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五大忠臣 明君昏君面前都能吃得開 不貪也比和珅富幾倍
不黑不吹。
京劇《未央宮》里,韓信有一個很長的唱段,列舉了伍子胥、要離、慶忌、孫武、文種、范蠡等一大批「忠臣」,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說什麼忠良死得苦,說什麼忠良死得屈,真箇是汗馬的功勞前功盡棄, 這才是敵國破,謀臣亡,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自古忠臣無下場……
前面說的那幾個人是不是忠臣,韓信本人是不是忠臣,咱們不去討論,因為咱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歷史上上那五個最有名的忠臣,特別要說的是他們不但愛民如子義膽忠肝,跟皇帝的關係處的也是相當不錯,得到的待遇也是相當豐厚,他們中的幾個人,即使是一年正常的收入,折算成現在的價格那也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可比明清兩代貪官們的收入高得多,而且那錢來得光明正大,花著也是理直氣壯。
安漢滅匈第一人 衛青一門六候比和珅還有錢
要是沒有衛青,漢武帝也不可能接二連三地發起對匈奴的大規模進攻,因為在衛青成名之前,漢匈戰爭一直是在大漢王朝境內甚至腹地進行的,匈奴打勝了會搶得盆滿缽滿,即使打敗了也能放把火給漢朝造成很大損失。
但是衛青橫空出世,第一仗就打到的匈奴的老巢龍城,後來更是搶了人家上百萬牲畜,匈奴再跟漢朝打仗,每次做的都是虧本的買賣,漢武帝也越打越高興,也越打越自信。
咱們本文說的不是衛青的功勛,而是他對漢武帝的忠心。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衛青這個人不要權,不要利,不結黨營私,雖然身為國舅,那是一等一的外戚,但是卻為人謙虛謹慎,低調做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為漢武帝掃平匈奴,把身家性命全部奉獻給了漢武帝。即使是漢武帝要他的腦袋,估計他也會樂呵呵地割下來雙手奉上。
衛青也不可能不對漢武帝忠心,正是漢武帝把他從一個騎奴變成了大將軍,還給予了他絕對的信任。
有陰謀論者說,後來漢武帝提拔重用了霍去病來制衡衛青,這就純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霍去病是衛青的親外甥,一生只服衛青一個人,李廣的兒子李敢打傷了衛青,衛青都沒想追究,可是霍去病心痛加憤怒,一箭就把李敢射死了——這是要丟官罷職甚至殺人償命的風險的呀,漢武帝用衛青的鐵杆粉絲製衡衛青,腦袋進水了?
再說了,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一直讓衛青當唯一的大司馬大將軍,即使霍去病在世,也比衛青低一級。
漢武帝給予衛青的不僅僅是高官,還有厚祿,還有自己的親姐姐——讓自己的小舅子變成了親姐夫。
首先,衛青大將軍秩萬石,一個人掙著五個正部級官員的工資,那一萬石糧食,按照漢朝的生產力水平,至少要一萬畝土地才能生產出來,就是折算成今天最便宜的米價,也有三百多萬元。
而且衛青一門三子一甥(霍去病)再加上霍嬗(去病子)六人封侯,不算霍去病家,衛青實際食邑一萬五千七百戶,《漢書》則有二萬二百戶和三萬戶的不同記載。而按照漢朝「不分家」的道德規範,一家至少五七口人,也就是說每年有十來萬人的賦稅都交給衛青了。
據顧炎武考證,漢武帝賞賜大將軍衛青,一次賞給黃金二十萬斤。請注意,顧炎武的知識是比我們豐富得多的,他說是二十萬斤黃金,我們不應該質疑。二十萬斤黃金,即使是清朝首富、第一貪官也沒那麼多錢!
大家津津樂道的是漢武帝給霍去病建的陵墓「使象祁連山」,卻不知道給衛青修的更氣派:「起冢象廬山(陰山)」。衛青的謚號是「烈」,按照《謚法》規定,「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君臣相知典範 諸葛亮千載誰堪伯仲間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的人品和功績,已經被公認兩千年,但是近來卻興起了「黑諸葛」之風,各種小人之心紛紛表露,禁不起推敲的陰謀論紛至沓來,似乎那些小人比諸葛亮還要高尚高明十倍,其實認真想來,那都是一些現實中的失敗者,不過是在網路上故作驚人之語,博一些眼球,換一杯殘羹冷炙。
關於諸葛亮對劉備乃至蜀漢政權的忠誠(筆者這麼說諸葛亮也是反對的,因為在他眼裡,他服務的是大漢,而不是什麼蜀漢、季漢),我們看看前後《出師表》 和《遺表》就知道了,可惜很多噴子在上中學的時候也沒好好學過《隆中對》《出師表》這兩篇課文,所以混得很慘,只好當了噴子。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起劉備就忍不住淚流滿面甚至嚎啕大哭,即使劉禪很不成器,也沒有想過取而代之,而是嘔心瀝血地要為劉禪打下全部江山。
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還可以說是亦師亦友——比劉備正好小二十歲的諸葛亮是老師。劉備每次出征,都把後背完全交給諸葛亮這個當世蕭何來「足兵足食」。
劉備剛當上漢中王,馬上就賜給諸葛亮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享受這個待遇的,算上關羽張飛法正,也只有四個人。劉備當上皇帝,諸葛亮第一時間成了宰相,而張飛只是車騎將軍,見了諸葛亮也是要行禮如儀的。
諸葛亮是個文官,劉備鑄了八把寶劍,自己和三個兒子每人一把,關張趙每人一把,文官只有諸葛亮分到了一把,那就是後世著名的「蜀主劍」。
東方福爾摩斯 狄仁傑忠義與智慧都應名垂千古
說起狄仁傑,人們就會想起那個胖乎乎的神探。
但是歷史上的狄仁傑, 卻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跟神探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老謀深算,突厥人被他算計得服服帖帖,狄仁傑還當過幽州都督,帶著十萬人馬一直追趕突厥到漠北。
突厥人一聽狄仁傑來了,跑得比兔子還快,狄仁傑拼了老命也沒追上。
有人說狄仁傑忠於的不是武則天嗎?又怎算得上是大唐忠臣?
但是請別忘了,武則天再怎麼改唐為周,她的第一身份都是唐高宗李治的老婆,她的繼承人也是李治的兒子,武則天「改朝換代」其實就是為了過把癮,疆土還是大唐疆土,大臣還是大唐大臣。
武則天對狄仁傑的尊重,那是無以復加的。
武則天曾親自在狄仁傑的紫袍上題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估計那也是當時獨一無二的「文化衫」了。
狄仁傑年紀越大,和武則天關係越好,以至於武則天只稱他為「國老」而不叫名字,也不允許他跪拜:「你跪拜,我痛!」
狄仁傑跟武則天也是無話不談:「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那千秋萬歲,一直可以享受兒子在太廟給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兒,那可從來沒聽說過侄子當了皇帝在太廟祭祀姑姑的。」武則天有點煩惱,說:「這是朕的家事,你別摻和。」狄仁傑回答:「當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麼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麼能不管?」武則天只好聽從,召回廬陵王立為皇嗣,這也是為什麼後代史學家都盛讚狄仁傑恢復唐室功勞的原因。
狄仁傑先後舉薦了姚崇、桓彥范等幾十位精明能幹的官員,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有人稱讚狄仁傑說:「天下的桃李,都在您的門下啊!」狄仁傑回答說:「我推薦賢才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自己。」
鐵面無私包青天年薪三千萬 敢噴皇帝一臉唾沫
包拯的忠誠,咱們這裡要是再說,就有點狗尾續貂的嫌疑了,但是有個小故事咱們還是要講一講的,因為很有趣。
宋仁宗寵愛的張美人想讓伯父張堯佐當宣徽使,宋仁宗也答應了:「放心,放心。」,可是剛一宣布,包拯就急了,臉紅脖子粗地跟皇帝吵架皇帝說:「不可!不可!」
包拯還唾沫星子飛舞,濺了宋仁宗一臉,皇帝不停地擦臉,表情十分尷尬。最後,在包拯那一籮筐有根有據的理由面前,皇帝這一提議又只得作罷。
張美人聽說包黑子吐了皇帝一臉的唾沫,趕忙在皇帝下朝後去安慰他。宋仁宗正用袖子擦臉,見張美人來了,沒好氣地說:「你只知道你大爺的宣徽使,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看他噴我這一臉唾沫!」
包拯總跟宋仁宗吵架,但是宋仁宗最信任的人偏偏就是包拯。
在宋代官場有個潛規則:皇子當了開封知府,那麼就是鐵定的皇位繼承人,但是宋仁宗生了仨兒子,都沒活到成年,於是開封知府得個最重要的官職就落到了包拯頭上。
包拯當然是清廉的,因為他又不是變態守財奴,宋仁宗給他的工資他都花不完:每年銅錢二萬零八百五十六貫、大米二千一百八十石、小麥一百八十石、綾十疋、絹三十四疋、羅兩疋、綿一百両、木炭十五枰、柴禾二百四十捆、乾草四百八十捆。有人計算過(筆者的數學是美術老師教的,就不去算了),按照現在的物價,包拯的年薪相當於人民幣兩千八百多萬元。
要是加上賞賜呢?三千萬還是個保守的數字。
把皇帝罵個狗血淋頭 海瑞在皇帝死後哭得吐了血
說起嘉靖和海瑞,可謂是一對奇葩君臣。
海瑞當然是老古板一本正經,三十五歲才中了舉人的海瑞,循規蹈矩眼裡不揉沙子到了刻板的程度,凡是法律規定的,他都一絲不苟地執行,當縣令的時候就敢打胡宗憲的兒子,嚴嵩第一親信、都御史鄢懋卿也惹不起他,見了他也繞著走。
凡是違法犯罪的,見了海瑞就等於見了閻王,後來海瑞看嘉靖皇帝太不務正業,就買了一口薄皮棺材擺在家裡,打了一份報告,把嘉靖臭罵了一頓:「嘉者,家也,靖者,凈也,嘉靖,家家凈也。蓋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翻譯過來就是:你每天不務正業,老百姓窮把老鼠都餓死了,大家早就不鳥你了。
要知道嘉靖可不是個善茬子,斗敗楊廷和,殺了好人夏言,餓死了壞蛋嚴嵩,那可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看了四遍(看了一遍扔掉,撿起來又看了三遍),然後說了一句話:「這個人大概算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紂王。」——誰說嘉靖是個糊塗蛋?
嘉靖皇帝把海瑞關了起來,這舉動現在就好理解了:你罵了我,我是不可能重用你了,但是可以把你留給我兒子用!
這一招唐太宗李世民用過,用在了李績(身上),後來康熙皇帝也用過,就是為了把有用的大臣貶低,然後讓兒子封賞,再然後那大臣忠心耿耿侍奉新君。
海瑞不知道是否清楚嘉靖的一片苦心,反正他聽到嘉靖死訊的表現很耐人尋味:帝初崩,提牢主事聞狀,以瑞且見用,設酒饌款之。瑞自疑當赴西市,恣飲啖,不顧。主事因附耳語:「宮車適晏駕,先生今即出大用矣。」瑞曰:「信然乎?」即大慟,盡嘔出所飲食,隕絕於地,終夜哭不絕聲。
如果對嘉靖沒有極其深厚的感情,如果心中認為嘉靖隨時要殺掉自己,如果沒有一顆拳拳赤子之心,海瑞又怎麼會哭得暈倒,醒過來再哭,一哭就哭了一宿?
嘉靖的繼任者也知道海瑞是個忠臣(未必是徐階張居正那樣的能臣),但還是讓海瑞一路高升,一直做到應天巡撫、南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舉人出身的海瑞能做到封疆大吏,那也是破格提拔了。
寫了這麼多,筆者並無意給帝王將相歌功頌德塗脂抹粉,而是想說一句:待人以至誠之心,即使對方是個糊塗混蛋,也會感受到你的善意與真心,而善意與真心,是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的。
很多人抱怨皇帝殺功臣、殺忠臣,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當然比比皆是,那是因為那些皇帝實在是混蛋到變態程度了,只要有一點良知,面對忠臣、純臣,那還是要掂量著保護和重用的,就如今天的職場……
※驅出武聖廟剝奪王爵 趙匡胤朱元璋仇恨的關羽只好跑到宋朝戰蚩尤
※梁山五大聰明人 吳用宋江排不上號 最聰明的削了金兀朮一塊頭皮
※海戰全勝的大明海軍有多強?外國人說:比二百年後的清朝強得多
※韓國人畫了些明軍幫他們抗倭的圖畫 可是看著怎麼有那麼多毛病呢
※越南日本也有飛將軍?更可笑的是還有一個號稱「日本張飛」
TAG:半壺老酒 |
※十惡不赦的大奸臣魏忠賢,其實還是個大忠臣,崇禎最後終於明白了
※魏忠賢擁有雙重身份,既是明朝大奸臣也是大忠臣,最後崇禎才明白
※歷史上的五大忠臣 你更喜歡誰?
※秦檜真的是歷史上的大惡人嗎?我卻覺得,他是最大的忠臣
※明末忠臣們的幾句怒吼,崇禎若能聽懂一句,明朝都還有救
※明明可以做權臣,唐朝的他卻選擇做忠臣,從而安然度過一生
※他為明朝立大功,卻被崇禎凌遲,死後皇太極去拜祭,忠臣還是奸臣
※一大臣見了皇帝,直挺挺地站著不磕頭,皇帝卻誇他是忠臣
※此人是大清的忠臣,臨死前給慈禧寫了一份遺奏,讓慈禧淚流滿面
※這樣的忠臣良將,柴榮都覺殺了可惜,可南唐卻不珍惜!
※清朝多爾袞為何沒能當上皇帝,是為了美人還是為了做忠臣?
※歷史大闢謠:魏忠賢是一個大忠臣——魏忠賢不死,大明朝不滅
※奸臣為何能夠比忠臣更容易得勢?他們只靠著一種本事,就天下無敵
※秦檜的前半生都做了什麼,如果他只活半輩子,也稱得上一個忠臣
※秦檜真的是大奸臣嗎?非但不是,而且還是忠臣,被歷史給忽悠了
※皇帝在跟妃子親熱,大臣突然闖了進來,皇帝大喜:你可真是個忠臣
※有人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會亡國,那麼他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水滸傳中不都是奸臣,有三大忠臣,其中一個是高俅的對頭
※魏忠賢,一個撐起明朝半邊天的忠臣,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人
※沒殺過忠臣的千古一帝,其思想被沿用至今,世人卻說他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