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五百年,這裡沒一座城市能長命,明清「經濟GDP第一」的現在竟是縣城,明朝上位的濟南從不是經濟中心
臨淄的時代
青州的時代
濟青的時代
是
山東發展的三部曲
上古中古大城紛紛頹廢
宋元明清名府重新洗牌
山東兩千五百年沒有一座城市能長命
文/圖 @ 公子羽
看完這幾行標題
前邊的導語是不是有些聳人聽聞?
不禁要問
這是真的嗎?你為啥要這樣說?
子曰:
「地理人不打誑語」
有圖有真相,說話「理據服」
接下來簡明扼要地講
一部真實的
兩千五百年
山東城市發展的三部曲
一是戰國到漢代
二是魏晉到明初
三是明清至今天
第一階段是臨淄的時代
第二階段是青州的時代
第三階段是濟青的時代
第一部
戰國-漢代,臨淄的「盛極而衰」
約公元前1122年的一天
輔佐周武王滅商立下汗馬功勞的
姜尚,即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
被君主分封於
今山東淄博泰沂山脈東麓的營丘
國號齊
按照《禹貢》中「九州」版圖
這裡為東方的「青州」
姜太公的封地齊位於海濱
山東半島尚未開化
文明成熟的中原地區
以自己為「中國」、「華夏」
將東西南北四方落後地區分別稱為
夷、戎、狄、蠻
西周封土——齊,面要面對的就是夷
有東夷、萊夷、淮夷等
當時人力物力能力有限的情況下
君主採取了「封邦建國」的制度
將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
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建立國家
這是「封建」一詞的最初涵義
後來歐洲中世紀也曾實行類似的制度
上圖:「封邦建國」圖解示意圖,這就是所謂封建制度的最初含義。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封」之本義起始於「豐」字,在甲骨文與金文中
其字形狀如「植樹於土堆」,是「疆界」「田界」之意
「建」乃由「封」而來,最早見於金文,指「建國立法」
也就是說
封:分土地,弄地盤
建:立國家、設制度
山東境內的齊、魯就這麼產生的
一開始各國地盤都很小
從天子到奴隸等級制度森嚴
上圖:分封制體系猶如一個大樹,樹榦與樹枝的關係就是君主與各級臣子的關係。
上圖:「法定」範圍內,各級諸侯國的面積是非常小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國吞併小國的局面愈演愈烈所謂的嚴格的等級「禮制」名存實亡。
姜尚
也就是姜子牙爺子
被封營丘時
人煙稀少、鹽鹼滿地
如史書所說「地瀉鹵,人民寡」
這裡靠近海邊
北邊平地都帶著鹹味
南邊又是不毛丘陵
從農耕文明角度來說
這裡並不是富饒之地
好在他老人家十分聰明
制定發展工商,鼓勵漁鹽的政策
帶領創業期的齊國臣民
走出了一條靠海吃海的致富之路
跟內地諸侯國以農業為主不同
齊國更加重視手工和商業
「勸女工,極技巧」
這種傳統一直持續了數百年
初期的不毛之地
誕生了一座人口數十萬的都城
臨淄
到了後來
姓「田」的大夫(官職)篡權
廢掉了姓姜的國君
這就是齊國的「田氏代齊」
田氏當權的戰國時期
那個叫「蘇秦」的洛陽人
來這裡見齊王
被都城臨淄的繁華驚呆了
此時的齊國早已突破制度規定
地盤盤踞山東大部
並擴展到今
河北東南、河南東北、江蘇北部
上:戰國中後期,約公元前350年的戰國地圖。製圖 @蒼天熊貓
「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
七萬戶什麼概念
保守地按照每戶5-6人計算
臨淄的城市人口有35萬到42萬人
相當於現在一般城市市區人口
是後來長安洛陽的人口規模
衣襟連起來能當圍帳
衣袖舉起來能成帷幕
眾人流汗,就像下了下大雨
2500年前
臨淄的城市人民真會玩
玩著音樂、鬥雞、戲狗、踢球
上圖:齊國都城臨淄復原圖,城市一角。古代足球發源地就是這裡。
蘇秦從中原大城洛陽來
都沒見過這陣勢
從一個側面看出:
齊都臨淄的繁華在當時數一數二
(不出意外應是第一大城市,遠超周天子的王城)
工商業對GDP的增長遠大於農業
戰國齊威王時期
臨淄城門稷下設了官辦、民營的「學宮」
堪稱古代的「學術大會」
臨淄城當時分為大城和小城
大城是官吏、平民和商人居住區
小城則是宮殿、祖廟所在地
上二圖:齊臨淄故城遺址平面圖與鳥瞰圖。
戰國時期
秦國與齊國分別與西戎、東夷纏鬥
早期都有尚武、重利的文化傳統
但是經過數百年演化
富庶的齊國變得崇奢華、重個體的風氣
地處秦嶺深山的秦國「尚節儉、重眾戰」
後來變法改革最為徹底
公元前221年
滅韓、趙、魏、燕、楚的秦國
開始進軍東方的齊國
當時情報工作不認真的齊王
集結四十萬大軍於國境西側
卻不想秦人從北線直接進入臨淄北郊
軍隊由原來燕國南部直接進入齊國的
上圖:燕、齊地緣關係圖。製圖 @ 天涯<鄙視搶沙發的>
齊國北疆是
坦蕩的平原,幾乎無險可守
燕軍亂齊、秦軍滅齊
都是走的這一路線
外交政策失誤、安逸不思進取
固然是亡國之因
看到山東地圖我們會發現
齊國的地形環境實在太差
三面都有強敵
卻都是坦蕩的平原
記得有人寫過文章
《如果統一中國的是齊,而不是秦……》
看到山東地形圖
他大概就沒底氣寫這個標題了
秦國一開始雖然窮苦
但一直身居大山環繞的險要環境
優越外部環境+變革圖強保障
奪得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地理環境如此糟糕的齊國
能撐到最後一個被滅
已經是地球上的著名奇蹟了
臨淄城創造了山東城市的第一個輝煌
從戰國到漢代
均是當時中國名列前茅的都市
堪比今日「北上廣」在中國的地位
從先秦到漢代
臨淄
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
山東第一大城市
青州行政區的首府
魯國都城曲阜
勢力弱於臨淄,但畢竟是都城
兗州行政區首府昌邑實力較強
(今山東金鄉附近)
著名的工商業城市
定陶
即陶朱公范蠡經商去的那個地方
是繁榮的工商業中心
臨淄、曲阜、昌邑、定陶
這是當時今山東地區的三座大城
戰國到漢代山東重要城市排行榜如下
1、臨淄(大諸侯國都城、省級青州首府)
2、曲阜(小諸侯國都城)
3、定陶(重要的商城)
4、金鄉(省級兗州首府)
5、其他重要城市:
莒、即墨、高唐、平陸、薛
(當過陪都或小諸侯國都城)
第二部:
魏晉-明初,亂世中的首府青州
齊國亡後
臨淄變成青州行政區的首府
繁榮局面持續到漢代
到了西晉動亂時期
一個叫曹嶷的人
發現了臨淄的致命缺點
「臨淄城大,地平難守」
當時是後趙國劉聰的部將
他佔據臨淄後,領青州刺史
於是在距離臨淄東南二十里遠的山下
建造了一座叫「廣固」的城
這裡西側有河、山,南側也有山
地形險要得廣固,便取代了臨淄
廣固,便是今青州市所在
從西晉開始,直到明初
這千餘年時間裡
今青州市(縣級)地界一直是
「省級單位」州所在的城市
再次提醒下:沒有合并之前的山東地區有三州:青州兗州徐州,相當於三個省的建制,三州的首府在今山東省內的是青州、兗州(徐州的首府其實也緊貼著山東)。三州中最發達的是青州,覆蓋今濟南、淄博、濰坊、煙台、青島、威海。所以。青州最大的城市基本上就是今山東最牛的城市了
從晉代開始,山東最大的城市
是青州
曹操滅袁紹,就弄了一支牛逼的
青州兵
青州城市的名字則經歷了
廣縣、廣固、東陽、南陽的變遷
山東出過諸侯國都城
齊國都城臨淄、魯國都城曲阜
但它們不是王朝的都城——帝都
山東地區唯一跟「帝都」沾邊的城市
就是
青州
十六國時期南燕王朝
定都青州城
但這個體驗並不愉快
就本就是「過把癮就死」
南燕國
只存在了12年便被滅掉
亂世中的青州
雖有「帝都」之名,卻無盛世之運
這座城
註定是為亂世而生
青州地位最顯赫的時候
主要是在亂世
他取代臨淄
是因為比臨淄險要
但整個山東地區畢竟還是無大的天險
作為南北政權爭奪地區
青州一帶
始終是戰爭前線
經常被南北勢力爭來爭去
公元323年
後趙大將石虎領兵攻廣固城,坑殺青州軍民3萬餘眾
公元410年
東晉劉裕領兵攻擊廣固城,血戰10月後破城,將廣固城夷為平地
北魏、東魏之際
青州治所東陽城兵來將往、刀光劍影,再次上演一幕幕戰亂慘劇
青州市博物館有一個
演示青州城池變遷的沙盤
標註了城池幾次遷徙的軌跡
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
清代還有一座滿城
方圓10公里的範圍內有5座不同城池
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現象
什麼原因呢?
政權更迭、戰火頻仍
據不完全統計
南北朝青州遭遇過20多次大戰
城頭的主人更換了15次
上圖:青州地面古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出土佛像也多為殘件,皆因戰爭破壞。
上圖:青州各個時期古城鳥瞰想像圖 製圖 @劉震宇
到了明朝初期
山東地區變成了今天的版圖
歷城
(今濟南老城所在,跟東部歷城不是一回事)
終於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成為省會之前
它之前基本上是州、府級的城市
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
上圖:山東地區古代三大中心變遷示意圖。
從晉到明初
山東重要城市排行榜如下
1、青州(省級州、路駐地)
2、東平(曾為金代省級「路」駐地)
3、歷城(齊郡或齊州駐地)
4、琅琊郡駐地(今臨沂附近)
第三部
明清以來:政治中心在濟南、經濟中心在別處
明代開始
原來從不屬於同一個省的山東各地
被捏合成一個省
青州時代結束
濟南時代開始
長期戰亂結束後
青州的使命也結束了
他像一個遍體鱗傷、解甲歸田的戰士
默默地退出歷史舞台
過去濟南一直是「地級單位」
郡或府的城市
一個新的行政區成立後
過去並不顯赫的它
作為純粹的政治中心
被推上歷史舞台的
從傳統地理、區劃版塊上說
位於青州、兗州、徐州的結合點
泰山附近
同時又是北京、南京之間溝通的中轉站
這是濟南的優越之處
但是
山東地區的地理單元的複雜性
決定了
政治、經濟中心不可能一體化
因為海禁——閉關鎖國
靠海的膠東地區暫時沉默
此消彼長
海上運輸關閉、內河漕運興盛
因大運河南北漕運之利
山東西部卻迎來了輝煌
這裡形成了「運河經濟帶」
從GDP貢獻來說
當時德州、臨清、聊城、東平、濟寧都超過省會
濟南雖然是省會
但沒有運河航運之便
經濟上還不如這個地方
臨 清
明清時期山東西部
最重要的商貿流通中心
最大的稅收中心
號稱「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
單就經濟地位
堪比江浙的揚州、蘇州、杭州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臨清鈔關年稅收額達83000餘兩白銀
高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
明朝山東城市GDP
第一是GDP最高的臨清
第二名東平同樣位於運河沿岸
三國、水滸、金瓶梅的作者
幾乎都活動在這兩個地方
上圖:京杭大運河與山東西部城市群。
上圖:運河沿線與外國人繪製的臨清運河碼頭。
臨清、東平之後
第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是
省會濟南
明代到1855年前
臨清和濟南地位相當
一個抓經濟
一個搞政治
1855年為啥這麼重要呢?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天災:黃河改道導致運河衰落
二是人禍:太平天國北上禍害山東
同時,山東沿海陸續開埠
西部經濟萎靡,半島地區崛起
康熙、乾隆南巡
中途最重要驛站濟南
從當時的美術作品可以看出
濟南府城強高大
山河湖林泉風景秀麗
是一座
以政治軍事功能為主的城堡
後來更因劉鶚《老殘遊記》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廣告
泉城之名遠播大江南北
上圖:著名的元代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描繪的是濟南北郊景色,當時的濟南叫「齊州」。
上圖:鵲山、華山、黃河的位置關係。
上圖:《康熙南巡圖卷》中的濟南府城。
清代晚期
山東西部運河沿岸城市荒廢
濟南的主政者頗有見地
讓它成為
內陸首個「主動開埠」的城市
津浦、膠濟兩條鐵路交匯
讓這個政治中心
在經濟上也有了起色
濟南府城規模甚小、方圓只有十餘里
清晚,修了外城
開埠後,形成了西部商業區
上圖:濟南市明府城-清晚外城(俗稱圩子城)-清民商埠區關係。
上圖:津浦、膠濟鐵路交匯,讓濟南成為山東交通樞紐。
明到清初的濟南府
清末濟南府
晚清民國的濟南府
清末、民國
主動開埠和交通樞紐帶來的便利
濟南
躋身中國十大城市之列
上圖:清末,濟南城門內外,可見各種商業招牌。
上圖:清末山東地方官員與外國人合影。
上圖:津浦鐵路濟南站附近天橋修建中。
上圖:濟南老火車站竣工時的老照片。
那麼
此時走上人生巔峰的山東省會
躋身全國十大城市之列
是否在全省一枝獨秀了呢?
並非
臨清等西部經濟中心倒下去
青島等沿海經濟中心起來了
民國時期
港口經濟和工業發展
讓黃海沿岸的青島迅速崛起
二者地位在民國時期
不相上下,各具風情
一個傳統的中華農耕田園城市
一個開放的海洋工業西化城市
政治交通,濟南佔上風
工業經濟,青島佔上風
我們多少有些明白
「濟南府當省會合適,但不適合搞經濟建設」
山東的經濟中心
要麼在西邊、要麼在東邊
就是不靠中間兒
從當時的地理科普著作
可以看出來
當時濟南、青島在全國都很重要
上圖:1939年出版的都市地理叢書,入選的十大都市中,山東佔了兩個
上圖出自南京出版社的影印本內頁
濟南是內陸重鎮、山東省會
青島是沿海工業城市
還當過12年的民國「直轄市」
當時兩城在全國都很重要
且經濟在全省肯定前兩位無疑
到了當代
不管是青島,還是濟南
在省內地位還是最重要的
但都已經無法進入全國前十
二者實力各有千秋
並非像有些人宣揚的差距那麼大
總結
明初—1855年
山東城市實力排行榜前三名
臨清、東平、濟南(不分前後)
1855年—今
山東城市實力排行榜前三名
青島、濟南、煙台
由此,山東城市發展史
分為三個時代
1、臨淄的時代:戰國到漢
2、青州的時代:魏晉到元
3、濟南的時代:明清至今
前期:運河城市主經濟-濟南主政治:
後期:海洋城市主經濟-濟南主政治:
山東城市發展的明顯特徵如下
一
輝煌的歷史重鎮
多數都走向衰落
請 看
山東歷史重鎮衰落榜不完全名單
臨淄(諸侯國都城縣級區),被淄博取代
青州(短暫帝都、省級首府縣級市),被濰坊取代
曲阜(諸侯國都縣級市),被濟寧取代
東平(經濟中心、省級首府縣),被泰安取代
臨清(經濟中心縣級市),被聊城、德州取代
兗州(省級首府縣級),被菏澤取代
萊州、蓬萊(州治縣級市),被煙台、威海取代
…………
明代山東六個府級城市
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青州府、萊州府、登州府
現在依然是地級的
只有濟南和東昌(聊城)
清代山東十個府級城市
濟南府、泰安府、東昌府、曹州府、兗州府
沂州府、青州府、萊州府、登州府、武定府
現在級別沒有降的:
濟南、泰安、東昌(聊城)、沂州(臨沂)、曹州(菏澤)
二
沒有長期的政治中心
沒有長盛的經濟中心
山東地區首府對下級
沒有絕對的實力優勢
各州、府、郡的駐地經常變遷
這在其他中原省份
幾乎不可能發生
山西
太原
幾乎一直是山西地區的政治中心
(大同短暫做過北魏都城)
現在依然是省會
陝西
西安
發展雖有起伏
但一直是陝西的中心城市
河南
經歷了洛陽—開封—鄭州
三個時代
但三者都是國際級大都市
對周邊城市擁有絕對碾壓的優勢
浙江
戰國之前中心是會稽(紹興)
後來幾乎一致固定在杭州
浙江十府
只有嚴州府取消併入杭州
其他城市都沒有改變地址
變成了地級市
其他重鎮
蘇州、成都、廣州、長沙
不管是作為區域中心,還是省份中心
區域經濟中心地位
從未動搖過
三
距離政治經濟中心很近
卻從來沒一座超級都市
更沒產生過強盛王朝的「帝都」
上圖:中國主要王朝都城分布圖,大中原地區只有山東是個"空白"。
上圖:中國都城分布圖(包括王朝帝都及諸侯國都城),最密集的還是關中、河南等中原核心區。
上圖:古代中原地區都城分布圖,古都數量上,山東不僅比不過中華文明發祥地的——陝西、河南、山西,而且比不過臨省河北。
不要說
河南、陝西、浙江、江蘇等帝王之鄉
山東的古都成績單
甚至還比不上偏離中原的邊疆省份
比如
雲南出了大理都城
寧夏出了西夏國都
東北出了遼金都城
山西有北魏、北漢都城
河北有北齊鄴城,西藏有吐蕃都城
四川有蜀漢、後蜀都城
………………………
堂堂大山東
坐擁青徐兗三大州的地區
歷代都是
經濟、文化、軍事、交通重地
竟然從沒出過皇帝
更難出一座強盛王朝的帝都
到底是咋回事呢?咋回事呢?咋回事呢?
請 聽 下 回 分 解
千 萬 不 要 走 開
一 期 三 集 連 播
下 篇 就 有 答 案
關於山東三大州的知識
※賈璉護送林黛玉為父出殯,路上發生一事,讓賈寶玉決心娶薛寶釵
※成都「三官堂」 丟失了道教文化內涵
※義大利歌劇之聲Micra III音箱試聽評測:絕對能給你一個大場面
※第一次旅行,第一次看雪
※「魔鬼周」的「幕後」英雄
TAG:公眾號 |
※山東最「富有」的城市,不是濟南也不是煙台,而是一座新一線城市
※這一年,在濟南
※山東經濟實力第一的城市,不是濟南也不是煙台,是你家鄉嗎?
※山東面積最大的城市,不是濟南不是煙台,是一座即將崛起的城市
※山東最富有的城市,不是在濟南,而是這座地級市!
※山東最富有的城市,不是濟南也不是煙台,而是這個傳奇般的城市!
※山東這個城市十年之內趕超濟南,不是濰坊,更不是濟寧!
※做過山東省會的四座城市,除了濟南,還有哪三座?
※濟南旅遊不要只是趵突泉、大明湖,這四處百年古宅,美翻了
※山東3個有錢人很多的城市,濟南排在第二,你的家鄉排在第幾?
※山東最民富的城市,人均GDP超越一線城市,竟不是省會濟南
※山東濟南很尷尬,省內有兩個城市的GDP都超過了它!
※就靠這一手,他從一個受宮刑的濟南青年成長為第一權閹
※這兩條鐵路的開通預示了濟南一定不會成為一個平庸的城市
※山東這座城市5年內或將超越濟南!不是威海,也不是濟寧!
※一條在濟南,又多了一家店!
※山東這一個小城市,千萬富翁比濟南和煙台還多,逐漸與國際接軌!
※山東常住人口最多的三個城市,濟南未入圍,第一名你絕對猜不到!
※山東富翁最多的城市:不是省會濟南,也不是煙台,是你的家鄉嗎?
※中國「堵城」最新排名:濟南第二,第一是這座西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