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勿以葯小而不用!久病必入絡,中醫通經絡秘寶是它!

勿以葯小而不用!久病必入絡,中醫通經絡秘寶是它!

  小小的橘絡,看似不起眼,卻能解決你的大問題。病是一點一點得的,健康也是一點一點累積的。不怕步伐邁得小,就怕方向錯誤。只要方向正確,總有一天會走到目的地的。

  不上火的秘訣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唐詩三百首》以張九齡的四首〈感遇〉開篇,這首寫橘的詩就是其中之一。張九齡身為一代名相,才識超群卻遭到貶謫,其際遇正如詩中所吟詠的橘樹。為什麼提起這首詩來呢?因為我在懷念越來越少見的川紅橘。

  歷史往往會重複,一千多年前丹橘所受到的冷落,如今又重演了。人們都以為吃紅橘會上火,所以市場上多半是蜜橘,而真正有藥用價值的紅橘卻備受冷落,以至於紅橘中的上佳品種──川紅橘種植量年年減少。如果有一天川紅橘絕跡了,那將是中藥業莫大的損失。

  要說葯食同源的水果,紅橘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每年紅橘一上市,廚房裡的藥房就多了好幾味良藥。為什麼說是好幾味呢?懂一點醫理的朋友都知道,橘子各處皆可入葯,而且都是好葯。單是一個橘子皮,就可以變身為五味葯:陳皮、青皮、鮮橘皮、橘白和橘紅。

  橘皮和橘肉之間的橘絡,是中藥;橘子的籽,也是一味葯,叫橘核。橘葉也是常用的中藥。而整個的橘子,連皮帶肉做成蜜餞,也可以當葯吃。再說大家最熟悉的橘肉,它可以潤燥生津,開胃理氣,秋冬季節吃它是再合適不過了。一頓美餐過後,小孩吃個橘子,可以助消化,大人吃個橘子,可以解酒。

  橘子這麼好,可是許多人怕吃了上火,不敢多吃。其實,這是因為很多人不懂吃橘子的正確方法。這邊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訣竅,就不用怕吃橘子會上火了。剝開橘子時,會發現在橘子皮和肉之間有一些白色的筋絡,這就是橘絡。每次吃橘子的時候,只要把這些橘絡一起吃下去,就不會上火了。

  這個方法為什麼管用,要先從吃橘子上火的原理說起。為什麼有的人吃橘子會上火?而有的人吃再多也沒事?有人以為橘子性溫熱,所以吃了會上火,其實不然。橘子皮的確是溫性的,然而橘肉卻是偏於涼性的。

  那麼,為什麼偏於涼性的橘肉反而會引起人上火呢?因為植物的皮和肉本身是一對陰陽。橘皮能燥濕化痰,而橘肉的作用反之,是潤肺生津,多吃可能會助濕生痰;橘皮能順氣,而橘肉則會造成滯氣。

  橘子吃多了,胃裡就會有濕滯,濕滯鬱積就使得胃的功能失調,造成胃熱,也就是胃火,上攻到頭面,就會產生牙痛、喉嚨痛等上火癥狀。而橘絡正好是順氣的,可以破除胃氣的積滯,使它正常地往下走;橘絡味苦,苦味的東西可以解胃熱。所以吃橘子的同時,吃些橘絡就可以預防上火了。

  橘絡通經絡,勝似做按摩

  橘絡跟橘皮一樣,也是一味中藥,也能順氣、化痰。此外,它還有一樣獨特的作用,那就是通經絡。使用的方法是在煮粥的時候放一些,或者用干橘絡泡水喝。橘絡長在橘子的第一層果皮與第三層果皮之間,是輸送營養和水分的管道,所以它有疏通的作用。

  橘絡的名字中有一個「絡」字,真是名副其實,而它主要疏通的就是絡脈。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其中大的叫做經脈,小的叫做絡脈,是經脈的分支。經脈是一條條的缐,而絡脈是密密麻麻的網路,把氣血輸送到全身的每一處。

  中醫講「久病入絡」,一個人要是得了長期遷延不癒的慢性病,在絡脈里一定會慢慢形成淤阻。所以對於生病時間比較長的人,有經驗的醫生就會考慮加一些通經活絡的葯來進行輔助調理。橘絡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對於痰濕淤阻絡脈最有效。

  中醫所說的痰濕,其實就是人體內排不出去的液體類垃圾。像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血管硬化、冠心病、乳腺增生、腫瘤、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體虛肥胖等都是痰濕淤阻造成的病症。不通則痛,淤阻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起疼痛,比如長期咳嗽造成的胸悶胸痛,而橘絡透過疏通經絡還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可以這樣說:凡是患有現代文明病、或是慢性病的人,吃點橘絡會有好處。它會幫助你疏通身體內各處細微的管道,只要是哪裡的管道長期不通,無論是血管、支氣管甚至乳腺管,都可以多吃點橘絡來保健。橘絡藥效平和,用法沒有太多禁忌,可以拿干橘絡泡水當茶喝,也可以在煮粥的時候放一些,怎麼方便就怎麼用。

  只要記住一點:下次吃橘子的時候,不要忽略了裡面的橘絡。雖然一隻橘子只有一點點橘絡,但一點一點累積下來,總會見到效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臨死前寫給劉禪的遺詔。

  我借用來發揮一下:勿以葯小而不用,勿以毒小而近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久病入絡,久痛入絡,治絡病的5類葯總結好了
十二經絡玄機:久病入絡,一通百通,一堵百堵!
久病入絡,艾灸補虛,治療一切慢性病必灸絡穴!
久病入絡,一通百通,一堵百堵!
久病必入絡,用神醫葉天士獨創的治絡五法!
名老中醫話胃炎:久病入絡活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