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個市,人口超70萬,1400多年不改名!
濟源市作為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位於河南省黃河以北,北隔太行山與山西晉城相接,西距中條山與山西運城交界,南臨黃河與河南洛陽接壤,東與焦作毗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該地區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濟河,又稱濟水,古水名,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市,流經河南、山東入渤海。現代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如今,濟源市總面積達1931平方千米,人口約為72.4萬人,為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轄市,並且1400多年不改名!
一
具體來說,早在夏朝時期,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濟源市一帶屬於豫州和冀州的交匯地帶。商朝建立後,今濟源市一帶建有向國、召國等諸侯國。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今濟源一帶有原、樊、向、蘇、單等諸侯國。不過,到了春秋時期,伴隨著諸侯爭霸,弱小的諸侯國相繼被消滅。對於該地區來說,先屬鄭國,後屬晉國。戰國時期,晉國被一分為三,而濟源則是分屬於韓國和魏國,成為當時的兵家必爭之地。
二
秦代(前221-前206) 濟源境內設軹縣。一說屬三川郡,一說屬河內郡。對於秦始皇設立的軹縣,來自於戰國時期魏國的軹邑。而這,意味著該地區的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200年了。漢代(前206-220),今濟源市一帶設軹縣、波縣、沁水縣。到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波縣廢置,該地區設有軹縣、沁水縣。在魏蜀吳三家爭霸的背景之下,軹縣、沁水縣屬於魏國河內郡。河內郡是漢代設立的郡,治野王縣(今河南省沁陽市),範圍為今河南焦作、濟源和新鄉西部所轄地域。
三
公元59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析軹縣北置濟源縣,屬懷州。由此,對於濟源這個地名,開始於公元596年,沿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濟源縣屬河內郡。唐朝末期,濟源縣屬孟州。金國佔據中原地區後,濟源縣依然屬於孟州。元朝建立後,濟源縣屬懷慶路孟州。懷慶路治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省修武縣、武陟縣以西和黃河以北等地區。洪武元年(1368)十月為懷慶府。府治河內,轄:河內、濟源、修武、武陟、孟縣、溫縣共六縣。
四
最後,清朝時期,懷慶府作為河南省九府之一,轄:河內(今沁陽市與博愛縣)、濟源、修武、武陟、孟、溫、原武(今河南原陽原武鎮)、陽武(今河南原陽縣)共八縣。清朝滅亡後,濟源縣屬豫北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濟源市。2005年,濟源市升格為省轄市。此外,濟源市屬暖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非常有利於發展工農業生產。
文/情懷歷史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廣東省一個區,人口超100萬,因與山東一個縣重名而改名!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130萬,因與江西一個縣重名而改名!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因旁邊一個縣而改名!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