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日本人「邊境人」思維的慣性

日本人「邊境人」思維的慣性

日本人「邊境人」思維的慣性

文 | 姜建強

(東京中華新聞主編)

日本有一位預言精準的小說家叫小松佐京,上世紀70年代寫了一本小說叫《日本沉沒》。小說雖然非常暢銷,但沒有日本人真的相信自己腳下的列島會沉沒。然而,40年後,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帶來大海嘯,日本人這才驚呼不可能的沉沒變成了可能。近年來,日本的地震學家和地質學家研究的一大課題就是:日本會沉沒嗎?答案非常明確:會。什麼時候?不遠的將來。

其實,在寫《日本沉沒》之前,1964年小松寫過另一篇短篇小說《日本賣出》,說的是從宇宙來的一位男人,將日本列島整個買下。很晚之後日本人才醒悟過來,自己腳踏的這片土地已經不是祖國了。小說發表半個世紀過去了,如今日本人又在驚呼:小松的這個預言也不幸言中了。

最近,一篇報道衝擊著日本社會。《周刊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事態緊迫——北海道成為中國的北海省為期不遠了」。文章說在去年一年,國外資本收購的森林面積有15個東京迪士尼樂園大(777公頃,東京迪士尼樂園為51公頃)。

Japan Sinks《日本沉沒》

Sakyo Komatsu 著 Michael Gallagher 譯

Dover Publications

2016年2月

文中提到,4月28日農林水產省發表調查,其中值得矚目的是,被收購土地的基本都是北海道的森林。對此,日本維新會的眾議院議員丸山穗高說,這是法律制度不完備的結果。而長年調查中國資本在北海道收買土地的前北海道議會議員小野寺秀說,照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北海道「食的安全保障」將會崩潰,因為如果一旦遇到世界糧食危機的話,在中國資本的土地上生長出的「北海道產」農作物,就有可能會直接輸入到中國了。對此他得出結論:「如果沒有阻止這個勢頭的法律,中國資本再持續侵食的話,北海道成中國的北海省之日或許就為期不遠了。」

這無疑是作家小松佐京唱衰心態在今天的延長線,更是島國心態的根深蒂固。這是種怎樣的島國心態呢?既要紅利,但同時也不忘問你為什麼要得這個紅利;再結合日本右翼近年來的活躍,就正好成了不看好中國或害怕中國崛起的部分日本人聊天的佐料。

其實早在2012年,農林水產省前官員平野秀樹就寫下《買下日本——正在消失的日本國土》(新潮社)一書。這本書中說,日本政府稱外資收買的土地為3700公頃,實際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很多購入者雖然是日本企業,但股權和子公司里都有國外資本。這些企業從北海道到沖繩再到九州,大舉收購土地。接近北海道自衛隊駐地的地塊被香港法人買走,地理上的要衝九州無人島也被外資買走。明治時期誕生的土地法,已經不能適用蠢蠢欲動的外國投資家了。這本書還說,大阪有92%、東京有79%是沒有土地戶籍的「幽靈地主」,北海道則有4萬公頃的山林所有者不明。這些如果都被外資收購,表明這個國家的國境管理機能的徹底喪失。

2013年,在北京和大連留過學的河添惠子出版《所以,中國會來日本買農地》(產經新聞出版)一書。這本書說,中國企業以太陽能發電為掩護,大舉收購日本土地,還說道中國在全世界買豪華別墅、休閑地、企業、港灣設施、石油礦產等。2014年,作家柴田哲孝出版《中國的日本侵蝕》(講談社)。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又是對中國人暴買的一個現實性描繪。故事從北海道的某位政治家暴斃為發端,逐漸引出其背後無法得知的巨大勢力。警視廳公安部外事科介入,調查就從中國資本在北海道收購土地開始。柴田哲孝在與學者平野秀樹的一場對談中說,之所以構思和創作這部小說,是因為基於下面的一些收購事實:

《買下日本——正在消失的日本國土》

平野秀樹 著

新潮社

2012年

青森縣三澤市,美國空軍自衛隊所屬的三澤基地周邊,幾十公頃土地被外資購買;新潟縣佐渡市,中國人取得了學校法人3600平方米建築的部分物權,數千人留學生居住於此變得可能。而佐渡是日本全國四大空軍自衛隊彈道導彈監視雷達之一的地方;沖繩縣石垣島,高級休閑別墅基本上被中國人買斷。住在這裡能看到海上保安廳石垣海上保安部;北海道岩內町,從札幌開車要三個小時。中國人特地在這裡買高台別墅是為什麼?是否因為這裡能目擊泊原子能發電站?長崎縣五島列島,從上海到日本距離最短地的福江島和中通島,中國資本前幾年就有開發的計劃;鹿兒島沖永良島,中國資本在這裡收購山林,而山林邊上的知名町有日本空軍自衛隊的雷達??

當然,這兩位日本人也講到韓國人。韓國資本買下海上自衛隊長崎對馬防備隊本部的鄰地,還說韓國人有「對馬佔領論」的一貫想法。

將收購和吞併這一純粹的經濟行為硬性且人為地註上政治意義、軍事意義和版圖意義,並誇大這種危險和威脅的存在,這本身就是將自己退至「邊境」,然後用「邊境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的結果。日本學者內田樹在《日本邊境論》(新潮社)里,就巧妙地論述了日本人只知道探測與「中心」的距離這一「邊境人」的形象。他說,日本人總是喜歡「東張西望」,總是在邏輯上有「受害者意識」。這種無法揮去的「受害者意識」,表現出來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喜歡妄想。

早在2003年,日本政府就喊出「觀光立國」口號。所謂「觀光立國」,說不好聽點就是有奶便是娘;只要你有錢,肯買東西,我都歡迎。於是,簽證放鬆再放鬆,就差免簽證的最後一步了。從邏輯上說,既然要觀光立國歡迎別人來,我來了,我要買這買那,不論買土地買森林,只要法律允許,有什麼問題?但「邊境人」思維的慣性,還是會妄想這裡面有問題。

《中國的日本侵蝕》

柴田哲孝 著

講談社

2014年

從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看,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額是1830億美元,比2015年飆升44%,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其實,從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來看,日本才是分享全球化紅利最多的一個國家。人們常說,有兩個日本,一個島內的日本,一個海外的日本。照經濟學家的說法,海外日本有1.8個日本大。這個海外日本,不也是通過投資和收購等手段實現的嗎?

人們還記憶猶新。上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生產量突破1100萬輛,首次超越美國,成了世界第一。這是在戰後一直追趕美國的日本夢寐以求的。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日本人自信起來,開始罵美國是笨蛋,並在研究生的考題中首次出現對美國不禮貌的考題。之後,日本掀起了「購買美國」狂潮。1988年,三菱不動產用14億美元買下曼哈頓鬧市中心的洛克菲勒大廈。這座由洛克菲勒家族在1939年用1.5億美元建成的巔峰之作,一直被視為美國的象徵。這一大手筆雖然令美國人震驚,但也沒有被解讀為曼哈頓將成為日本的一個城市。1989年9月,索尼公司甩出48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後來還更名為索尼影像製片公司,但美國人還是把它理解為是一種暫時的商業行為。這一年的12月,東京一位神秘的億萬富翁橫井英樹,用4000萬美元將視為紐約心臟與靈魂的帝國大廈收於旗下。

據統計,從1985年到1990年間,日本企業總共21起500億日元以上的海外併購案中,有18起是針對美國的。至1990年,日本在美國開設有1000多家工廠,汽車生產佔美國的21%。1988年,據美國《商業周刊》統計,當時世界排名前30位的跨國公司中,日本企業佔了22家。在夏威夷,80%的酒店和70%的高爾夫球場歸日本人所有。當時《紐約時報》評論說,「總有一天日本會收購自由女神像。」他們說這是另一場珍珠港之戰,不同的是,這次襲來的不是日本的零式飛機,而是堅挺的日元。但到這裡為止,美國人仍將這一系列收購和投資行為視為商業層面的、暫時的物權換位,因為說不定哪一天這些物權又回到了美國人手裡。

確實,沒過多少年,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人不得不損失慘重地退敗了。他們此時終於明白,商業行為就是商業行為,不能摻雜太多雜念和妄想。

《所以,中國會來日本買農地》

河添惠子 著

產經新聞出版

2013年

現在的情況逆轉了。在海外市場,只要碰上中國人收購,對方就開出天價。北海道也是這個問題。有一位居住在北海道土別地區的日本業主說,這塊私有地,我已經告示了幾個月,就是沒人來問津。但前幾天碰上來旅遊的中國人,沒有還價,當場就拍板了,而且是現金支付。為此有人罵我出讓土地給中國人是「賣國賊」,但問題是為什麼沒有愛國的日本人來收買呢?這就是所謂近年在美國聽到的「中國價格」,在日本聽到的「中國人」。

前幾年日本歷史學者與那霸潤就寫有《中國化的日本》(文藝春秋社)一書。他在書中亮出的一個觀點是:日本歷史的進程就是江戶時代化到中國化的過程。中國化將成為日本最終的形態。而這個中國化被描摹為近世中國宋朝的社會形態。著作出版後爭議頗多,但筆者以為,與那霸潤實際上提出了歷史本身是個多元連帶模式的問題。而這個多元連帶,首先就是體現在商業和經濟行為上。

所以,當日本人警惕地設問北海道是否將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不能收進版圖的「省」,最多也只有經濟意義,不具有政治意義。就像當年日本買下美國國土和森林一樣。到了21世紀的今天,科技的發展能將天堂和地獄都構建起來,如果還有人思維停留在19世紀的主權意識和想像中的殖民意識上的話,那只能讓人無語了。最近大為熱門的《人類簡史》一書,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300年後統治地球的已非人類。是300年,而不是3000年。從這一意義上說,日本人所謂「中國正在把日本領土化」之類的議論,觀念確實太陳舊了。

當然,這只是日本多元社會中的一種聲音而已。沒有不可議論的,沒有不可批判的,沒有不可重新思考的。哪怕是政府的決策,哪怕是領袖人物的言行。在國會開會討論,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黨首蓮舫對首相安倍說:不要耍滑頭,正面回答我的問題。面對著電視實況轉播,安倍只能陪笑化解沒趣與尷尬。其實,《周刊郵報》刊發這篇文章,與其說是要日本人警覺中國人的侵蝕,還不如說是要日本人罵政府罵首相的無能與麻木。

面對大量如潮而涌的觀光客,頭腦清醒者還是大有人在的。日前《讀賣新聞》就刊文說,中國人正在改變日本。他們不再大量暴買,而轉向另外層面的消費,是對日本廠家和商家提出的更高要求;大量觀光客到日本,讓支付寶進入千家萬戶的日本小店,這就迫使日本不得不更新陳舊的支付體系;觀光客帶來的多種中國文化元素,也為地方注入活力,如此等等。筆者以為,這就是日本人慣於吸收和模仿的母性體質的再復活,這是從平安時代以來的傳統。

北海道的夕張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蜜瓜產地。一個上等的蜜瓜,最高能拍賣到1500元人民幣。當時夕張人口最多時有12萬人,但去年隨著最後一家企業倒閉,這座城市的人口只剩7000人。幾年前筆者曾聽說,只要到夕張工作與生活,當地政府就會為你免費圈地建房,並給你一塊自留地種植果木。為了證實這一信息,筆者打電話到夕張市的市役所,才知道享受這一待遇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必須要在市役所登錄,成為夕張市人。原來,這是為了引進人口。7000人的城市,用不了多久,就會在晚霞中消失。而夕張市的悲劇,有可能會是整個日本列島的悲劇。

日本社會自己的數據表明,到2040年,日本至少要消失896個自治體(地方的市町村)。從這一意義上說,日本人與其不著邊際的聳人聽聞,倒不如轉換思考,認真研究面對一個「中國化的日本」這個現實的課題。

刊於《財新周刊》2017年第2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今晚我們只談戲劇——第71屆托尼獎側記
鈴木忠志:努力創造一種永久之花
教堂鐘樓盛開了金屬尖頂——評羅密歐·卡斯特魯奇《俄狄浦斯》
陳方正:阿爾法圍棋隨想
江鑄久:從吳清源到AlphaGo

TAG:財新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在中緬邊境混日子的男人
中國邊疆的白人民族,女子不與外人通婚,一生守護邊境防線
糾正邊境牧羊犬見人就舔的習慣
美墨角力邊境線?特朗普一句話卻讓人匪夷所思!
跨過邊境的那些人
最神奇的邊境線,士兵站崗用稻草人替代,比中巴邊境還和諧
直擊:美墨邊境牆陰影下窮人的真實生活
世代守護邊境的白人少數民族,曾抵抗沙俄入侵,比很多華人還愛國
各地方還在爭李白是哪裡人?其實人家的故里在中國邊境的隔壁
特朗普訪美墨邊境牆 這下共和黨人的處境有點尷尬了
邊境牧羊犬的一些基本特徵
邊境線的日與夜
世界上最「荒唐」的邊境線,用稻草人當哨兵,卻無人敢硬闖!
釧譜感嘆民主黨人太頑固 美國兩黨邊境牆鬥法持續
我國唯一純白種人民族,只與本族通婚,具有愛國心,常年守衛邊境
為啥中緬邊境60%的中國男人都娶了緬甸女人當老婆?原因令人意外
邊境之旅有什麼小技巧 邊境之旅幾點前人經驗
邊境牧羊犬這樣訓練才會「認主人」
邊境無人區悍匪「黑喇嘛」,究竟是人是鬼要幾個國家聯合追捕
中緬邊境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