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腫瘤標誌物在消化道腫瘤性疾病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腫瘤標誌物在消化道腫瘤性疾病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腫瘤標誌物在消化道腫瘤性疾病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我國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較高,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在我國高發的六大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中,消化道相關腫瘤佔據4個席位。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2017羅氏腫瘤標誌物專家研討會」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專家張曉東教授就腫瘤標誌物在消化道腫瘤性疾病診療中的臨床價值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結果的合理解讀進行了分享。腫瘤標誌物檢測的規範化管理及對檢測結果的合理解讀有助於臨床獲取更有價值的醫學信息以改善臨床決策,繼而優化診療質量。

腫瘤標誌物助力消化道腫瘤診療全過程

腫瘤標誌物是提示腫瘤存在並反映其一定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質,它存在於腫瘤細胞內或細胞膜表面,由腫瘤細胞表達分泌入血液、其它體液及組織中,或由機體對腫瘤發生免疫反應而產生並進入體液或組織中。張曉東教授表示:「腫瘤標誌物是臨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從輔助診斷、監測複發、評價療效、判斷預後到指導用藥,腫瘤標誌物的應用貫穿整個診療過程,其在消化道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尤為廣泛。」

消化道腫瘤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72-4(CA72-4)、癌抗原-125(CA125)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等。這些腫瘤標誌物在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各不相同。

研究表明, CEA水平升高可以輔助腸癌診斷,還與癌轉移密切相關,對於結直腸癌複發或轉移的患者,CEA水平出現升高的時間較臨床影像學發現複發或轉移提前2個月[1]。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提出的「腫瘤標誌物臨床應用級別評分標準」,CEA對於結直腸癌的術前分期、術後常規監測具有高應用價值,並能獨立地決定臨床意義。

CA19-9是胰腺癌的首選檢查指標,同時CA19-9水平升高也是淋巴結陰性結直腸癌患者術後複發的一個獨立標誌物,CA19-9顯著升高是廣泛轉移和預後不良的指標[2],具有術前診斷和術後隨訪的指導意義。

CA72-4在胃癌中應用較多,它對胃癌診斷的陽性率優於其它腫瘤標誌物,含量與胃癌分期、腫瘤大小、淋巴結受累及浸潤轉移等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3]

CA125也是目前胃癌檢查的常規指標,能夠預測胃癌腹膜轉移。CA125水平增高提示預後不良和生物學行為不良[4]。研究發現,根據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預測胃癌腹膜轉移時,CA125預測腹膜轉移最優[5]

NSE主要是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較為特異,也可用於食管鱗癌的鑒別診斷、監測療效和複發。

張曉東教授指出:「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達100%的腫瘤標誌物。單一指標的檢測很難準確實現腫瘤早期檢測、病程監控及預後評估等。進行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有助於提高診斷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提升惡性腫瘤的檢出率,並有助於惡性腫瘤的臨床分期、轉移預測及預後評估。」

聯合檢測優化腫瘤標誌物臨床應用

一項關於胃癌檢測的研究數據顯示,相比CEA、CA19-9和CA72-4的單獨檢測,多種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可將靈敏度從20%提高至48%左右[6]。另一項關於大腸癌檢測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通過聯合檢測能將特異性和陽性預測值提高至100%[7]

ASCO的「腫瘤標誌物臨床應用級別評分標準」提出,CA19-9聯合CEA檢測是目前首選的結直腸癌術後監測手段。《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5年版)》指出,結直腸癌患者在診斷、治療前、評價療效、隨訪時必須聯合檢測CEA、CA19-9;有肝轉移患者建議檢測甲胎蛋白(AFP);疑有卵巢轉移患者建議檢測CA125。張曉東教授補充道:「胃癌患者首次篩查一定要加入AFP檢測,因為胃癌有一個特殊的病理類型,即胃肝樣腺癌,還有很多胃腺癌可以分泌AFP,它很早期就會表現出AFP升高。之所以要區分這些特殊類型的胃腺癌是因為它們與普通的胃腺癌無論是在預後和治療上都有很大差異。」

在治療過程中,腫瘤標誌物檢測的主要時間節點是:第一次治療前,無論是手術、化療、激素治療還是放療,治療前都必須檢測;啟動治療後(尤其是手術治療),包括治療後判定療效時都要進行檢測。隨診的患者在1~2年內每間隔3個月檢測一次,在3~5年內每間隔6個月要檢測一次,在治療方法改變之前也要檢測;懷疑複發或者轉移時;發現升高後的2~4周。

張曉東教授強調:「腫瘤的診療過程中,腫瘤標誌物檢測至關重要,一定要重視首次檢查高的患者。腫瘤標誌物的合理應用可以減少侵入性的診斷方法對於人體的損傷,而準確檢測是腫瘤標誌物在臨床上被正確解讀和合理應用的前提。」

作為全球體外診斷市場的領先者,羅氏診斷在消化道腫瘤領域提供完善的腫瘤標誌物檢測菜單,採用Elecsys?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技術,為臨床提供完善的腫瘤標誌物檢測菜單,尤其在消化道腫瘤領域,可實現一管血同時進行CEA、CA19-9、CA72-4、CA125、NSE等多個標誌物的聯合檢測,擁有合理的抗體設計,線性範圍廣,抗干擾能力強,大大提升了腫瘤早期診斷、療效監測和預後評估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並幫助實驗室做到患者樣本的有效保存和必要時的樣本回溯功能,進一步加強消化道腫瘤疾病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Su WT,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umor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J].Lab Med Clin,2008,5(10):585-586

2.Nakagoe T, et al. Preoperative serum level of CA19-9 predicts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surgery in node-negativ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3,50(51):696-699

3.Takahashi Y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CEA and/or CA19-9 in monitoring for recurrence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J]. Gastric cancer ,2003,6(3):142-145

4.Yamamoto M ,et al. Peritoneal lavage CEA/CA125 i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Cancer Res Clin Oncol,2007,133(7):471-476

5.Hwang GI, 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preoperative serum CEA,CA19-9 and CA125 levels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J]. Cancer Res Treat,2004,36(3):178-181

6.Y Liang, W Wang,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EA, CA19-9 and CA72-4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Oncotarget, 2016, 7(31):49565-49573

7.JIANG Xiao-ting, Journal of Oncology,2010,Vol.16,No.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腫瘤科,第一個跳樓自盡的患者
身為腫瘤科醫生,你了解腫瘤微創嗎?
結直腸癌篩查,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媲美結腸鏡?
如何鍛煉診療邏輯思維?你需要這本書!
乳腺癌一線化療葯如何使用?看這篇就夠了!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炎症性腸病的中西醫診療
新型生物標誌物在炎症性腸病精準診療中的應用及展望
炎性肌病合併間質性肺病的診療進展
肝硬化肝性腦病診療指南:中藥對肝性腦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犬貓腎臟疾病的診療
癌症的診療策略
肝硬化、糖尿病、色素沉著三聯症的診療
感染性胰腺壞死的診療進展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療現狀
引領精準治療:感染性疾病診療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心血管疾病的精準診療
腦膠質瘤的診療規範
無痛技術 改變胃腸病診療格局
聚焦生物標誌物 助力癌症全方位診療!
液體活檢助力乳腺癌精準診療
中醫講堂┃高血壓病的診療
病例分享|腦卒中康復的規範化診療病例
尿毒症中醫診療思路
消化科醫生需要了解的肝癌診療指南
縣域醫院在腫瘤診療中發揮重要作用,檢測常規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