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醫學丹竅系統四!

道醫學丹竅系統四!

四、外丹脈線

外丹脈線,「外」是指身外、體外。外丹脈線定名的含意,是指分布於人體小宇宙這一形體之外,處於身內小宇宙與身外大宇宙之間,具有連接這兩重宇宙功能的一類組織:外丹脈線,是服務於修證守一法和金丹法的一類傳輸組織,是修證於身內,成形於身外的外空間脈線性特殊組織結構,它們是內部脈線突破自身小宇宙肉體的制約,向身外大宇宙的一種延伸性組織結構。(彩圖7、8)

正常人體內環境和外環境是交通的,非修身者也存在著這樣一種內外環境的能最交換代謝。但是常人的這種交換,是一種低勢能狀態,是被動交換,被天地所奪者多,納入體內者少。那麼常人是通過什麼途徑完成這種非肉眼所見的能量交換呢?這種交換是第一層次先天態,這種低質的先天性能量物質交換。

第一方式,是通過經烙系統與外界相交通的部位進行的,特別是陰陽經絡相交接點區域的近體表處的終點。例如雙手十指尖、趾指尖部位的十宣穴、八邪穴等等,以及經絡體表終端的一些穴位。

從這一分布規律中,不難看出,這種先天性(低質)交換的外部通道口,都是處任縱向經線性經絡的終末端,在軸線的陰陽兩端體表處。這類第一方式中,它門對體外環境敝開的大小受到制約,直徑較小。能量交換的流量微弱,修身學和道醫學中,一般將其定名為「戶牖」門窗一詞中的「窗」從而與門相區別第二方式,在修身學和道醫學中,對人體內氣與外環境的交換,區別命名為窗式交換和門戶交換。古代命名為「戶牖交換」。通氣量小,能打開的口徑較小的穴位或者點性部位,就稱之為「窗」;通氣最大,能夠較大直徑打開,並且可能與體內某些重要的脈、線、竅、器官場直接相通、相連接的體表開口處,就稱之為「門」。例如頭頂正中的百會穴、雙手心的勞宮穴、雙足心的湧泉穴,外生殖器與肛門之間的會陰穴。以及天目穴、腦戶穴;膻中穴、夾脊穴;神闕穴、命門穴等等區域。所以修身學和道醫學中,存在著人體有三十六大門(戶),三百多個窗(牖)的說法。而且即使是在傳統中醫學的經絡學說里,在穴位命名中,仍然還保留著這種以門和窗對穴位屬性進行定義的命名方法。穴位的命名,同樣是慧觀下形名學的的運用。人類體表上雖然天然地具備著這些眾多的窗和門,但是,對於常人而言,這些門窗全都是一種「閉門關窗」的狀態,並沒確真正打開,在慧觀中檢視中所普遍觀察到的,全都是一種透過「閉門關窗」下的「縫隙式」的弱態氣體能量交換。針灸治療的基本原理,其實就是古代這種慧觀下產生的方法,義可以稱之為強行打開門,推開窗子的「通風換氣」法。是一種被動式的開啟部門關鍵性的戶牖的治療方法。

第三方式,是通過眼、耳、鼻、門、舌、前後二陰等直接與外界相溝通開竅處進行交換。但是這類第三類方式由於它們的管理主持者主要是後天智識,後天智識在未被正覺正念正識轉換之前,它是指揮著這前五根亂動,它們雖然也具有排泄體內濁氣、邪氣、病氣的微弱能力,但主要的機制是使體內正氣能量被天地所反奪,從這些途徑無法進行較高質量的先天能量物質的攝入。所以要求修身者六門緊閉,不可開門揖盜。

常人通過這些體表的隱態開口處和顯態開口處,被動地與外環境交通,體外尚未能發現明顯的具有組織結構特點的連接結構一外經絡。或者說這種「外經絡」雖然客觀存在,但又於生命的個體場能相對於地球而言太弱小,因而這種「外經絡」完全被地球的強場勢能所屏蔽,只能發揮弱量級生理功能,因而也就無法觀察。「外經絡」的生理功能也因此處於被動和弱功能狀態。

修身者在未進入丹脈線修證階段以前,通過修身實踐,使紛絡通暢,流量增高。特別是進入八脈道修證「人法地」,身內這些大部分經向分布的經脈暢通,內部的部分先天能量啟動,大宇宙中的先天能量,通過意念、物元運用、體元自運的運作而進入體內。這一階段可以在身體相關部位的表面,近趾離觀察到柱狀,稍遠距離觀察劍線狀的光氣現象。例如頭頂上方近距離火焰狀的光柱,稍高遠後則呈線狀分布。指尖也可以觀察到長達數十厘米或一米以上的柱狀光柱和更遠時則呈線狀分布的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人體與地母和宇宙連接的橋樑是存在的。但是,要想其能發樣作用,則必須克服「地」的制約,內部的能量級必須不斷地提高,直至能衝破地場能的制約。然而小小一個人的個體場能,要想衝破育養眾生的大地母親的制約懷抱談何容易,這需要人類自己法於地母而成長起米。恩師們以大智慧發現,以幼稚的生命結構形態,強行掙脫地母的懷抱,此路是行不通的。在軸線縱向上,人們只能同步「交換獲能」,主動自覺地接受地母的關懷愛護,與地母同步同氣,借地母與宇宙交換能量的場勢(北極、南極),同步而修證,加速自身第一層返先天的修鍊,直至自我先天發育成熟,能夠獨立(完成內丹脈以前的所有修證,性體成功)。這就是「人法地」,在修真界內部稱之為「我道法地」,修證者人人形體內是一個小的「道場」,故稱之為「我道」。人法地,就是在地母的懷抱中完成笫一層先天的修證。當完成此步修證後,先天組織結構與地母的先天組織結構相同,可以「形似」於母親而「獨立」起來。

「地法天」,地是以天為母的,從天中獲取德的能量而存在,自旋不息,養育群生。修證者能獨立於母,也就是具備與母親相似的功能。可以像這個「母親」一樣,以天為母,實現「人法天」也就是「我道法天」。進入第二層返先無的慘證。

以天為母,法於天,就應當具備相應的修真生理組織與天的能量場相連接,才能直接獲得德的能量而發育成長。胎兒在母腹中為先天,以臍帶獲得母親的能量,以囟門和會陰獲得天德與地氣而長育。我在天母腹中也是先天,在這一生態環境之下,修證者以外丹脈線為臍帶,與天母的循環系統直接相連接,以天門長開,地戶水閉而地竅敞開,同時直接接收天德地氣,從天母體內的循環系統中直接獲能交換而長育,完成自身「天之驕子」的胎兒發育成長期。這就是外丹脈的功能、作用,人天秘密也在於此。

外丹脈線是「天兒」(仙兒)的臍帶,內丹脈是此天兒的「臍動脈」其它經經脈是臍靜脈。天母之「血」德一的能量,通過這個臍帶的傳輸作用向胎兒體內源源而注,在聖胎內循環濤濤不絕,如果心、身皆清靜,修證者心理狀態穩定,無後天凡欲毒索、干擾素、抑制素的侵害,損胎動氣,「仙兒」自可育成。識神的非道性活動,超正常心理閾值範圍的情緒活動能產生大量的毒素、干擾素、抑制素,特別是七情劇烈表現時,更為明顯。這類有害物質在內環境中具有突發損傷性,並且具有積蓄性、緩釋性,其傷害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人體信息系統對此類毒素最為敏感和畏懼,能嚴重影響它們的發育成長。「內傷七情」不僅對一般人是致病因素,對孕婦的胎兒是致畸、致先天不足的病因因素。在信息系統中,其危害更大更明顯,大多數人陽神難以培育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道心立不牢,人情難放下,七情六慾頻自傷,自種苦果自己嘗,前輩們諄諄告誡後學:「還丹容易,煉己最難。」人慾放下,即是神仙。這其中的道理,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已經逐步從顯態揭秘。

外丹脈線這一組織結構是人體第二先天小宇宙與體外大宇宇宙相互連接、溝通的紐帶橋樑。內丹脈線是人體內育金丹孕麟兒的內循環系統。二者不可缺一,否則金丹難求,仙胎難育。

內丹脈線和外丹脈線都是第二層先天(先天中的先天)的生理組織結構,有線亦無線,無線實有線。這兩重脈的修證,人力難為,全靠:道心如鐵,佛性牢立,志宏願深,師助神修,退識藏智,無為慧定,才能修證成功。內丹脈線和外丹脈線都修證成功後就能順利進入下面天脈竅中修「人法天」。

八脈道、內丹脈線和外丹脈線以及後面的天脈竅、理脈竅、混沌竅等等的實踐驗證。僅僅只有八脈道中某些脈道,需要後天智能高度配合而「出有入無」地實踐成功。而其它物元生理結構,則全都是先天中的先天,後天智能只有當「觀眾」的資格,它們全都需要以一點靈光中所解脫、釋放出來的性體為主導,在「無為而為」之的狀態下完成。所以修心明德,明心見性,是其中的前提,能見到性體系中的非恆名和非恆形,在這些本性系統中的非恆名的主持下,才能完成先天中的實踐,明心見性才是其中的根本。例如沖脈、帶脈、內丹脈線求證實踐中「見性」中的沖父與織娘,如果未能見到他們,那麼這幾步修證就會既慢,而且也不易高質量地完成,如果沒有一點靈光中解脫出來的三位真性體的主持,人體的地通向人體內的天,在物元系統內的天樞穴中的障礙物,就難以抽除,而不能真正全面實現物元系統中天地結構的合一。同時內丹脈向外丹脈的發展實踐,又離不開帛書老子《德道經》五千言中,隱喻藏訣所指出的長生、弗居這兩位性體的主持和工作。所以,修心明德,明心見性,在生命真相的求索中,在修身修真的實踐中,是一個絕不能忽略和輕視的關鍵原則。一旦拋棄了這個原則,就只會將修身修真實踐導入邪徑。

修證原則:

在有為中進入,在無為中得證。先有為,後無為;再有為,復無為;反覆修證,執兩用中,無偏不倚,修鍊合一。注意無為,配合有為。靈動形隨,神動形定。

內功方法配合:

修習罡斗,形走罡體,動靜相間,坐入定境,胎息入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
道醫學堂丨顯性物源致病內因
學道修行中的六種歧途!
祛氣濕很厲害的東西,不是薏米而是它,原來我們都吃錯了!
這裡有一家道醫館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大醫」思想
道醫學堂丨丹鼎與科學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基本特點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歷史地位
道醫學堂丨華佗與方士醫學
道醫學堂丨 道醫基本流派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法道淵源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易道淵源
道醫學堂丨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二)
道醫學堂丨道醫與其他學科的區別
道醫學堂丨黃老學派
道醫學堂丨除三毒
道醫學堂丨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三)
道醫醫學的三境九重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定義
道醫學堂丨陰陽二氣
什麼是道教醫學及陰陽學說?
道醫學堂丨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一)
道醫學堂丨方士
神秘的道家醫學