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嚴苛的「環保法」:亂倒垃圾會被剁手

古代嚴苛的「環保法」:亂倒垃圾會被剁手

管仲畫像

環境污染,眼下比以往嚴重;環境保護,現在比古代更迫切!

環保是中國古人很重視的問題,世上最早的「環保部」便誕生於中國。

1.不重視環保「不可以為天下王」

中國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人與環境的關係,甚至將保護環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環保治國」理念,便是戰國時期趙國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來的。

他在《荀子·王制》中說:「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意思是在草木開花結果的時候,不能砍伐山林,踐踏和破壞草木的生長。荀子將之稱為「聖王之制也」。

荀子是趙國人,但成名卻在齊國。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一職。「稷下學宮」是齊國一所地位與今北京大學相當的官辦高等學府,祭酒則相當於今首席教授。這與齊國尊重知識分子、重視環保有直接關係。

比荀子大概早四百年的齊國上卿管仲,便是位環保專家。他在任時倡導環保治國,稱「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此話見於《管子·地數》,說得比荀子便直接:不搞好環保,便不可擔任國家領導人。

他根據秋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環保要求,提出了環保「四禁」概念。據《管子雜篇·七臣七主》所記,其中之「春禁」是:「無殺伐,無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斬大山,行大火,誅大臣,收谷賦。」

就是春天不要殺伐,不開挖大丘陵,不焚燒大沼澤,不砍大樹,不開鑿大山,不放大火,不殺大臣,不徵收谷賦。這不只提出了環保問題,還考慮到了民生。當時齊國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與此不無關係。

2.舜設世界上最早「環保部」虞

那麼,古代有專門的環保機構嗎?據清代黃本驥編纂的《歷代職官表》,中國古代早期的「環保部」叫「虞」。「虞」,既是機構名,又是官銜,其很大一部分職能與今天的環保部相同,但職責範圍更大,包括了山、林、川、澤的保護與治理。

在上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人們對大自然更依賴。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上任後進行了行政機構改革,根據當時的需要,分設九官。這相當於現在的九個部委,設有正、副長官22人。

這些部門長官都是由各部落首領集體商討,公開推薦出來的,其中就有「虞」。虞的編製不小,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書·堯典》也記載了舜任命伯益做「環保部長」的事。

國內有環保學者認為,舜所設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環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環保部長」。

伯益的確是環保專家,他是治水專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發明了水井,保證人類飲用水源免受污染;他還是動物保護權威,即《漢書·地理志》中所說的 「伯益知禽獸」。

「虞」作為環保機構被保留了下來,在周代,編製更大,分工更細化,有山虞、川衡、林衡、澤虞等四個平行部門,統統歸「地官司徒」領導。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國學者埃克霍姆稱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漢時,「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國之後,又恢復了「虞官」。唐、宋、明、清諸時期,朝廷均設有虞衡司。

3.秦《田律》規定「毋敢夜草為灰」

《逸周書·大聚篇》記載,大禹在任時頒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綱罟,以成魚鱉之長。」春季實行「山禁」,夏季實行「休漁」。這既保護了環境,也保證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據西漢劉向《說苑·指武》所記,公元前1050年前後,周文王在攻打崇國時出台「伐崇令」規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即不得毀壞房屋,不得填埋水井,不得砍伐樹木,不得破壞崇國人民的生活環境和設施。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出現了真正意義的「環保條款」。1975年12月,湖北省雲夢縣城關睡虎地11號秦墓出土的秦簡中,一部分記錄的是秦國的法律,後整理成《秦律十八種》。「環保條款」記錄在其中的《田律》上,這被看成是中國最早的「環保法」。

《田律》除了規定春季不準亂砍亂伐外,還有多條環保規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謂「雍堤水」;不是夏季不準焚燒草木灰當肥料,即所謂「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

《呂氏春秋·士容論》也提及了秦國這類「禁燒」規定,有「澤人不敢灰僇」之說,即不準在澤中割草燒灰。在當時的齊國,同樣有類似的不準隨意放火燒荒的規定,管仲「春禁」中的禁「倮大衍」、「行大火」,就是這意思。

後代相關環保法令中,便保留了「禁燒」條令,如《唐律·雜律》規定「非時燒田野者」要被嚴懲。據《宋刑統》,所謂「非時」,是指每年陰曆2月1日至10月30日之外的時間。

南北朝還出現了「禁燒」保護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規定。《北齊書·文宣帝紀》記載,北齊天保九年(558年)春,皇帝高洋下詔規定:「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時行火,損昆蟲草木。」只能在仲冬(十一月)一個月內燒荒,其它季節一律禁止。

4.周代「有不如令者,死無赦」

那麼,如果違反環保法令怎麼辦?古代的處罰比現代「環保法」厲害多了。西周周文王的「伐崇令」規定「有不如令者,死無赦」。如果有人敢不遵從禁令,一律處死,且不得說情赦免。

但「伐崇令」畢竟是戰時環保禁令,正常情況下又如何?也嚴厲,在齊國便是這樣。《管子·地數》中有這麼一說:「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

破壞封山行為是死罪,不得赦免;有違犯禁令的,左腳踏進,砍掉左腳;右腳踏進,砍掉右腳。這比「伐崇令」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為保護環境而剁斷肢體的殘酷懲罰,其實在殷商時期已出現。

《韓非子·內儲說》記載:「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把灰燼這類生活垃圾倒在街道上,被發現後將被剁手。後來古人對破壞環保的處罰有所放鬆,但也不輕饒。如在唐、宋兩代,隨便燒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笞五十」;「伐毀樹木」的,則以偷盜罪論處。

至於保護水源方面的規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規定「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污之物於街巷,杖六十」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大全 的精彩文章:

明太祖鐵腕整文風:大臣萬言奏摺換一頓板子
水滸傳是冤獄錄:5大冤獄逼16位好漢上梁山
揭秘:中國最早的收費公廁出現於何時何地?
鄭成功為何被日本人視為民族英雄:有血緣?

TAG:野史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的「環保法」有多嚴苛?現代的「你」還敢以身試法嗎?
考古隊發現盜墓賊的墓,收穫很大,稱「幸好古代律法嚴苛」
土耳其結束緊急狀態,嚴苛的反恐法案將取而代之
最嚴苛征的兵令,手腳冰涼臉上有粉刺統統不要,英軍:很合理
古代刑罰嚴苛,「株連九族」整個家族遭禍,親人們為何不逃跑?
清朝對於叛亂的刑罰非常嚴苛,為什麼李秀成沒有被凌遲?
滴滴出行再出嚴苛新規,網約車主集體抱怨飯碗要丟了!
對老師嚴苛的時代,誰來教孩子敬畏和規矩?
慈禧太后洗澡時有3個嚴苛規定,倘若宮女觸犯,會被打得皮開肉綻
乾隆為何要為自己的八叔胤禩平反?是覺得雍正對待兄弟太嚴苛了?
部隊不光疊軍被豆腐塊,黃臉盒擺放也很嚴苛,你能看慣並適應嗎?
秦律真很嚴苛么?從出土的竹簡記載來看,很有現代法律的精神
古代皇后不好當,這些嚴苛檢查讓人臉紅,網友:看完就不想穿越了
古代的打假非常嚴苛,花錢都解決不了,並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牙床整形、孩童時期就開始脫毛……韓國藝人的形象管理也太嚴苛了!
古城牆六百年不倒,不僅因為嚴苛的法令,更因中國古代水泥高質量
小魔獸已成火箭骨幹!保羅哈登24小時嚴苛督促!德帥:他經常被罵
「巴鐵」曾制定一條十分嚴苛的法律:與我國有關,誰都不得違背!
宮崎駿的執著與嚴苛創作出了動畫界的不朽之作
最嚴苛考核指標,難得住「不懂球的胖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