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是如何看待淫慾的?和在家居士有何不同?
宗立法師
自明清時起,僧尼就一直是被黑的對象,被一些文人在文學作品中極度惡搞。
而在當今社會,隨著網路的發達,可謂人人都是自媒體。
有些人不修口德,往往遇到媒體報道的與事實不符的新聞時,往往大逞口舌之快評點出家人如何如何,殊不知那些所謂的報道與事實根本不符。
當真相揭露的時候,那些起初在大逞口舌之快的人被打臉之後,又悄然無聲,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以某某船震門為例,說得煞有其事的樣子,其實就是一所謂的光頭老畫家在炒作自己。然後那些造謠者也沒有一個道歉,這件事情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再以某寺的方丈為例,每每遇到有什麼與利益相關的事情,就把他拿來黑一頓,然後又是不了了之。
其實,這些人是用世間人的眼光來看待出家人,認為出家人和他們的思維是一樣一樣的。
然而,真是如此的嗎?出家人看待淫慾和世間人真的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是。
大致有以下幾點不同:
一、見處不同。
對於世間人來說淫慾是值得歌頌的,甚至用愛情等等精美外殼來包裝它,使它變得更有迷惑性。
而身為佛陀的弟子,出家人奉行八正道。
八正道之一的就是正見,離諸邪倒的正觀,以佛之知見為知見。
佛陀在《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簡單地講:如果還想在世間諸苦裡面打滾的話,那可以繼續「享受」愛欲,但如果想要出離生死輪迴的泥淖,那就必須斷除淫慾,只有斷除了淫慾,才能結束無始劫以來的生死輪迴悲劇。
《大乘寶雲經》中說:「夫淫慾者,唯是妄想、顛倒而已,於三苦中謬生樂想。是故,如來處處經中種種因緣具說淫慾多諸過失、殊可患厭,所謂淫慾如炙肉法,肉(炙+束)俱燋;如舐刀刃,貪味偽舌;如毒蛇頭,具四種毒;如豬在廁,臭穢不凈;如彼痴狗而嚙枯骨,其口出血謂之為樂;亦如獼猴黏著(米+離)膠。」
這經中就講淫慾的過患講得更為徹底了。
淫慾是眾生無始以來的顛倒妄想,而在種種苦受之中以苦為樂。
就如同烤串一樣,被烈焰炙烤;又像在刀頭舔蜜,雖然得到短暫的甜蜜,卻付出斷舌的慘痛代價;又像毒蛇的頭一樣,具足四種毒性,足以致命;又像豬在廁中一樣,臭穢不堪;又如同愚痴的狗啃嚙枯骨一樣,就算是咬得口角出血,也不以為苦,反以為樂;又如同猴子因為貪吃而被米膠所粘不得脫一樣。
《長阿含經》中說:「若淫慾纏者,因淫慾纏故,心生憂苦,除淫慾纏已,憂苦便滅。」
這是說,如果為淫慾所纏,心中就會產生種種憂苦,終日不休。如果除去淫慾的煩惱纏縛,心中的憂苦就會消除。
正是淫慾有如此多的過患,所以出家人避之如避箭,而不是像世間人一樣見之如飴。
二、樂處不同
世間人對淫慾的看重,可謂是世間少有事情可以替代了。
而對於出家人而言,淫慾之樂實在是比不上禪定之樂。
為什麼這麼說呢?
《長阿含經》中說:「何謂比丘安隱快樂?於是比丘斷除淫慾,去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行第一禪……是為比丘安隱快樂。」
對於出家人來說,禪悅為食才是正途。
有些居士也許會不相信禪悅的樂處,那麼就引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吧。
《四分律》中說:「彼以喜樂潤漬於身,遍滿盈溢無不遍處,如人巧浴器盛細末藥,以水漬之和合相得,其水潤漬無有不潤而無零落。比丘得入初禪亦復如是,喜樂遍身無有空處,此是最初現身得樂。」
這是說,得入初禪的時候,喜樂充滿全身,就如同有人用浴器裝滿了細細的粉末,用水將粉末調和之後,水和粉末混合在一起,沒有一處遺漏。得入初禪的時候,也是如此,喜樂的覺受充滿全身沒有一個地方空漏的。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法名的法師陳述:得入初禪境的時候,就像明鏡初磨一樣,漸漸有光明從心底湧出,然後一種喜樂的感受從心底湧出充滿全身,而且這種樂境可以維持好幾個月,而且會影響身邊的人。這種感覺一直維持到進入二禪為止。
禪定的樂,是超出這個世間可以想像的範疇之外的樂,是世間的喜樂無法媲美的。
試問,換做是你,你會為了一塊石頭而放棄一座金礦嗎?
三、行處不同
世間人對於身口意業,多數都不以為然,肆意造業而不知。
但是對於出家人來說則是深知因果的可怖,明因識果而謹言慎行。
以弘一大師為例:
1928年左右,「弘一大師偶過上海,向坊間購請仿宋活字印經典。病其字體參差,行列不勻,因發願特寫字模一通,製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
後來,弘一大師寫了一千多字之後,這件事情還是中止了,據大師口述,原因之一是因為「去年應允此事之時,未經詳細考慮,今既書寫之時,乃知其中有種種之字,為出家人書寫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殘酷兇惡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屍部中更有極穢之字,余殊不願執筆書寫,此為第二之原因(此原因甚為重要。)」
僅因要書寫之字,不適合出家人書寫,大師就謹慎地停筆了,可見護持心念之細緻。
關於大師的這段往事,夏丏尊居士也做了如下的記載:「期月後書至刀部,忽中止。問其故,則曰:刀部之字,多有殺傷意:不忍下筆耳。其悲憫惻隱,有如此者。」
大師的慈悲也感動了他身邊的好友。
如果說這一段是善護心念的話,那麼虛雲老和尚年輕時的經歷就可謂是善護於行止了。
在《虛雲和尚年譜》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故事:
「光緒三年丁丑三十八歲,當予自寧波至杭途中。時際三伏,船小人多,無奈與青年婦女卧鋪相連。夜深熟睡,有撫摩予體者。驚醒!見鄰女卸衣相就。予不敢聲,急起趺坐,持咒。女亦不敢動。斯時倘失覺照,敗矣!勉諸修行人,不可不慎也!」
這一段記述更是讓人感受到出家人善護念的重要性。對境驗心,稍有不慎,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在此也奉勸經常親近法師們請益的居士們:
請和法師們謹慎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親近法師,最好是兩人以上結伴而行。一則護念法師,二則避免世人的譏嫌。
對待越是熟悉的法師,越是執禮恭敬才是正道。
經過以上見處、樂處、行處的三點不同比較,相信大家對此已經心裡有數了。
願大家都能善護念,善護口業,於佛法中得大善益。
阿彌陀佛!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ID:nngzzai
GIF/7K
※作為弟子應該如何聞法才能獲得大利益?藥師經札記(三)
※想要輕輕鬆鬆就能速證佛法,佛陀有妙招
※達摩祖師說的「一花開五葉」難道不是五宗而是它?
※佛陀並不想對你說話,對你拋出了一句「賢聖默然」
TAG:念念觀自在 |
※在家居士,如何看待破戒比丘?
※道家人是如何看待出馬仙,保家仙的!
※對於應不應該打孩子,家長們都是如何看待的?有人贊同有人否定
※不回家不養家但也沒出軌的男人,究竟如何看待婚姻?
※佛家是如何看待和面對疾病的?
※你是怎樣看待必須生兒子的家庭的?網友憤怒了,有皇位要繼承嗎
※今天的德國人如何看待希特勒?如果有他在,就不會有難民潮?
※你們如何看待幼師這個行業?付出再多很多委屈說不出口,還被家長責罵!
※如何看待沒有個性的人?
※出家人是怎麼看待「搶頭香」?
※如何看待「公司不是家」?
※現在還有人留齊劉海嗎?你是如何看待這種髮型的?
※有獎調查|你是如何看待「家居風水」的呢?
※學佛出家就是不孝嗎?該如何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大家如何看待遛狗不拴繩,還說自己家狗不咬人的現象?
※男人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現代人的愛情觀,你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看待南昌一位兒女眾多的老太太,凍死在家中一個多月卻無人知曉,你有何感觸?
※錢學森之問:「我們國家為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該如何去看待?
※日本人是這麼看待我們國家的?這些讓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