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你遇到過黑洞式溝通嗎?

你遇到過黑洞式溝通嗎?

文/景紅編輯/西西

01

前幾天有位客戶聯繫我,希望我幫他換服務的獵頭顧問,說我們的這位顧問接了單後,只和客戶就職位電話過一次,後面就從來沒有主動交流過,推薦過兩個人都不合適,客戶問過兩次,都說還在找人,但是沒有結果,客戶和我很熟悉,說非常生氣,雖然知道這個職位很難找,但顧問給他的感覺是非常消極,雖然有郵件溝通,但每次感覺杳無音訊,讓人感覺沒有希望。

我問到這位顧問,果然說一直在找人,但因為很重視這個客戶,人確實沒找到特別合適的,不想在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和客戶溝通,不好交待,怕客戶不滿。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即使是已經有一定經驗的獵頭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不僅是商務往來的感受,在日常職場溝通中也很常見。我的朋友Zara負責一個事業部,前天她說她有兩個部門的工作是她最擔心的,因為每次交待了工作,部門經理都不及時反饋,中間如果不問也從來沒有聲音。

Zara說如果是新人,還能接受,但怎麼都是主管了管理一個團隊還這樣?我笑稱因為他們都認為你公司和你都比較有經驗,會幫助他們,Zara很煩惱的說:Ta自己不講我怎麼能知道Ta 會遇到什麼,我當年遇到的問題肯定和現在Ta遇到的不一樣,不知道問題怎麼用我的經驗去幫他?

所有管理者都怕的不是技能不夠的人,而是那些交待了工作,中間遇到問題也沒有反饋的人,單向交流,沒有迴音的人。

GIF/698K

02

工作溝通時我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初級人員有,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也會有,不擅長溝通的人有,即使以溝通為工作的基本內容的人也會有。

因為大部分人其實不是不想溝通,而是遇到了自己一時拿不準的事,習慣性的自我防禦,總覺得如果自己不發聲,對方就會忽略,這是一種典型的鴕鳥想法,但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力不能及或者不確定或者不能完成的情況,不想面對而已。

其實是人性的一部分。

溝通時一方反饋總是不及時,或者沒有反饋。關於溝通有很多書可看,有很多技巧可學,我會寫一系列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可是任何一門技巧,基礎都建立在雙方交流的情況下才能有效。

我一向用溝通黑洞來形容這種情況,好象你在向一個黑洞在說話,無論你說了什麼,都被黑洞所吞噬,沒有反饋,沒有迴音。

這是最無效的溝通。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甚至我們自己有時也不注意的成為溝通的黑洞。

03

正好最近看了部電影《Arrival》,中文譯名《降臨》,看了才發現這是根據我喜歡的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原著小說《Story of your life你一生的故事》改編,原著講的是已知一生的故事,如何去過一生。

而電影中除了發人深省的哲學思想之外,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溝通交流的重要。

影片中外星人降臨地球,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無法解讀。

美國軍方請語言學家路易斯和物理學家伊恩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女主角語言學家路易斯發現外星人使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圓環狀的文字,由於一直無法確定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國、俄羅斯等四國決定對外星人發起進攻,美方亦決定放棄研究,大戰爆發危急時刻,路易斯終於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圖,改變了未來。

GIF/776K

04

從這部電影中我得到的最深感受是:如果不交流,人類之間的差異也不比人類和外星人之間的差異小。

互相理解,再難的境況,也有溝通的可能,溝通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但如果拒絕溝通,所有的技巧都不起作用,溝通必須從對方的角度出發。

1,溝通如果只有單向的,會惡化危機。

就象外星人和我們一樣,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即使原本雙方不是惡意,也會惡化處境。

有無數的誤解都是來自於互相不理解,而再難的問題,如果需要協同,合作完成,就必須讓對方理解你的行為,並且了解對方的行為。

2,語言也會影響行動。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候我們遇到了問題,還沒有取得進展,我們面對交不出成績的尷尬,甚至,我們不想被認為在找借口,但是如果不讓交流的對方懂得你怎麼想,人的語言其實是一種行動的儀式。

當我們正面問題,和對方溝通問題時,也整理了思路,也讓對方相信我們在行動,同時,我們也會行動。

最近《好好說話》被熱捧,無論你喜歡不喜歡,也不得不承認說話這種簡單的方式有很多講究。如果我們語言越粗糙,越模糊,越貧乏,越簡單,腦子也不會太複雜,行動就很難理智有效。

3,必須要用對方接受的溝通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偏好的溝通方式,真正溝通高手都強調能與對方同頻,讓對方能有親切感,而我們看到職場和生活中,有很多人堅持自己的溝通方式,如有的人喜歡非語言溝通,喜歡用微信,QQ之類溝通工具,溝通最重要是互動,互動越多的溝通越有效。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日本麥肯錫顧問的一本書上講過,問問自己如果發生了火災,你是不是發封郵件給911?

所以越是緊急的事,越是重要的是,越是不想面對的事,一定要儘可能的消除隔閡,如果不能見面,也一定要電話才能表明態度。

Arrival電影中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是一種湧現式的書寫交流方式:行動和未來的事件的目的相統一,猶如東方水墨的閑筆,如霧如煙,瞬間呈現一切意義旋即消散。

人類本沒有可能破解這種語言,但路易絲堅持和對方見面,而且取下了保護罩,讓對方消除隔閡,沒了敵意,這才有了交流的可能。

即使在這樣的完全不同形式的語言,人類想要解決問題,也必須和對方同頻。

4,語言表現了力量。

很多時候,迴避交流的一方往往會覺得如果貿然回復,會無法面對困境,但迴避交流非但不會脫困,更加把自己置於不利的境地,帶來更多的麻煩。

實際上語言代表了力量,代表了自己願意麵對,給自己解釋的機會。

我們知道在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比暴力更有殺傷力。在職場中迴避溝通也一樣是種冷漠的表現,讓別人會誤認為你是態度問題,對此漠不關心,反而更激起對方的怒火。

05

認識到溝通黑洞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一定不能成為製造黑洞的人。

我們溝通的畢竟不是完全不一樣的外星人七肢桶,而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類,其實只要我們稍微做一點改變,改變的可能就是結果。

1,任何時候,我們要認識到主動面對問題一定比被動好,有時候不反應其實也是一種反應,讓人感覺冷漠不關心的反應。

因為往往在被動接受的時候,是不想承擔責任的時候也將權利交給了別人。

2,溝通一定是雙方的,先想後果,再想反應。不要默認對方一定能理解你的想法,要解決問題一定要讓對方理解。從希望達成的後果上來考慮自己的交流方式和用詞,盡量不迴避。

3,養成好習慣,養成及時回復,良性互動的好習慣,溝通有時候也是一個人的習慣。

我自己觀察一個人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時會看Ta如何回復郵件和處理溝通,有些人幾乎工作郵件回復非常迅速,即使無法處理的也會告訴你收到,有些人石沉大海。

有些人遇到問題會主動和你溝通,而有些人的溝通極為被動。

往往這也是ta們真實的溝通能力,而溝通能力也是工作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做到管理者,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

06

職場上要拒絕成為黑洞式的人,主動溝通,越是困難,越要溝通,能者與庸者的差異往往在此。

- THE END -

-作者簡介-

-主播簡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看了近30個企業的神話後,發現最影響管理效果的竟然是……
二十幾歲太著急優秀,三十四十歲鹹菜豆腐!
10堂課升級你的績效管理能力:向谷歌、微軟、阿里、海爾等全球名企學習!
豪車豪宅巨獎之後,2.18億股權分員工——股權專家:維也納股權激勵超越華為
累,是因為你想要的太多了

TAG:MBA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遇到黑洞怎麼逃?
你看到天空的黑洞嗎?
都知道黑洞,那你知道白洞嗎?
黑洞是什麼?被黑洞吞噬的東西去了哪裡?有生之年我們還能見到黑洞嗎?
掉進黑洞時會看到什麼?
可以通過黑洞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見過已故的親人嗎?
都聽說過黑洞、白洞、蟲洞,可你聽說過藍洞嗎?就在地球之上
黑洞的盡頭到底是什麼?穿越黑洞能達到盡頭嗎?
你知道黑洞嗎?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汪:見過黑洞嗎?在我肚子里!
黑洞比不過腦洞?從守望先鋒到G胖,它們快被沙雕網友玩壞了!
我們如何回到過去?黑洞不行,但蟲洞或許可以!
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從黑洞里能看到外面嗎?答案還是一片漆黑
冷知識:黑洞就是一個黑色的洞嗎?鑽到黑洞中會產生什麼後果?
如果你掉入了黑洞,你知道你將會經歷什麼嗎?
黑洞能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見到已故的親人嗎?
掉進黑洞會看到未來?但你忘記了一件事
黑洞裡面到底是什麼?吞噬宇宙玩物 為什麼看不見?
沒見過吧?這就是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
黑洞到底長什麼樣?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