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如果學漢武帝,鄭和如果學張騫,今日的世界會是什麼樣,腦洞太大不敢想
文/羽觴
中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最自豪的事情,鄭和下西洋應該算一件。當年鄭和奉明成祖朱棣的命令,前後七次下西洋,也就是現在的南洋,最遠到達非洲。
鄭和船隊龐大到有2萬人,出海一次時長往往長達數年。鄭和船隊最大的船隻長44丈,寬18丈。相當於今天的146米長,50米寬。用噸位來計算,超過2萬噸。
可以說,鄭和船隊的技術含量是十分牛逼的。其實,這就是一支海軍。鄭和本是打仗出身,在明成祖造反起家的過程中立過大功。
據英國一位學者的研究,當時鄭和船隊的一支曾經到達過美洲。這樣看來,就更加牛逼了。
但再牛逼的事情,最終仍是遺憾。
為什麼這麼說呢?鄭和船隊在南洋抖了幾個圈,最後又回來了。當然,帶回來的海外的珍禽異獸和奇珍異寶是有不少。可是,領土卻一寸也沒有打下。
不但如此,鄭和船隊幾次遠航,花費了巨額經費。以至於後來在明成祖死後,遠航很快被叫停。
鄭和第一次遠航,時間在1405年。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間是在1492年。也就是說。鄭和遠航比西方的航海家的遠航早了一個世紀。
從船的體積到船員的數量,哥倫布的船隊都不能和鄭和的船隊相提並論。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美洲大陸成為歐洲人的殖民地,最終取代印第安人成為美洲的主人。而鄭和的船隊,其取得的成果不過是換取幾個小國的國王來大明朝拜。當然,鄭和也抓了一個海盜陳祖義送到北京斬首。
但這些成績畢竟太小。想一想,假如當年鄭和每到一處,都像歐洲人那樣開闢殖民地,也許,今天南洋諸國都是中華的後裔。
很遺憾,鄭和沒有這樣做。
那麼,鄭和遠航的目的何在呢?其實,這也就是鄭和沒有開疆拓土的主要原因。
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成祖造反成功後,建文帝朱允文卻是死不見屍。朱棣對此很不放心。如果建文帝還活著,他的皇位就坐不穩。因為建文帝畢竟是朱元璋欽定的皇帝。
有人推測建文帝逃到了海外,於是朱棣不辭勞苦,前後數次派鄭和遠航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當然,這件事沒有在《明史》中明確記載。不過,在其他史書中卻有反映,如談遷的《國榷》。一些野史中類似的記載很多。
所以,鄭和遠航肩負著尋找建文帝下落的任務,這大概是不錯的。
反觀歐洲那些航海家,他們的目的則是探險,是為了開拓新天地。
也許,如果是張騫生在明朝,明成祖換成漢武帝。那樣的話,張騫率船隊遠航。出來向漢武帝一彙報,漢武帝會瞪大眼睛:「啊,海外還有這麼大地盤。給朕多造船,多練兵。」
當然,這只是假設。歷史上只有一個秦始皇,只有一個漢武帝。在明朝之後,中國變得越來越保守,錯過了黃金髮展時期,以至於直到今天,我們還落在歐美後面。
※古代最悲催的儲君,離皇帝只差一步,沒有跨過下場太凄慘
※20多歲能做什麼?史上這些牛人20多歲就已雄霸天下,只因背後有一個秘訣
※歷史上唯一一個完爆游牧民族的朝代,打得草原霸主找不著北,只因掌握一個秘訣
※當54年皇帝打43年仗,打出國威無人敵,秦始皇不敢比
※中國發明一項制度領先歐洲千餘年,慈禧太后廢了它,結果大清亡了
TAG:一生相閱 |
※明朝時鄭和七下西洋,語言不通,是如何與外國交流的的?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明朝時期的鄭和大航海到底有沒有經過大西洋?歷史學家:答案很顯然
※明朝如果不終止鄭和下西洋,網友熱議:歷史將會如何?
※創造《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是誰?不是鄭和,而是此人!
※鄭和下西洋後,明朝閉關鎖國,不是皇帝蠢,而是他發現問題很嚴重
※西方學者說:明朝時期,鄭和的船隊根本沒有到達非洲的能力
※非洲發現一枚錢幣,打臉西方學者謠言:學者:誰說鄭和是侵略者?
※明朝鄭和下西洋,有人說是尋找建文帝下落,其實真實原因不是那樣!
※明朝鄭和明明是個太監,為何還有子孫後代?真實原因羞於說出口
※鄭和七下西洋後,明朝遠航戛然而止的原因,鄭和至死都沒想明白
※大明王朝時期鄭和出海巡洋,對當今中國乃至世界具有怎樣的意義?
※鄭和下西洋,還發生了這些事,看完之後感嘆:不愧是天朝大國!
※鄭和下西洋為何要帶接生婆?真實作用遠超你的想像,朱棣想的太周到了!
※同樣被明朝皇帝賜姓,鄭成功被稱作國姓爺,為何鄭和卻不行
※明朝有個馬三保,這馬三保即是偉大的鄭和,你知道嗎
※傳說的神獸其實早就存在,它是鄭和下西洋帶來,美人魚竟那麼丑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鄭和不是稱為三寶太監嗎,為什麼泰國有他的後代
※明朝海盜之王:官府都拿他沒法,最後栽在了鄭和手裡
※鄭和從西洋帶「秀女」進獻,朱棣卻勃然大怒,只因她們有一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