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 氣象衛星與天氣預報
氣象衛星與天氣預報
我國氣象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從春季頻發的沙塵暴,到夏季強勁登陸的颱風,加上部分地區持續高溫乾旱和內蒙古、黑龍江的森林火情告急,災情頻繁,且多項災情強度突破歷史極值。面對嚴峻的自然災害,風雲衛星的運行服務經受住了考驗。
2006年5月下旬東北地區發生森林火災後,立即啟動FY-2C衛星加密觀測模式,對火災區進行了全天24小時遙感監測,為森林火災的滅火工作提供有力的決策服務。
火災期間,衛星中心充分利用所有過境的國內外氣象和環境衛星資料,生成大量火情監測圖像、專題分析報告和會商報。FY-2C衛星的加密觀測使火情監測產品時間密度達每半小時一次,同時通過多種手段,如:電子郵件、傳真、專用網路等向撲火前線指揮部、林業局防火辦、森林武警司令部指揮部和相關業務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第一手遙感火情監測分析信息。
據統計,在整個火情監測期間,共生成衛星火情監測圖像680餘張,傳送圖像1600餘張。及時、準確的主動服務,受到了國務院回良玉副總理的高度表揚。衛星中心還被國務院撲火前線總指揮部授予「撲火優秀保障單位」稱號。
2、天眼追蹤,洞察颱風在廣袤的海洋,缺乏傳統的氣象觀測手段,衛星遙感就成為及早發現颱風,準確分析颱風路徑和強度的最重要信息源。在颱風監測服務中,風雲衛星功不可沒。
3、每年進入汛期後,衛星中心的科技服務人員通過風雲衛星對西北太平洋所有編號的熱帶氣旋進行了全程衛星遙感監測,對影響較大的登陸颱風實現了24小時連續監測,對編號熱帶氣旋中心位置、氣壓、風速、移向、移速、強降水、颱風的三維熱力結構以及颱風的沿途影響等進行了多衛星多手段監測分析,生成《氣象衛星熱帶氣旋監測報告》。監測分析結果通過氣象信息節目、網站、報告等形式發布,和全國的汛期氣象服務工作者共享監測和分析信息。
國家衛星中心、國家氣象中心和國家信息中心通力合作,建立了全球ATOVS數據進入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業務流程,並歐美9個接收站的區域ATVOVS數據處理成數值預報模式使用的產品,供國家氣象中心數值預報模式使用。使氣象服務取得良好效果。
TAG:福泉氣象 |
※美運載火箭搭載氣象衛星升空,氣象衛星升級了你認為氣象預報准嗎
※氣象衛星知多少?風雲氣象衛星面面觀
※氣象衛星上的黑科技
※類風濕關節炎—發布「天氣預報」的「氣象台」
※跟氣象節目主持人學報天氣
※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范水勇:數值天氣預報介紹
※滄州氣象台發布重要氣象報告
※天氣預報將失准?科學家警告:5G網路訊號恐干擾氣象衛星
※氣象學家擔心5G會干擾氣象衛星
※氣象科普之輻射霧
※烤煙氣象月報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氣象保障精準,「風雲」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世界氣象日:「風雲三號」衛星如何助力智慧氣象?
※亞太颱風研究中心、高影響天氣預警、智慧氣象試點……國家氣象局與上海市要推這些合作
※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
※天門氣象台發布氣象災害預警:雷電+8級大風+雨雨雨……
※楠迪氣象台發布熱帶氣旋警報
※中國氣象局:入汛以來我國天氣氣候複雜 氣象災害點多面廣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加強「智慧氣象」建設 助力藍天保衛戰
※天水市氣象台發布「五一」節假日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