心舉薦曹丕當官,哪料曹操卻大怒:你失職,曹丕無才無德!
※他有才卻無德,與姐妹二人有瓜葛,渣男指數堪比徐志摩!
※有才無德的三國謀士,四位效力曹操,還有一位在蜀漢!
※你知道哪些「有才無德」的科學家?網友:我的世界觀被顛覆了!
※看了袁立的微博才知道黑她的人有多麼無德,不是明星而是一個慈善家
※有才無德的博格巴,曼聯該轟他走嗎
※老人有德,子孫興旺;老人無德,子孫遭殃(句句精闢)
※魯迅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胡適:我看不起他,有才無德最可恨
※有德的人心最善,無德的人心最丑
※廈大女生辱華事件,有才無德的人最危險!
※神駒良馬的盧,無德之人騎之必死,唯有一個人可降服!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怕一個無德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