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奧斯曼人自突厥部落中的崛起:從不過四百騎兵到橫跨歐亞的帝國

奧斯曼人自突厥部落中的崛起:從不過四百騎兵到橫跨歐亞的帝國

奧斯曼人是突厥(Türk)部族的一支,他們頭頂蒼天,腳踩大地,生活在馬鞍之上,以放牧與劫掠為生,堅忍不拔,彪悍兇狠。突厥部族最初起源於西海(裏海)一帶,據說是匈奴別種,姓阿史那氏。傳說該族曾被敵人打敗,全族盡滅,只剩下一個十歲的小兒,也被斬斷手腳丟棄於草澤之中。後來有一隻母狼經過,銜來獸肉餵養,等到這個小兒長大,便與母狼結合。不久,敵人得知小兒未死,派人前來追殺,走投無路之時,有神靈將母狼攝至西海之東的山洞。之後母狼產下十子,阿史那便是其中最為賢能者,待到他重建部族就於牙門前樹立狼頭大纛,以示不忘本之寓意。

5世紀中葉,阿史那所部被柔然人征服,被遷徙到金山(今天的阿爾泰山)南麓。由於善鍛鐵器,柔然人將他們稱作「鍛奴」。因金山形似兜鍪(戰士頭盔,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讀作「突厥」),他們便將「突厥」作為自己部落的名稱。522年,阿史那土門自稱可汗,建立突厥汗國,並迅速擊敗了柔然人,成為當時亞洲草原地帶的最強者。最強盛時,其汗國疆域東至遼海,西至西海,南到阿姆河,北過貝加爾湖。但年歲不久,突厥便分裂為東西兩部,並先後被崛起中的大唐王朝滅亡——公元630年,李靖率軍大破東突厥,俘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659年,唐軍又進入西域,滅亡了西突厥。突厥滅亡後,所轄部落四散遷徙,一部分被唐王朝遷徙至中原,最後融入漢族,另一部分則繼續向西遊牧。

10世紀時,突厥人部落聯盟九姓烏古斯中的一支——賽爾柱人游牧於錫爾河以北的草原一帶,在布哈拉地區信奉了遜尼派伊斯蘭教。接著,他們一路西遷,進入伊斯蘭世界的中央地帶——衰亡沒落中的阿拔斯哈里發帝國境內,並在呼羅珊、波斯、伊拉克、亞美尼亞、小亞等地相繼建立了政權。1055年,賽爾柱人的大軍進入巴格達,結束了布韋希王朝的統治,其首領突格里勒被哈里發卡伊姆授予蘇丹稱號。1071年,賽爾柱大軍在首領艾勒卜·艾爾斯蘭(綽號「英雄的雄獅」)率領下擊潰拜占庭大軍,俘虜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奪取了安納托利亞與亞美尼亞地區,此役史稱「曼齊刻特戰役」。憑藉此役,塞爾柱人在該地建立起了羅姆蘇丹國。拜占庭帝國的喪鐘也由此開始敲響——近200萬突厥人湧入安納托利亞,並最終將該地突厥化,使得拜占庭帝國永久性失去了這一重要的兵員及賦稅來源。

13世紀,賽爾柱國家遭受了蒙古人的毀滅性打擊,許多突厥部落再次被迫向安納托利亞遷徙。

奧斯曼人這一支突厥部落,便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歷史舞台。他們最初游牧於中亞呼羅珊地區。直到13世紀初葉,因蒙古人的壓力,這支部落渡過了幼發拉底河進入安納托利亞,成為羅姆蘇丹國的附庸。他們被安置於馬爾馬拉海峽北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里亞河畔,其首領得到了埃米爾(阿拉伯語,意為「受命的人」、「掌權者」)的稱號。

奧斯曼人最初十分弱小,武力不過四百騎兵。13世紀末,羅姆蘇丹國的崩潰給了他們趁機崛起的機遇。1281年,奧斯曼繼位成為埃米爾,他是奧斯曼國家的開創者,可以說是奧斯曼人的「太祖」。奧斯曼繼位時,伊斯蘭教蘇菲派長老謝赫·艾德巴里(奧斯曼娶了他的女兒馬勒哈)贈予他一把「勝利之劍」,並授他「聖戰者」的桂冠。自此以後,隆重授予「勝利之劍」便成為每一位奧斯曼蘇丹繼位典禮時不可或缺的一環。據記載,奧斯曼為人慷慨,每一次出征掠奪來的戰利品及土地都毫不猶豫分封給立功的戰士,因此麾下很快便集聚了大量來自各地的武士。同時,奧斯曼還藉助「聖戰」的旗幟將原本渙散的突厥部落成員整合成一支紀律嚴明、驍勇善戰的武力,並將自己的國家變成了信仰武士「加齊」之國。

他的「聖戰」事業得到了伊斯蘭信仰者的狂熱支持,不管是商人還是牧民,神學家還是法學家,都紛紛前來投奔。奧斯曼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這些突厥游牧部落也因奧斯曼本人的名字而被稱為奧斯曼人。1300年,奧斯曼自稱蘇丹,奧斯曼國家正式建立起來。

「突厥人手持利劍,對他們利劍的恐懼深深植入人們的內心。」之後的歲月里,奧斯曼人一路高歌猛進,先是蠶食了安納托利亞,之後又一路攻佔巴爾幹半島各地。1389年,奧斯曼人在科索沃戰役中大敗巴爾幹的基督徒聯軍,為奧斯曼帝國向歐洲擴張鋪平了道路。1396年,奧斯曼蘇丹「雷霆」巴耶濟德一世在尼科波利斯戰役中大敗匈牙利國王西吉斯孟所率的,由法蘭西人、德意志人、波蘭人、義大利人、捷克人所組成的基督徒聯軍,結束了歐洲歷史上最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天主教十字軍東征。

總體上,奧斯曼人的強大植根于軍事組織。最初奧斯曼人作為游牧部落,實行兵民一體、以部落為主體的組織形式。奧斯曼人的早期兵種是一種被叫做「阿金日(襲擊者)」的輕騎兵。這類騎兵是志願兵,沒有軍餉,他們自帶武器馬匹參戰,戰後分享戰利品。集結令一旦發出,這些戰士便會以驚人的速度集結起來,在各地的領導者麾下,迅速形成作戰編製。在他們的認知里,葬身於敵人的長矛和弓箭之下,遠勝於死在家中的床上。

後來,奧斯曼帝國為騎兵封授一定數量的土地,從而形成了類似西歐騎士的階層。他們享受土地上的收益,平時徵募和訓練自己的家臣,在戰爭爆發時,則提供騎兵隨同出征,這種騎兵被稱作「蒂瑪里西帕希」。如果當上蒂瑪爾領主,一旦集結令下達,病人讓人抬著病床也要上戰場。蘇萊曼大帝時代,這樣的領主人數約為三萬七千個,能提供約八萬名騎兵。他們與歐洲封建主的不同之處,在於土地依舊屬於蘇丹,蒂瑪爾領主的權力僅在於徵收土地上的收入。每一次戰役結束,蘇丹按慣例接收所有的土地及五分之一的金銀財寶,剩餘的五分之四則作為賞賜分配給手下的戰士。

在帝國的中央,蘇丹又建立了被稱作「卡皮庫魯瓦里勒里」(近衛騎兵)的王室騎兵,他們也隨時做好響應蘇丹馬尾軍旗命令的準備。不同於「蒂瑪里西帕希」,近衛騎兵只對蘇丹負責,薪水也由中央發放。蘇萊曼大帝時代,近衛騎兵兵力為6000人,分為六個分隊。出征時,一至四分隊負責衝擊敵陣,其餘兩個分隊則列於蘇丹身側。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不朽如夢。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刺殺阿夫扎爾汗的兇器:印度式封閉握柄型蠍刀
看看人家的軍事重演!復活的羅馬軍團:英國白鼬大道護衛隊
甲午之後日本榨取滿清巨額賠款,為何還要暗中支持維新變法?
拿起你的手刺,你就能成為牢房中最具實力的頭頭
15世紀歐洲最富有的家族:佛羅倫薩「無冕之王」美第奇家族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最不願看到中國崛起的國家,不是美國、俄羅斯,都是亞洲國家
奧斯曼帝國崛起?埃爾多安:土軍接下來將進攻美軍控制區和伊拉克邊境
從三國到西晉:司馬家族的崛起之路
金一南在香港的震撼演講,中國從百年滄桑到大國崛起
亞洲又一國家崛起,趕超日德成世界第三!印度人:中國不擔心嗎?
從盧森堡、瑞士到新加坡,看看這些國家如何從窮國崛起為世界富國?
蒙古帝國當年橫掃亞歐大陸,為啥會迅速隕落,並無法再次崛起?
奧尼爾:中國勢不可擋的崛起
先秦至大漢,中國騎兵的崛起
外媒:亞洲崛起——中國的電子競技達到了巔峰
阿拉伯崛起 帝國內亂
俄羅斯大國崛起:能否恢復帝國榮耀,再次把中亞併入
三星崛起:韓國人的經濟戰
二戰中的「黑馬」國家:被打的那麼慘,結果僅十年就崛起成大國
中國的世界第一大港,曾被英國人垂涎三尺,埋沒百年之後終於崛起
俄國人初佔西伯利亞,被崛起的準噶爾教訓,沙皇曾5次遣使聯誼!
崛起了!越南三大王牌,瞬間秒掉一大波亞洲國家!
敘利亞的崛起,巴沙爾與普京!
近年這五部優秀的國產動漫,讓人看到國漫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