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校真的能讓孩子在應聘時保持優勢嗎?

名校真的能讓孩子在應聘時保持優勢嗎?

高考成績已經出來了,各位家長和孩子都在忙著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選擇名校還是專業的問題,昨天已經和大家分析了一部分家長的想法,其實還有一部分家長希望孩子上好大學,就是希望孩子持有名校的學歷,在求職應聘的時候保持優勢。但是家長們要清楚,現在的用人單位雖然看重名校,但硬杠是專業,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專業不對口,即使是從零起點培訓也很難勝任工作。

用人單位既沒有那份耐心,也不會投入那麼高的成本。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會仔細比對應聘者是畢業於名校的普通專業,還是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根據需要擇優錄用。

目前在中國,有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從事的工作和他的大學專業毫無關係。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結果就是大學生進入職場還要從頭開始學習,大學四年的時光白白浪費了。所以我說,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上了一所什麼樣的大學,而是他在大學裡是否在學他喜歡的專業,只有他喜歡的專業,才能把專業學通、學透、學精,進入社會才能有用武之地。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志向,讓他把他的理想融入到未來的學習計劃中,讓他在人生的關鍵節點時學會自己決定、自己負責。家長和老師此時的角色應該是孩子人生的諮詢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引領、糾偏,但千萬不要全權代理、一手包辦。一方面家長應當詳細了解所學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設置等等情況,另一方面家長還應當對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作出前瞻性的預判,給孩子一些合理化建議。

我們國家從1977年開始恢復中斷了十一年的高考,到今年整整四十年。最近媒體都在說高考對於國家和個人的重大意義,而我最關注的是四十年的高考錄取率:1977年是5%;2016年是82.15%;今年5月10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確保不降低2017年各地的錄取比例。

而且在1996年之前,考上大學起碼意味著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自1996年開始,國家開始對大學畢業生逐步實行「不包分配,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政策。自1999年開始實行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大幅度遞增。人社部預計,2017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將突破795萬,同比2016年增長30萬人。

這意味什麼呢?也就是說過去的高考曾經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油畫《父親》的作者羅中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還有餘秋雨、易中天、張藝謀……如果沒有高考,他們也許一輩子在鄉下務農、在工廠做工,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就是他們走向輝煌人生的宣言書。

而現在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走向大眾,昔日的天之驕子已經變成了現在的人間「焦」子——有人為學費焦急,有人為學業焦躁,而更多的人為就業焦慮。

所以我說選擇和孩子興趣、特長、潛能相匹配的專業多麽重要!前面我也講過,選擇專業的重要依據是孩子的智能強項,但這種智能強項絕對不是在填報志願這短短几天里突然顯現出來的。家長必須在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經過長期、耐心、細緻的觀察和檢驗,才能逐漸發現孩子的特長、志向以及培養潛質。

說了這麼多,相信家長也應該能了解到,和孩子興趣、特長、潛能相匹配的專業應該是首選,那究竟什麼專業更好呢?明天《李東琴家長慧》繼續和大家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東琴家長慧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高考志願如何填報,千萬別辜負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
難怪孩子單詞總考不好,原來是家長做錯了這件事!
為什麼我背單詞總是記不住呢?
難道你不想讓孩子成為尖子生嗎!
你的孩子還在這樣學英語嗎?後果很嚴重!

TAG:李東琴家長慧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優秀,但你絕對不能沒有教養!
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成長中需要採取打罵式教育嗎?你是怎麼做的
腺肌症生個孩子就能好?不存在的
認真撐一把傘,才能守護孩子
孩子,你可以不優秀,但不能沒教養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他們還會選你嗎?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在空腹的時候給孩子吃!
削弱你的控制欲,才能更好接收孩子給的驚喜
只需這樣做,你的孩子也能輕鬆掌控生活
我們都離婚了 能不能好好對孩子 不是男人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寫得真好!
什麼樣的孩子更能贏得未來?
他們只是個孩子,這樣健身真的好嗎?
抱養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讓不孕者懷孕?還真有這樣的事!
張歆藝承認懷孕竟然還這樣做!網友氣憤,「孩子真的能生下來嗎!」
是否應該跟自己不是很喜歡但不討厭的男孩子談戀愛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忘記,不懦弱也是人生地必修課!
讓女人變老的不是生孩子,是這些!多互相支持和理解!
如果我不能生孩子,你還會娶我嗎?
什麼樣的女孩更容易讓男孩子心動?你有沒有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