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垃圾處理全球第一?中國這個地方甩日本N條街!

日本垃圾處理全球第一?中國這個地方甩日本N條街!

經營指數專刊 原創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號:rentouclub

作者:水木然

這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日本的垃圾處理做的最好:政府主導、企業運營、民眾參與,並提到了日本國民的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這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身邊「垃圾成山」的現狀,然後自嘆不如,最後歸結到國民素質身上,感慨萬千。

但是,中國的垃圾處理真的就那麼糟糕嗎?

不!中國有的地方在垃圾處理方面已經遠遠超出日本!

我們為什麼總跳不出自我否定的怪圈?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更加感嘆!

1、垃圾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首先,自從世界開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就快馬加鞭的往前疾馳:資源源源不斷的被開發,機器在日夜不停的生產,人口生生不息的奔波……我們就這樣頭也不回的往前奔跑了300年。

終於,我們覺的累了,想停下來歇一歇,慕然回頭卻發現,我們集聚了太多的問題:資源枯竭、氣候變暖、垃圾成山、沙塵霧霾、還有產能過剩、貧富差距、經濟危機、區域戰亂等等……

是的,我們不能只顧趕路,總要停一停,想一想。

其次,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GDP若干年後可能會超過美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垃圾量早在10年前就已經超越了美國,我們必須有一種危機意識!

當然,垃圾問題不只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都在解決的問題。

那麼垃圾問題的核心究竟在哪裡呢?

其實,大部分垃圾都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完全沒有回收價值的垃圾是很少的。

我們要明白:一瓶污水不會因為一滴清水而乾淨,但一滴墨水可以使一瓶清水都變黑。由於我們在丟棄垃圾的時候沒有去細分,導致所有的垃圾都混在一起,成了徹底的垃圾,這導致原本90%以上可以利用的廢棄物,都被一起填埋或焚燒掉,在城市附近挖個坑去直接將垃圾填埋,成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這也導致很多原本可以回收的物品,由於沒有正確處理,嚴重污染了我們的環境:比如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比如玻璃瓶分解長達4000年,易拉罐也需要100年左右;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而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負責人介紹說,我們的電池有180多億隻的年產量……

這就是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辦法:將不同性質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精細化回收,使很多垃圾變廢為寶。

如果說的再浪漫唯美一點,我們只要記住一句話:垃圾,只是一种放錯地方的資源。

其實,世界上原本沒有垃圾,只是我們要把每一件物品各歸其位。

因此,讓民眾對垃圾進行分類,才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核心。

2、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垃圾分類?

先來看一篇2014年的報道:

文中提到: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14年過去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垃圾分類為什麼這麼難?

比如:杭州規定,可回收物應當交售給再生資源回收站點,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如不改正的,個人罰款50元;上海實施的《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規定,今後個人未按照規定投放垃圾,拒不改正的,最高可罰200元。

但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垃圾分類沒有對個人開出一張罰單。

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說幾乎每個城市的垃圾箱都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是晚上收垃圾的好像都是一車拉走。

關於這個問題,這個報道也給出了答案:廣州的張大媽剛剛把垃圾分類丟好,就看到收集垃圾的環衛工人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箱垃圾混倒進運輸車, 「分好了又被混運,以後也沒有分的動力了。」她說。

但是環衛部門也有苦衷:確實有少數人把垃圾混在一起拉走,但更多時候是因為:由於居民沒有正確的分類投放,一些垃圾運輸車出現空載現象,浪費了人力和汽油,這成為城市管理者的「兩難」。

所以啊,垃圾為什麼分類,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竟然成了世紀級、世界級難題。

但是,日本好像已經在這方面找到了解決方案,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篇文章,它系統性的介紹了日本是如何完成垃圾分類的。

3、日本的垃圾分類

曾經的日本,國土面積不到中國1/25,卻產生了接近中國一半的垃圾量。所以當時日本的垃圾污染比中國現在要嚴重的多。

1960年,日本為了應對「垃圾圍城」,提出了關於垃圾處理的「3R行動」,即Refuce(源頭減量)、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回收利用),出台各種對策。這其中,最核心措施就是垃圾分類。

日本垃圾分類,有的城市甚至精細到60多種,如圖:

日本公共場所的垃圾箱分類也很齊全,比如很普通的學校飯堂都有4個分類垃圾桶,而下面是東京大學校內一處垃圾回收站:

日本的垃圾中轉運輸站還會給責任區內的家庭發放垃圾收集掛曆,每天收運什麼垃圾,在掛曆上都有文字圖案標明:

日本還喜歡對小學生進行宣導,對他們講述垃圾分類的知識:

下面這張圖則是日本居民分類處理垃圾的場景:

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民眾之所以有了垃圾要分類的意識,主要在於政府的宣導,再在相關設施的配合之下,這條路越走越寬,使日本的垃圾問題獲得一定的解決。

其實,類似的手段並不只是日本在使用,我們再來看一下丹麥:

丹麥是世界上最早對垃圾處理立法的國家。當地民眾分類處理垃圾的意識很強,每個丹麥家庭都會將垃圾先在家裡簡單分類,他們把垃圾分為25個種類,如紙張、玻璃、電池、塑料、金屬、化學品、電子產品、園林垃圾、大件垃圾、殘餘垃圾等,在細類上可以分成近50種送到回收站。如果不確定,在垃圾回收站會有工作人員幫助處理。

下圖就是丹麥回收站里的分類桶:

丹麥曾經出台「回收飲料瓶押金制」,如果你買了飲料,把飲料瓶還給賣家,就可以獲得瓶子的押金錢。僅此一項減少了39萬噸的垃圾,使得飲料瓶的再循環回收利用率達到99%以上,平均每個瓶子重複使用30次左右。

丹麥是一個盛產童話的國家,現在丹麥要創造一個更加爛漫美好的童話:爭取在2022年將丹麥變成一個沒有垃圾的國度,而且要實現從垃圾到能源的轉變

4、順應價值規律

日本和丹麥,一個靠宣導一個靠立法,來推動民眾對垃圾進行分類。

與其說他們在治理垃圾,倒不如說是在治理人。

而對於我們來說,中國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實用性

實用性的本質是一切都要符合價值規律。

我們自古以來都在研究世界的客觀規律,凡是符合價值規律的事情都可以自發形成,凡是不符合價值規律的事情,再推動都沒有用。

就好像大禹治水一樣,因勢利導才是解決垃圾分類最好的方式:

按照價值規律,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在指向產生價值的方向。如果垃圾永遠都只是一堆垃圾,那麼它就只能成為人類的負擔。

實際上,中國很早就試行垃圾分類回收了。比如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有很多走街串巷的小商販沿街叫賣,回收廢鐵、廢紙、廢酒瓶,很多小孩子都把家裡不要的東西拿去換糖,或者變成一點錢。

雖然這只是一種零散的行為,但是它符合價值規律,把沒有價值的變成有價值的,所以可以持續下去。

所以垃圾分類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動力來自於對居民個人的獎勵、以及回收體系的完善,通過價值增加,它能使居民、回收房、社區、政府都受益,這就產生了一種由後端利用傳導到前端分類的拉力,不需要法律強制,也不需要說教。

受益,才是最好的宣導。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很多市場和公司都是自成一體的,因為我們最了解自己,中國的問題還是需要中國人自己去解決。

其實,在垃圾分類方面,中國深圳的做法更先進,遠遠勝出了日本:

現在,深圳的龍華新區、龍崗區、寶安區里的很多社區都使用了 「優服美家」這套垃圾分類質量管理的操作系統,這套系統以互聯網和物聯網為技術支持,居民只要將垃圾進行分類,貼上二維碼扔進布置好的垃圾桶,就可以實現稱重積分(按克)、積分換購、競價回收、可朔源、有獎勵,如圖:

積分換購如下圖,雖然換購的東西渺小,但畢竟使垃圾分類產生了價值:

這套系統還可以為個人建立徵信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讓每一個居民都能對自己的分類行為有據可查、有源可溯,每個人都有看了自己的一份完整的綠色賬單。

放大看是這樣的:

這就建立一套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統,所以垃圾分類既不能靠強制也不能只靠宣導,而是應該遵循價值規律,先形成一個閉環,再使參與方都能在這個環節收益。

如今,龍崗區、寶安區、龍華新區這三區的人口已經占深圳人口的50%以上,這三個大區很多小區都使用了這套系統,已經形成一道居民主動對垃圾分類的風景:

下面是中小學生正在被鼓勵進行垃圾分類:

目前這套系統還將與福田區、羅湖區、龍華新區、龍崗區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的活動。

這是深圳特區報和深圳晚報的報道:

垃圾分類最後一定也能形成一種產業:有人投資再設施,有人負責分類回收,有人從事運輸,有人進行收購,有人從事再加工。

下面這個則是截止2017年6月27日,深圳龍華新區的民治街道的垃圾分類回收數據:

下面是垃圾分類的重量匯總:

可以看到:垃圾被分了16個種類,這些分類後的垃圾,再經過確認後再集中處理,一方面可以再回收利用,另一方面能實現減量填埋焚燒50%以上。

而下面這兩個圖則是垃圾分類的總數據和大數據分析:

放大看是這樣的:

6、規則與文明

綜上所述,一套合理的系統,遠勝過一套宣導、一種法律。

關於垃圾分類,我們不靠說教、不靠強制、只靠系統。利用系統形成一套價值產生機制,讓每一方都受益,這更符合世界的規律,值得每一個行業進行借鑒。

這套系統沒有使用一分錢政府資金,很多居民小組、志願者和義工主動加入過來,而且已經獲得了很大的國際認可,比如蜚聲國際的民間分類組織台灣慈濟會深圳分部,也棄用了台灣的方式,轉而釆用這套系統。

如今在深圳的很多小區里,參與家庭、件數、重量、頻次逐年提高,很多家長帶著子女一起參加,這就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一些單身的年輕居民,也會通過朋友圈和微博去分享積分、碳減排記錄,垃圾分類儼然成為了一種新風尚。

而且深圳很多小學生,已經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

再想想中國人的生活軌跡,30多年前家家戶戶積攢牙膏皮、舊報紙的好習慣,如果好像又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最後再回到我們開頭的主題:

我們有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不是因為我們素質不夠高;

而是因為我們只相信價值:要麼是擺在眼前的價值;要麼是長期可期的價值。

讓規則產生價值,讓系統放大價值,讓大家共享價值,這才是大道。

胡適說過一句話:只有當人人都在遵守規則,道德才會興起

當居民形成了一套行動秩序的時候,文明就會自然形成。所以現在深圳很多社區的居民,已經不再追求積分兌換禮品,情不自禁的對垃圾進行分類,形成了一種文明公約。

這才是真正的文明。

中國,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更文章請關注經營指數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然專欄 的精彩文章:

TAG:水木然專欄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游の第二天
日本調查:日本哪個地方的素顏美女最多?
世界最奇葩的6個節日!憑藉這個日子,日本穩居第一…
日本最怕的四個國家,美國排第二,第一名讓日本怕到骨子裡!
日本最恨的兩個軍閥,一個騙了日本兩個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排名第一的日本花園為何不在日本?
100年前一個日本商人佔了中國一個島,插上日本國旗宣稱是日本的
最令日本人痛恨的兩個中國人,第一個騙走日本5億,第二個更狠
100年前,一日本商人佔了中國一個島,插上日本國旗宣稱是日本的
八十六年前,這座城市擊破了日本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
二戰中有多少日本人死在了東北三省?日本看後顏面掃地!
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中國動漫!日語版配音演員我只服這個豬八戒
日本這個行業前景黯淡,日本人:萬億財富被中國捲走……
中國有處墓穴,埋葬著四個日本軍官,緣何日本視這為奇恥大辱?
這個中國移民的孩子,征服了整個日本
日本樓市崩盤全剖視,原來日本樓價是這樣崩盤的!
川軍一戰士用地雷炸死了日本中將,日本人氣炸了,42年後才公布這個消息
晚清的GDP世界第一,是日本的5倍,為什麼還打不贏日本?
二戰後,這個國家派兵跑到日本本土,大罵:「日本與狗不得入內」
私藏日本經典玩法,第一次去日本的,一定不能錯過這幾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