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才高八斗,卿本張狂,他最終悟道「省躬慎言」才是人生真智慧

才高八斗,卿本張狂,他最終悟道「省躬慎言」才是人生真智慧

伊秉綬:未及張揚的文人個性

文 | 砍柴歌

01

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中說道:「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套用同一句式,「做人如果沒點個性,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在現實的世界裡,有夢想並能持之以恆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鹹魚,被鹽巴腌漬過,隨時被命運烹飪。

至於有個性並能耍酷到底的人,大抵有兩種結局:要麼成為牛逼哄哄的大腕兒而名垂青史,譬如狂放不羈的詩仙李太白;要麼被命運干翻,淪為舉步維艱的邊緣人。

且說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福建寧化縣有一位30歲的讀書人赴京趕考,舉中正榜。什麼是正榜?

翻了翻度娘,原來是正式錄取榜單的意思。這事兒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只要躋身錄取名單,排名兩千名之外那也叫正榜,但說不定你只是被某個央企單位招去當了打字員也未可知。

不管怎麼說,這位名叫伊秉綬的讀書人從此就在北京居住下來,開始了北漂生涯。

今天的人,30歲絕對屬於青年,但到了這把歲數,多半已經在某個城市漂了不少年頭了,心中已然有了滄桑感,如果眼前看不到買房的希望,恐怕心底時不時就得泛起回鄉的念頭了。

反觀30歲的伊秉綬,處於人均壽命不足60歲的大清時代,人生已經過半,怕是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還是青年了,但他的北漂歲月才剛剛開始,心中燃燒著滾燙的豪情。要我說這就叫個性。

02

考試考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有沒有才氣通常是另一回事。

這不,有才氣有個性的伊秉綬很快得到了大學士紀曉嵐的賞識,進而成為紀大煙袋的家中常客,還能以長輩身份教紀家的小孫子讀書寫字:「小紀子,你這個字寫得不對,那個音讀得不對。應該這樣.…..」云云。

伊秉綬 隸書 《適廬》題額

這讓伊秉綬有了已然躋身上流社會、未來一片光明的錯覺。他甚至跟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大學士劉墉也熟識起來,還專門向劉羅鍋子拜師學藝,研習書法。

社會大學的經驗告訴我們,跟什麼樣的人來往,就會生出什麼樣的氣場。紀曉嵐和劉墉是什麼人哪?他們是大學問家,又是一身正氣之人。

雖然歷史上的老紀和劉鍋子斗和珅並沒有斗得那麼狠,但也是基本處於天然正義的一方,而且都是很有個性的人物。伊秉綬跟他們混,對他的才氣和是非曲直觀念的成長,絕對是一種巨大的促動。

伊秉綬 隸書

更重要的是,伊秉綬的個性也像野草般瘋長。只是眼下他還沒取得像樣的功名,不敢張揚自己的個性罷了。伊秉綬後期的書法極具藝術個性是有原因的,那不過是強烈的性格基因在現實中自我壓抑之後,理所當然地轉移到了書法方面。

03

1789年,大概是紀曉嵐鼓勵了伊秉綬:「小伊啊,你在我這蹭了5年的飯,差不多也得到了我的真傳。是時候大展宏圖了。」劉墉也給伊秉綬打氣:「沒錯,你該出師了。在書法方面你小子已經超過我了,我實在沒東西可教你了。」

於是伊秉綬鬥志昂揚地走進了考場,參加全國會試,結果「進士及第,授刑部額外主事,補浙江司員外郎」。至此,伊秉綬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打字員的待遇了,而是正式開啟了仕途模式。

短短5年時間,伊秉綬從一個無名小卒華麗變身為朝中部級單位的官員。他的北漂奮鬥史不可謂不勵志。這就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通常待在外省老家,十年二十年也難以有實質性的大變化;而在北京,一朝得勢,餘生都有了傲嬌的底氣。

伊秉綬 1804年作 隸書 七言聯

話說伊秉綬開始當官以後,又一口氣在北京待了差不多10年。期間工作簡歷大概是從刑部額外主事到刑部主事,再從刑部外郎升任刑部郎中。別的還有一些雜役工作,按下不表。

都說在北京待得年頭長了,人的氣場容易變得牛逼哄哄的,個性難免比較張揚。這種特質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古已有之。可以想見,伊秉綬在部級單位有那麼一官半職,沒有點個性那是不可能的。這也為他後來的仕途埋下了禍根。

不管怎麼說,他在北京是如何為人處世的,今天的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但他在書畫藝術和書法方面的強烈個性,無疑在這段時間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伊秉綬在後世的書畫書法等學界,得到的評價是非常之高的。北京歲月,無疑是他淬鍊的舞台。

伊秉綬《隸書「政成心逸」五言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04

1799年,伊秉綬調任廣東惠州知府,至此北漂生涯告一段落。話說這時候大清皇帝早已由乾隆變為嘉慶了。這一年正是嘉慶皇帝賜和珅自盡的歷史節點。

按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倒了,紀曉嵐和劉墉也逐漸成邊緣人物了;情勢不明朗,伊秉綬應該收斂一下自己的個性才是。但伊秉綬不。他是從北京來到惠州的,難免有一股傲氣:「我當年在北京什麼陣勢沒見過?」

伊秉綬《隸書「萬卷十年」七言聯》灑金箋隸書

安徽省博物館藏

加上他與生俱來的正直與清廉作風,只想轟轟烈烈地做事,少了些察言觀色的小九九,輔以強烈的京漂個性,難免讓同僚覺得他過於強勢,「不會做人」。

當年惠州一帶土匪比較多,身為知府的伊秉綬二話不說,調兵遣將,干他土匪奶奶的腿兒。老百姓那是大快人心,紛紛讚揚伊老爺為民做實事。

但其他同僚卻頗有微詞了:「本地匪患由來已久,剿了滅,滅了生,反反覆復,哪有那麼容易剷除。憑什麼姓伊的一來,就大興兵事,好像能一蹴而就似的。風頭都被你佔盡了。真當自己是北京來的,有天大的能耐呀。」

果不其然,惠州的匪患那叫一個頑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伊秉綬也倔,卯足了勁兒跟土匪幹仗。到處請兵。一來二去,兩廣總督吉慶大人不高興了,直接扣了一頂帽子給伊秉綬:「失察教匪。」意思是,惠州的土匪這麼多,都是你工作失責引起的。又摘去他的知府帽子,把他貶到鄉下的軍情驛站當苦差去了。

伊秉綬《自作詩扇面》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被摘掉烏紗帽的伊秉綬著實過了一段苦日子。好在惠州的群眾講義氣,奔走呼告,為伊秉綬喊冤,最終驚動了遠在北京的一把手嘉慶皇帝,給他平了反。

不管怎麼說,得罪了這麼多同僚,伊秉綬在惠州是待不下去了。保不齊這段經歷也給了伊秉綬一個深刻的教訓:「朝中江湖險惡,今後做事可不敢咋咋呼呼了。得看上頭的臉色行事才好。」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個性這東西都是這樣慢慢給磨滅的。從古至今,都是這個規律。

05

個性這東西是這樣,只要你干正事兒,個性太突出固然會招致很多人反感,但終究還是有人會喜歡你這股子幹事的熱情的。

如果一個人個性太強,又不幹實事或正事,那必然會分分鐘被人按到地里吃土去的。伊秉綬屬於干正事的那一類人,他是真心為群眾著想。他在惠州使出的那股實勁兒,為他攢下了幹事兒人的標籤。

但凡有確實需要使勁兒的地方,自然會有人想到他。加之伊秉綬已經下決心收斂個性,藏起個人的鋒芒,踏踏實實做一頭老黃牛。這就更受有心人待見了。

伊秉綬隸書七言聯

1805年,揚州連年鬧水災,百姓遭殃,官府也頭疼。抗澇救災,這種事是實實在在需要乾的實事兒。躲是躲不開的。沒有借口好找。發愁之際,兩江總督鐵保想起了伊秉綬:「那小子,哦不是,那老小子,適合干這事兒。」

於是他在嘉慶耳邊一個勁兒地吹風:「領導揚州抗洪,合適的人選非伊秉綬莫屬。他連土匪都敢打,不要命的主兒。區區救災,辛勞、流汗而已,對他算得了什麼?」皇帝一聽這話靠譜,轉頭就把伊秉綬派到揚州當知府去了。

伊秉綬行書四條屏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鐵保大人那是萬萬沒想到,他本是耍雞賊把伊秉綬弄去揚州干臟活累活的,結果伊秉綬確實事兒也幹得好,但一不小心就在揚州揚名立萬、名垂青史了,在揚州群眾心目中,功勞全歸他伊秉綬。鐵保多少是有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不過好歹他作為伊秉綬的伯樂形象,也被永久地記錄了下來,也算聊以安慰了。

話說伊秉綬上任揚州知府後,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洪救災當中去,端的是廢寢忘食、鞠躬盡瘁、身先士卒、勤勉有加……此處省略一百個疊加成語。加之他領導有方,治水工作幹得那是有條有理、有聲有色、事半功倍……此處再省略一百個主旋律成語。

群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只要是為民辦實事的好官,二話不說,絕對擁戴。這一點,不管是揚州還是惠州,抑或是美利堅的加州群眾,都有著相同的主旋律。

伊秉綬《隸書聯》

抗洪救災,事關群眾身家性命和活路;而且是跟自然做鬥爭,沒那麼多政治角斗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伊秉綬吸取先前的教訓,在同僚中間不再強勢,不事張揚,改之以老好人形象示人,遇到的阻力自然就小了。當揚州群眾對伊秉綬感恩戴德、口呼「青天」之時,同僚們也就默認了。

若干年後,逐漸老去的伊秉綬回憶揚州往事,仍是老淚縱橫:「想當年,揚州老百姓對我的擁戴,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溫馨提示:語氣參考宋丹丹小品《白雲黑土》)……」

他沒想到的是,後來在他離開揚州多年以後,竟然陰差陽錯,最終還是返回這裡並死在了這片讓他名垂青史的熱土。

他更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揚州的父老鄉親們竟然把他跟歐陽修、蘇東坡等如雷貫耳的名字相提並論,連同王士楨,一起被並稱為揚州四賢。

原因很簡單:雖然朝代不同,但他們四個人都曾任揚州地方最高長官,並為當地人辦了一些實事。不得不說,揚州是個很有人情味的地方。

06

要說伊秉綬在揚州當父母官的時間並不長,兩年多,而已。但這兩年,無疑是他人生的精華部分,贏取民心,所獲所得,無以言表。

要說朝中同僚真的對伊秉綬在揚州收穫的聲名不以為意,那就太天真了。當地群眾不是喜歡你嗎?那就趕緊把你弄走。這就是皇權制社會的基本官方邏輯。

1807年,朝廷任命伊秉綬為河庫道,掌管江蘇全域的河道治理最高長官。幹了沒多久,又把他調任鹽運史。這事兒怎麼論呢?四個字:明升暗降。

不讓伊秉綬扎在一個地方太久,跟群眾太親近。伊秉綬暗暗叫苦:「我明明已經壓制了個性,自削了鋒芒,為什麼還是這麼不受朝中同僚待見?官路不好走啊!沒意思,憋屈。」

這時恰逢伊秉綬的老母親病故,伊秉綬立馬辭官歸了故里。為駕鶴歸西的雙親守孝三年,那是舊式禮儀下孝子的基本標配。即便是嘉慶本人,也說不出個不字來。就這樣,伊秉綬回去了。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伊秉綬還是待在家裡不想出來。伊秉綬是大孝子嗎?那必然是。但最終他以守孝的名義,總共在老家待了八年之久,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按理說,伊秉綬有著濃重的北漂情懷和為官壯志,不想出去干一番事業是不可能的。

伊秉綬《行書節臨唐宋人書四條屏》 1806年作

據砍柴歌分析,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官場複雜,有個性也不敢耍。總是壓抑自己的個性吧,又特么心累。而且橫來豎去也逃不脫被朝中人整蠱的運數。誰讓他是個文人呢?文人玩政治,總歸氣場不符。

其二,伊秉綬確有其性格複雜的一面。一方面渴望四海為家,大展宏圖;另一方面又生性戀家,一把年紀歸來,若要重新出發需要很大的勇氣。性格不純粹,難免行事拖泥帶水,這一拖就是八年。

期間伊秉綬潛心鑽研書畫、書法、詩文。既然作為文人生來張狂的個性在現實世界無處安放,他就把這些精神特質付諸於藝術。

在藝術面前,伊秉綬的鮮明個性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詩文不論,就書畫與書法而言,他的畫與字,別人難以模仿。即便是後世的贗品大師,藉助高科技手段,也難以複製其真跡。

伊秉綬《隸書「友多聞齋」橫額》

07

1815年,年已六十有一的伊秉綬,到底架不住內心北漂情懷的召喚,以及京城友人的再三邀請,從家鄉寧化啟程前往北京。

他到底是幻想自己還能老當益壯重新在北京干一番大事業,還是有自知之明準備來一次入土前的懷舊之旅?他的真實考量我們不得而知。

實際的情況是,他在前往北京的途中,選擇在舊地揚州做了停留。這一停就是幾個月。逐漸老去的伊秉綬,不復當年的風風火火和快意個性。文人遲暮,終歸心事多了。

伊秉綬隸書臨漢碑軸 福建省博物院藏

人之老去,最放不下的是懷舊,最擋不住的是聽別人講他的好。揚州是伊秉綬一生的榮耀之地,在這裡,這兩樣東西都少不了。

試想,當年的老鄉親拉住他的手敘舊是什麼情形:「伊大人哪,當年多虧了你抗災有方啊,不然哪裡有我們的活路?您老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大恩人呀!」伊秉綬口頭說:「使不得呀老人家,您的年齡比我還大呢,我不敢稱老,不敢稱老呀。再說我當年所做之事都是份內工作,謬獎了謬獎了……」云云,其實他心底受用得很呢。就這樣,他日復一日,怎麼也捨不得就此告別揚州。

直到當年9月份,天氣轉涼,再不走怕是走不了啦。於是伊秉綬終於下決心準備不日啟程,趕往北京。

話說怕什麼來什麼,他憂慮天氣轉涼,結果真的就受了涼,得了肺病,一病不起,逝於揚州。揚州百姓得知,全城哀嚎。悲痛之餘,大家自發把伊秉綬供奉在三賢祠,並把他跟歐陽修、蘇軾、王士楨並列稱為「揚州四賢」。伊秉綬的人生故事,戛然而止。

伊秉綬隸書聯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縱觀伊秉綬的一生,有過豪情壯志,北漂是他的情懷起點。作為深受紀曉嵐、劉墉等人影響的文人,伊秉綬有才氣、一身正直、性格也曾濃烈如酒。但走過的路,吃過的虧,令他在人生後期選擇了性格隱忍,只是將全身的性情嵌入了書法和繪畫藝術中去。一代文化大家,就此誕生了。

伊秉綬書法真跡匾額《省躬慎言》,現藏於品藏天下博物館。「省躬慎言」四字,原是伊秉綬贈予他人的寄語,實際上卻是他自己一生的為人寫照。

(完)

清嘉慶十九(1814)年 伊秉綬 題

【注釋】省躬慎言: 省,減少、節約。《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貶食省用」 。《淮南子?主術訓》:「法省而不煩」。高誘註:「省,約也。」躬,身體,引申為自身、親自。《詩?衛風?氓》:「靜言思之,躬子悼矣。」慎,謹慎、當心。《詩?小雅?巷伯》:「慎爾言也。」慎言,謂說話慎重。《論語?學而》:「敏於事而慎於言。」讚譽受匾人自身節儉,親歷親為,說話慎重,有分寸。

伊秉綬題【省躬慎言】匾 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殺光,燒光,搶光,歷史上這位屠城將領太瘋狂
說一聲:爸爸,謝謝您!
芒種時節,邂逅最美的詩詞
用一句詩描繪你最想要的生活,你選哪一句?

TAG:品藏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的這5個行為,都是孩子未來不孝順的表現,謹慎言行!
中國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說出口可能會傷害親子關係,慎言
人到中年,多去思考,少說話,多做事,多思慎言,遠離是非
老子經典:慎言不辯,寡言不爭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能贏到最後的秘訣: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一言興邦,一言廢邦,《解厄鑒》教您趨利避害之君子慎言
做人當慎言,管好自己的嘴
這四種慎言的人,動機不純,遇到請遠離,越猶豫陷入的越深
古人「六言」:多言、巧言、妄言,禍從口出;慎言、訥言、不言,沉默是金
楊紫稱之前拍了很多不喜歡的戲,還一邊拍一邊哭,網友:慎言啊!
皮鞭傷人身,惡語傷人心,為人處事,慎言三思
慎言,也是一種修養
慎言,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晚安美文:慎言,也是一種修養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賞讀丨慎言,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慎言、慎行、慎獨、慎欲《老子》中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說什麼話會踩到十二星座的雷區?慎言!
被玩笑話扎了心?戰友請慎言但也別「玻璃心」
內心的脆弱,有時候是一句話能改變的,謹慎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