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用刁民想害朕」

「總用刁民想害朕」

昨天漏了的紅包今天補上,沒錯,我們就是喜歡發紅包

紅包群入口在文章結尾

撰文 甄希

出品 網易浪潮工作室

歡迎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查看

一個人要麼是被害妄想症患者,要麼就在通往妄想症的路上。

每個人都愛幻想。有人幻想自己要當國師榮華富貴,有人幻想自己接近權力。還有一些人,幻想自己要受到迫害和虐待。只不過,有些人為此感到興奮,有些人為此感到驚恐。

那些為了不存在的迫害而惶恐不安的人,我們一般稱之為被害妄想症。這些人其實早就被精神病學家盯上了,時刻準備著把他們一起打入精神病人的行列。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在此,送上一份「被害妄想症」診斷書。

確診妄想症

1910年,知名心理學家卡爾·賈斯伯斯(Karl Jaspers)在《精神病理學》中指認,愛妄想的人,有精神疾病的傾向。並總結了這類病人的三個特點:確定性、頑固性和奇異性。

卡爾·賈斯伯斯 / Famous Philosophers.org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這些人不僅會在邏輯證據完全相反的情況下堅信自己是正確的,而且在任何證據面前,都拒絕相信,拒絕改變。當然,他們的幻想通常非常離譜、荒誕,實現的可能為零。

賈斯伯斯和後來的研究者發現,有些人喜歡幻想自己被操控,有些人喜歡幻想自己有罪,還有些人喜歡幻想自己的成功。然而,有一類人的幻想比較特殊。他們會幻想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是陰謀和陷阱,總有人要害自己。

根據精神病學界的總結,他們往往會幻想自己被攻擊、被欺騙、被陰謀針對,被自己的兄弟在飯中下毒暗殺自己,或者老大哥一直在監視他們。總之,影視劇里的離奇劇情,他們能妄想個遍。

國外有個叫做schizophrenia的論壇,一些精神病人會在上面記錄自己的病症。被害妄想症患者馬丁這樣描述自己的病情:「我一直聽到聲音,其他人在悄悄說話針對我。每一次當我路過一群人的時候,我都會把他們所說的話翻譯成針對我的言論。雖然我聽不見他們說的是什麼,但是我真的知道,他們就是要害我。」

精神分裂者的自畫像 / Wikipedia

被害妄想症患者會這麼想,其來有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對事情的發生進行歸因。每一個人進行歸因時都會傾向於將正面反饋歸因於自己,將負面反饋歸因於別人。

但是,有一群人,極端地、系統地、穩定地傾向於將負面反饋歸因於外界,這些人就會開始妄想外界設置陰謀針對迫害他們。首都醫科大學的王娜等人對270多人發放了問卷,調查他們如何對外界反饋進行歸因。130多名被害妄想症患者的回答顯著地在各類事件歸因中都更加傾向於將負面反饋歸因外界,證明了這群人在外界歸因時具有的系統性和穩定性。

被害妄想症患者也是普遍的。所有妄想症患者中,有40%-50%可以確診為被害妄想症。維爾納在和精神病人的對話交流中,發現70%的病人都多少有被害妄想症的一些癥狀,是最容易被體現的精神癥狀之一。這其中,一半的被害妄想症患者屬於全世界精神心理狀況最差的2%的可憐人之列。

自卑者的囚籠

被害妄想症的誘因其實非常普通:焦慮、失落和失眠,幾乎是現代社會中失意者的日常狀態。這倒印證了先前的研究:一個人要麼是被害妄想症患者,要麼就在通往妄想症的路上。

德國藝術家兼精神分裂症患者奧古斯特·納特爾所繪畫的「處於幻覺時我的眼睛」 / Wikipedia

知名精神病學家D. 弗里曼的研究顯示,人們的妄想程度雖然有50%被基因決定,但還有一半是被環境所影響。如果一個人總是處在失落或者不得意的壓抑狀態,多半要靠幻想來喘口氣。而一個人生經驗越豐富、認清現實的人,越不容易和年輕人一樣產生妄想——妄想癥狀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會輕微下降。

所以為什麼有人愛看雞湯文?這是人的自救本能,精神焦慮時吸一口雞湯,如果能得到緩解,也是種活下去的思路。

除了焦慮,對自己的消極觀點也是被害妄想症的重要病因和癥狀。

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的陳學全曾做過這樣一個對比實驗,他用國際通行的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和柯布斯敵意問卷,分別調查了102名精神病患者和160餘名正常人的自尊心程度、對外界的敵意程度。

結果非常顯著: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被害妄想症患者,顯著擁有較低的自尊水平和較高的對外敵意程度。這麼看來,一個人的對外敵意,很可能和他根本沒有自尊有關。而沒有自尊,很可能是因為他是一個loser。

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窗戶 / Wikipedia

馬里蘭精神病學研究中心的一手病情記錄資料中,曾記錄這樣一個被害妄想症患者的自述。病人表示自己從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失敗,有多慘?堪比「北漂十年,沒車沒房,只能在地下室對著電腦當鍵盤俠」,總之人生從來沒有成功過。他相信每個人都假裝他沒有社交障礙地應付他,又在背後偷偷嘲笑他的失敗。

人生的失敗會讓人越發和社會格格不入,並開始懷疑社會對自己的敵意。在這樣一種邏輯下,一個人無法調整他和社會的關係,從而變得敵視外界環境並愈發自我懷疑。社會外界確實對這種人具有的偏見可能加劇他們的這種情緒。

即便是如盧梭這樣偉大的思想家,在失敗的時候也不免如此。

在歐洲大陸難以容身,盧梭抵達英國後在信中控訴文人們聯合迫害他。後世的精神病學家分析,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癥狀。盧梭在歐洲大陸時就經常面對教士們的攻擊,逃往英國後愈發鬱鬱寡歡,甚至連幫助他成功離開法國的休謨都被認為是謀害他的一份子。

歐洲大陸上的「敵意」和失意,讓盧梭在英國的低谷期一直伴隨著嚴重的精神問題。

盧梭 / wikimedia commons

自我懷疑的人面對妄想的侵蝕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說,loser當久了,說不定哪一天就真的成了被害妄想症的患者。

這些自我懷疑的人往往還非常恐懼社會。弗里曼等人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把被害妄想症患者隨即打亂,分成兩組,一組讓他們進入城市情境,一組讓他們一個人待在屋子裡。進入城市情境的人,非常明顯的有更多妄想,伴隨緊張、消極的情緒,對自己的評價更消極。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夏毓芬曾調查了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發病的妄想症患者,發現在1953-1956年、1967-1976年這樣的社會動蕩期,被害妄想症的發病率要更高。尤其是對調查的那一代人來說首次遭遇大規模社會動蕩的1953-1956年,被害妄想症在相應被調查患者中的出現頻率高達98%,高出平均值近兩成。因此研究者得出結論,動蕩的社會情境更容易讓人產生對社會的消極情緒。

社會情境誘發被害妄想症的機制也許是因為這些患者們往往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被確診的患者博德就寫到:「雖然我沒有意識到這是妄想症,但是很害怕人們會嘲笑我,或者認為我古怪。」

2011年,北京蒲黃榆72歲的王大爺因被害妄想症被鎖在家中16年 / 視覺中國

「關你屁事」對被害妄想症患者是不管用的,因為他們覺得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密謀針對他們。弗里曼對200個隨機選出的人進行研究,發現對人際關係更加敏感的人往往會把一個非常中立的虛假情形解讀成人們都仇視自己的環境。

這樣的人往往還有一些異常的內心經驗。他們真正妄想、恐懼的也許不是我們直觀上的感受,現實在他們心中的投影,會有自己獨立的甚至怪異的解讀。

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看過的人多少會為楚門永遠被監視的生活環境感到害怕,但這種害怕不會輕易轉嫁到自己身上——觀眾不會認為自己也活在楚門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電影海報 / 豆瓣

然而,對於某些極端的被害妄想症者來說,他們堅信自己就生活在楚門的那個情景劇里,周圍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假的劇情。這種極端荒誕的心情甚至會被專門列為「楚門妄想症」進行研究。

這一系列癥狀和表現在內心造成的持續不斷地驚恐有一個頗有特點的表現,就是失眠。被害妄想症患者常常失眠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擔心睜眼時會有人站在他們的面前,舉起一把刀子,對著他的身體捅下去。

更糟糕的是,失眠往往還會加劇他們的被害妄想症。很多人都有在半夜的網路論壇上和人爭吵的經歷。一個論壇上最為偏執、頑固的人往往是最喜歡在半夜爭吵的人,他們焦躁不安,質疑對方的動機,擔心被對方針對……

失眠既是被害妄想症的癥狀,也是病因。

不講理的精神病患

在一系列癥狀背後,被害妄想症患者都共有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jumping to conclusions」(JTC),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直接跳躍到結論」。被害妄想症患者中,絕大多數人都有JTC的癥狀。

JTC最典型的表現是,他們永遠相信自己的結論是對的,幾乎完全不願意相信事實或他人的理性推斷。所以,用邏輯和事實依據來說服陰謀論者和被害妄想狂們是無效的——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根本沒有邏輯和數據的位置。

弗里曼將一組由數百名被害妄想症患者與另一組正常人作了對比,通過一系列問答判斷和簡單的回歸分析證明了患有被害妄想症的個體有明顯的JTC表現。然而,這個研究還不能說明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生活不很如意,在繁雜的社會面前感到憂慮或恐懼;他們知識結構存在缺陷,缺乏冷靜思考、辨析的能力。複雜程度超過三句話,他們就要跳過任何邏輯分析過程,試圖找一個看起來最直觀的結果。

所以,「雖然批評你,但是為你好」的邏輯他們理解不了,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的原則他們也理解不了,因為來自社會的負面反饋信息和他們以往失敗的經歷會讓他們立刻跳到惡意攻擊的最終結論上。

那麼,被害妄想症的產生,具體的說,JTC的產生,是否和記憶能力的不足、邏輯性的缺失有關呢?

杭州精神病療養院里舉手合影的患者 / 視覺中國

弗里曼做了另一個實驗。他選取了123名被害妄想症患者,並評估他們的JTC的程度、IQ、記憶力和對不確定性的容忍程度。多元回歸的結果顯示,JTC傾向的人往往記憶力更差,這削弱了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不足限制了他們運用邏輯進行分析的空間,大量信息的缺失最終讓他們只能選擇一個看起來簡單易得的結論。

JTC癥狀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腦迴路「清奇」,永遠在結論中跳躍。一旦指出他們的漏洞、他們的幻想,那麼你針對其行為的批評立刻就會讓他們跳到下一個結論:你的攻擊是早有預謀,這些都是對他們正常行為「扣帽子」的手段,而他們,確確實實陷入了一個被迫害、被攻擊的圈套之中。你越是拿出邏輯和事實來證明你的無辜,他們就越懷疑你的陰謀。因為一切邏輯過程都被省略了,只有結論一遍一遍帶著他們跳到更深的懷疑中去。

很容易發現,如此一來,被害妄想症成為一個自我加強的過程。更要命的是,被害妄想症只是一系列妄想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才被識別的癥狀,這就意味著很多人多少會有被害妄想的傾向,但卻無法被治療。而這類精神疾病的治療往往是非常複雜的。

很遺憾的是,目前為止仍沒有辦法真正治療被害妄想症。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介入,都可能只對部分群體適用。即使我們對這些妄想自己受害的奇葩有了深入的理解,但並不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一切治療措施都只是緩解,而這種緩解有著高昂的成本。

2017年6月,杭州良渚強制隔離戒毒所用VR影片幫助癮君子戒毒 / 視覺中國

好在,最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療可能性——利用虛擬現實裝置(VR)來緩解他們的癥狀。對那些頑固的被害妄想症患者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不能治好他們,那就不用治療了。接受不了現實,VR技術可以讓他們永遠愉悅地活在一個虛擬的現實中。

參考文獻:

[1]4 types of delusions& extensive list of themes,mental health daily,2015-4-29

[2]persecutory delusions,schizophrenia.com,2017-1-14

[3]mother diagnosed with persecutory delusional disorder,psychforums.com,2011-1-07

[4]Weiner S ,First person account:living with the delusions and effects of schizophrenia,Schizophr Bull,2003,29:877-879

[5]Zavos HMS,D Freeman,consistent etiology of severe, frequent psychotic experiences and milder, less frequent manifestations: a twin study of specific psychotic experiences in adolescence. JAMA psychiatry. 2014

[6]Freeman D,Bebbington T,insomnia,worry,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the occurenc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ersecutory ideation.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odemiol.2012;47:1195-1203

[7]Freeman D etc, An explanator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esting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worrying on persecutory delusions in psychosis: the worry intervention trail,2014

[8]Adam, First person account: experiencing suspicious thoughts and paranoia. Schizophr Bull 37:652-655. 2011

[9]Freeman D, the stress of the street for patients with persecutory delusions: a test of the sympomatic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going outside into a busy urban area, 2014

[10]Freeman D, A virtual reality study of paranoid thinking in general population. Br J Psychiatry. 2008; 192:258-263

[11]Taylor M, Do sleep disturbances and psychotic experiences in adolescence shar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2014

[12]Freeman D, the use of intuitive and analytic reasoning styles by patients with persecutory delusions. 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 45: 454—458

[13]Daniel Freeman and Philippa Garety, Advanced i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persecutory delusions: a review,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108844/

[14]Daniel Freeman and Jason Freeman, Can delusions be cured? Psychologytoday.com. 2016-4-5

[15]Joel Werner, Suspecious minds: The Truman Show delusion,2015-3-4.www.abc.net.au/radionational/programs/allinthemind/suspicious-minds:-the-truman-show-delusion/6758612

[16]寧尚傑等,漢藏精神分裂妄想內容的比較研究,青海醫藥雜誌,總128期

[17]陳學全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敵意歸因偏向於自尊水平的相關性,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7年第25卷第5期

[18]王麗平,他們為什麼總是議論我?——對一名有被害妄想症學生的危機干預,經營管理者,2015年5月中期

[19]夏毓芬等,我國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癥狀變遷,上海精神醫學,1990,新2(3)

[20]D Freeman, H Startup, Jumping to conclusions and persecutory delusions,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dical Sciences Division,2008-04

[21]徐前進,盧梭的病:醫學與史學的綜合解讀,歷史研究,2013年第5期

掃碼進群領紅包,前100名有效哦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編輯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浪潮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農村婦女
好漢不提當年蛹
那年我差點考上了211
櫻桃這麼美味的水果,真能毒死人嗎
為什麼天天運動還是胖成球?因為運動或許不能減肥啊

TAG:浪潮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杏果脯的做法圖解 總用一款適合你
亮劍:總部將邢志國調到獨立團有何用意?不得不說老總用心良苦
宋朝為何總用文人帶兵打仗?怪不得總是輸給遼金
別總用你的難處當借口
搞笑漫畫:總是讓男人坐立不安?都怪它總用錯地方了
老人帶孩子總用威脅式語言,有什麼影響?
別總用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拿張嘉譯的病開玩笑,拿沒素養當真性情,沈夢辰為何總用力過猛?
別總用韭菜包餃子了!改用它來做餃子餡,健康營養好吃不貴!
我們總用父母講的借口,做著辜負父母的事情
屬雞金牛座男生性格 他們總用笨拙的方法表達愛意
注意!聽說總用奶瓶喝水會變醜,還會影響發育!
總用這兩個字回復你消息的男人,他心裡並不愛你
聊天不能總用表情包!清華大學這門課教你怎麼好好說話
寶寶總用哭來威脅我怎麼辦?看了這些寶媽們的應對招數,我服了!
關曉彤為什麼總用手捂臉?又受到什麼甜蜜暴擊了?
孩子總用一邊咬東西,很危險!
總用這些話敷衍你的男人,他的心根本不在你身上
不愛你的男人,才會總用這4句話當借口!
媳婦嫌婆婆太摳門,總用些「垃圾」來養花,看到效果後稱讚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