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皇帝前極力邀請此人出來當皇帝
袁世凱不僅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還妄想做皇帝。但是袁世凱覺得就這樣稱帝有謀權篡位的意思,所以,在登基當天上演了一出欺世盜名的禪讓大戲。
資料圖
袁世凱找來了朱元璋的嫡系後代,一直在明皇陵守墓的朱煜勛,讓朱煜勛將皇位禪讓給自己,這樣皇位就來得名正言順了。
朱煜勛
袁世凱為了顯示自己皇位的正統性,在登基當天來到明朝皇族朱煜勛面前,深深作了一個揖說:「鄙人不才,難當大任,謹請明太祖後人登上龍位,匡複我漢室江山。」朱煜勛驚慌失措,吞吞吐吐地背著準備好的台詞:「我大明江山得以匡複,全靠袁公之力,袁公功績彪炳,我朱氏後裔恭請袁公繼承九五大位。」在朱煜勛再三推辭下,袁世凱這才接受皇位。
其實,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上演禪位的那套把戲。之後,朱煜勛就給袁世凱頒發禪讓書,以示明朝江山交於袁世凱手中,是得到明朝皇室公認的。
民國時期的朱煜勛雖然是明太祖的嫡系子孫,但他已經習慣了自己是明皇陵看守員的身份,何況政府每個月都給他50塊大洋的工資,這在當時是非常高的收入。而且,明朝都是兩三百年前的事了,自己根本沒有復明心思,還不如巴結好新的統治者,以保障自己的工資能夠按時收到。
袁世凱死前恨罵「他害了我」,那「他」是誰?
導讀:是陳宧還是陳宦?袁世凱為什麼特別喜歡他?他又做了哪些事情,讓袁世凱一度昏厥?袁世凱死前為什麼說「他害了我」?
做人不能太「宦官」
宧[yí],意為房子的東北角。也意為養育:「東北者陽氣始起,養育萬物,故曰宧。」
宦[huàn],本義是做奴隸主或帝王的奴僕,宦官指的是太監。
兩個字字形差不多,以至於在許多近代史著作中,很多人把陳宧寫成陳宦。陳宧地下有知肯定後悔起了這麼一個倒霉名字。
兩個字意思卻相去甚遠,如同陳宧的一生。本來袁世凱是把他當做恢復帝制「陽氣始起」的關鍵人物,那知道陳宧卻像一個兩面三刀的太監(宦),成為了推翻袁世凱統治的關鍵一員。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1916年6月6日,三個6在這一天完美重合,按理說是再吉利不過的日子,袁世凱卻在這一天划上了人生的休止符。老袁死前,兩眼怒掙,回望英雄無比的一生,最後留給世人和歷史的卻是狗熊的身影。恨恨地說:「他害了我。」
短短四個字,包含了老袁多少恨意,其潛台詞的豐富性,可以讓你聯想到任何惡毒的咒罵,超越了一切等而下之的罵爹罵娘。
▲陳宧通過政治拉攏、軍事策反、經濟收買等手段,幫助袁世凱鎮壓了各地的二次革命,圖為袁世凱
那麼這個讓老袁恨的牙根疼的「他」到底是誰呢?
有人說是籌安會六君子之首,那個想當開國宰相的楊度。不過楊度的籌安會更多的是想袁世凱之所想,說袁世凱之所說,不至於讓老袁恨意如此之大。
有人說是袁世凱的大兒子。大瘸子袁克定想當太子想瘋了,偽造《順天時報》,一舉造就了史上最坑爹的偉業,讓後來那些坑爹的後輩都自嘆不如。不過,以老袁的聰明才智,大多也知道兒子的小伎倆。退一步說,袁克定是兒子,老袁死前就在跪在面前。如果是他的話,老袁為什麼不當面訓斥,說到痛處還可以打幾個耳光過過癮。而不是很生疏很遙遠地說「他害了我」?這個「他」肯定是個外人。
所以,很多人說,這個「他」就是陳宧。
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陳宧是誰,對蔡鍔卻能娓娓道來。(蔡鍔也可能是託了那個子虛烏有的小鳳仙的福,因為人們大多喜歡這種傳奇的愛情故事,且人云亦云傳播得很兇。)
在當時陳宧和蔡鍔是並駕齊驅的人物,基本相當於金庸武俠小說裡面的「南慕容北喬峰」。也恰好應景,蔡鍔是湖南人的驕傲,陳宧是湖北人的翹楚。
▲1916年,陳宧和蔡鍔護國軍停戰,宣布四川「獨立」,反對袁世凱稱帝,圖為蔡鍔照片
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之後,明顯感覺到那些北洋老人,比如段祺瑞、馮國璋們調遣不動了,北洋軍也暮氣沉沉活力大減。所以袁世凱想啟用新人,當時袁世凱最愛的兩個人就是蔡鍔和陳宧。
北洋時期軍閥割據,誰手中有兵誰就是大爺,當時最大的大爺無疑是段祺瑞,因為他是陸軍部的陸軍總長。袁世凱為了架空了段祺瑞的陸軍部,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叫陸海軍大元帥統籌辦事處,而陳宧和蔡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名幹將。陳宧更是被委任為參謀部的次長,代行總長職務。
章太炎是民國時期扛鼎級別的大師,整個中國入老人家法眼沒幾個。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的時候,章太炎就對孫中山很是看不上,不是貌合神離,見了面還打哈哈,是直接鬧翻了,一點沒有餘地的公開翻臉。對革命黨一等一的人物黃興也很是看不上。
如此挑剔的章太炎見到陳宧的時候,卻驚為天人,驚嘆為民國「第一人才」,如此高的評價,可見陳宧在當時是多麼的辣眼。
▲段祺瑞,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號稱「北洋之虎」,皖系軍閥首領
北洋時期的民國,中央政府對中國南部的雲南貴州鞭長莫及統治不穩,所以老袁很擔心一個問題,如果自己稱帝了,雲南揭竿而起其他地方呼啦啦起鬨,把武昌起義哪一出歷史再重演一遍,到時候袁世凱就像溥儀,也會被迫遜位的。(哎,可是歷史正是如此,只不過遜位的溥儀還苟延殘喘,退位的袁世凱卻撅辮子上天了。)
所以,袁世凱下了一步很重要的棋,那就是派一個人去穩定住南方,一這個人必須忠誠,絕對的自己人,二這個人必須聰明,能把西南那一群亂黨賊子們震懾住。袁世凱思來想去,最終決定了這個重要的人就是陳宧。
聰明自不必說,國學大師章太炎做了最好的廣告,陳宧也很是忠誠,多次哭著喊著讓袁世凱當皇帝,最最關鍵的是陳宧還和袁克定結拜為兄弟,陳宧就相當於袁世凱的乾兒子了,兒子總不能害老子吧?
雲貴兩地是鐵板一塊,根本就安插不進自己的人去,所以袁世凱把陳宧委任為四川總督。四川這個地方很奇妙,易守難攻,天府之國物產豐盈,可以是自己最佳的大後方。另外這個地方接近雲貴兩地,一旦雲貴情況有變,四川可以當一個絕緣體,避免擴散。四川也可以借自己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撲滅雲貴兩地的叛變。
▲陳宧書函
所以,袁世凱認為自己走的這一步棋很高,很妙,進可攻退可守,萬無一失。
陳宧在離京赴川之前的一系列作為,更加深了袁世凱的這種想法,是的,選他沒錯的。
民國後,新政府移風易俗,其中之一就是廢除了跪拜禮,即使袁世凱稱帝後規定大臣見皇帝的禮節也只是三鞠躬。
陳宧來辭別袁世凱,剛一進門就「噗通」一聲跪倒,先是實行了參見清朝皇帝的禮節三拜九叩。跪倒三次,起身三次,每次咚咚咚地磕三個響頭,觸地有聲。
這還不算完,中國的傳統禮節完畢後,陳宧愣是不起來,直接拿著膝蓋當腳丫,跪著走到袁世凱的跟前。
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膝行而前的陳宧,來到袁世凱的腳下,先是撅起了厚厚的嘴唇,然後撅起大大的屁股,俯身深情地吻在了袁世凱的靴子上。
吻靴之類是歐洲封建時代臣子參見羅馬教皇的禮節。陳宧畢竟是留過洋見過大世面的人,禮節也洋為中用,中西合璧。
▲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陳宧的這一大套禮節下來,拜出了高水平,拜出了新高度,連袁世凱有沒有腳氣估計都能探知,畢竟吻得那麼深入。
表演還沒完,畢竟這不是啞劇,高潮一定是有台詞的,陳宧滿臉真誠鏗鏘有力的念出了台詞:「不改帝制,不復入京」。
高,實在是高。當時勸袁世凱當皇帝的話語無數,這句話肯定排第一,即使排第二的也感覺自己離第一好遙遠。
這個世界上最莫測的就是人心,袁世凱就是被打死,估計也不會認為陳宧會反叛,而且反叛的如此徹底。
袁世凱稱帝後,蔡鍔為首的雲南揭竿而起宣布獨立,陳宧一沒起到絕緣體的作用,二沒起到撲滅反叛的作用。
他起的作用,是在熊熊大火上再澆上一桶油。他的選擇是在袁世凱大血口子上再撒一包鹽,還是加碘的鹽。
陳宧掌權的四川也宣布獨立。別人宣布獨立,比如雲南的蔡鍔梁啟超,反對的不是袁世凱,而是袁世凱稱帝,反對的是帝制本事,不涉及袁世凱的私德問題。
▲護國軍起義形勢圖
而陳宧獨樹一幟,招招見血,袁世凱怎麼不痛快,他怎麼來,畢竟是袁世凱的乾兒子,老子的喜好和所惡統統知道。
知道袁世凱想當皇帝,所以有了噁心人的大禮節。
知道袁世凱作為一代梟雄,為人磊落,待人也算寬厚,一生最怕的就是讓別人說他人品有問題。
陳宧把七寸拿捏的很是準確,發表通電:「項城先自絕於川,宧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看看,不是帝制不行,是你袁世凱個人私德不行,人品太壞,我代表整個四川和你袁世凱個人斷絕關係,而不是中央政府。語言還帶有藝術性,扯虎皮拉大旗,把整個四川人民都帶上了,可是與袁世凱個人有關係的只有陳宧,又和四川的老百姓有半毛錢關係?
這一通電,在整個反袁通電中絕無僅有,就像陳宧的禮節絕無僅有一樣。
對於其他省份的叛變,袁世凱倒是有很強的心理準備,看到其他省份的獨立電報,袁世凱也面如靜水波瀾不驚,唯獨看到陳宧的通電,袁世凱立馬昏了過去,過了很久才緩緩醒來,嘴中喃喃自語「人心大變!人心大變!」
▲「狗肉將軍」張宗昌,奉系軍閥頭目之一
古話說的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古人誠不欺我。估計雄才大略如袁世凱也知道這句話的內涵和智慧,只是在如此逼真得演繹之下,也被蒙蔽了雙眼。
令人奇怪的是,在民國那個亂世,連大字不識幾個的狗肉將軍張宗昌,後來都成了風雲人物,連神漢加盜墓賊的孫殿英也能分一杯羹,可是被章太炎譽為「民國第一」的陳宧,卻在反袁鬥爭後,一蹶不振,再也沒鬧過什麼風浪。在北京過完了自己孤獨的一生,沒有兒子,過繼了一個,沒有房子,租了一個,沒有銀子,別人接濟。
如此聰明,如此大才的人為什麼曇花一現呢?
不是因為他不聰明,是因為他太聰明。
袁世凱沒有看清他的把戲,可他如何兩面三刀的坑袁世凱,世人卻看地清清楚楚,以至於,之後掌權的人,再也沒有人像袁世凱那樣重用陳宧。
哎,做人不能太陳宧。
作者簡介:張文平,濟南市山東省濟北中學歷史老師,曾獲濟南市歷史優質課一等獎。追索歷史,喜寫文字,每每深夜,泡一杯香茗,端坐電腦前,凝視自己的文字,一種欣慰湧上心頭。
趣聞:風水先生揭秘袁世凱為何當不了皇帝?
【導讀】這位風水先生對袁克定說:「紫禁城經元初建,又歷經明清兩代的修葺,其設計與結構,氣足神圓,可保皇帝江山萬代。唯有新華宮門氣散而不聚,正位之後,難免出現一些波折。」
袁世凱在鬧帝制的時候,曾於新華門左側修了一個廁所。老同盟會會員,當時的國會議員、國民黨政府國史館館長劉成禺,曾寫了《洪憲紀事詩本末》一書,書中記載了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袁世凱稱帝的醜聞醜事。書成之後,請國學大師章太炎作序。章氏讀完後,說:「論載比較真實,詩也寫得不錯,但尚缺袁氏於新華宮門建廁所一事,應補入。」劉成禺對章氏提議甚為贊成,隨即補詠一首:
休言麟定說公孫,魯語能污帝闕尊。
蠟炬滿前君莫笑,沛公入廁在鴻門。
章太炎讀後,撫掌大笑曰好詩,遂提筆為劉氏之書作序。
袁世凱因何在新華宮門左側修廁所呢?說來荒唐可笑。
袁世凱在宣誓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清皇室讓出了中南海,袁世凱即由鐵獅子胡同陸軍部搬進了中南海,辦公室設在了居仁堂。當其復辟帝制之決心難下之際,一面靠楊度、胡瑛、嚴復等組織籌安會,製造輿論,一面用迷信卜筮登基之吉凶。其子袁克定,因其欲當太子,亦極欲袁世凱登基,也設法鼓動袁,最後,袁終於下了登基的決心。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凱操縱的「中華民國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上書袁世凱,「勸進」袁稱帝,參議院欣然接受委託,恭上了「總推戴書」,當日下午,袁將推戴書發還,並附以半推半就的迴文。次日,袁世凱發布申令,表示接受帝位。12月19日,袁稱帝大典籌備處的招牌公開掛出。21日,國民會議事務局密電各省將軍巡按使,關於國體問題的文件,除法律規定者外,所有公私文電一律予以銷毀。31日,大典籌備處通告,翌年改為「洪憲元年」。袁世凱還下令,把中南海的總統府改名為「新華宮」。
袁世凱一宣布稱帝,立即遭到了舉國上下的反對,蔡鍔首先於雲南發難,接著,西南各省紛紛響應。一時間,把袁世凱搞得焦頭爛額。萬般無奈,袁又求助於迷信。就在這時,袁之長子袁克定向袁舉薦了一位山東的叫賈興連的風水先生,說這人的風水看得如何如何好,袁世凱正因稱帝後被舉國上下攻擊得內焦外困,便下旨召賈興連入京,讓其看明清兩代皇城的氣數。
很快,賈興連便奉旨入京。前文述過,袁世凱是個極愛搗鼓風水陰陽的人,接觸的風水陰陽先生也多,所以,他要親自考察考察這位賈先生的本事是真還是假。
賈興連被帶進袁世凱的辦公室。這個賈興連果與其他風水先生不同,一般風水先生都是頭戴瓜皮帽,身穿長衫,鼻樑架銅腿圓片鏡,而賈興連卻身穿西服革履,一副洋派。他不僅接了中國老祖宗留下的衣缽,還上過西洋學校,懂得英文。賜坐之後,袁世凱說:「聽說你看陰陽宅上很有些本事?」
跑江湖的大都愛誇海口,這個賈先生因系中西結合型,更與眾不同了,雖然在大總統面前,卻依然侃侃而談,牛皮吹的面色不改,其大言不慚地說:「對堪輿之學有所研究,受過異人傳授。」
袁世凱所見的多是傳統式風水先生,對這個「現代派」的風水先生很感興趣,遂道:「我想聽你談談風水學。」
賈興連說:「關於風水一學,以前叫做『堪輿』,堪輿兩字,最早出現於淮南王劉安所寫的《淮南子》一書。這並不是說風水開始於此時,這個時候他除了提到『堪天道也,輿地道也』之外,沒再提出什麼。而對天道也、地道也之說,還是別人的註解。接下來就是秦末漢初的黃石公傳給了赤松子。黃石公是張良的老師。這位黃老先生傳給赤松子的是《青囊經》。又是誰傳給黃石公的呢?有說孔聖人的,有說周公的,還有說是黃帝的,這都是萬流歸宗吧,黃石公的《青囊經》又是根據什麼寫的?沒人知曉。不過其中的干支及八卦符號,可以追溯到伏羲氏。赤松子得了《青囊經》又傳給了誰?也無記載。輾轉間到了晉朝,郭璞得到了此書。結果郭璞的一個學生把此書偷走了,還沒讀又被火燒了。這《青囊經》就羽化了。後人只從《郭璞傳》中得知有這部《青囊經》的書,至於內容是什麼就不知道了。」
袁世凱聽到此說:「清朝的蔣大鴻不是補撰了《青囊經》嗎?」賈興連說:「不止清朝,唐朝的楊筠松也寫了《青囊奧語》,似乎楊筠松也看到過《青囊經》一書。這是風水學淵源的一筆爛賬。不過,自楊筠松之後,堪輿學的著作如雪片般出現。從《青囊經》、《葬經》、《撼龍經》、《疑龍經》、《青囊奧語》以及《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等充斥書坊的風水書,不可不謂桃李滿天下,可最後的結論還是不知祖宗是誰。若用最通俗的交代法,還是將堪輿學的始祖推給黃帝。我們的信史只能遠溯到殷商時代,至於商朝以前的部分全由傳說得知。其中經過一個大洪水時代。從黃帝時代到殷商中間到底經過多少年代,並無可信的證據。」
袁世凱聽到此,打斷賈興連的話說:「有一千多年。」賈興連說:「那為史書記載,若根據命歷序的說法,則少說也有40萬年。我們並不能輕易斷言,人類以前絕沒有過比現在還進步的文明,說不定人類已經過了好幾度的高度文明,又好幾度毀在自己的文明之下,後又幾度重新開始也未可知。試看古代傳說的天子能御車游雲,有什麼羽蓋雲車,今在世界上不是也有了飛機嗎。這種說法若是可能,則中國古來從天干地支八卦所發展出來的學術,包括風水一學,其來頭就有頭有臉了。」
袁世凱聽得很感興趣,也聽得很認真,賈興連繼續侃道:「通常被我們稱呼的『風水』,按我多年所得,把風水術翻成現代化的字眼,應該叫『地球磁場與人類關係學』。中國古代的風水,從內容說,應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講究巒頭形勢,另一部分是講究方位理氣。巒頭形勢怎麼解釋,通俗地講,就是追究與人類發生關係的水土結構,例如山川的形勢或者建築的結構。追究何種結構適合人類居住,什麼結構能對人類有精神物質的助益。而今的一些維新的知識分子,接受了一些西方教育,就完全否定了自己祖先的遺產,心浮氣躁地指責斥風水為神鬼荒誕學說,其實,有無神鬼尚待為研究的課題,而對含有磁場學說的風水,斥為荒誕更不應該。退一步說,古人若在毫無由來的條件下扯下了風水這麼一個龐雜而深奧的大工程,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對風水一學,絕不能置於漫不經心的態度。」賈興連談到此,見袁世凱眯著眼極認真地聽著,更滔滔不絕地說下去:「維新以來,一些中國人接受了現代教育,就認為中國的文化成就除了歷史上傑出的文人著作,各朝代所遺留下的古迹、古董以及偉大的儒家思想之外,就一無所有了。至於對風水學的看法,就更不以為然了。認為黃石公的《青囊經》,不過是秦末漢初的著作,楊筠松的《撼龍經》,不過是唐僖宗時代的產品。這些書的內容同外來文明,外來生物,沒有任何淵源關係。事實上,風水之學,既不始創於漢朝黃石公,也不始創唐朝的楊筠松,他們的著作,都是這套學問的體系和理論的進一步完整。
袁世凱打斷賈興連的話說:「中國的歷史太悠久了,有許多珍貴的文明遺產都不知來自何處。」賈興連說:「中國人治學的最大缺點是秘而不宣。十年前,我跟一位李先生看風水,那位李先生有一把自製的探穴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前無古人的探穴尺,這尺子是金屬打造的。我隨他到一面山坡地,這地上面有好多墳墓,其中有五個並排的小墳,另外兩個是大墳,從墳的規模上,看出是大戶人家的。會看風水的,都能從附近的山形水勢知道此地是結穴之地,可真要點中正穴就不容易了。這些墳都是奔這穴而來的,可惜都點歪了。李先生要我用他的探穴尺探真穴所在。我按照他的指導,在兩個大墳和四周幾個地方都屢試不爽,最後,我走到五個小墳的矮牆,在矮牆上走了兩步,一股強大的吸力,把我手中的尺柄吸了過去,這才是真穴所在。」說到這兒,賈興連見袁世凱睜大了眼睛,聽得十分入神,遂又道:「風水先生尋真穴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登山涉水不說,而且需要真確的眼力和判斷力。沒想到這個探穴尺,竟如此之神。我問李先生探穴尺如何打造,可惜他秘而不宣。」
賈興連說到這兒,袁世凱急不可耐地說:「那個李先生現在哪裡?」賈興連說:「三年前就死了。」袁世凱又急急問:「那個探穴尺呢?」賈興連道:「也不知到了哪裡。」又道:「中國的許多寶貴東西就這樣失傳了。」袁世凱聽了很泄氣。又問了賈興連幾句就讓他去看紫禁城的風水。
賈興連一連看了三天,便向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稟報了一番。說:「紫禁城的布局,是按天上的星宿三垣安排的。星宿三垣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在北斗星的東北方,乃天帝居住之所。皇帝乃人間之帝,故也用了『紫』字,皇宮又為禁地,故名『紫禁城』。當初建宮時,天上太微垣南有三顆星,被人們視為三座門,名為端門、左掖門、右掖門。為與天上的星宿相對應,紫禁城前也設了三座門,即端門,還有午門東西兩側的左掖門右掖門。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貫穿著一條中軸線,從外城永定門開始,經過內城正陽門,進入宮廷廣場中華門,穿過廣場,便是皇城的承天門(即現在的天安門),承天門內有端門,端門內為午門。中軸線的東西兩側,東面是天壇,西面是山川壇(後改先農壇)。進了午門,所有建築都為對稱排列。最中心的是前朝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後三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每座大殿的蟠龍寶座,都坐落在中軸線上。」賈興連又道:「北京乃古幽燕之地,自昔稱雄,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所謂王不得不可為王之地。楊文敏謂為西接太行,東臨碣石,鉅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勢拔地以崢嶸,氣摩空而崱屴①,幽燕之地,內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會。桂文襄謂幽燕之地,形勝甲天下,康山帶海,有金湯之固。蓋真定以北至於永平,關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荊、山海、喜峰、古北、黃花鎮險扼尤著。天津又通海運,誠萬古帝王之都。」賈興連說到此,稍停又道:「明太祖克元都後,置北平布政司,曾親策問廷臣:『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虜,比南京如何?』翰林修撰鮑頻說:『胡主起自沙漠,立國在燕,及是百年,地氣已盡,南京興王之地,不必改圖。』明遂建都南京。到了明成祖初年,龍潛於北平,奠安神鼎,乃建為北京,始稱萬世鴻基。明朝沸人岳文肅公正有《都城郊望》詩云:『神鼎當年定薊門,輿圖遍覽此方尊。天文析木三河近,王氣全燕萬古存。水繞郊畿襟帶合,山環宮闕虎龍蹲。何須百二誇周漢?一統今歸聖子孫。』明朝濟南李攀龍有《帝京篇》,謂:燕京豪俠地,杯灑為君陳。雙闕西山下,諸陵北海濱。薊門行雨雪,黍谷變陽春。騶衍忉臨碣,荊軻故入秦。黃金來駿馬,白璧售佳人。定鼎還先帝,千年正紫宸。」賈興連搖頭晃腦地說到這兒,面孔嚴肅地對袁克定說:「紫禁城經元初建,又歷經明清兩代的修葺,其設計與結構,氣足神圓,可保皇帝江山萬代。唯有新華宮門氣散而不聚,正位之後,難免出現一些波折。」
袁克定急問道:「有甚可救辦法嗎?」賈興連道:「辦法是有,只要在新華宮左側修建一個廁所,聚收穢氣,問題便可解決。」袁克定道:「在那裡修廁所,實在不雅了。」
賈興連道:「美雅之存在是表,而內在靠的是氣,若氣不旺美雅又如何?」說著,賈興連舉了陝西驪山的例子。賈興連道:「陝西驪山風景幽美,是名勝之地,而這風景秀美之處卻是一兇險之地。」賈興連見袁克定聽得認真,接著又說:「唐朝安史之亂以前,玄宗李隆基在驪山建了行宮,經常帶著楊玉環女士前往洗澡宴樂,而這楊玉環又與安祿山不清楚,故以後幾朝皇帝和大臣都把驪山與安祿山反叛聯繫起來,將其視為兇險之地。唐朝第十六任皇帝李湛不信,要到驪山去洗溫泉澡,眾朝臣群起進諫。有個叫張權輿的諫官,匍匐在朝堂上叩頭說:『昔周幽王幸驪山,為犬戎所殺;秦始皇葬驪山,國亡;玄宗宮驪山而祿山亂;先帝幸驪山,而享年不長。』李湛不聽,還是跑到驪山泡了一次溫泉。哪知一年後,他竟被宦官宰掉,死時年僅18歲。當時朝臣們都說張權輿的話應驗啦!」賈興連說到此,稍停又道:「驪山美而有穢氣,新華宮也美而有穢氣,在新華門修廁所收的就是穢氣。」
袁克定聽得連連點頭,便進「宮中」把將賈興連看皇宮的氣數向袁世凱稟報了一番,特別說到要在新華宮門左側修廁所一事。新華宮是袁世凱這個洪憲皇帝剛剛下旨改名的,如今要在這富麗堂皇的宮門旁修個廁所,實在不太雅觀。可他想到他自稱帝後,反對之聲浪四起,使自己內焦外困,為了皇圖永固,也就顧不得許多了。於是,袁氏便接受了賈興連的建議,在賈的指導之下,在新華宮門左側修了一個廁所。
廁所雖然修好了,可舉國反袁的聲浪愈加高。
袁世凱竊國是個誤解:沒有他就沒有中華民國
【導讀】「明公之才能,高出興等萬萬。以拿破崙、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崙、華盛頓之事功,直搗黃龍,滅此虜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為拿破崙、華盛頓,即南北各省亦當無有不拱手聽命者」。
我們今天紀念辛亥革命,因為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其實這個功績也沒有看上去那麼顯赫,時人陳獨秀先生說:「1911年10月10日的中國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徵。至於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的思想,經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今人袁偉時先生則指出:「對現代社會說來,有沒有皇帝不是大問題,關鍵是政治制度的性質。辛亥革命前夕的清王朝,正在向立憲政體轉化;而號稱民國的政府大都是專制政權。兩者差別不大。」
即便是這樣一個含金量不太大的功績,要是沒有袁世凱的襄助,僅靠革命黨人的力量,想要取得那也是如同登天。筆者認為,沒有袁世凱,就沒有中華民國,因此首任大總統他當之無愧。
多少年來,中國近代史教科書在惋惜辛亥革命失敗的同時,都忘不了加上一句「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竊國大盜」的屎盆子在袁世凱頭上這一扣就是整整一百年。歷史上的很多習以為常的言說,背後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的誤解。謊言重複一千遍或許還是謊言,可是一千個人每個人都重複一千遍,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複下來,謊言也就成了真相。
南京政府的國庫中只有10塊銀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7日袁世凱正式出山、任欽差大臣,11月2日北洋軍即收復漢口,到了27日連漢陽也被攻下。北洋軍進而壓迫武昌,湖北軍政府岌岌可危。據美國陸軍參謀處資料,當時袁世凱的北洋系部隊大約有16。4萬人,那是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而南方的革命軍,據日本陸軍武官估計大約有40萬人,可是大多缺乏訓練、紀律渙散、裝備落後,只能消耗錢糧,卻無法打仗。
南方的革命成功了,形勢卻不怎麼樂觀。武昌首義後,各地雖是紛紛響應、宣布獨立,使革命政權很快就能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在同盟會影響下獨立的省份僅有江蘇、四川、山東而已,其餘地區的領導人則多屬於立憲派陣營。自晚清以來,地方上督撫操縱大權,連清政府都難以駕馭,此時天下大亂,匆匆建立起的中華民國政府又憑什麼去號令群雄?
南京方面在財政上尤其困難。曾有記者問孫中山說:「您這次回國,帶來了多少餉?多少槍炮?」孫中山坦然承認:「我空著兩手回來,可是我帶回來國人最需要的東西,就是革命精神。」後來他就任臨時大總統,還是沒有錢,「一不能從列強手中收回關稅,二不能實行強行徵發的革命政策,三不能從列強那裡借到錢款」(朱宗震先生語)。胡漢民後來回憶說,一次安徽前線告急,糧餉皆缺。孫總統大筆一揮——撥款20萬,他不知道所謂國庫中僅有銀元10塊。只有革命精神,沒有錢是不能打仗的,北伐也就只落得一句空話,到頭來要推翻清朝,還是少不了袁世凱的幫忙。南北對峙,誰也吃不掉誰,停戰和談就成了雙贏的選擇。
黃興視袁世凱為「中國之華盛頓」
革命後不久,1911年的11月1日,黎元洪就給袁世凱去信說,如果他贊同革命,「將來民國總統選舉時,第一任之中華共和大總統,公固不難從容獵取也」。隨後不久,黃興也致書袁世凱,「明公之才能,高出興等萬萬。以拿破崙、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崙、華盛頓之事功,直搗黃龍,滅此虜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為拿破崙、華盛頓,即南北各省亦當無有不拱手聽命者」。簡單一句話,只要袁世凱肯推翻滿清政權、擁護共和,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就非他莫屬。
另據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記載,當時革命軍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革命事業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國藩、胡林翼,革命黨人不要把他迫著走曾、胡這條路。今日大勢,不是革命黨和清廷的問題,而是革命黨和袁的問題,袁的問題一解決,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問題只是條件問題,不是原則問題。」曾國藩和胡林翼都是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大功臣,而現在袁世凱並不想為清廷賣死命,和革命軍拼個你死我活,所以只要袁世凱肯和南方合作,那麼顛覆清王朝也就很容易了。「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黨人的普遍心態。
12月1日,在武昌召開的革命軍各省區代表大會上,代表們即通過決議:「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世凱反正來歸。」12月3日,交戰雙方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斡旋下,實現停戰(一直延續到次年1月29日);18日,南北議和在上海正式啟動,伍廷芳代表南方,唐紹儀代表北方,對議和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其中「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為雙方共識,若國民公決後,多數人贊同共和政體,那麼清帝退位,由袁世凱出任民國首任總統。
這邊議和代表還在上海爭執,南京那裡卻把臨時大總統給選了出來,組織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方公然違約,主要有兩點原因:在同盟會元老們看來,孫中山為革命奔波一生,民國首任總統的殊榮理應歸其享有。再有,當時的南方也確實需要一個中央政府,不必有多大影響、也無須有多少力量,只要這麼一個象徵就足夠了。因為如此一來,南方就可以和清政府平起平坐。政府對政府,談判起來才能理直氣壯。
袁世凱聞訊後自然極為惱怒,對身邊人說:「既然已經選了總統,那麼我坐在什麼位子上呢?算了吧!不必談和了。」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將領則發表聯名通電,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表示如果以少數人的意見而採取共和政體,必將誓死抵抗。
革命黨人自知理虧,所以孫中山一上任,就立刻拍電報給袁世凱對此予以解釋,「東南諸省,久缺統一之機關,行動非常困難」,現在清帝尚未退位,「文雖暫時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明明白白地告訴袁世凱,大總統之位早晚還是你的,我孫文不過暫時幫你看管一下罷了。區區幾個月有職無權的大總統,看上去算不了什麼,可實質上卻使孫中山成了共和締造者、中華民國的「國父」。
此後孫中山又明確表示,「如清帝實行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1912年1月15日)袁世凱這才暫時放下心來,恢復了對南方的信任。議和得以繼續進行。
孫中山:「此次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
孫中山要讓位袁世凱當然不能沒有條件,後者至少還要把北京的宣統皇帝請下來。要說事情也不算太棘手,但是袁世凱一則不想背「篡逆」的惡名,二來也感念清廷恩德,所以不能動武只能勸說。
袁世凱那時候雖然是做了內閣總理大臣,把攝政王載灃也攆回了家,將內外大權獨攬在手。可是北京城內此時還有載濤統率的禁衛軍,這支全部由滿人組建的軍隊,與早已腐朽的八旗兵不同,他們的裝備、訓練和待遇都堪稱一流,是一支能上戰場的勁旅。禁衛軍的任務只有一個:保護滿洲親貴。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袁世凱怎麼能容得下它在身邊虎視眈眈?他借口說目下大敵當前,希望載濤能親自帶領禁衛軍到前線殺敵,起一個表率作用。向來膽小的載濤聽說後魂飛魄散,立馬辭職不幹了。袁世凱順理成章地把親信馮國璋扶上了禁衛軍統帥的位置。
袁世凱成了北方實際上的統治者,但要迫使清廷同意退位卻並不那麼容易。在滿族親貴看來,袁世凱要挾清帝退位,向南方換取大總統的職位,根本就是欺負孤兒寡母的曹操。因而隆裕太后顧慮重重,對是否接受「退位換優待」的意見還拿捏不定。一方面,她不甘心把天下拱手讓給人;另一方面又擔心革命黨殺進北京,那就連優待條件都沒了。
就在這僵持的當口(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在退朝回家的途中遭到革命黨人的炸彈襲擊,險些喪命。原來這些北方的革命黨人反對南北議和,主張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當時,清帝退位的傳言已廣為流傳,可又遲遲不見兌現,他們以為是袁世凱從中阻撓,所以組織了暗殺行動。這下可幫了袁世凱的大忙,他就此請假不再上朝議事,同時要挾清廷說,要是再不同意退位,他就辭職不幹了。
要知道,滿洲親貴不只有載濤那樣的懦夫,其中也不乏血性之輩,他們絕不願眼看著祖宗社稷落入他人之手。宗社黨領袖良弼以清室衛護者自居,反對議和,一力主戰。他曾在日本學習軍事,是滿洲親貴中唯一有膽略、有能力和南方一戰的將領,當初禁衛軍名義上歸載濤統領,實權則掌握在良弼之手。良弼打算袁世凱一辭職,就讓毓朗、載澤等宗室組閣,以鐵良為總司令,和南方民軍做殊死一搏。然而,革命黨人沒能殺掉袁世凱,卻在不久後成功暗殺了袁的這個心腹大患。良弼一死,滿洲親貴為之膽寒。
隆裕太后一看,既然革命黨人對袁世凱下了殺手,那袁愛卿自然就是心向我愛新覺羅氏的大忠臣了,從此對袁世凱的話也就越發相信了。而且太后眼見革命黨在京畿重地都如此猖獗,能夠頻頻發動暗殺,真的是感到大勢已去。
良弼遇刺的同一天(1月26日),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將領47人聯名通電,要求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壓倒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就這樣突如其來。在隨後的御前會議上,滿洲親貴、蒙古王公們已經不再敢有什麼反對退位的強硬表態了,一個個都低頭不語。溥儀回憶說,當時「主戰最力的善耆、溥偉看到大勢已去,離了北京,他們想學申包胥哭秦廷,一個跑到德國人佔領的青島,一個到了日本人佔領的旅順」。當然,他們天真的幻想不可能成功。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統名義頒布退位詔書,由此中華民國統一南北。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的事情上有私心不假,可共和中國能這樣輕易地創建起來,他也是功不可沒。不然要是南北混戰一開,結局如何就沒人能說得清了。13日,孫中山如約向參議院提出辭呈,同時舉薦袁世凱為繼任大總統。他在咨文中說:「選舉之事,原國民公權,本總統實無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電北京有約,以清帝實行退位,袁世凱君宣布政見,贊成共和,即當推讓……此次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且袁君富於經驗,民國統一,賴有建設之才,故敢以私見貢薦於貴院。」
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合法之大總統
在這裡讀者朋友們可以注意到,南北雙方有約在先,不是袁世凱逼孫中山讓位;其次,孫中山自己也對袁世凱的功績和才能大加稱讚,視袁為當然的總統人選。在後來的致袁賀電中,孫中山還有「民國大定,選舉得人」的話。
14日,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召開,南京參議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凱以全票當選。參議院在致袁世凱的電報中說:「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華盛頓一人。公為再見。同人深幸公為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之第一之偉業,共和之幸福,實基此日。」要知道,在前一年年末推舉孫中山為大總統時,他也只得到十七省中的十六票支持,另有一票投給了黃興。袁世凱繼任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在程序上完全合法,「世界之第二華盛頓」的讚譽不是空穴來風。
退一步講,縱然是根據中國古老的政治法則,袁世凱同樣獲得了延續清朝政權的合法性,在宣統帝的退位詔書中,他特別加上了一句「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在某種意義上這恰相當於清帝「禪讓」。
總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袁世凱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過程中,有著不容抹殺的功績,至於他出任臨時大總統,也是出於南方革命黨人的意願,哪裡談得到「竊」呢?正如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一書中寫道的那樣,辛亥革命後「社會秩序的恢復有賴袁世凱將北洋軍與同盟會和南京的革命力量結合在一起,也仰賴袁世凱以立憲程序,將新軍和各省的議會結合成全國性的政體」。如果客觀地評判歷史,袁世凱在創建中華民國中的功績決不該被抹殺,「竊國」的帽子老袁戴了一百年足夠了!
※要幫忙大修?中國海軍參觀伊朗基洛級潛艇
※皇帝派此人出使外國:我把這個國家滅了
※于謙被殺掉之後為啥錦衣衛抄家時流眼淚
※90後女學生偷歡打野戰 竟然如此墮落
※性感主播辣舞誘惑 一不小心露內內!
TAG:世界軍事網 |
※皇后生辰當日,皇帝邀請群臣吃飯,菜一上來大臣當眾傻眼
※日本裕仁天皇去世,邀請中國出席葬禮,我方霸氣回復彰顯國威
※她是最美世界冠軍,老公是何炅介紹的,楊冪仰慕她並邀請她拍戲
※日本裕仁天皇離世,邀請中國前去參加葬禮,我方霸氣回復彰顯國威
※海賊王:海賊王邀他上船,他拒絕,七武海也曾發出邀請,他拒絕!
※《海王》幕後採訪:導演邀請我出演女王,我不能拒絕她!
※宋子文為何拒絕蔣介石的回台就職邀請?原來他是「世界首富」
※裕仁天皇去世時,曾極力邀請中國代表團,得到4字「霸氣」回應
※黃埔總隊長因何事辭職當和尚?蔣介石再三邀請不出山,抗戰中復出
※裕仁天皇去世,為體面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我國提出此要求
※海賊王,路飛實力增長如此驚人,為什麼海軍不邀請他當七武海?
※王傑克遜世界很多公司搶他今受到戛納電影節演出邀請
※徐崢自爆當年拍泰囧邀請大腕明星都被拒絕,唯獨他一人不嫌棄
※哈里王子大婚,為什麼會邀請前女友們來出席?
※太子邀請皇帝喝酒,第二天發現皇帝突然暴斃,沒幾天弟弟立馬稱帝
※忽爾今夏,武當仙境向你發出邀請!
※劉德華欲出演《戰狼三》慘遭拒,吳京卻親自出馬邀請他,網友:給力
※中國最美女富豪,馬雲親自邀請她出山,身價百億卻至今單身
※哈里王子不顧爺爺父親反對,力排眾議邀請前叔母出席大婚觀禮
※老蔣邀請此人當國民政府主席,遭到拒絕,理由:我長得太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