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評:「攬才」必用「重金」

時評:「攬才」必用「重金」

■陳彬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各地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考生和家長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要選擇自己所要報考的高校和專業;高校也忙碌起來了,他們要爭奪各地最「優質」的生源。

在高校對人才的這場爭奪戰中,巨額獎學金成為了一大利器。以廣東省為例,該省各重點高校均在招生時,開出了對高考成績優異者的巨額獎勵,最高數額已經達到十萬元之巨。

應該說,資金獎勵歷來是高校招收「優秀」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只是近些年來,隨著各高校對人才爭奪的日益加劇,以及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後,各高校資金相對充裕,各校開出的「價碼」有水漲船高之勢。

然而,這真的是一種很好的趨勢嗎?至少筆者不這樣認為。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目前高校花費高額資金延攬的「優秀人才」,一般僅有一個衡量標準,即高考成績。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高低與否,並不直接與高考成績劃等號。因此,高校花費巨資延攬人才的做法究竟「性價比」如何,值得商榷。

其次,高校巨資引才會對考生本身帶來不好的影響,比如干擾其正常的志願填報,考生可能會在巨額獎金的誘惑下,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導致其學習生涯「走偏」。同時,懷揣巨額獎金走入高校的學生,很可能會產生某種「優越感」,這種虛幻的感覺又很可能使其對自己做出錯誤的定位,影響在大學的正常學習生活。

第三,高校的這種攬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對其他學生的某種不公平。高校設定錄取分數線,也就意味著凡是超過這一分數線的志願考生,都有平等的進入高校學習的權利,但巨額獎金的設定卻打破了這種公平性。同時,也有可能會使學生誤認為「學習」等於「金錢」,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對於高校巨資攬才的做法提出質疑,但筆者並不認為應該就此便苛責高校本身。因為這是高校出於對優秀人才的渴望而作出的自然動作,這就做企業要想盡各種辦法提高原料質量,壓縮成本一樣,無可厚非。

也正因為如此,寄希望於高校自身廢除這種做法也不現實。要改變這種做法,還需要有關部門能夠在政策上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控,比如設定一定的獎勵上限,或提倡高校將更多精力放在展示學校本身實力,而非資金誘惑上。

《中國科學報》 (2017-06-27 第7版 視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未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校企管理混亂根在現代大學制度缺失
南開學子:把青春和夢想獻給西部大地
劉興土院士:生態保護是長白山的第一要務
沙漠風雲-卡林型金礦的故事

TAG: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滿井時評:金馬獎「台獨」言論被我們「屏蔽」了嗎?
國際時評:導彈炸不出真相
時評:隱私問題不可「隱」而「私」之
新華時評:成果不易 更需誠意與信任呵護
財經時評:「開放的社會」 豈能成為「任性」的理由?
新華時評:不能讓購車金融服務費不明不白
體育時評:細水才能長流 需防「下有對策」
新華時評:以損人出發,必將以害己收場
時評|強基層還需燒「三把火」
時評|古橋晉陞「網紅」,但「熱」後更需降溫!
光明時評:「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沒有不良反應也該問責
新華時評:兒童免票線不能「蹲著」掙錢
光明時評:給女考生集體降分,隱性歧視更可怕
教育時評:落實懲戒權不能僅靠學校「吃螃蟹」
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 | 人民時評
時評 你靠什麼解悶
時評丨晚節不保的戛納電影節何去何從?
光明時評:「報復性熬夜」報復了誰?
新華時評:磋商,不等於反覆折騰
新華時評:暴力,香港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